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消费模式的比较与启示
严先溥
消费模式不仅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还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本次全球金融危机余波未尽,影响犹在,正对不同消费模式的国家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尤其对过度超前消费的美国模式产生了巨大冲击。因此,无论是从顺应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还是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角度出发,都有必要加快我国消费模式转型的步伐。
本文通过中、美两种不同消费模式的比较,得出中国消费转型的目标不是美国长期奉行的过度消费模式,而是要在现行的保守型消费与过度消费模式间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消费模式,即适度超前的消费模式。
一、现行的三种主要消费模式
消费模式是指消费增长应遵循的基本理论原则,它是人们消费行为的基本规范。主要包括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三个因素,它们相互结合,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健康、文明、适度的消费模式的基本特点是:消费水平适度增长,消费结构日趋合理,消费方式注重节约资源。目前世界上主要存在三种消费模式。
1、超前消费模式:它的显著特点是居民透支未来的收入,储蓄较少。在超前消费模式形成之初,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在超前消费模式形成之后或改变之前,对经济增长形成新的拉动力不会太明显。但一旦超前消费模式改变为适度消费或保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将立竿见影。因此,超前消费不是一种可持续的消费模式。
2、保守消费模式:其主要特点是居民消费少于收入,储蓄较多。储蓄与即期消费表现出一种反向的关系,储蓄越多,即期消费越有限。保守消费模式不仅影响一个国家的最终消费能力而不利于经济增长,而且使个人储蓄存款大幅度增加,容易影响银行资金运用,在客观上刺激了投资扩张。
3、适度消费模式:它介于超前消费模式和保守消费模式之间,居民消费与收入大体平衡并有所节余。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消费模式,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增长方式转变会产生多方面的积极作用。
二、中、美消费模式的比较
(一)美国:高消费—低储蓄的过度消费模式
在美国,经济由生产驱动向消费驱动转型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超前消费、负债消费、低储蓄率是当前美国消费模式的主要特征。
1、居民消费支出占GDP比重居高不下。美国属于典型的高收入—高消费—低储蓄国家。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前,已发展成为透支消费、超前消费和炫耀性消费。1994-2007年的14年间,以美国为代表的欧美发达国家的消费热情和消费规模持续膨胀,消费需求实际年均增长率为3.5%,而同期可支配个人收入实际平均增长为3.2%。据联合国统计,2007年美国居民消费占GDP比重为71%,最高年份(2005年)达86.5%,个人消费成为推动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
2、储蓄率一直低迷。近年来美国的个人消费主要有两大特征:一是负债消费,二是超前消费。近十几年来,美国人均消费支出基本上接近人均可支配收入,消费倾向在0.90以上。据美国商务部统计,多年来个人储蓄率(当年储蓄额占个人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一直很低,19世纪40-80年代初,美国居民储蓄率一直维持在7%-11%之间,此后呈现明显的阶段性下降特征:1980-1989年,月储蓄平均值为9%左右,2001年10月,首次出现-0.2%,此后4年一直稳定在2%-3.5%,2005年1月-2008年8月期间,储蓄率基本维持在1%左右,其中2005年8月再次出现了-2.7%,尽管在此期间美国联邦基金实际利率高达4%-5%,但居民储蓄水平却是历史最低的。
1997-2008年,美国依靠发达的金融创新和宽松的监管体系,以资产为基础的储蓄代替了传统的收入型储蓄。储蓄模式的调整,一方面支撑了美国狂热的消费,把储蓄率推低至零点甚至是负值;另一方面,美国消费者也为此背负了创纪录的债务。目前美国的家庭债务已经超过15万亿美元,截至2007年底,美国家庭部门负债率飞涨至可支配个人收入的133%,比10年前上升了40%。美国消费者人均拥有6张信用卡,2008年10月底平均每个家庭欠银行1.2万美元,美国人贷款购房、买车、读书、旅游、健身等,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消费信贷市场。
图11997-2008年美国个人储蓄率(%)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
3、负债消费模式已难以为继。长期以来,上至美国政府,下至企业和消费者,都以不同的借贷方式度日。美国政府主要通过财政赤字,消费者主要靠借债来支撑消费。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发达经济体特别是美国的消费者即期收入减少,资产大幅缩水,从金融危机爆发到2008年底,美国家庭资产缩水近13万亿美元。财富递减迫使美国消费者增加储蓄、缩减消费,逐步改变过度负债的消费模式,储蓄率有所回升。
