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51期(总第2033期) 2020年7月20日(星期一)
[本期要点] 美国经济难以“V字型”复苏 谁将创造中国式奇迹 发达国家的储蓄率在疫情下走高 第二波疫情对全球经济冲击更大 中国经济是失业型复苏? 港元成为“中国版的美元”
美国经济难以“V字型”复苏 [摘要:美联储判断,美国经济已经触底,但是大幅低于新冠疫情扩大前的水平。IMF预计,2020年美国经济产出将萎缩6.6%,仍面临风险。有经济学家表示,从人口统计,债务增长和低利率这些指标来看,美国经济正在日本化。]
美国经济仍面临风险 随着新冠病毒疫情的再次扩大,美国经济离“V字型恢复”愈加遥远。从经济数据看,餐饮需求再次下滑至同比减少7成的水平,制造部门也同比减少1成,恢复缓慢。各界对美国经济持续在底部徘徊的担忧越来越强,特朗普政府开始正式讨论追加经济对策。
美联储(Fed)7月15日公布的地区联邦储备银行报告(褐皮书)指出“虽然经济已经触底,但是大幅低于新冠疫情扩大前的水平”,透露出了担忧。圣路易斯联邦储备银行明确表示“恢复速度在6月中旬以后减速”等,对经济长期停滞显示出强烈不安。
最大的拖累是新冠疫情的再次扩大。佛罗里达州7月14日的单日死亡人数超过130人,创出新高。在佛罗里达州及德克萨斯州等美国南部,餐饮店的顾客在6月中旬恢复至同比减少4成,但随着部分暂停经济重启,7月重新出现6-7成的减少,情况再度恶化。从全美来看,餐饮店的顾客减少7成,持续低迷。
制造业低位运行。航空需求也没有恢复。波士顿联邦储备银行表示“(航空需求)比上年同期减少85%”。达美航空称“进入7月后需求恢复放缓”(首席执行官埃德·巴斯蒂安),原计划8月份每天增加1000个航班,但7月14日又宣布减半至500个航班。
7月15日发布的美国6月份工矿业生产指数环比上升5.4%,达到60年来的最高上升幅度。不过,与上年同月相比却处于低10.8%的水平。地区联邦储备银行报告指出“超过一半的制造业者下调了设备投资计划”(克利夫兰联邦储备银行)等,制造业也开始警惕长期的停滞。
有分析认为,美国经济第二季度(4-6月)出现二战后最严重的经济衰退,按年率换算为40%左右的负增长。随着经济重启,虽然有期待认为第三季度(7-9月)将“实现V字型恢复”(美国总统特朗普),但这一剧情发展明显缓慢。
美国高盛集团将美国第三季度的增长率预期由年率33%下调至25%。第二季度下滑至最终亏损的美国大型银行富国银行CEO查尔斯·沙夫指出,“经济低迷的长度和深度比公布第一季度决算时大幅恶化”。
就业恢复迟缓,就业市场同样难以实现V字型恢复。美国劳工部7月16日发布的每周失业金发放统计显示,截至7月11日的一周新增申请数为130万件,仅比上周(131万人)略减。失业保险发放总数在截至7月4日的一周达到1733万人,显示出就业的恢复也很缓慢。达拉斯联邦储备银行对德克萨斯州内的400家企业实施了调查,据称19%的企业回答“将来的就业也恢复不到新冠疫情危机前的水平”。
美国经济长期停滞的风险越来越大,美国政府和联邦议会将讨论追加经济对策。焦点是增发失业金。按照3月启动的经济对策,对失业人群每周额外发放失业金600美元,但该政策7月底到期。由于担心个人消费进一步下滑,美国国会将于7月内决定部分延长额外补助。特朗普政府还有再次发放现金用于家庭开支的方案。
不过,11月的美国总统大选临近,执政党与在野党的意见对立越来越激烈。也有人担心,如果政策支持中断,导致“财政断崖”的话,美国经济可能会跌入“W字型”的第二个谷底。
预计2020年美国经济产出将萎缩6.6% 而据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工作人员7月17日警告称,受新冠病毒大流行影响,预计2020年美国经济产出将萎缩6.6%,新增病例数再度攀升和系统性增加的贫困可能会使这一前景恶化。
