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学 >> 经济管理 >> 正文

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研究

http://www.newdu.com 2019/12/2 《经济与管理研究》2019年11期 赵剑波 史… 参加讨论


    二、高质量发展的框架 

    本文认为,可以从发展层面、环境因素、基础条件三个方面理解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体现在宏观经济、产业、企业三个层面,受到外部环境的约束和基础条件的支撑,目标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一)发展层面 

    根据史丹等(2018)的研究,要在宏观、产业、企业三个层面实现高质量发展,三者之间是从属和包容关系,企业是最基本的质量单位,企业经营质量提升促进产业体系完善和结构优化,产业体系完善和结构优化推动经济发展及经济总量的变化,如图1所示[14]。  
 
    图1 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框架

    从宏观层面理解,高质量发展是指经济增长稳定,区域、城乡发展均衡,以创新为动力实现绿色发展、生态发展,让经济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宏观层面高质量发展包括增长的稳定性、发展的均衡性、环境的协调性、社会的公平性等维度[14],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经济增速稳定,经济发展水平在小康水平以上;国民经济比例关系和空间布局合理,城乡和区域差距不断缩小;科技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跻身创新型国家;绿色发展成为普遍形态,生态环境好转;社会和谐发展,公共服务均等化,收入分配公平。因此,高质量发展意味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从产业层面理解,高质量发展是指产业规模壮大、结构优化、创新驱动转型升级、质量效益不断提升等维度,主要内容包括重点产业竞争力提升、产业内大企业数量不断增加等;产业发展还应以创新为动力,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和提升发展效益,从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产业发展质量所包括的内容与范围要大于企业层面的质量概念,企业经营质量是产业发展质量的组成部分,产业质量提升除了产品和服务质量外,还包括由产业结构决定的供给结构等问题。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宏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从与产业发展质量的关系看,经济增长率等于各产业增长率的加权和,因此产业结构变动会影响经济增长率。从企业层面理解,高质量发展包括一流竞争力、质量可靠性与创新、品牌影响力,以及先进质量管理理念与方法等。企业高质量发展直接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意味着能够不断满足以个性化、多样化为特征的消费升级需求,并能够拉动和引领供给质量水平。中国经济发展质量不高的原因在于供给和需求的不匹配。从供给侧看,低端产能过剩,中高端、高质量产品有效供给不足;从需求侧看,消费升级明显,优质产品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从供给侧看,中国已经告别商品供给不足的时代,一些产业的供给能力已大幅超出需求。“消费者投票权”决定企业生产,民众千里迢迢跑到海外去购买国内能大量生产的消费品,典型反映了国内制造业供给和消费者需求的错配。当消费者已经达到中等收入水平,而生产制造体系还未发生根本转变,造成资源浪费、效率低下,质量、标准、品牌等问题成为制造业面临的主要短板,严重制约了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企业要想高质量发展,只有顺应消费升级要求,努力提高产品和服务品质,才能构建一流的竞争优势。
    此外,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各个主体,高质量发展还意味着投资有回报、企业有利润、居民有收入、政府有税收等,最终实现更多的社会公平和正义。因此,高质量发展不但体现了中国经济发展动力、资源配置方式等多方面的转变,更加重要的是,高质量发展涉及经济增长的全要素全过程,从要素投入到社会再分配都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最终要实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二)影响因素 

    高质量发展受到经济发展阶段的影响。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准确判断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基本状况与特征,当前中国经济增长正处于从高速到中高速发展的“新常态”,正处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100多个中等收入经济体中只有十九个成功进入高收入经济体。那些取得成功的国家,正是在经历高速增长后实现了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质量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建设的关键点和核心要素。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传统优势正在减弱,要构建品牌影响力、产业向中高端水平迈进、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质量提升极为关键。从经济发展看,质量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可增强消费信心,促进消费需求;产业结构的调整,核心是提高供给的质量水平,而高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发展对供给结构优化的关键作用,关键就在于提升质量竞争力。因此,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要把提升质量作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目标和内生动力。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可以做出判断:高质量发展是“道路创新”,要实现在“中等收入”条件下经济增长范式向更高要求的切换。
    高质量发展需要健全的质量文化环境。围绕质量提升,推动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意味着中国正在展开一场从理念、目标、制度到具体领域工作细节的全方位变革。质量文化作为一种深刻的发展理念被提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被赋予了重要的意义。从世界各国经验看,工业文明造就了质量文化,促进了质量消费自觉。以德国制造为例,在工业革命兴起后,德国人开始崇尚科学,并且将宗教信仰的要求转变为对科学和产品质量的追求与坚守,在职业精神上体现为诚实守信、敬业守责、一丝不苟、循规蹈矩、精益求精等品德;在企业经营上,将遵守企业道德、精致制造产品作为运作企业的本心追求,而对利润的追求归为次之。“德国制造”的高质量,也很大程度归结于德国人追求完美、精益求精的民族文化。中国的高质量发展也需要创造出良好的质量文化环境,形成人人追求质量的社会风尚,促进民众质量意识的觉醒。
    高质量发展以政策法律法规体系为保障。国际上具有成功的质量立法案例可资借鉴。发达工业国家普遍通过立法和政策,构建全社会质量共治机制促进产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工业化过程中,美、德、日、韩等国家都经历过“质量低谷期”,这些国家普遍采用质量促进立法等举措,促进质量提升与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从相关经验看,质量立法要明确政府的定位,尽可能地符合市场经济规律,政府既不越俎代庖,也不放任自流,把握住对市场经济干预的程度。如日本政府不直接举办培训班、设立质量奖、开展质量评比,或者设立机构进行质量检查,而是通过制定工业标准认证、出口检查、产品设计等法律制度,对民间检查机构监督管理,来引导企业投资先进技术,加强质量管理,依靠高质量提高竞争力。此外,质量立法应该强化市场监管体系,通过建立惩罚性赔偿和严格的责任制度,以司法判决强化执法力度,实现对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消费者群体的倾斜性保护。中国应通过制定质量促进法以法律形式将质量社会共治制度固定下来,促进政府、企业、消费者、社会组织和质量技术服务机构的均衡建设,不断弥补质量管理型立法对多元主体参与质量治理的制度性短缺,整合不同质量主体的力量共同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三)基础条件 