据统计,美国的个人储蓄率从2008年7月的1.7%,上升到2009年4月的4.7%,5月达到6.2%,创1993年12月以来的新高。2009年11月美国消费信贷按年率计算减少175亿美元,降幅达8.5%,为连续第10个月下降。储蓄增加,消费信贷减少,与其说是就业形势恶化所致,不如说是金融危机给美国消费者带来的沉重反思和教训。
事实上,近年来美国个人储蓄率极低甚至为负数并非居民收入不足,而是过度消费特别是次级抵押贷款消费所致。在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猛烈冲击下,美国许多居民被迫改变了消费方式,限制了超前消费,由此加剧了美国实体经济的衰退。因此,超前消费不是一种可持续的消费模式。
图22001-2009年美国个人消费支出和零售额同比增长率(%)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世界经济主要指标》
4、超前过度消费成为引发金融危机的导火索。美国人高消费、低储蓄的消费模式对美国宏观经济的影响是显著的,强大的消费虽成为拉动美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但也使美国家庭缺乏抵抗经济风险的能力。在这种消费模式的基础上,美国的金融机构不断创造出名目繁多的与借贷消费有关的金融产品牟利,而美国政府又监管不力,最终演化成金融危机,充分证明美国消费模式存在致命缺陷。
图32008-2009年美国个人消费分季度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世界经济主要指标》
5、消费前景将持续乏力。2009年美国消费品销售额比上年下降1.7%,跌幅为63年以来之最,服务开支的跌幅更是创下71年之最。据IMF调查结果表明,美国消费者在金融危机后已捂紧钱包,若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可能会打破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消费率的稳定增长趋势。美国家庭未来的消费率有可能从当前水平下滑,并导致储蓄占个人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从2009年的大约5%升至6%以上。在未来数年,美国家庭消费和储蓄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将分别介于85%-92%和5%-7%之间。
(二)中国:高储蓄—谨慎保守型消费模式
1、消费率低于国际平均水平,且呈逐年下滑趋势。据世界银行统计,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平均消费率稳定在73%-79%,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最终消费率也达到65%-70%。2008年,我国最终消费率为48.6%,其中居民消费率为35.3%,不仅与历史最高水平(1985年)的52%相比,下降了近17个百分点,而且与欧洲的58%、日本的55%、美国的70%相差甚远。不仅低于低收入国家74.1%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中等收入国家的54.6%。
2、居民消费规模相对较小,增长缓慢。从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看,1990-2007年,世界居民消费和GDP年均增长率都为2.9%,两者同步增长,多数国家居民消费要略快于经济增速,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居民消费增长均要快于经济增长;而同一时期我国居民消费年均增长7.6%,低于同期GDP年均增长率2.4个百分点,两者差率高于国际平均水平,与美国相差2.7个百分点。
图41978-2008年我国最终消费率与居民消费率(%)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9》
我国居民消费支出总量在世界的位次要低于GDP总量的国际地位,增速要慢于GDP的增速。据世界银行统计,2007年,我国居民消费支出总额为1.2万亿美元,居世界第7位,而GDP总量居世界第4位;人均居民消费支出为882美元,而人均国民收入(GNI)为2370美元。1990-2007年,我国居民消费支出总量和人均水平年均增长率分别为7.6%和6.6%,比同期GDP和人均GDP年均增长率低2.4个百分点,两者之间的差幅呈扩大趋势。居民消费支出总量增速慢于GDP增速的差幅,从1990-2000年的2.3个百分点扩大到2000-2007年的4.8个百分点;人均水平的差幅从2.2个百分点扩大到3.6个百分点,居民消费支出呈现水平较低、增速不快的特点。
3、居民消费滞后于收入的增长。1979-2007年,我国经济以年均9.8%的速度增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年均增长7.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年均增长7.2%;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年均实际增长6.4%,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年均实际增长6.4%,消费支出增速分别慢于收入0.7和0.6个百分点。
4、居民储蓄余额不断攀升。改革开放前,全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从1952年的8.6亿元增加到1978年的210.6亿元,年均增长13.1%。改革开放后,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从1978年的210.6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217885.4亿元,年均增长26.0%,年均增长速度是改革开放前的2倍。其中1978-1986年8年中存款余额增长10倍;到1994年,16年间增长100倍;到2008年,30年间增长1000多倍。