在结束对全球最大经济体美国的定期评估后,IMF工作人员列举了其他风险,包括政府和企业债务水平大幅上升,以及长期处于低通胀、甚至是负通胀的前景。“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报告指出,“可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修复经济,并将活动恢复到大流行爆发前的水平。”报告称,美国决策者已迅速采取行动,保护美国人的生命和企业,但还需要进一步的政策措施来提振需求,支持最脆弱的群体。
美国目前累计确诊病例数已超过350万,病亡数近14万,以上两项均居世界各国最多。美国7月16日报告新增超过7.7万例病例,刷新单日增幅纪录。IMF工作人员援引紧急预警信号表示,这场危机对美国穷人和少数族裔的打击最严重,将导致贫困人口系统性增加。这将增加整体经济的风险,并可能导致社会动荡。“未来的风险是,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很大一部分美国人将不得不面临生活水平的严重恶化和重大的经济困难,”报告指出,“这可能进一步削弱需求,令增长的较长期阻力加剧。”
报告称,美国应该逆转现有的贸易限制和关税上调,这些措施正在破坏全球贸易稳定,并警告不要将被低估的货币视为可抵消补贴。报告还称,美国金融体系已被证明具有韧性,但危机仍处于早期阶段,银行应继续限制资本分配计划。
美国经济正在日本化 7月14日,美联储发布了其未来两周针对国债和MBS的最新POMO时间表,涵盖7月14日至7月27日,根据美联储最新的披露,每天将购买9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和MBS,美联储维持回购操作的规模、频率和最低出价不变。
自3月13日美联储开启无限额的QE开始以来,所有美国国债 / MBS POMO的购买纪录直观摘要如下所示,自那时以来,美联储在公开市场上已经共购买了2.82万亿美元的美债和MBS。
自新冠状病毒在美国持续蔓延以来,美联储已进入最激进的货币运动。其目标是加强资产价格市场,以恢复对金融体系的信心。然而,这个陷阱在于美联储处于无法停止量化宽松政策的地位,因为利率再也不会上升,这也使得美联储不得不宣布将维持零利率水平至2022年,同时,美联储将面临“通货膨胀激增”的局面。
对此,美国金融网站ZeroHedge在7月14日的跟进报告中分析称,如果利率由于任何原因而上升,那对美国经济来说,就是“轮子从车上掉下来”的时候,这种后果包括:
利率上升将限制增长,因为借贷成本上升会减缓消费,随着利率的提高,信用卡的浮动利率利息也随之增加,消费者已经受到工资停滞,就业不足和生活成本高昂的影响。
利率上升将立即使得房地产市场陷入绝境,利率上升意味着支付房屋的利息付款更高,同时,也意味着借款成本增加,这导致公司的利润率降低,也使得包括股市在内的金融市场很快就会被高估,比如,对全球经济增长敏感的商品,随着美国经济衰退的到来,其价格将暴跌。
随着利率利差衍生品的破产,庞大的衍生品市场的负面影响可能导致另一场信贷危机,将对那些仍未充分资本化并仍然承受大量坏账负担的银行造成负面影响,而债务支付的增加将进一步减少可支配收入,这将导致支出减少和违约率上升。
随着借贷成本的急剧上升,美国的赤字/ GDP比率将激增,最新数据显示,美国6月预算赤字为创纪录的8641亿美元,是有记录以来的最大月度赤字,更是去年同期的101倍,但美国财政部表示,截至6月,美国财政收入却同比下降27.9%,至2408亿美元;支出同比增长222.7%,达到11049亿美元,而从2020年初至今的赤字为2.7443万亿美元,去年同期为7471亿美元。
对此,资深经济学家克里斯·汉密尔顿(Chris Hamilton)表示,从人口统计,债务增长和低利率这些指标来看,“美国经济正在日本化”。
