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双侧改革”:理论脉络及实践发展 供给侧改革的思想理论基础最早可以追溯到1803年法国经济学家萨伊的著作《政治经济学概论》,其在这部著作中提出“供给会自动创造需求”的理念,这便是著名的“萨伊定律”(萨伊,1998)。但在20世纪30年代初,全球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爆发经济危机,进而人们发现:供给无法自行创造需求。在“萨伊定律”遭受质疑的情况下,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其名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明确指出:在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及流动偏好造成利率提升的影响下,总需求出现不足,从而形成经济衰退,而必须要借助于政府对经济进行需求侧改革,依靠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方能刺激总需求,进而促进经济繁荣。即:当经济发生衰退时,政策依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刺激总需求,而当经济发生通货膨胀时,政策依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收缩总需求。这种调控方式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获得显著效果。受此理论影响,需求侧改革在“二战”后逐步被视为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选择的政策手段:从20世纪30~70年代,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货币学派等西方经济增长理论在研究政府干预时常常集中于需求领域,而只是在政府干预的力度、干预的手段上存在争论。20世纪70年代初期,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出现“滞涨”的危机:经济停滞不前和物价不断上涨同时存在。在此情况下,政策常用的需求侧改革方式遭遇严重困境:若选择扩张总需求的方式应对经济停滞,则价格水平会不断上涨;若采用紧缩总需求的方式控制价格水平,则会加剧经济停滞。在此情况下,以美国经济学家拉佛、万尼斯基、吉尔德等人为代表的供给学派逐渐被里根政府重视。供给学派指出根据“需求自动创造供给”理念的凯恩斯理论主要基于需求角度研究经济变化的原因和寻找解决经济问题的办法,但经济停滞的原因并非在需求一方,而体现为供给一方。经济之所以停滞和物价之所以上涨,主要原因在于供给不足,而供给不足的原因在于政府对经济的过度干预、过多的规章制度及过重的赋税负担所致。鉴此,应用供给侧改革来代替需求侧改革应对停滞膨胀,依靠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取消不必要的规章制度及大幅度削减税收刺激总供给。其代表人物拉佛提出税率、税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当税率较低时,提高税率能增加政府税收,而政府依靠政府支出能推动经济增长,但当税率提高超过某一临界点后,税率过高可降低供给领域中生产者的积极性,此时经济增长放缓甚至衰退,因税基减小,政府的税收实际上会减少。降低税率可优化厂商的市场竞争环境与提升生产效率,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反而会增加政府税收,因此“减税=增税”。这便是著名的“拉佛曲线”所折射的经济逻辑。里根政府接受此供给学派的观点,并据此出台减税、扩大国防开支、精简政府为标志的诸多政策主张,历史称之为“里根经济学”。供给学派的理论其实并不稀罕,萨伊于1803年就曾提出“供给创造需求”的论断,而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后出现的“供给冲击”更彰显供给政策对促进经济增长的积极价值。除克林顿和奥巴马政府未选择减税的政策之外,在里根之后的历届美国政府均选择过减税的政策。自20世纪80年代之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政府虽未公开实行供给侧改革的方式管理经济,但总体上都减少了需求侧改革的手段来干预经济,而财政政策总体上呈现中性化的趋势。受制于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政府才重新选择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需求侧改革手段。
关于经济衰退或通货膨胀的研究是短期经济分析,而对经济增长的分析则属于长期经济分析。在短期对经济稳定的分析,既能从需求侧进行研究,又能从供给侧进行分析。但在对长期经济增长进行的分析全部属于供给侧的分析。对经济长期增长的分析最早源于“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将分工视为国民财富积累的源泉。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于1912年提出创新是经济长期发展的动力。而哈罗德于1939年又进一步认为物质资本积累以及体现在物质资本领域的技术进步是经济长期增长的源泉。1956年,索罗先后发表《对经济增长理论的贡献》《技术变革和生产函数》两篇论文,提出劳动的增长、资本的增长以及体现在劳动和资本上的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1961年,舒尔茨在《人力资本的投资》的论文中指出,人力资本是经济长期增长的源泉。在主流经济学不断深化对经济长期增长的研究时,经济主体逐步发现其所使用的方法往往是总量分析方法。其实,经济增长的问题不仅体现在经济总量的问题上,更为重要的是,还存在工业与工业的产业结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收入分配结构等经济结构的问题,甚至还有经济体制的问题。因此,经济学家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陆续用结构或制度的分析方法研究经济长期发展问题,且陆续产生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分支。发展经济学基于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其不仅分析发展中国家经济总量的增长,而且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的完善与经济体制的革新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而到20世纪70年代,又陆续产生比较经济制度的经济学研究分支,其认为经济制度涵盖资本主义模式、民主社会主义模式、共产主义模式及不发达国家模式,而决策组织、调节机制、财产所有权、激励机制均属于经济制度的特征。值得注意的是,欧美发达国家虽较早就已构建促进科技进步与教育培训发展的制度,但这些制度当时仅仅被看成是政府的社会职能,而并未被视为政府长期供给调控的手段。只是在第三次科技浪潮形成之后,欧美发达国家才渐渐意识到科技对经济的重要作用,其政府才开始通过采取各种措施促进科技进步,但一开始,这些国家并未制定较为明确的科技政策和产业政策。只是在日本崛起之后,欧美主要发达国家才陆续开始制定促进经济长期增长的科技和产业政策。
通过对萨伊定律、凯恩斯理论及供给学派供需侧改革的理念进行研究,不难发现:一是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均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应将其置于当时的时代背景中进行考察。在萨伊所生活的时代,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经济处于供给短缺的状态。在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矛盾中,总供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扩大供给就会被需求所吸纳,而供给自动创造需求的“萨伊定律”自然被接受与推崇。在凯恩斯所生活的时代,社会生产力总体上获得极大提高,但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却在相对减小。在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矛盾中,总需求逐步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只需增加需求就会有相应供给,需求自动创造供给的“凯恩斯定律”同样也被推崇。但到20世纪70年代,结构性失业的加剧导致失业恶化,而货币供应的增加与石油危机引致生产成本上升,进而提高价格。此时,刺激总需求显然无助于解决问题,而供给侧改革自然成为政府的选择手段。由此不难获知,由于一国在不同时期面临的经济情况有所不同,或不同国家在同一时期面临的经济情况也不相同,因此需求侧改革和供给侧改革均能有助于解决问题,并不存在一种调控必然代替另一种调控的变化趋势,问题之关键在于哪一种调控方式更有助于解决一国特定时期的特定问题,因此政府必须基于实际出发来选择宏观经济改革的方式;二是经济理论分析具有短期与长期之分,应根据不同情况选择调控方式。凯恩斯的需求侧改革属于短期分析,其在假定科技和社会资本不变的前提下来解决经济衰退与通货膨胀问题。供给学派的供给调控亦属于短期分析,其依靠减税等方式来解决经济停滞膨胀问题。但需注意的是,经济增长的分析显然属于长期分析,而长期经济增长的源泉主要涵盖分工、技术、人力资本、制度及体制。根据主流经济理论,在短期,供给和需求均会发生失衡,故而相应从需求侧或供给侧进行改革。而在长期,受制于价格机制调节,供给与需求可实现动态平衡,而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均属于供给侧的因素。对于实现自由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而言,政府对经济的管理主要体现为短期的需求或供给调控,而对于实现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来讲,政府对经济的改革既具有短期需求改革,又具有长期供给改革。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