    高质量发展以提升要素质量为基础。高质量发展不但关注产出质量,还重视投入质量。随着国民收入水平提高,数量消费正在向质量消费过渡,消费升级对质量要求与日俱增,中国已经进入质量需求全面升级的新阶段。从经济发展现状看,中国供给要素和供给体系质量很难满足需求侧消费升级的要求。由于要素投入质量不高,创新动力不足,供给和需求很难在高水平实现动态平衡。如果经济产出不能满足消费升级的要求,必然产生“消费外溢”,国内的生产和需求之间的总量矛盾、需求矛盾会更加突出。从要素供给质量看,中国经济发展一个突出的特征是劳动生产率较低。典型的供给要素质量问题包括:面对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劳动力供应还难以适应新时代产业工人的素质要求,技术装备的自动化程度还难以与智能制造发展态势形成匹配,急需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升级等。供给要素质量不高制约着供给体系质量,造成产品层面的质量水平不高,缺乏高品质和个性化的产品,缺乏世界知名品牌;企业层面的问题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数量不够,在规模、效益、质量等方面距离世界一流企业还具有一定的差距;产业层面的问题有低水平的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问题一直存在,全球产业链的关键制高点掌控不足,数字经济虽然不断催生新模式新业态,但是底层技术和基础创新能力不足。因此,需要不断提升供给要素和供给体系质量,加速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减少无效供给,提升供给体系质量,提高生产供给对市场需求的适应性。提升供给要素质量,包括劳动力、资本、能源等生产要素质量,提升其适应性和满足性;提升供给体系质量,包括产品、企业、产业等,提升对需求的满足性。最终,只有不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升供给要素和供给体系质量,才能全面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高质量发展以科技创新为主要动力。新科技革命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变革提供新的机遇。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尤其在新产业革命和科技变革背景下,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受到广泛关注。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不断与实体经济融合,以数据为新的生产要素,依托“端”“网”“云”能够跨越不同行业,重新构造和分配行业价值,改变传统的产业组织形式和商业模式,并由此催生新产品(服务)、新模式、新业态和新产业。从供给侧看,中国制造业产业门类最齐全、产业链最完整、企业发展层次大,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庞大的数据量和多样化的应用场景,是很多发达国家无法比拟的优势。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性地与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的融合不仅是新时代的需求,也成为当前振兴实体经济、以智能制造引领产业结构调整、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突破口。新一代信息技术能够优化制造业产业结构,提高制造业生产效率,重塑全球制造业价值链。新一代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与制造业发生深度融合,使制造产品、过程、装备、模式、业态等发生深刻变化,促使制造业发展步入新阶段。新一代智能制造技术的突破和广泛应用将形成此次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高潮,实现社会生产力的整体跃升。从需求侧看,创新能够实现需求对于供给的引领作用,导致需求拉动型的技术创新成果不断出现。2018年中国零售额突破5.76万亿美元①,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消费市场。庞大的消费需求规模和用户基础,使得中国可能产生更多原创性的创新成果。只有以创新为动力,才能不断增强供给侧体系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基于消费需求不断实施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产生基于消费需求的新规则和新机遇,才能推动中国经济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①注: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按2018年平均汇率1美元兑换6.62元人民币计算。