德意志银行的史蒂芬·曾(Steven Zeng)认为,虽然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跌至7万亿美元以下(较峰值低-3.5%)。但是这反映出并不是结构性的减少,随着美联储刚刚公布的量化宽松和各种其他贷款安排的到年底,它将开始再次攀升到约8.3万亿美元,是2020年初的两倍,甚至,如果美国经济开始日本化,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将在接下去的数年内达到25万亿美元。
德意志银行预计,美国债务占GDP的比重将从今年年初的80%左右升至2020年底时的100%以上,到2030年将接近140%,这也意味着美国宽松的政策和负利率资产将扩张的更快更大,这在美联储在货币政策工具上“倾家荡产”和维持零利率水平的背景下变得更加明确。
特别是,高盛最新报告认为,美联储已经在为通胀将需要超过2%的目标在做准备了,这也使得美债收益率在最近的三个月内多次出现历史最低值,甚至是负值,而债务利率的大幅下降,将帮助美国为应对不断膨胀的债务而支付的利息费用开始减少,更为美国可能会实行负利率提供了动力。
对此,Zerohedge评论称,显然,随着美国债务的快速膨胀,除了负利率外,美联储似乎再也拿不出更为宽松的政策和降低其利息支出的举措了,而以上这些也意味着,一旦时机合适,负利率在美国存在很大的可能性。
一些熟悉美联储决策机制的机构仍坚持认为美联储可能在未来某个时候突然改变主意,转而支持负利率。而在美联储任职时间最长的前主席格林斯潘更是直言不讳的指出,美国实行负利率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而一旦美国实行负利率,就意味着美债收益率直接跌至负值,且常态化,这更意味着包括中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印度、沙特等在内的全球美债债权人可能将要为持有美债转而向美国财政部付款。
对此,德银在最新发表的2020下半年全球经济风险报告中预测认为,全球经济在新冠病毒危机中恢复后,美债是否还会有大批的投资者买单?这可能是接下来市场的重要风险之一,显然,美国经济兜售美债的模式或不可持续。
(综合消息)
谁将创造中国式奇迹 BW近日持续报道,认为埃塞俄比亚是非洲最有望成为下一个制造业重心的国家,因此也被西方媒体称作非洲版的中国经济,虽然,现在新冠状病毒将对整个非洲特别是东非的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但世界银行发布的2020年度经济展望报告中指出,预测在接下去的二年间,经济增速最快的三个国家将依次是南美洲的圭亚那和非洲的埃塞俄比亚和卢旺达。
根据埃塞俄比亚7月19日公布的官方数据,总体而言,埃塞俄比亚经济将继续感受病毒的影响,但前景并不严峻,埃塞俄比亚总理在最近举行的第18届国会例会上说,埃塞俄比亚2021年经济增长前景将是非洲最好的国家之一,2019年该国经济同比实际增长8.3%,是全球经济增长排名前四的国家。
报道注意到,麦肯锡在最新的报告中肯定了多数非洲人认为中国经济在当地发挥了积极的影响力,而这背后体现的是,现今,全球经济已经越来越碎片化,而亚非国家他们迫切需要一个成功的经济管理模式。包括FT和美国石英财经网站在内的多家外媒也报道过相似的分析,认为埃塞俄比亚目前所发生的一切堪称经济奇迹,是最有希望能成为像中国一样发展经济的国家。
最新消息显示,埃塞俄比亚为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该国还正在实施其增长和转型计划的第二阶段,比如,在受到新冠肺炎的经济环境下,互联网电子商务的优势更加显现,并将创造更多需要为经济服务的基础设施,成为制造业中心并吸引外国直接投资。
事实上,2019年11月,继卢旺达后,埃塞俄比亚还在中国企业的帮助下成为第二个加入世界电子贸易平台的非洲国家,另外,目前该国也正致力于发展当地的资本市场,并计划开设证券交易所。
而在亚洲,越南经济也正在通过学习中国经济成功的经验,试图成为制造业强国,也一度被称赞最有可能成为下一个中国,那么,真实的越南经济到底是怎样的奇迹呢?
