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综合研究 >> 正文

美元处在关键十字路口

http://www.newdu.com 2020/7/9 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佚名 参加讨论

    
    2020年第47期(总第2029期)   2020年7月6日(星期一)        [本期要点] 美元处在关键十字路口 日本加速筹备央行数字货币 路透调查:三成机构料中国7月降准 “现金派发”需突破传统思维框架
    
    美元处在关键十字路口
    [摘要:美元夹在全球经济数据改善和美国新冠疫情恶化之间挣扎。一方面全球外储中美元占比上升人民币持稳,美国疫情恶化美元再成避风港,另一方面有调查显示,随着全球需求疲软以及美国经济前景暗淡,未来一年美元的主导地位将逐渐消失。]
    未来一年美元主导地位将逐渐消失?
    路透对汇率预测者的调查显示,随着全球需求疲软以及美国经济前景暗淡,未来一年美元的主导地位将逐渐消失。这些受访者的看法都假设没有第二波疫情冲击。
    尽管人们担心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激增可能使经济推迟重启,并阻碍初步经济复苏,但全球股市大涨--标普500指数6月收高,并录得1998年科技业鼎盛时期以来的最大季度百分比涨幅。
    受投资者更青睐风险较高的投资、美国经济前景疲弱,以及美联储(Fed)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后对美元的渴求有所缓解的影响,美元上个月下跌近1.0%,为12月来最差月度表现。
    美国顶级医疗专家对疫情蔓延做出可怕的预测,不过6月25日至7月1日接受访查的70多位分析师预计美元疲弱,因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重申美国经济前景不确定。“美元在两种情况下会上涨:一是避险情绪升温时,二是美国引领全球经济复苏时,但我们认为这两种情况短期内都不会发生,”NAB Group的资深汇市策略师Gavin Friend说。“美国没有认真应对新冠病毒,从时间上来看落后于全球其他地区。”最新持仓数据显示,汇市投机客最近一周投机客美元净空仓跳增,创2018年4月以来最大净空仓规模。
    受访的66位分析师中有53人(约80%)表示,六个月后美元可能仍在当前水平附近交投,在一定区间内小幅上下波动。这表明随着更多汇市策略师变为看空,美元或许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但68位受访者中有63位或者超过90%表示,疫情的第二波冲击将推高美元。五位认为这会推低美元。很大程度上还将取决于亚洲、欧洲和其他国际债务人以美元偿债的情况。
    3月新冠疫情开始造成冲击时最初出现了美元短缺,并促使美联储与主要国家央行启动外汇互换操作,国际融资压力此后大幅减轻。最近几周,这种操作的使用已经明显减少。
    46位分析师中有32位表示,预计未来六个月将延续这种趋势,主要央行对外汇互换的使用情况将“维持在当前的水平左右”。13位预期使用规模会大幅下降,只有一位表示会“大幅上升”。
    美元指数自3月份触及逾三年高位后已下跌超过5%。
    被问及到12月底哪些货币兑美元会有较好的表现时,49位受访者中有略超过半数表示是主要发达市场的货币,其余大致各有一半认为是大宗商品相关货币与新兴市场货币。“美元汇率太被高估了,而且高估的情况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随着美国总统大选即将到来,如今是再度回跌的时候了,”澳洲国民银行的Friend表示。
    欧元第二季反弹1.8%,第一季则是类似的跌幅。6月份,欧元/美元上涨了1.2%。欧元兑美元一年后料将升值约2.5%至1.15美元,略高于上个月预估的1.14美元。7月1日时报约1.12美元。
    尽管这些调查结果与分析师近两年的预测相似,但他们对欧元的展望出现明显转变,预测区间显示,区间高位和低位较前月都有上移。“就算与一两个月前相比,欧元前景也有明显改善,”三菱日联金融集团(MUFG)外汇策略师Lee Hardman表示。“我认为这让欧元相对于美元之类的货币看起来更有吸引力和更为便宜。我们并非强烈认为欧元将大涨,我们只是认为,在近几年走弱后,这样的疲弱表现有可能开始逆转。”
    新兴国面临美元短缺的考验