从城镇居民的人均储蓄率看,1990年为15.2%,2000年达20.4%,2007年和2008年分别为27.5%和28.7%,表明近年来城镇居民有1/4多的收入存入银行。从农村居民人均储蓄看,1990年为8.8%,2000年达15.7%,2007年和2008年分别为11.3%和11.7%。
图5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9》、《中国经济景气月报》
5、高收入群体储蓄率远高于低收入阶层。从储蓄结构看,分布极不均匀。最高收入户平均储蓄率达38.1%,不仅高于最低收入户(5.1%)33个百分点,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8.7%)9.4个百分点。
图62007-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储蓄率(%)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9》
三、两种不同消费模式比较后的启示
中国和美国都是目前在全球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国家,但储蓄与消费的运行轨迹截然不同:存款过度与负债累累,形成了鲜明反差。从长远的角度看,这两种模式都难以支撑可持续发展,需要进行认真反思。从国情与现实出发,通过两种消费模式的比较后,得出了以下启示:
(一)高储蓄增强了居民抗击各种风险的能力,减缓了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对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1979-2008年,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年底余额年均增长26%。城镇居民人均储蓄率从1990年的15.2%上升到2008年的28.7%。截至2009年底,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26.1万亿元,比年初增长19.7%,净增加4.3万亿元。目前我国人均储蓄额近2万元人民币,与美国人均欠银行1.5万美元形成了鲜明对比。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新形势下,如何看待高储蓄,大致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中国经济结构存在的根本性问题是储蓄率太高、消费太低。高储蓄率意味着家庭消费意愿不足,而消费需求不足又将压抑总供给的扩张。他们主张大幅降低储蓄,扩大消费甚至提倡像西方国家的超前或透支消费。二是高储蓄率一方面可以为经济的发展提供较高的资本积累,从而不断为总供给的扩张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居民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是进一步扩张消费的重要基础。
事实证明,在由美国引发的本次国际金融危机中,中国的谨慎型消费模式起到减缓危机影响的作用,消费需求没有受到大的影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仍保持了较高增速,其原因除推动消费的政策效应和消费升级等因素外,是与居民的高储蓄密不可分的。
1、我国的高储蓄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没有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绊脚石,更不是人们形容的“笼中虎”,相反,高储蓄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提供了坚强的物质基础。
2、高储蓄已成为重要的民间资源之一。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有阻碍消费增长的一些体制因素正在不断化解,居民的消费能力也有了跨越式的提高。庞大的储蓄,使得在全球金融危机时期有足够的民间投资资金可以调动,并成为推动经济迅速复苏的实力和后盾。相比之下,美国的储蓄率几乎为零,恢复经济需要更多依靠政府的赤字,这可能带来美国经济更进一步的失衡和危机的深不可测。
3、众所周知,消费不仅和本期收入存在正相关关系,还与往年的收入和储蓄紧密相关。从我国扩大内需、支持经济增长的角度看,充裕的居民储蓄无疑是巨大的潜在购买力。消费者在购房、买车及购买其他高值耐用消费品时,不一定完全取决于当期收入的增减,还要取决于多年来积蓄的多少。
此次金融危机发生以后,由于缺少储蓄保障,国外一些白领一旦失去工作,生活立刻陷入困境。事实证明,西方国家的高消费、低储蓄加剧了金融危机的破坏程度。相比之下,我国经济仍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危机的破坏程度比某些西方国家要低得多,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居民的高储蓄密切相关,成为经济社会得以稳定发展的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
4、居民储蓄将成为支撑经济基础的强大力量。目前,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迅速,居民后顾之忧大为减轻,加之消费政策到位,消费环境优化,如果引导正确,居民只要把昨天挣到的钱从储蓄中花出一部分,储蓄率下降几个百分点,其对消费需求的增长将起重要的拉动作用。因此,高储蓄率及大规模投资计划,将有力地支撑今后中国经济的持续较快增长。