虽然,越南统计局称,2020年上半年越南经济保持了1.81%的正增长,这在新冠状病毒给全球经济带来重创的背景下,这个数据也说明越南经济具有抵挡全球经济冲击的“护城河”,且2019年越南的GDP增长率达到7.02%,但事实上,越南仍然是一个低收入的国家,越南过去主要依靠农业,增长率仅有2.8%,但从2016年起,增长率跳升到6.2%,在全球名列前茅。
按世界银行的数据,因越南的土地、劳动力资源便宜,在制造业对外招商引资方面学习了中国的经验,不久后人均GDP就开始快速上升,而这一切都和十多年前的中国有点像。而近几年来,越南也正在不断加大市场的开放,也有越来越多的外资涌入越南,借助于跨国公司生产链条和投资的扩大,2020年上半年,越南电子产品出口增加了24%,这期间,中国与越南的贸易额也跃升了18.1%,使双边贸易额跃居东盟成员国之首。
如今的越南,很多人将现在的越南比作十多年前的中国,按照英国经济学人的分析称,越南正在一步一步的借鉴中国发展经济的模式,学习中国发展经济的经验,事实上,我们注意到,越南一路走过的,也很像中国,包括1986年的经济开放,2006年加入WTO以及当下进行的金融市场改革等,同时,越南经济也正在通过自己庞大的廉价劳动力而从中获利,比如,越南作为东南亚生产的快速发展中心,在电子、纺织、服装和鞋业领域成绩突出。
不过,汇丰银行在最新报告中称,由于越南可能会在2020年某个时候逼近该国法律规定GDP的65%的债务比例上限,因此将该国列为了东南亚最需要巩固财政的国家,这也就是说,一旦世界经济或越南本国经济环境出现问题,那么,越南就会成倍地放大外部环境的影响。
比如,俄罗斯科学院远东所越南和东盟研究中心主任弗拉基米尔·马兹凌在7月18日向俄卫星通讯社表示,“越南企业生产的商品,附加值并不大,而且轻工业产品中有近八成的原材料是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外国市场采购的,高度依赖外国经济,这将对国家经济的独立性构成威胁”。
美国彭博社的分析也指出,眼下,越南高企的公共债务水平影响了越南提振支出的能力,越南规划与投资部长更在二周前表示,如果越南制造业不能赶上“工业4.0”列车,那么,越南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制造业真实差距将会越来越大。
加拿大皇家银行也认为,越南经济借贷能力非常有限,其抵御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的能力尤为薄弱,一直需要资金来帮助弥补其预算赤字,然而,根据越南央行数据显示,截止6月,越南外汇储备持续下降至687亿美元,但据越南“西贡经济时报”报道称,越南的一般性债务总额已经达1352亿美元,再对比近几年来的数据可以我们可以看出,越南的外部债务总额一直在不断飙升。
无独有偶,此刻的越南,特别容易让人想到几年前的印度,当时,一些外媒和经济学家把赞誉都投给经济增速迅猛的印度,并认为印度在学习中国经济模式中已取得了很大成功后,然而,自2016年11月印度推出废钞令等一系列经济和金融举措后,从2017年开始,该国的印度经济连续多季增长罕见下跌,并陷入美元债务赤字困境中。
IMF在6月份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印度是所有新兴市场中债务率最高的国家,该国2019财年印度一般政府债务已经激升至占GDP的68.1%(为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数据显示,印度的债务总额达到1.17万亿美元(包括各邦的债务,总计占该国外储的250%),而印度的外储仅有5000亿美元,这就不难理解,印度当局在不久前表示,”如果我们不能很好的应对新冠状病毒,印度经济可能会倒退21年“的深层原因了。
基于此,有一种观点认为,越南经济的现状,并不能成为下一个中国经济,因为此时的中国已步入数字经济创新时代,而越南似乎更像是急于求成的印度经济,这就不难理解,尽管越南经济过去取得了较为亮眼的指数增长,但路透社却表示,越南火爆的经济正在成为牺牲品,高企的财政赤字负担下,很有可能是印度翻版。
对此,越南最畅销的报纸Vnexpress日前援引越南财政部经济学家的警告称,主要原因是超支,近年来越南外债不断上升正在影响其信誉,并使借贷更加艰难,如果这种趋势持续存在,越南将不得不面临低债务可持续性的风险,这意味着该国无法在不要求减免债务的情况下履行其债务义务。