    高质量发展以质量技术基础为工具。国家质量技术基础作为建立经济社会活动秩序的重要工具,是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实现内涵式集约型发展的基础保障。首先,国家质量技术基础是建构社会经济活动最佳秩序的重要工具,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已经融入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成为建立和维护生产秩序、贸易秩序、社会秩序、国家秩序乃至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重要工具。由于国家质量技术基础事关国计民生、国家主权、国家核心利益,许多发达国家将质量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国家战略。其次,国家质量技术基础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内涵集约式发展的基础保障。集约式发展主要依靠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使用效率,实现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从高能耗高污染向低能耗低污染升级,这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国家质量技术基础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基础保障作用。先进的标准能够带动从基础材料、基础元器件到重大装备、关键工艺乃至最终产品及整个产业链的质量提高,并为质量改进提供路线图,从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再次,国家质量技术基础是推动技术创新的关键要素,是参与国际合作竞争、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有力抓手。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已经成为国际通用的“技术语言”。“得标准者得天下”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广泛共识。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高度重视抢占新兴产业的制高点,希望通过垄断标准和合格评定规则制定权,把发展中国家锁定在产业价值“微笑曲线”底部,成为“外包车间和仓库”。例如5G和无线局域网安全标准,有些国家不择手段阻挠中国企业的提案成为国际标准,因为标准的话语权体现了行业发展的主导权。因此,高质量发展需要夯实质量技术基础,不断塑造和提升质量技术基础领域的话语权,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并为产业发展和企业经营保驾护航。