    新冠疫情持续扩大的新兴市场国家正在面临美元短缺的考验。这些国家因出口和游客锐减而赚不到外汇,而且货币贬值导致对外债务的负担加重。国际性的美元安全网很难说稳固,对于能否长期承受经济停滞的警惕感正在加强。
    埃及政府最近宣布向游客开放主要的古迹,包括吉萨金字塔和卢克索博物馆等。此前曾有过在7月1日机场解封后仅限度假区等接纳游客的方案,而现在则是下调门票价格,希望增加游客。
    埃及的旅游业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1%,是赚取外汇的重要手段。疫情导致游客流失,收入中断,外汇储备在3月以后减少了2成。在每天新增感染者仍然高达顶峰的约9成的情况下,埃及正在加强经济重启脚步。
    今年,作为“赚取外汇能力”的经常收支在新兴市场国家恶化。据IMF预计,不含中国的新兴市场国家(141个)的经常赤字预计合计占到GDP的2%,创出2001年以后的最高。
    在巴西,原油和汽车等的出口锐减。大豆和食用肉类的主要出口目的地中国要求提交显示是否感染的安全性证明,疫情也在拉低出口。南非也面临资源价格走低的重负。
    外汇储备可以说是国家信用等级指标,其中美元占6成以上,新兴市场国家的储备正在减少。从不包括中国的32个新兴市场国家的外汇储备(不含黄金)来看,今年截至4月底减少500亿美元,降至2.8万亿美元。此前随着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增长,外汇储备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增加,但今年按年率换算减少1500亿美元,降幅创出过去20年的最大。
    按国别来看,32个国家中的20国外汇储备减少,土耳其减少270亿美元,数额最大。土耳其的中央银行采取了通过从民营银行取得美元等外汇加以补充的罕见措施。土耳其的外汇储备约为500亿美元,低于短期对外债务,处于被视为不适当的水平。
    由于大型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市场正在恢复平稳。不过,进出新兴市场国家的资金比过去有所膨胀,如果投资者采取避险行动,这些国家的货币会很快贬值。在截至5月中旬的3个月里,巴西、土耳其和南非的货币兑美元贬值2-3成,以本国货币换算的美元计价债务负担增加。
    美元的安全网并不牢固。美联储通过与各国央行的货币互换来供应美元,但纳入对象的新兴市场国家仅为巴西和墨西哥。与美国关系较差的土耳其央行和美联储的谈判以失败而告终。埃及则依赖IMF的支援。
    成为最后贷款方的IMF于4月新设了“短期流动性额度”,但对象仅限财政健全国家,目前还没有国家使用这一额度。向约70国供给的紧急贷款额度很小,每个国家仅为约3亿美元。IMF约1万亿美元的资金量中有一半在使用时需要成员国的批准,如果要增加整体金额,将成为各国的政治问题。此前就一直被指缺乏通过迅速融资来预防危机的能力和规模,比如二十国集团(G20)的专家会议指出“应自己通过市场筹集资金”。
    新兴市场国家在2021年底前需要偿还的美元计价债务达到7200亿美元(不含中国的29个主要国家)。如果发生债务危机,“还将波及作为土耳其和中南美的最大贷款方的欧洲金融机构”(日本瑞穗综合研究所)。日本也在对南非的海外信贷中占2成,不能隔岸观火。国际社会的支援跟不上,危机从新兴市场国家扩大至全世界的路径并未被切断。
    美国疫情恶化美元再成避风港
    美元夹在全球经济数据改善和美国新冠疫情恶化之间挣扎。中国PMI数据、美国房屋销售和非农就业报告等数据均出现好转,但美国疫情形势急转直下,7月2日新冠病例新增近5.5万,为全球最大单日增幅,多州不得不暂停或撤销经济重启计划。
    美元6月下跌近1.0%,为12月以来最差月度表现。路透调查显示美元或许正处在关键的十字路口,更多汇市策略师转为看空美元,预计六个月后可能仍在当前水平附近交投,在一定区间内小幅上下波动。
    中美关系亦受关注,有观点认为中美关系紧张暂未伤及贸易协议,但后续双方摩擦会否进一步升级仍未可知;英国退欧僵局以及欧洲复苏计划亦存在不确定性,可能对欧系货币形成打压,美元的避险作用或仍不时显现。
    美元7月3日受到避险资金流入的支撑,美国新冠疫情反弹,一些投资者不愿过度冒险。稍早公布的美国房屋销售和中国制造业数据向好,曾让交易商在全球经济增长反弹的乐观看法、与新冠病例激增可能危及V型复苏的担忧之间挣扎。但随着报导称美国新增新冠病例数大增,避险情绪逐渐占据上风。
    新一波新冠疫情导致美国几个州暂停或撤销经济重启计划。7月2日出炉的数据显示,美国6月新增非农就业岗位超出预期,不过汇市对此反应甚微,因担忧疫情恶化恐再度令经济活动踩下刹车“美国新增感染人数自6月以来一直攀升,”IG Securities资深外汇策略师Junichi Is hikawa说。“市场更倾向于买入美元,特别是美元/新兴市场货币,因为美元被视作最安全的资产 。”
