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学 >> 经济管理 >> 正文

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研究

http://www.newdu.com 2019/12/2 《经济与管理研究》2019年11期 赵剑波 史… 参加讨论


    三、研究结论与启示 

    本文认为,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高质量发展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系统化的视角。与高速度增长相比,高质量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实现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的过程。

    (一)研究结论 

    本文认为现有高质量发展的研究还没有在理论层面形成成熟的阐述,显得碎片化,缺乏系统性。更重要的是,因为高质量发展还是一种强调分享的社会学观点,十九大报告从精准扶贫、城乡均衡、生态文明等角度赋予了高质量发展更多的内涵,而这些内容在以往的经济学研究中体现的并不多。因此,对于高质量发展,非常有必要从更高理论层面进行全面分析,更加系统地把握其内涵,从而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完善、成熟的理论支撑,制定更加精准的政策措施。
    本文认为,可以从系统平衡观、经济发展观、民生指向观等视角充分、准确理解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具有系统性,体现在多个维度,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是通过实现充分均衡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高质量发展意味着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等得到全面提升。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经济建设,涉及经济发展过程、方式、动力、效果的全面提升,要求转变增长方式、切换增长动力、提升发展效率、分享发展成果,实现经济转型、结构调整、动力优化、风险可控、共同富裕及环境优化等目标。从民生的视角看,高质量发展要提升质量的合意性,解决好坏的问题,解决满意不满意问题。高质量发展是一个经济发展的系统观、过程观、分享观。高质量发展首先是一种新的发展理念,体现了充分发展、均衡发展的思维。其次,高质量发展是一种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发展动力的转变,是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高质量发展涉及经济增长的全过程,从要素投入到社会再分配都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要提升要素投入质量,强调发展的效益,注重成果为全民所享。总之,只有提升要素供给质量,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和效率,实现经济充分平衡的发展,并不断使得经济发展的成果为民所享,推动社会公平公正,这才是高质量发展的全部内涵。
    本文初步构建了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框架,关键任务是推动宏观经济、产业、企业三个层面的高质量发展,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坚实基础。宏观层面的高质量发展包括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发展的均衡性、环境的协调性、社会的公平性。产业层面的高质量发展包括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结构不断优化、创新成为动力、效益不断提升。企业层面的高质量发展包括培育世界一流企业、具有品牌影响力的产品和形成先进的管理创新经验。高质量发展受到外部环境的制约和相关基础条件的支撑,外部环境包括经济发展阶段、社会文化环境和政策法律环境。中国的高质量发展是“道路创新”,要在“中等收入”条件下实现经济增长范式向更高要求切换。高质量发展也需要创造出良好的质量文化环境,形成质量消费自觉。高质量发展以政策法律法规体系为保障,以市场监督为导向,尊重消费者的权益。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条件有要素投入、创新动力和质量技术基础,投入要素包括能源、人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发展动力指创新驱动,技术基础则包括标准、计量以及检验检测等。因此,需要不断提升供给要素质量,不断提升劳动力素质、人力资本和能力,以及提升资源利用的集约程度;从创新驱动发展的角度看,要提升创新要素投入水平,实现发展动力的转换;从质量技术基础的角度看,需要强化标准、认证、检验检测等技术服务对于质量的引导和支撑作用。此外,高质量发展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充分、均衡、全面的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构筑雄厚的经济基础。