总体来看,一国储蓄率水平的变化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涉及观念和文化因素的问题,高储蓄率与中国传统文化、社会结构、家庭观念等诸多因素有关。可以预期,高储蓄率在我国仍将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综合以上因素分析,居民储蓄的大量增加,一方面对推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可谓功不可没;另一方面在目前金融危机的新形势下,居民消费需求没有出现大幅度萎缩,主要得益于多年的高储蓄积累的资金,大大增强了居民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支撑了消费扩张。
(二)过度超前消费模式不适合中国,适度超前消费模式更有利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但这种模式应建立在均衡适度的基础上
1、要用科学发展的眼光看待中、美两种不同的消费观。“量入为出”和“负债消费”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消费理念。前者遵循着收支平衡的原则,后者建立在提前支取未来收入的基础上。一方面,负债消费模式虽然是此次金融危机的根源之一,但消费力量推动美国经济快速增长,对刺激经济发展的贡献不容忽视;另一方面,量入为出的消费方式如果过度滥用,容易导致消费不足,形成生产过剩,其危害并不亚于消费过度。
因此,在反思美国式负债消费模式给经济带来危害的同时,对中国式的保守消费观念也不应大加鼓励,应该用科学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中、美两种消费观。由于居民长期形成的消费习惯很难在短时期内改变,中国消费模式转型的目标不是美国的过度消费模式,而美国消费模式转型的目标也不可能转向谨慎型消费模式。
今后消费转型的目标是要在中、美两种消费模式之间找到一个融会点,寻求一种均衡适度的消费模式。这种适度消费是在收入、支出和储蓄之间寻求均衡。消费支出没有必要低于现实收入水平,考虑未来收入预期,消费支出可以高于现实收入水平,但不能过度超出自身支付能力的范围。
2、过度超前消费不适合中国大多数消费者,适度消费更适合可持续发展。相对美国人的生活习惯而言,中国消费者有着崇尚节俭、谨慎、保守的传统习惯,不过,这种传统的习惯正在面临新时代生活方式的挑战。
我国的消费信贷没有因金融危机而减弱,相反增长依然强劲有力。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2009年个人消费贷款增速显著提升,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个人消费贷款累计新增1.8万亿元;年末余额同比增长48.6%,增速比上年末加快34.6个百分点。其中个人消费性住房贷款累计新增1.4万亿元;年末余额同比增长47.9%,增速比上年末加快37.4个百分点,表明个人透支消费在居民消费投资理财中有加剧升温之势。目前我国消费信贷的比例只占贷款总额的12%左右,与美国95%的水平相去甚远。如果按13亿总人口计算,人均负债近4000元,数额不大,但考虑到借贷只是少数人所为,因此实际举债者的负债数额要大得多。
从根本上说,我们不反对超前消费,消费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目前无论是国家出台的家电下乡,还是车辆以旧换新等诸多方面的优惠政策,都在鼓励大力消费,拉动经济可持续快速发展,消费对经济的驱动力将会增强。但对于普通消费者和一般工薪阶层来说,一定要量力而行,透支消费并不适合每个人的生活,切不可为一味追求时尚和超前享受,而大肆举债度日。美国的沉痛经验教训和我国少数人目前身处“房奴”、“卡奴”、“车奴”背上的沉重债务负担,以及前几年出现的一些地区车贷不良率高达50%以上,都在警示并告诫我们:花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也许适度储蓄才是普通百姓追求现代生活和投资理财的正确选项。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信用消费是一种进步,但超前消费一定要量力而行,适度的负债消费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生产发展,适度信用消费可使生产与消费进入良性循环,又可以帮助个人提前购买到需要的物品,改善生活状况,还贷的压力也能变成赚钱与节省的动力。只要“负债消费”是建立在“量入为出”的基础上,“借明天的钱来今天消费”虽然可取,但要有良好的收入预期,还要考虑一些不确定因素。我们不提倡超出自己实际经济承受能力去过多借钱消费,但如果有足够的储蓄和稳定的收入来源支撑,适度信用消费也是可行的。
3、人均资源不足和社会保障不够完善等决定了不能选择超前消费模式。选择一种合适的消费模式是一个关系到经济可持续发展路径的问题。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一个国家的居民储蓄率要受制于多个因素,既取决于该国的文化传统和资源状况,也取决于经济发展阶段与社会保障水平。
中国地大物博,但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较低,土地、可供消费的资源以及方式等都非常有限,环境资源基础相对薄弱,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例如,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40%左右,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只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森林面积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5,人均森林蓄积量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8,许多重要的矿产资源的人均拥有量也都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资源相对不足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突出制约因素,因此消费转型更为紧迫和意义重大。