    全球外储中美元占比上升人民币持稳
    6月3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美元在向IMF报告的外汇储备中占比上升至61.9%,因各国央行在冠状病毒大流行后囤积了大量美元。在所有货币中,美元占比仍是最大。在2019年第四季度,美元占比为60.8%。IMF数据还显示,全球外汇储备从去年第四季度的11.824万亿美元下滑至11.731万亿美元。今年前三个月,美元外汇储备总额为6.794万亿美元,约占已配置外汇储备的61.9%。去年第四季度,美元储备为6.744万亿美元,占比为60.8%。
    高盛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表示:“过去几年,外汇储备中美元所占的比例一直呈下降趋势,但在第一季度新冠疫情期间,这一趋势有所逆转。”“鉴于市场波动性上升,外汇估值调整尤其不确定,但美元占比整体上升可能受到美元升值及其避险地位推动,”该行补充称。今年第一季度,美元指数上涨2.6%。全球储备是各国央行以不同货币持有的资产,主要用于支撑其债务。央行有时使用储备来帮助支持本国货币。今年第一季度,欧元在外汇储备中的占比稳定在20%,去年第四季度为20.5%。人民币在外汇储备中的占比也没有太大变化,仅为1.9%。今年第一季度,日圆在外汇储备中的占比同样稳定在5.6%,与去年第四季度基本持平。
    人民币“安全系数”提升
    受新冠疫情持续蔓延影响,今年1-5月中国货物贸易顺差规模较去年同期下降13%,但得益于旅游支出大幅减少,同期服务贸易逆差规模下降四成,这助力改善经常项的收支状况。考虑到全球疫情仍未明显缓和,旅行支出可能只会缓慢回升,服贸逆差收窄对冲货贸顺差下降压力,有力增厚人民币的安全垫,改善人民币基本面。
    今年年初中美达成的第一阶段协议要求中国大量采购美国商品和服务,之前不少分析人士担忧,大量的采购可能会让经常项顺差快速收窄,甚至出现逆差;外管局最新数据显示,中国1-5月货贸顺差同比减少13%,但货物和服贸顺差却从去年1-5月的540亿美元升至764亿美元,升幅超40%,可见服贸逆差收窄对整体贸易形势的改善程度。
    货物和服务贸易是指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交易,与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口径相同。贷方记录提供的服务,借方记录接受的服务。
    通过外管局的细项数据可得知,服贸逆差规模的回落得益于旅行逆差的大幅下降;1-5月看旅行贷方为72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下降48%,而旅行借方为621亿美元,较去年下降42%,最终旅行逆差规模较去年同期下降391亿美元或42%。
    从5月单月数据看,当月旅行逆差规模降至62亿美元,创出该数据公布以来的纪录新低,旅行差额在服贸逆差中的占比降至62.9%,亦创纪录新低。
    截至6月末,全球新冠累计确诊病例已经突破1000万例,累计死亡病例超过50万例,短期内还没有见顶迹象,出国旅行很难快速恢复,而线上办公等可能会永久性减少一部分旅行支出。而中国也再度出现零星病例,内防反弹、外防输入压力带来的检疫程序以及航班减少等等都会限制旅行市场的恢复,除非新冠疫苗研发出来。
    2019年全年旅行逆差规模达2165亿美元,月均180亿美元,今年疫情冲击自1月底开始,2-5月的月均旅行逆差规模降至91亿美元,降幅近半;如果全球疫情在三季度得到控制,那么四季度有望逐步恢复,即便这样全年旅行逆差降4-5成仍是大概率,由此估算全年单旅行逆差规模有望下降1000亿美元。
    除了旅行方面以外,运输逆差规模也有望下降。外管局数据显示,1-5月运输贷方增长了6%同期借方下降13%,导致运输逆差较去年同期下降近三成,随着欧美经济重启,贸易回升料会带动运输逆差回升,但整个贸易形势更趋严峻情况下,运输逆差规模大概率会收窄。假设全年运输逆差规模较去年同期的588亿美元下降15%,则逆差规模将收窄约100亿美元。
    知识产权使用费进出口规模虽然不及旅行和运输项,但仍值得一说。1-5月知识产权使用费贷方增长了33%,同期借方下降7%,最终使得知识产权使用费逆差下降17%至101亿美元;随着中国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进一步推进,知识产权使用费借方很难下降,但中国知识产权贷方也在稳步回升,最终知识产权使用费逆差将逐渐持稳。