    (四)发展目标 

    本文认为,高质量发展是发展观念的转变,是增长模式的转变,是发展动力的转变,是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因此,从经济发展理念看,高质量发展一定是充分的发展、均衡的发展。从经济增长过程看,高质量增长是包含了发展方式、发展结果、民生共享等多个维度的全面提升。
    1.充分发展 
    高质量发展意味着经济增长由量到质的转变。从发达工业国家的经验看,克服“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在于高增长之后主动推动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长期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但在充分发展“量”的同时,还要重视解决“质”的问题,两者对立统一。推动高质量发展,还应看到在“中等收入”阶段和新常态下,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并不容易,需要平衡好长期和短期目标。
    实现高质量的充分发展,经济增长速度和规模优势依然重要。充分发展意味着中国必须保持经济增速稳定,不能出现大起大落的波动。充分发展还有助于保持国际竞争力。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不断影响着世界经济格局和竞争格局。根据测算,发达国家工业增加值占全球的份额由2005年的69.1%下降到2015年的56.4%,十年间下降了12.7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相应增加了12.7%,其中中国占增长份额的95%以上,这种格局的变化主要是由中国工业发展造成的。不可忽视的是,全球工业产品产量高度集中在美国、中国、日本、德国等制造大国,虽然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增速普遍低于发展中国家,但还没有失去制造业的优势地位,仍占据制造业价值链的高端。多年来中国虽然保持着全球制造业增长的领头羊地位,但是能否继续保持并不确定。因此,推动高质量的发展,并不意味着放弃规模与速度,中国依然要做大做强制造业,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速和规模领先优势非常重要。生态、就业等人口增长所需要的资源供给和民生共享等问题只有依靠工业的创新发展才能够解决。
    因此,从充分发展的角度看高质量增长,一方面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另一方面还有保持一定的增长规模和速度,才能够建立起现代化经济体系,支撑“两个百年”目标与中国梦的实现,才能实现更多公平与正义。
    2.均衡发展 
    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着不均衡。十九大报告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归结为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创新能力不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保护任重道远,以及民生领域的脱贫任务、城乡差距、收入分配差距等。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产业发展不平衡。有的产业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有的领域则还非常落后,从工业1.0到工业4.0发展状态并存。在质量可靠性方面,企业“四基”能力薄弱,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二是城乡发展不均衡。当前中国最大的发展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不高,农民增收后劲不足,农村自我发展能力较弱,城乡差距依然较大。将区域协调作为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体现了高质量发展的内生性特征。中国东、西部发展差距较大,南北发展差距正在加大,中心城市和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严重不均衡。与此同时,中国历史上形成的城乡二元分割体制还没有得到根本消除,乡村发展有所滞后。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根本表现是人民生活水平存在着显著的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这种不平衡必须通过协调发展来克服。三是市场发展不平衡。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尚未完全形成,地区分割、部门分割导致市场竞争不充分,市场成熟度不高,质量提升未必能够带来质量效益。四是民生发展不均衡。当前民生领域还存在着不少短板,到2020年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公共服务领域,仍然存在着供给不足的问题。
    针对这些发展不均衡问题,十九大报告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了回答。倡导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就是为了解决人和环境之间的不均衡发展;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为了实现供给质量和消费需求的均衡;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是为了弥补某些技术创新领域的短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为了改变城乡发展不均衡的状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为了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则是为了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因此,均衡的高质量发展涉及经济、社会、政治、文化、民生、生态等多方面,需要同时推进信息化、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才能够实现均衡发展。同时,只有掌握了这些不充分不均衡的问题,才能够从主要的“短板”维度总结出可行的高质量评价标准。解决均衡发展问题的关键在于推动三大变革,即通过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从而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经济体系。质量变革就是要树立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理念,保证经济增长稳中向好;效率变革就是要着力破除制约效率提升的各种体制机制障碍,激发企业主体活力,改善供需关系,提高供给效率;动力变革,就是要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把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3.全面提升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新阶段的新要求,涉及经济增长的全过程,从要素投入到社会再分配都要实现高质量发展。2017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是提升增长过程效率。从发展过程看,高质量的发展一定是创新驱动的发展、效益导向的发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中有四大理念体现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只有“共享”体现在经济成果的再分配环节。首先,高质量发展一定是创新驱动的,中国经济发展尚未完全摆脱粗放型、外延式的发展态势,提高创新能力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应促进新科技、新产品、新业态的出现,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其次,高质量发展一定是效益导向的,长期以来形成的依靠低成本劳动力、资源能源消耗,以及投资驱动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已经不可持续,应切实把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质量的提升意味着发展效率更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更高、产品使用的时间更长。再次,高质量发展一定是绿色发展,实现人与资源环境的均衡和谐发展,生产出更多优质的绿色产品和绿色制造模式。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硫排放量是美国的6.0倍、德国的26.4倍、日本的68.7倍。随着环境压力加大,减少废物排放、把对环境影响降至“接近于零”,是制造业面临的长期挑战,最终实现制造业绿色发展。此外,高质量发展一定是开放的发展,只有融入全球竞争体系,才能够通过高质量发展构筑中国经济在全球竞争格局中的领先地位,实现中国与世界的合作共赢发展。
    二是提升发展成果质量。高质量的发展一定是以平稳增速实现巨大经济规模的发展,并在产业层面形成竞争力,在企业层面形成引领性,在产品层面形成品牌影响力。首先,在宏观经济层面,高质量发展满足整体性与结构性均衡。整体性是指经济发展速度与效率的平衡,经济发展不但追求效率,还要保持一定的增速。结构性是指经济增长的规模与结构,只有保持一定的经济规模才能够支撑各种民生目标的实现,但是在规模发展的同时,需要处理好结构均衡的问题。其次,在产业层面,质量提升是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途径。产业层面的质量问题还包括创新不足、资源消耗、质量效率等问题。发达国家产业结构中,工业发展是典型质量敏感型①,增加值通常是中国的两倍。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应不断提升中国制造业中质量敏感型产业的比重。再次,在企业层面,高质量发展要求涌现一批世界一流企业。随着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中国企业必将在管理创新方面形成更多的“中国方案”,同时涌现出一批世界一流企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应具备竞争力、影响力、带动力。竞争力体现在世界一流企业能够跨越多个经济周期,在经济效益、风险防范、公司治理、管理水平、人才队伍等方面始终保持竞争优势,在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中不断胜出、持续发展、创造价值;影响力体现在世界一流企业具有举足轻重的行业地位,在规模实力、区域布局上、品牌影响等方面处于行业的前列,在行业标准、行业规则制定上有话语权,是行业的重要整合者;带动力体现在世界一流企业是行业发展和变革的引领者,在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走在前面,产业培育与孵化能前瞻性地把握行业趋势,具有导向性和指引性。此外,在产品层面,高质量发展要求涌现一批具有影响力的高品质产品和品牌。品牌意味着高质量和高溢价,产品质量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国内外都有因大规模质量问题引发社会事件的相关案例和深刻教训。  

    ①质量敏感性产业是指质量水平提升对产业竞争力和创造价值具有显著影响的产业。

    三是提升民生共享质量。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伟大的发展成就由人民创造,应该由人民共享。201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90万亿元①,人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追求人的全面发展。这决定了提高质量和效益必须以人民需求为导向,按照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来发展生产,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意味着保证生活质量和创造财富一样重要,从民生视角来看,就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这也是中国现在最关心、最希望达到的平衡。  

    ①注: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总之,在实现高速度向高质量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中,需要提升要素投入、增长动力、生态要求、民生共享等多方面的质量水平,要素投入将更多依靠科技、人力资本、信息和数据等新的生产要素,传统要素如劳动、资本、土地、资源、能源等要素的效率需要全面提升;增长动力依赖创新驱动,依靠新产业、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来推动,不断完善产业链并占据中高端;绿色发展要求依靠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产业;民生共享则要求高质量的发展成果一定为全民所享,提高社会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不断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因此,质量变革就是理念、要素、过程、结果的全面变革,既要提升要素投入质量,又强调发展过程的效益,注重成果为全民所享,渗透至经济社会工作的各个方面。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s: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研究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