事实上,BWC财经团队已经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过去数年来,一些低外储、高外债,过于依赖美元贷款的市场都不断上演着经济上的被动困局,按美国金融网站ZeroHedge的解释就是,越南经济尽管在近几年以业取得了亮眼的指数增长,但其高企的债务赤字也在不断膨胀,或将成为新的“玻璃七国”,比较类似于阿根廷、土耳其、巴西、印尼、印度、马来西亚这六国。
(BW中文网,2020.7.20)
发达国家的储蓄率在疫情下走高 受新冠病毒导致的经济恶化影响,显示收入之中用于储蓄的比例的储蓄率在发达国家出现居高不下的迹象。美国的储蓄率继创出历史最高的4月之后,5月达到23.2%,处于历史性的高水平,日本4-6月预计创出时隔20年的高水平。尽管各国政府采取支撑收入的举措,但个人消费正面临未来隐忧。
美国商务部的统计显示,美国5月储蓄率为23.2%。虽然较创出历史新高的4月(32.2%)有所下降,但仍是自1959年启动统计以后的第2高水平。到新冠疫情严重化之前的2月为止储蓄率稳定在8%左右,目前明显很高。
5月美国各州放宽外出限制,经济活动逐步重启,由于避免外出的反向影响,“报复性消费”也趋于活跃。个人消费支出(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4月环比减少12.6%,但5月转为增长8.2%,创出了历史最高增长率。不过,在政府的失业保险补助金等支撑个人收入的背景下,消费的复苏仍在途中,储蓄率也持续处在高位。
欧洲的储蓄率也在快速上升。据SMBC日兴证券统计,德国1-3月的储蓄率达到逾12%,创出约17年来的高水平。消费下滑程度超过收入减少程度。
日本由内阁府根据国内生产总值(GDP)统计而推算了家庭的储蓄率。最近的公开数据为2019年10-12月的6.6%。日本经济研究中心的估算显示,2020年1-3月的储蓄率为8.1%,4-6月为8.9%,达到约20年来的高水平。
根本的格局与美国相似。人均1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6530元)补助金等日本政府的经济对策支撑收入,但消费低迷。
焦点是各国全面重启经济活动之后的趋势。目前的储蓄率提高可以说是正在积累家庭收支用于消费的余力。如果像美国那样维持消费复苏,储蓄率有可能下降。
实际上,感染再次扩大的风险正在提高,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突出。如果全面的需求复苏需要较长时间,储蓄率也将居高不下。很多经济学家认为“在疫苗问世之前,人员移动将受到抑制,以服务领域为中心,消费会持续低迷”。
在美国,越来越多观点认为失业率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恢复至危机前的水平无法消除对失业和收入减少的不安,也成为消费者捂紧钱包的原因。德国证券的首席经济学家小山贤太郎预测称,日本的储蓄率在4-6月迅速上升至18%水平之后,2021年也将徘徊在10-11%这一高于疫情前的水平。大规模经济刺激对策导致公共债务进一步膨胀,“出于对将来增税的担忧,家庭的预备性储蓄将增加”。
在新冠疫情后,企业也开始控制非必要非紧急的支出。即使政府最大限度地动用财政,注入资金,如果民间部门将钱存在手里,经济增长力也不会提高。日本银行(央行)总裁黑田东彦表示,由于疫情长期化,“企业和家庭的增长预期下降,(投资和消费等的)支出态度或趋于慎重”,将这一点列为经济的下行风险。
如果民间维持储蓄过剩的状态,自然利息率(不会引起经济加速和减速的中性利率水平)将下降。德国证券的小山表示,“央行难以摆脱低利率政策的‘日本化’将在欧美扩大”。为了避免经济、物价和利率陷入停滞的“低温经济”进一步加重,有必要重新调整经济政策。
(日经新闻,2020.7.16)
第二波疫情对全球经济冲击更大 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7月16日表示,全球经济活动之前因新型肺炎疫情而出现前所未见的衰退,如今已逐渐回稳,但忧虑第二波疫情或会带来更大冲击。IMF还表示,G20成员国和其他国家11万亿美元的财政措施,以及各央行大量流动性注资,已为全球经济带来支撑;惟其如此,仍潜在许多危机,包括新一波疫情、资产估值过高、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保护主义抬头和政治动荡等。
