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作为农业大省,安徽把农业农村摆上优先发展的位置,农业农村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安徽农业农村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一是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粮食产量实现连续14年丰收,产量由2012年的657.8亿斤增至2017年的695.2亿斤。二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显著提高。全省农产品加工产值由2012年的5998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9900亿元,居全国第8位;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由1.6∶1升至2.1∶1,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了快速发展。三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省耕地有效灌溉面积由2012年的3585.1千公顷增加到2016年的4437.5千公顷,达到75.6%;建成农村道路畅通工程5.5万公里,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从13.9%提高到63.9%。四是科技支撑能力稳步提升。 2012年——2016年,全省农业科技贡献率由55.5%上升至6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由64.6%提升到73.5%,比全国高8.5个百分点;全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97%以上。五是农村改革全面深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提前1年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755个村实施 “三变”改革。 2012年——2017年,全省耕地流转率由20.5%提高到43%;家庭农场由422家发展到76902家。六是农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全省贫困人口由2012年底的679.1万人下降到2017年底的120.2万人,减少558.9万人。农民人均收入由7160元增加到12758元;城镇居民收入与农民收入比由2.94∶1缩小为2.48∶1。当然,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当前安徽的农业农村发展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如农业效益提升空间有限、产业融合发展不足、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对此,需要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不断壮大乡村振兴的新动能。
培育与壮大乡村振兴的发展动力,必须瞄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个总要求,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做到如下几点:
1、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转型升级。一是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按照种、养、加、销、游深度融合的理念,依托龙头企业将产业链、价值链与现代产业发展理念、组织方式引入农业,打造一批“皖字号”区域、行业、企业大品牌。二是做强农业产业化主导产业。鼓励龙头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协同创新,着力打造粮油、畜牧、水产、果蔬、茶产业、中药材等农业产业化主导产业。三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抓住资本运作、科技创新、集聚发展等关键因素,引导企业提升发展水平和竞争能力。四是发挥产业园引领作用。突出现代农业产业园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农户带动、技术集成等功能作用,打造高起点、高标准的现代农业发展先行区。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