    5月知识产权使用费逆差规模达到29亿美元,创13个月新高,但由于服贸总逆差规模大幅下降,导致知识产权使用费逆差规模占比直线上升,5月知识产权使用费逆差占比升至28.9%,超过了运输逆差的占比,成为服贸逆差第二大来源。不过知识产权使用费进出口规模较运输仍小,随着欧美经济逐渐重启,估计运输项会重回第二逆差来源地位。
    当然服贸逆差一方面反映中国的产业转型升级和居民消费的升级需求,另一方面也反映中国在很多服贸领域的竞争力仍有很大上升空间,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服贸逆差会是常态,但结构的优化也有利于完善经常项收支。
    美联储3月急速宽松并推出无限量宽松后,美元荒不再,中美利差维持在较高水平,叠加中国金融市场开放力度加大,资本项也将呈现流入状态,后市即便出现某些极端事件,资本可能短期外流,但从3月冲击后的国际收支表现看,“人无贬基”是有基础的。
    中债登和上清所公布的5月托管数据显示,受5月国内债市调整拉大进一步中美利差且避险导致的美元荒状况不再,境外机构对人民币资产的配置动力骤升,5月单月境外机构增持1,142亿元人民币债券,5月末期末境外机构持有人民币债券规模2.4万亿元,在中国债券市场余额占比升至2.58%。另外根据北向资金统计,外资已通过陆股通连续13周净流入A股,6月以来资金流入有所加速。中期看由于美元流动性充裕,且美联储可能采取收益率曲线控制,美元吸引力并不强,美元可能走弱,而人民币资产仍具有吸引力;整体跨境资金流动有利于人民币。
    7月人民币能否掀波澜?
    人民币兑美元6月下旬因中美协议“结束”意外起波澜,但当月仍收升逾1%并录得八个月来最大月度涨幅,疫情二次爆发以及中美紧张关系随时可能升级的担忧还是限制了反弹空间;分析人士认为,7月人民币或仍难以摆脱当前区间,需紧盯中美局势变化。
    他们并认为,近期境内美元流动性延续宽松,人民币资金利率波动将继续成为影响境内美元/人民币掉期的关键因素,预计7月掉期价格将放缓上涨节奏,或维持在此前区间震荡。
    “7月份季节性的分红购汇,遇上偏弱的美元指数,两相抵消的情况下,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依然可能在原有的区间范围内波动。”浙商银行最新月度展望报告称。
    浙商报告认为,受分红购汇影响,往年7月人民币汇率易贬难升;且由于在港股上市的境内企业逐年增多,通过港股分红而产生的购汇量也逐年增加,季节性的因素可能会给人民币汇率带来一定的贬值压力。
    路透稍早前做的不完全统计显示,7月在港上市中资企业分红规模接近2200亿港币。
    招商银行金融市场部首席外汇分析师李刘阳则认为,美国自身经济形势、货币政策及国内社会局面等风险将限制美元走势;年内美元指数或将呈现震荡回落态势,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人民币的贬值压力。
    3月以来美联储持续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美元流动性危机难以再现,美指自100上方高位逐渐回落至97附近。不过欧洲复苏进展及美国疫情可能再度爆发的担忧也限制了美元的调整空间。
    “避险情绪为美元提供了相对有利的环境,人民币汇率进一步升值的动力在减弱。”招商银行资本市场研究所最新观点指出,“汇市也仍然受到外部关系不确定性的牵制,人民币汇率存在阶段性贬值和波动加大的可能。”
    中信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明明认为,疫情反复带来的避险情绪或将令美国风险资产承压,美股可能会有调整,同时使美元指数再度走强。据路透统计,全球已有50万新冠肺炎死亡病例,超过1000万人感染。
    中美两个超级大国紧张关系如果继续升级,可能加剧市场不安情绪,若动摇了贸易协议的基础,则人民币可能遭遇明显冲击。李刘阳认为,中美关系和全球风险情绪的不确定性是压制人民币的主要因素,预计风险主要集中在11月初的美国大选前。“如果在大选前,特朗普的民调落后过多导致他确认自己失败已成定局。为了不给拜登留下中美贸易协议的果实,特朗普有可能会孤注一掷地向中国展示强硬态度。”一中资行交易员亦指出,短期中美摩擦应不会危及第一阶段协议执行,但年内美国大选在即,两党候选人可能都会大打“中国牌”,中美可能在香港国安法等多个领域继续发生摩擦,人民币可能出现短期超调。