IMF警告称,在缺乏足够政府支持情况下,全球中小企业破产率今年可能增长两倍,有可能使经济复苏停滞并造成金融不稳定。IMF 7月16日公布一项针对17国员工的分析报告表示,公司破产率可能拉高至12%,比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前的4%大增两倍。报告显示,意大利首当其冲,原因在于总需求大幅下滑和接触密集型产业的市占锐减。
平均来看,服务业破产率或许会激增20%,尤其在行政服务、艺术、休闲娱乐及教育领域,农业和水与废物处理等等基本活动的破产率可能只会小幅增长。IMF强调,在加拿大、韩国、英国和美国,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小企业担心生存问题,或预期在未来一年内永久关闭。
报告显示,部分国家在3月和4月所损失的工作机会,较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结束以来所新增创造的工作机会总数要多。失业、破产和产业重组恐会对金融业构成重大挑战,包括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的信贷损失。为了确保稳定,各国央行和国际金融机构应该继续协调以及提供支持。监管方面也应支持灵活的资金运用,为企业提供足够的信贷额度。在产出缺口明显且通货膨胀率低于目标的情况下,应持续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
20国集团(G20)财金官员7月18日誓言继续动用“所有可用的政策工具”,来应对新冠疫情影响并支持全球经济复苏,警告称前景仍旧高度不确定性。
G20财长和央行官员在周六视频会议后发布公报表示,随着经济逐步重启,全球经济将复苏,但表示需要采取进一步的行动来确保经济成长。“我们决心要继续使用所有可用的政策工具来维护人民的生活、工作和收入,支持全球经济复苏,并增强金融系统的弹性;同时要抵御下行风险,”他们在会议结束后的声明稿中表示。
据路透统计,新冠病毒已感染全球超过1414万人,并导致近60万人丧生。作为全球最大经济体的美国死亡病例最多。旨在遏制病毒传播的全面封锁措施已令全球经济遭受严重破坏,而最贫穷国家受到的打击最重。
G20财长表示,全球73个最贫穷国家中有42个已经要求冻结官方双边债务偿付直到年底,推迟还债金额约为53亿美元。会议要求所有官方双边债权人“完全的透明的”继续落实G20缓债倡议,反映出世界银行提出的担忧,即中国没有全面参与缓债行动。中国是G20成员国,也是发展中国家的最大债权国。会议还“强烈鼓励”商业债权人按与官方双边债权人可比的条件参加缓债。会议同意在2020年下半年考虑延长G20缓债倡议。
7月15日,国际金融协会(IIF)表示,民间债权人尚未收到各国按照G20倡议进行缓债的正式要求。“我们鼓励民间部门投资者参与其中,但我们需要非常谨慎,不要干预民间协议,”G20财金会议结束时沙特财长在记者会上表示。
官员们还重申,他们致力于解决如何对数字服务征税存在的分歧,并在今年达成广泛的、基于共识的解决方案。他们表示,希望在10月再次开会时看到有关国际税收改革的建议。德国财长肖尔茨(Olaf Scholz)在会后表示,“对跨国公司和大型数字集团公平征税这个问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迫。”
(综合消息)
中国经济是失业型复苏? 路透热点透视专栏作家Pete Sweeney认为,中国经济的失业型复苏,或许让不良债务的处置带来困难。
中国经济免于衰退,但债务问题正日益严重。中国二季度经济产出较上年同期成长3.2%,之前一季刚刚创下历史最大萎缩幅度。投资看来仍疲软不振,企业正在削减工作岗位,零售亦表现贫弱。这意味着坏帐将会增加。不幸的是,中国目前的不良债权投资人太少。
这次疫情迫使中国当局对出口和旅游等产业施以援手,这些行业需求受到重创,失业不断增加。监管机构之前一直致力于金融体系的去杠杆,如今则忙着催促银行业者为风险更高的借款人提供信贷,并对贷款进行展期。他们作出了让步:2020上半年,银行业新增贷款达到创纪录的1.7万亿美元。