可持续消费模式对我国现有消费观念、消费习惯、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政府引导居民根据我国国情选择科学的节约型消费模式,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我们既要反对过分节俭、只满足温饱而忽视消费的发展型和享受型,又要反对奢侈消费,反对只注重物质享受、忽视生态环境、忽视消费的“可持续性”。从发展阶段看,中国目前还是低收入国家,而且保障也不完善,这些均决定了超前过度消费模式不适合中国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因此,“量入为出”依然是我们今后应该坚持的消费理念。
总体而言,美国的超前透支型消费是建立在美国强大的综合国力、资源基础和有限的人口总量基础之上的,对于人口众多、资源缺乏的国家显然不可能适用。
4、住房投资性消费比重过高,具有过度超前消费特征,对居民消费具有挤出效应。从商品房销售看,1991-2009年我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年均增长19.8%(2009年比上年增长42.1%,增幅达历史最高水平),销售额年均增长3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4.6%,商品房销售额快于消费品零售额17个百分点,相当于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由1991年的4%提高到2009年的35%。
从人均住房面积看,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从1978年的6.7平方米提高到2008年的30.0平方米,增长3.5倍;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由1978年的8.1平方米增加到2008年的32.4平方米,增长3.0倍。
从国际和地区比较看,我国居民的人均住宅面积水平较高,已经超过了日本和我国香港地区。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住宅面积约为30多平方米,而香港城市居民住房面积是7.1平方米,日本是15.8平方米。我国大多数家庭住着自己的房子,还想要买更大更好的住房,有不少家庭出于攀比心理,借钱也要买更大的房子。我国城镇88%左右的居民已拥有自己的住房,而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个人住房拥有率,法国与德国仅30%-40%,美国仅68%,反差较大。
近年来,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增势强劲,价格大涨,导致在一些大中城市随着房价的不断攀升,居民在住房方面的花费与日俱增,房价的涨幅远远超出了大多数人的预期,一些寄希望于房价能回落的消费者尤其是持币待购者,一部分人为此多付出了几万、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房款,另一部分人只好望房兴叹,高房价已成为家庭生活的一项巨大支出。
就目前来看,推动房价节节攀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刚性需求的拉动,也有投资甚至投机的推波助澜;既有政策性因素,也有体制和机制因素等,还有部分居民不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收入状况,盲目跟风,竞相攀比,买涨不买落的不理性消费行为,也是房价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高房价对消费的挤出效应主要表现在:
第一,高房价阻碍居民消费的转型升级。一是不少城市的房价大大偏离了居民的实际购买力,使不少购房者成为“房奴”,在沉重的还贷压力下,导致这部分家庭买房后而处于长期节衣缩食状况;二是高房价大大增强了支出预期,增加了预防性储蓄需求,使多数人不敢消费、谨慎消费。
第二,不利于消费结构的优化。从居民消费支出结构上看,居住消费在居民支出结构中是逐年上升的,负担会越来越重。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中,居住支出比重从1990年的7%上升到2008年的10.2%。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统计上居住消费支出并不包括购房支出,仅包括房租、水电费等支出,如果加上购房方面的支出,这一比重会大幅提升,有可能达35%以上。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居民最终消费结构中,食品消费占的比例在10%—20%,而住宅消费的比例在30%一40%。因此,我国居住消费支出的压力,要远比食品消费的支出压力大。
第三,房价收入比过高花去了二代人甚至几代人的积蓄,严重削弱了消费增长的后劲。国际上通常以“房价收入比”(房价和家庭总收入之比)来衡量房价总水平的高低,房价收入比正常为3至6倍,租售比正常为1∶200到1∶100之间。以北京为例,北京地区2009年的房价收入比已经达到27∶1,而房价租售比已达到1∶500,明显高于东京、伦敦和温哥华等其他国际性大城市。从北京和上海等地方的住房绝对价格水平来看,也已超过了美国和日本的国际大都市。但是,美国和日本的人均收入是中国人均收入的数倍甚至数十倍,如果再考虑汇率因素的话,我国部分城市的房价已远远高于收入。所以,住房投资或投机需求旺盛是推升房价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高企的房价,对一般消费者是一个十分沉重的负担,高房价已将中低收入群体挤出房地产市场。如果要想买房,就得花费几代人的储蓄积累或透支家庭的未来收入,这难免抑制其后续的住房装修及家具、家电等消费能力,甚至削弱几代人后续的即期消费能力。