    一外资行交易员称,收益率曲线控制让美元失去优势,避险会限制美元的下跌空间,但反弹也会受限;而大选临近,特朗普还不敢撕毁中美协议,人民币有贬值压力,但应该是可控的,中期人民币还是有机会向7元关口靠近。
    今年上半年人民币兑美元即期下跌1.53%,跌幅超过去年全年的1.44%;今年以来美元呈现明显宽幅震荡走势,半年累计跌幅约1%。受人民币资金面偏紧影响,6月境内掉期震荡上行,一年期掉期一度创逾两年新高。分析人士认为,中美维持较宽利差决定了长端的下跌空间并不大,但人民币资金利率仍可能通过短端影响长端,预计长端掉期重回区间震荡走势。
    “中国PMI数据表现不错,中国央行进一步宽松的预期下降,流动性不大会很松的样子,”一外资行交易员称,央行最新举措对银行间市场的影响相对有限,短端下不来,长端也很难下来。
    6月30日中国央行下调再贷款和再贴现利率25个基点(bp);分析师们认为,这再次表明货币政策重点已转向结构性调整,同时金融空转和套利风险犹存,继续制约着总量宽松的空间。
    浙商银行报告称,从近期高层表态来看,短端人民币利率中枢料难回疫情期间的低位。不过从当下基本面看,上破6月中枢高位也较难。“长端方面需关注人民币存单和长端利率的走势,掉期与之相关性近期已大幅走强,预计7月一年期掉期区间为850-1150点。”
    5月下旬以来,中国央行为打击资金空转套利边际收紧了流动性,加上特别国债密集发行,人民币端各个期限利率都出现了不同程度抬升,而美元端则因为美联储大规模投放流动性,美元资金利率一降再降,使得短端掉期稳步上行,资金流入以及套保带来的长端买需不减,长端掉期一度升破1100点。
    (综合消息)
    
    日本加速筹备央行数字货币
    日本银行(央行)为实现由央行发行数字货币(CBDC),将加速进行准备。7月2日发布了一份技术问题汇总报告,同时表示将为解决相关课题进行试验。不使用现金的数字支付需求不断高涨,中国等也在推进数字货币的发行计划,在此背景下,日本银行也决心迎头赶上。
    日本银行2月在结算机构局内成立了央行数字货币研究小组,此次报告是首轮成果。报告指出,央行数字货币要投入使用,必须具有与现金同等的功能。具体来说,需要成为“每个人随时随地都能安全放心使用的支付方式”。日本银行为此调查了相关技术性课题。
    尤其重视的是确保每个人都能使用的“普遍接入”(Universal Access)功能。现行数字支付普遍使用智能手机,但日本的智能手机普及率只有65%(2018年数据),没有手机的儿童和老人无法使用。因此报告指出,“开发各种用户都能使用的终端很重要”。
    另一个课题是具备不受环境影响、随时都能使用的“可靠性”。使用智能手机等的电子支付方式,很多情况下必须有通信网络和电源,发生地震等紧急情况时,存在无法使用的担忧。数字货币需要具备在这种“离线”环境下也能支付的功能。
    虽然目前也可以使用智能手机的无线通信技术进行离线支付,但存在的课题是如何准确掌握使用情况和采取防洗钱等措施。此次的报告提出了对离线支付设置金额上限的方案。
    总结出一系列课题之后,日本银行表示将通过实证试验来探索央行数字货币的可行性。虽未透露实证试验的启动时间,但估计会与民间金融机构及支付运营商等合作,致力于在技术层面上验证离线环境下能否支付等。
    日本银行为了在支付领域与民间企业合作,2月成立了名为“支付的未来论坛”的协商平台。在其下面设立了“数字货币分论坛”,将于7月30日召开首次会议。此次报告中提出的央行数字货币技术问题也是讨论议题。
    对于央行数字货币问题,虽然日本银行称“目前没有发行计划”,态度和以前一样,但表示会根据数字支付需求扩大的情况推进筹备工作。日本银行1月与欧洲中央银行(ECB)等5家海外央行成立了联合研究团队。
    围绕央行数字货币,中国正以几年内发行“数字人民币”为目标加紧筹备,美联储也在进行自主研究。2019年,美国Facebook主导的数字货币“Libra”构想浮出水面。由于担心本国货币流通缩减会对金融政策和银行体系产生巨大影响,各国都在进行央行数字货币的讨论。
    (日经新闻,2020.7.3)
    
    路透调查:三成机构料中国7月降准
    2020年第七期中国固定收益市场展望调查预期,市场依旧认为中国央行7月不会调整存款基准利率,预计当月会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机构占比约三成,与此前几个月保持着相近的比例。
    展望未来3个月,认为央行会下调存款利率的机构占比为6%,较上个月调查时的10%略有下降;认为会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机构占比为29%,较上个月调查时的六成也缩减一半。