当中部分资金将协助状况较好的企业度过艰困时期,但官员们警告不良贷款未来将会升高。根据普华永道(PwC)估计,去年不良资产规模已经达到1.5万亿美元。
有几家银行已经要求政府施以援手,而且还出现了个别中小银行的挤兑情况,如同河北和山西省今年早些时候那样。中国规模高达3万亿美元的信托贷款市场也承压,一连串违约事件引发投资者抗议。
在以往,中国政府依赖所谓的坏账银行,即国有资产管理公司,这些公司经常很便宜地买下问题贷款,然后试图收回或转售这些贷款。这种做法支持了不良债务市场的发展,让银行得以在不影响资产负债表的情况下继续放贷。
但即便是这些大型资产管理公司也不愿吞下没完没了的不良信贷。许多资产管理公司甚至开始削减收购不良贷款的规模,并推动业务多元化以提高盈利能力。在香港上市的中国华融去年从银行购买的不良贷款较前一年减少30%。截至2019年,该公司持有的资产规模为1.7万亿元人民币。
为应对这一变化,中国一直在放宽民间投资者的市场准入。去年,中国政府允许外国“秃鹫基金”直接从银行购买不良贷款组合。但购买手续繁杂,而其它地方有更多机会,意味着投资者买入这些债务的速度一直很缓慢。
过去,中国没有认列坏账,而是通过经济的快速增长弱化了这一问题,但这次恐怕难以奏效。更好的办法或许是不要再把坏账挪来挪去,而是开始将他们注销掉。
(Reuters,2020.7.13)
港元成为“中国版的美元” 渣打银行中国宏观策略部主管刘洁7月17日称,因持续的中资企业IPO将给香港带来资本净流入,加上港元息率保持在高于美元息率,以及地缘政治风险上升,均使港元成为美元的最佳替代选择。
“港元对中国来说是很重要的货币,几乎可以说是‘中国版的美元’”,她在记者会上说。她表示,任何企业如无法规避美元的风险而又需要持有美元,那么持有港元就是最好的另外选择。预计港元兑美元未来一段时间仍将在7.75-7.80的偏强水平,
尽管美国总统特朗普的顾问曾考虑削弱香港港元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制度的提议,但刘洁称,到目前为止,港元与美元脱钩的机会非常小。
因此她认为,由于港元汇率区间只有1.3%,与持有美元无异。持有港元或者将手头美元转换成港元,好处是不会受到美国直接制裁,换言之港元是一个几乎类似美元的货币但风险较小。
“在现时地缘政治升级的环境下,可能会有愈来愈多机构包括中资机构和与美国有地缘政治的国家可能会增持港元。”她说。刘洁提到,“4月底以来银行体系总结余累计已上升230%,甚至在5月22日国安立法曝光以来累计增逾90%,反映较多资本净流入。”
事实上,随着阿里巴巴去年11月在香港第二上市开启中概股回流之势,港元逐渐摆脱弱势。到今4月开始资金不断流入,推动港元于四年半以来首次触及7.75的联系汇率机制下的强方兑换保证。
渣打大中华区高级经济师刘健恒称,尽管反映银行流动性的银行体系总结余已升至1,800亿港元的水平,但不算十分充裕,不足以令港元拆息HIBOR=跌至低于美元LIBOR的水平。“美联储(FED)实行负利率的可能性大于利率政策正常化,预计美联储于2022年底之前没有太大的加息空间,因此预计港元拆息在未来1-2年将维持在目前的较低水平,但仍高于美元利率。”他说。
美国总统特朗普已将“香港自治法案”签署成法,又取消对港的特殊待遇。刘健恒认为,取消对港特殊待遇对香港实体经济影响不大,但需留意未来数月美国可能对中港官员及个别人士、金融机构祭出制裁措施。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一个电台节目上表示,并不害怕美国可能对她作出制裁,她在美国没有资产,亦不向往到当地,若美国不发签证的话就不去。
(Reuters,2020.7.18)
(编译、整理:李彦松、王山;责任编辑:王砚峰)
2020年第51期(总第2033期) 2020年7月20日(星期一)
地 址: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 E-mail:tsg-jjs@cass.org.cn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kingwyf@163.com
邮 编:100836
电 话:(010)68034160 传 真:(010)6803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