四、中国消费模式转型的条件已基本具备
(一)居民潜在购买力已提升到一定水平,将逐步进入释放期
1、居民消费已进入一个较高层次,具备较强的购买力。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居民经过不断的勤劳致富、勤俭节约,财富不断积累,已经达到一定的规模,随着消费观念的逐渐改变和消费能力的提高,结余购买力有了巨大提升,且已逐步进入释放期。
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消费水平将得到一定提升。2008年我国人均GDP已超过3000美元,开始步入消费的加速转型期,消费市场的总体空间进一步扩大。居民收入的稳步提高和财富的不断积累,东方人特有的量入为出的节俭习性,积累了相当丰厚的物质财富,为当前扩大消费需求提供了一定的物质保证和巨大的潜在购买力。加之绝大多数消费者习惯靠收入和储蓄进行消费,而非透支明天的钱来支撑今天的消费,居民有足够的能力或实力支付日常消费需求,应付不时之需。
2、居民消费水平大幅提高,消费需求已进入活跃和稳定增长期。改革开放后,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带来了消费水平的大幅提升。城镇居民人均消费2008年为8181元,比1978年提高8倍,年均实际增长7.6%。居民消费结构也改善明显。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1957年的58.4%下降到37.9%,农村居民家庭由1954年的68.6%下降到43.7%。从耐用消费品看,彩电、洗衣机、电冰箱、空调、电话等在城镇地区逐步普及,汽车、家用电脑等高档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大幅提高。2008年,城镇每百户彩色电视机拥有量达到132.9台,家用电脑拥有量59.3台。农村居民彩色电视机、电风扇、洗衣机、摩托车等普及率也不断提高。2008年,农村每百户彩色电视机拥有量达到99.2台,家用电脑拥有量5.4台。电话普及率由1990年末的1.1部/百人提高到2008年末的74.3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迅速上升,达到48.5部/百人。我国家电商品的消费只用了近10年的时间就赶上了一些发达国家几十年走过的路程。
(二)居民消费已有一定的优化空间和需求潜力
1、中国人口与消费总量占世界总人口与消费总量的比重仍不相称。据测算,中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4,但消费总量却只占世界的4%。主要原因一是城乡之间、不同区域之间、不同群体之间收入差距较大,导致消费不平衡;二是消费者后顾之忧还未完全消除,存钱多,花钱少,同时也意味着消费潜力大。居民存在银行里的个人账户总额达2万多亿美元,如拿出1/10来消费,就有2000多亿美元,将对消费产生一定的上拉作用。
2、消费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据联合国统计,2006年美国每百人汽车拥有量78.8辆,固定和移动电话拥有量134.6部;日本分别为57.9辆和122.3部,韩国分别为31.2辆和139.8部,印尼分别为4.3辆和34.9部,俄罗斯分别为20.9辆和111.6部,而我国分别为2.4辆和62.6部。数据表明,我国一些耐用消费品如汽车、通讯产品等的拥有量不仅低于发达国家,还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存在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3、居民生活消费结构存在优化空间。与城市相比,农村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偏低。2008年底,每百户农村居民拥有彩电99.2台,是城镇居民的74.6%;拥有洗衣机49.1台,拥有移动电话96.1部,二者均占为城镇居民的一半左右;拥有家用电脑4.1台、家用汽车1.9辆,分别低于城镇居民59.3台和8.8辆。与城市相比,农村耐用品消费市场、住房、衣着等消费空间更大。
城市家电市场也有较大发展空间。尽管目前城市大部分耐用消费品已趋饱和,但新的增长点如正常更新、购房带动、新婚添置、升级换代等仍会不断涌现,尤其是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将会大大拓展城镇家电市场。
(三)消费结构升级不断加快为消费模式转型拓展空间
近年来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居民增加了商品的消费量,也加快了产品升级换代的速度,并从以下三方面助推消费需求的增长。
一是购买量的增加。老一代家电产品开始进入大规模的更新换代期和新兴产品的不断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新的消费热点。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购买商品的数量比以前大大增加。如由以往的一衣多季到一季多衣,彩电、空调等家电商品由原来的一户一机到目前的一室一机,汽车也逐渐由一户一车到高收入的一人一车。居民几次消费升级持续的时间变短,转换速度明显加快。
如家电更新换代主要取决于居民购买力增强和消费升级加快。从升级的购买力强弱看,每一次升级所实现的购买力水平均大幅度提高。城乡居民从几十元、千元和万元级消费,向十万元甚至百万元级消费转变。其中购房和买车等十万元级以上消费由高收入阶层逐渐进入中等收入家庭,消费结构也由衣、食消费在向住、行消费转移,并步入快速转型期。