    中国国务院6月中曾召开常务会议称,要加大货币金融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综合运用降准、再贷款等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力度解决融资难;全年人民币贷款新增和社会融资新增规模均超过上年。
    调查并显示,机构预计7月资金价格将继续上行,涨幅较上月实际变动收窄。其中三个月期Shibor以20个bp居前,银行间存款类机构隔夜和七天期回购平均利率升幅在10个bp上下。隔夜、七天回购和三个月Shibor的具体预测均值为1.8512%、2.0734%和2.0882%,分别较6月实际均值上行12.55bp、9.27bp和20.5bp。
    7月债市面临着7,100亿元的特别国债供给,6月经历了凄风苦雨的现券仍未获得喘息之机。受访机构预计本月国债和国开债收益率也将继续走升,幅度会明显缩小至10个基点(bp)以内;AAA和AA评级的信用债则有望在7月转稳,其中一年期品种收益率甚至有望小幅下行。
    展望结果显示,参与机构对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三至10年国债和国开债到期收益率估值,预计涨幅在2-6个bp之间;一至五年信用债中,一年期收益率领跌,最大幅度5个bp,除五年期AA级信用债收益率小涨逾2个bp外,其他均为小降或持稳。
    参与机构对10年期国债收益率估值的预测均值,7月末为2.8597%,较6月末实际值高3.67bp;对10年期国开债收益率在7月末的预测均值为3.1499%,较6月末实际值高4.99bp。
    信用债方面,机构对7月末一年期AAA和AA中短期票据的收益率估值预期,分别较6月底实际值低5.08bp和2.56bp;对五年期AAA和AA品种的收益率估值预期,则较上月末实际值分别为持平和上涨2.44bp。
    认为7月央行会下调公开市场逆回购利率的机构占比在8%-10%左右,较6月调查中的四分之一继续下降。本次调查中,认为逆回购利率会下调的受访机构预计七天期逆回购利率最大降幅为10个bp,14天期最大降幅为25bp。
    另外,参与机构对6月CPI同比涨幅的预期为2.4%,与5月的实际值持平,预测区间 2%-2.9%;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的预计均值为1.6204万亿元,新增社融规模为2.8213万亿元,二者较5月的实际值一升一降。
    汇率方面,参与机构对7月末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16:30的官方收盘价预期均值为7.0552,较6月末7.0741的实际值升值189点,预期区间为6.95-7.11。
    2020年第七期中国固定收益市场展望参与机构共有86家。其中,银行类参与机构30家、包括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在内的资管类参与机构15家、证券类参与机构21家,以及包括私募债券基金在内的基金类参与机构20家。
    (Reuters,2020.7.6)
    “现金派发”需突破传统思维框架
    近期,香港和新加坡都推出了包括向市民派发现金在内的组合纾困计划。德国商业银行亚洲高级经济学家周浩认为,“派现”不存在太多的技术难题,真正的障碍是思维惯性,涉及政策决策者如何理解“派现”对于经济的影响。
    周浩指出,从香港和新加坡的具体方案来看,纾困组合拳中一般包括减税、减租以及对雇主补贴等若干方案,然而“派现”却往往最为吸睛——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派发现金更显得实在且有“诚意”。由此引申的一个问题是,中国大陆是否也应该借鉴这样的“诚意”做法。
    关于“派现”,反对者往往提出一系列技术壁垒,但事实上,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加上中国远超于世界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派现”的技术难度相信并不是真正的障碍。是否“派现”,真正障碍是思维惯性,而这其中又涉及到政策决策者如何理解“派现”对于经济的影响。
