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深刻把握“互联网+”的特征
“互联网+”的本质就是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互联网及其以外的经济各部门的渗透、融合,从而改变整个经济的生产模式、产业业态和商业模式,提高经济的创新能力和生产效率。
新一代信息技术是一种通用目的技术。通用目的技术涉及的范围广,对经济的影响广泛而深远,代表着能够改变居家生活和企业商业行为的变化,它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广泛性。通用目的技术应该被扩散至大部分领域;二是改进性。通用目的技术应该随着时间会变得更好,持续降低其用户的成本;三是创新增值:通用目的技术应该使得发明和生产新的产品或过程变得更容易[10]。“互联网+”使得数据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随着万物相连,它们在交互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数据,一方面这些信息在流动、分享中才能产生价值,流动的范围越大,分享的人群越多,价值越大[11-12];另一方面,信息处理技术和处理能力的提升,特别是云计算、大数据的兴起,使得信息能够低成本地深度挖掘,从而释放出蕴含的巨大价值。“互联网+”的广泛兴起,正导致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占主导地位的技术经济范式经历深刻变革[13]。
“互联网+”所引发的技术经济范式转变,还带来产业业态、商业模式以及创新范式的革命性变化。从产业业态来看,跨界融合成为新的产业业态不断涌现的源泉,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而加速出现的互联网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从商业模式来看,商业生态圈成为组织能够健康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互联网+”连接一切,使得商业生态系统中的各个主体能够建立起紧密的共赢关系,并共同构建生态系统中的价值观。从创新范式来看,微创新和快速迭代成为常态化的创新方式。
(三)对于“互联网+”研究的评价
总体上看,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的深层次影响逐渐显现。近年来,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背景下的制造业转型问题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但由于问题界定、研究视角选取和理论构建的不足,该领域的研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和进一步扩展的空间。
此外,信息网络技术对中国制造业转型的微观基础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其中,信息网络技术对传统企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对新兴企业组织、企业间关系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对此,拉扎尼克(Lazonick,2004)研究了不同的经济社会环境下“创新型企业”,他从财务支持、组织整合和战略控制三个维度适应重大技术变迁展开的分析框架[14]值得借鉴。
(四)“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机理
制造业是技术创新的土壤和载体。一方面,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问题长期存在,制造业发展受到资源环境、劳动力成本的约束日益突出,如何以创新驱动制造业发展的问题变得更加急迫。另一方面,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又在加速改变制造业的核心资源和基础,进而重塑全球制造业的竞争格局。如何更好地把握信息网络技术发展形成的机会窗口,加快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发展,成为未来促进中国新经济发展的重大议题。
首先,信息网络技术将改变全球制造业竞争范式,构成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最大挑战和机遇。以“互联网+”为代表,信息网络技术将带动中国制造业进行一场技术范式意义上的全面变革,并将彻底改变现有的产业组织结构和竞争格局。随着以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为基础的工业革命不断深化,制造和制造业的经济功能可能被重新定义,国家和企业竞争力所依赖的资源基础和要素结构、从而全球产业竞争格局可能被重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将显示出强大的竞争力,系统的适应性和动态能力成为一国获得产业长期竞争力的关键。
其次,中国制造业自身的传统发展模式和制造业发展面临瓶颈,亟须以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围绕“互联网+”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加速制造业升级,实现智能制造、优质制造、网络制造,进而在生产组织方式、商业模式、产业组织和产业体系等方面产生一系列深远的变化。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