二是需求档次的上升。按照国际经验,我国已进入消费加速转型期,居民消费由原来简单的数量增长演变为数量增长与质量提升并行,消费结构向更高层次转化。如家电商品中彩电、音像设备、电脑、通讯产品、食品等消费档次明显提高,衣着消费的时尚化等,这些产品的价值量比以前大大增加,相应地增加了零售额。近年来,拉动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快速增长的商品,也就是消费需求扩张最快的一些新兴领域,主要集中在:
1、以私人汽车为代表的相关消费。
2、以移动通讯和信息为代表的信息消费。
3、与住房相关的连带消费。
4、以教育、旅游为代表的服务消费。
三是购买频率的提高。收入的增加和消费观念的改变,时尚文化的流行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用期限逐渐缩短,也相应使得商品消费数量增加(通讯工具、电视机、小家电和自行车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例证)。另外,人们在服务方面支出的增多,也带动了相当种类和数量商品的购买。
以上三方面表明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加快升级对消费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
(四)城镇化率不断提高,有利于扩大消费
按照国际惯例,城镇化水平在30%-70%之间,属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据测算,城镇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约拉动最终消费增长1.6个百分点。近几年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已步入了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期。城镇人口的比重由1978年的17.9%提高到2008年的45.7%,农村人口由82.1%下降到54.3%。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消费逐渐占据了消费主导地位,自2000年以来,城市消费已经连续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城市消费占总体消费比重达70%左右,这种地位逐渐得到稳固和加强。
2006-2008年,我国城镇人口年均净增加近1000万人。据测算,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会有100-120万人口从农村到城市,由于城市人口的消费是农村的2.7-3倍,约拉动最终消费增长1.6个百分点。如果按年消费需求的60%用于商品性支出,可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约1个百分点,这也是一种刚性增长。
按照我国现代化发展战略目标,2020年我国基本可以实现工业化,城镇化率可提升为60%左右,以全国大约14.35亿人口测算,累计要把2.25亿的农村人口转向城镇,按2008年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相差9700元推算,今后10年由于城镇人口增加将使居民消费约增加2.2万亿元,年均增加2000亿元以上。
(五)新增人口产生的刚性需求
人口是推动消费需求增长的重要因素,人口规模决定市场容量和消费潜力。一般来说,在不考虑收入状况的条件下,人口多的国家,其消费规模也较大。人口因素主要从两方面影响零售总额的增长:一是新增人口,二是人口结构变动。
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虽然逐年递减,但平均每年仍有1000多万人出生。2006-2008年,我国新增人口年均为682万人,这些新生人口的衣、食、用、住、行产生的消费行为,都会产生新的消费需求。随着人口基数的不断扩大,新增人口数量逐年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种刚性拉动的幅度呈逐年加大的趋势。
初步测算,约700万人左右的新增人口,对消费品的需求每年大约300亿元,拉动零售额增长0.5个百分点左右。
五、提高居民保障和收入水平,加快消费模式转型升级
我国居民谨慎保守型消费模式并非与生俱来,是在市场化改革之后逐步形成的。一方面,改革开放前,收入低、商品紧缺,生活处于温饱状态。市场化改革后,家庭、个人生存与发展风险有所增加,强化了家庭、个人的保险意识。另一方面,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福利性保障”的格局被打破,而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相对滞后,难以满足居民的保障需要,更强化了居民“家庭保障”的行为。许多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水平的居民为应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与发展的现实或潜在风险,不得不紧缩常规性消费开支,尽可能地增加储蓄。
可以预见,发达国家过度负债消费的增长模式将会发生转变,与之相适应,包括我国在内的众多发展中国家的依赖外需、大进大出的增长模式也需要转换。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差距。在国际金融危机下,中国经济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面临的发展任务仍相当艰巨,有必要跨出谨慎型消费模式,适度加快转型步伐,倡导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消费模式,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的正向作用,拉动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未来理想的消费模式应当是集发达国家不同消费模式优点于一体的可持续消费模式。