    今年中国的整体刺激计划大约为GDP的4%,大约为4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包括1万亿元的抗疫特别国债,同时还有若干的政府投资计划以及减税方案。即使把这4万亿全部折现并平均派发给14亿中国公民,每个人可以拿到差不多300块,对于一个三口之家来说,会获得1000块左右的现金收入。这笔钱是否会被消费,会被消费在哪些领域,其中的不确定性不言而喻,对于厌恶不确定性的政策决策者来说,广泛的“派现”很可能无法带来让其合意的效果。
    对于中国来说,其更加常规且确定的思路是通过财政支持甚至背书的方式来推动整体信贷的增长,从而实现拉动经济增长的目的。比如说地方专项债券的发行,其中有一部分可以直接用于项目的资本金,1万亿抗疫国债中也有相当部分的资金可以用于项目资本金,这等于是通过财政支出的方式来撬动更多的信贷资金。与此同时,传统意义上来说,新开工项目可以吸收相当规模的城镇就业。对于面临着严峻就业形势的中国政府而言,这种方式似乎更加符合政策思路和目标。
    而更加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撬动信贷资金的方式,中国可以通过有限度的财政刺激达到杠杆式刺激的效果。在陆家嘴论坛期间,中国央行行长易纲也对2020年的信贷规模作出一定的预估,他认为今年的新增信贷将近20万亿元,新增社会融资30万亿元。这大约对应13%的贷款增速和12%的社融增速,这比2019年的实际增速高出了1个百分点左右的水平。尽管这1个百分点看起来并不多,但从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量来看,2020年的增量要比2019年的增量至少多出6万亿元,而如果经济增长到了下半年仍然缺乏动力的话,整体信贷支持规模仍然有继续加码的空间,换言之,中国通过一个相对克制的财政刺激方案,但依然通过财政的支持和背书,对经济提供了相当规模的广义信贷支持。
    相较而言,由于缺乏集中办大事的规模效应,“派现”的乘数效应理论上会显著低于财政支出,因为每个经济个体得到的资金较少且分散,其是否存在信贷撬动效应,存在很大的疑问。同时,中国在历史上并没有做过大规模的派现方案,因此在面临经济巨大不确定性时贸然使用新政策,其可行性也会被质疑。
    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传统经济政策面临的质疑声也越来越大。从一个相对结构性的角度来看,传统的以基建为代表的财政刺激尽管其带动效应更加明显,但也会带来全社会杠杆率的提高,从而对金融稳定带来风险,因此传统刺激的空间也显得越来越有限。此外,传统刺激路径的另一个问题则是,能够进一步创造有效需求的空间愈加逼仄,最终导致很多项目面临僵尸化的风险。
    因此,在传统经济政策越来越显得有心无力之时,将更多经济政策加入工具箱,只是时间问题。“派现”这样一种更加柔软的纾困政策,对于社会群体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心理抚慰作用却是传统的基建刺激无法达到的。事实上,类似的更加柔软的政策,很多已经在中国尝试甚至广泛使用。比如说工薪阶层可以通过个税APP来申请退税,其流程也并不复杂,每年可以到手的退税金额其实也算可观。然而,毕竟中国缴纳个税的群体占比仍然很低,类似退税这样的更加“亲民”的方式,如果可以进一步衍生为“派现”,那么对于社会来说,也会起到润滑剂的作用。
    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拓宽政策思路。“派现”也可以通过消费券的形式来实现,如果引入相关行业或者电商平台,消费券同样可以既让消费者开心,也让商家高兴,最终也能够帮助就业市场。
    总体而言,“派现”不存在太多的技术难题,真正要克服的是思维惯性和思维惰性,与此同时,在传统刺激方式越来越面临局限和缺陷的状况下,突破传统思维框架,引入更加柔软的政策工具,“派现”是值得的尝试。
    (FT中文网,2020.7.1)
    (编译、整理:李彦松、王山;责任编辑:王砚峰)
    2020年第47期(总第2029期)          2020年7月6日(星期一)
    地 址: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         E-mail:tsg-jjs@cass.org.cn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kingwyf@163.com
    邮 编:100836
    电 话:(010)68034160             传 真:(010)68032473
    

Tags:美元处在关键十字路口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