(一)建立良好的社会保障拉动消费,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支出,提升居民消费信心
近年来,我国通过多种途径不断改善民生,提高居民保障水平,但目前社保体系和福利制度还不完善,居民为应对失业、养老、医疗、意外等社会保障问题,不得不约束消费,加大储蓄力度。既然我国居民保守消费模式主要是由于社会保障方面的问题造成的,因此,变保守消费模式为适度超前消费模式,就要以强化社会保障为突破口。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的提高和可供支配财力的增加,我国要逐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最终实现全民社会保障的目标。
一是扩大社会保障范围。将城市未纳入社会保障范围的人口全部纳入社会保障的范围;将农村无子女户、无子户、独生子女户、丧失劳动能力户的人口纳入社会保障的范围;将其他农村人口全部纳入社会保障的范围并最终实现全民社会保障的目标。
二是增加社会保障项目。要将教育、住房纳入社会保障。如对城镇低收入户实行住房保障,提供廉租房、低价福利房等;普及城乡12年制义务教育,大幅度降低居民普通教育的开支;降低居民高等教育的费用开支,对城镇、农村低收入户子女上大学或职业学校,实行免学费并提供助学金的保障制度等等。
三是提高社会保障力度。在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增加社会保障项目的同时,要逐步提高失业、医疗、养老、教育、住房等所有项目的社会保障力度,解除或减轻居民的后顾之忧。
(二)尽快出台收入分配改革方案,逐步使劳动者报酬比重提高至45%左右
要进一步扩大消费,建议继续调整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收入分配向劳动者倾斜,三年内逐步使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例提升为45%左右。具体做法:
一是将经济增长和职工收益密切挂钩,建立健全不同部门、行业和地区职工工资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大体同步的机制,将两者增长关系作为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指标之一。
二是降低政府税收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政府税收所占比重较高,2004-2008年各项税收(扣除企业所得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比重为14%-15%,高于日本4-5个百分点。如果政府税收所得降低4个百分点转移给居民,每年大约可使劳动者报酬增加11000多亿元,劳动者报酬占比将提高3-4个百分点。
(三)发展信用消费,倡导适度超前的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不鼓励或适当限制少数人的高消费、挥霍消费和畸形消费
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的更新说易行难,特别是我国作为东方大国,消费观念和消费模式类似日本,节俭持家的传统根深蒂固,总储蓄率居世界之冠,处于东方消费模式为主兼有西方消费模式的混合阶段。绝大部分居民坚持“量入为出”和“先挣后花”原则,只有年轻人和年收入较多的家庭在学习西方人的超前消费模式。为进一步促进消费,扩大需求,需转变居民消费观念,加大宣传,大力提倡适度合理消费,逐步改变现行的消费模式,发展信用消费,构建消费主导型经济模式。研究表明,信用消费对内需扩大具有重要作用。
一是信用消费可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将未来收入变现为现实收入,将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
二是信用消费对消费需求具有乘数效应,可以放大消费需求。调查数据表明,1元消费信贷可以带动1.5元的商品消费。
三是信用消费的发展可推动消费结构升级,从而间接促进消费。
发展信用消费离不开消费文化的培育和保障制度的完善。我们一方面要转变消费模式,适度鼓励超前消费;另一方面要完善和加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包括建设个人信用体系和完善信用担保机制;要创新信用消费的金融工具;大力发展消费型金融公司,努力完善消费信贷环境。与此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不鼓励或者限制少数人的高消费、超前过度消费、挥霍消费及畸形消费等行为。
(四)倡导全社会节约资源,尽量缩小一次性消费的范围,将房价降到合理区间
对每个公民来说,提倡一种“适度消费”的理念显得尤为必要,比如讲求日用消费品的质量、实用和耐用性,尽量缩小一次性消费的范围,在全社会推广节能型、节水型的低度消耗资源的适度消费生活体系,减少高能耗、高原材料、高用水的消费。
安居才能乐业,住房消费应该提倡,也应该鼓励,但应千方百计把房价降下来,保证绝大多数消费者有能力承受相应的房价。扩大住房消费,一方面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把大多数民众的存款都投放到住房上,要尽快改变已经出现的居民住房消费透支现象,改变因购房而挤占其他消费的问题,努力使居住开支占居民可支配收入中的比重,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另一方面不能把发展房地产开发业作为战略重点,而应当是在不影响耕地和环境保护等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的基础上,发挥住房消费对内需的拉动力。
转自《宏观经济研究》(京)2010年5期第16~25页
【作者简介】严先溥国家统计局贸经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