    (二)政策启示 

    为了更主动地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步伐,需要全面贯彻高质量发展的理念。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中国将会遇到以往高速增长阶段未曾遇到的挑战,要面对并解决许多新矛盾、新问题,从根本上说,必须进一步落实相关发展战略,加快营造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策环境。
    1.落实相关国家战略 
    实现高质量发展首先是当前中国社会经济矛盾转换的要求。实施高质量发展首先要求转换发展理念,为了实现均衡和充分发展,通过不断淡化而不放弃GDP增速,强调发展仍然是第一要务的同时,充分考虑经济增长内外条件和重要性的变化。通过平衡经济增速和质量要求,把发展重点从解决“从无到有”“从穷到富”的问题转向“实现共同富裕”,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上来。高质量的发展就是从重视“增量”到重视“存量”,更加注重结构优化调整,而非规模的扩大。从制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始,到长三角一体化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精准扶贫战略等,还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制造强国战略等,以及围绕新工业革命制定的系列政策,都与高质量发展紧密相关。因此,实施高质量发展,需要落实好相关国家战略。
    加速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构建高质量发展框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维度,那就是要素投入维度。新常态下,经济下行的主要原因是结构性的,经济发展方式要向结构更合理、附加值更高的阶段演化。问题的根源在供给侧,政策的着力点需从“稳增长”向“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是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也是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目标。高质量发展,就是要通过结构调整,去除无效供给,通过存量优化调整,实现由大变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提升供给体系质量,这只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够避免“逆库兹涅兹化”问题和“中等收入陷阱”风险,只有不断提升供给体系的质量,才能够实现高质量发展。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就意味着要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提升供给体系的质量,在更高水平上实现供求均衡。
    重点推进制造强国战略。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制造业强大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既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又是国家综合实力的反映。中国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产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问题突出,资源、能源、环境、市场的约束不断加剧,长期依赖的低成本的优势逐步削弱,制造业正面临综合成本上扬、需求放缓的持续压力。因此,实现中国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变,是新时期中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是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中国国际竞争力的迫切要求,是实现国家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途径。与发达工业国家相比,中国产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存在质量水平不高,质量基础薄弱,质量竞争力不强等问题。高质量发展首先就是要实现制造强国。国家制造强国战略项目组(2015)提出了中国制造业“由大到强”应以“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为发展方针[13]。其中,不但突出了“质量为先”,还把“提升产品质量”作为制造强国的八大战略之一。现阶段,确立并实施制造质量强国战略,对于主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突出提高质量效益的中心地位,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竞争实力,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应该以“质量为先”,不断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加快转型升级,提升发展质量,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积极贯彻绿色发展的理念。绿色发展以及生态文明等研究从更加广泛的意义上理解发展质量,纳入了绿色发展、结构优化、生态评价等相关概念,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内涵。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过程观”。长期以来,中国经济依赖资源型增长,呈现“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质量、低效益”特征,工业生产能源消耗、碳排放量等全世界第一,经济转型的迫切性要求在“中等收入”阶段就要实现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是大势所趋,因为制造业对能源资源的高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已成为制约其自身发展的重要瓶颈。以绿色制造为例,绿色的概念已经贯穿至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绿色园区等全产业链范围。绿色制造是一个全生命周期的概念,满足产品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及报废的全生命周期的需求。绿色发展可能开辟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不同于先发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中国的经济发展不是线性的过程,而是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并行式”发展。不同于发达国家的“先发展后治理”,中国的绿色发展是要从“中等收入水平”开始,最终实现经济强国的目标。史丹(2018)认为,以绿色发展为特征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不仅要求具有一定的经济规模和高度竞争力的产业结构,还要求具有良好的质量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15]。质量效益就是要求以最小的质量成本产生最大的质量效益,持续的发展能力就是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的能力。高质量发展一定要走环境友好、高附加值创新引领的模式,否则随着欧美国家加强“再工业化”,中国经济将面临更加严峻的竞争形势。新型工业化道路强调能源转型与低碳工业化发展,绿色发展理念既要绿色,又要发展,不同于一些西方国家政党“环保至上”和“零增长”的主张,绿色发展能够促进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增长。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历史性交汇的难得机遇,新型工业化就有可能实现跨越式演进和迭代式发展,将大大加快中国工业化和建设制造强国的进程。实现绿色制造对于中国工业化发展的意义十分重大,使得中国经济发展能够“换道”,优先发展低碳、环保、资源节约的高新技术产业,走一条绿色均衡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2.构建现代经济体系 
    实施高质量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用好提升质量这把“金钥匙”,不断提高产品竞争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以创新为增长动力,聚集高端要素,依托高效配置资源的市场化机制,能够适应动态的外部环境变化,追求高质量发展的经济目标。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建设成一个具有创新力的经济体系、协调平衡的经济体系和一个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体系。
    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继续保持中国经济发展的总体规模和速度优势,实施“三大变革”,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不断提升民生水平。一是继续保持经济发展总体规模优势。当前,经济高速增长使中国重回世界经济大国地位,初步估算到2025年中国经济规模将实现世界第一。规模与速度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优势,尤其在制造业发展方面,一方面应极力避免“产业空心化”陷阱;另一方面要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力争突破“中等收入陷阱”。因此,需要辩证认识速度与质量的关系,速度代表快与慢、高与低,而质量体现好与坏、强与弱;高速度是快、更快,高质量是好、更好。正是由于速度和质量的价值判断差异较大,需要找到相对确切的评价指标。二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推动“三个变革”。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这也是优化结构、转换动力的关键内容。质量变革就是要提升供给质量。质量变革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各领域、各层面贯彻质量理念,从发展目标、市场体制等方面推动全方位变革。此外,还需要提升供给要素和供给体系质量,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在产品层面,把质量作为产品、服务、工程等业务的竞争力,显著增强中国经济质量优势。在企业层面,不断淘汰“僵尸企业”,壮大世界一流企业的数量和规模。在产业层面,不断实施全产业链的绿色发展,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土地节约使用、资源集约利用和污染集中治理,使得绿色低碳发展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特征。效率变革就是要提升全要素生产率。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方式是一种高投入、高消耗支持经济规模高增长、数量上低水平扩张的方式,高质量发展就要提升要素投入的生产率。动力变革就是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随着劳动力数量和成本等传统优势动力减弱,创新成为适应高质量发展、适应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需要的新动力,因此,应加快经济发展动力的新旧转化,使得创新成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三是不断促进民生水平高质量发展。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高质量发展,铺筑补短板、强弱项、促共享的公平之路。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也需要坚持经济发展成就为全民所享,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在改革发展中的获得感。为了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悬殊、社会公平机制受到破坏等影响民生、共享、公平的深层症结必须得到妥善解决。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实施精准脱贫、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果必须为全民所共享。
    3.积极实施效益评价 
    实施高质量发展,还要多方面实施质量效益评价。质量效益是指质量因素产生的效果和利益,将质量从属性概念延伸到其价值意义,从其技术属性扩展到经济价值,并将这种价值通过定量指标显现化、货币化。一方面,注重宏观质量效益评价。宏观质量效益是指产业、区域乃至国家层次的质量实践活动带来的总效果和总收益,包括质量在宏观上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围绕产品、企业、产业,乃至城市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构建合理的评价体系。近年来,一些学者关注宏观质量指标体系研究,从经济发展的有效性、持续性、创新性、分享性等方面不断完善评价指标[8]。随着高质量发展成为社会共识,宏观质量评价也会不断丰富和完善,对指导宏观经济运行起到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注重绿色发展的评价。绿色发展指数则把发展理念提升到生态文明的高度。对于绿色发展,研究焦点包括经济增长、生态环境、资源消耗等内容。2017年,国家统计局等部门共同发布了中国各地区的绿色发展指数,涵盖了资源利用、环境治理、环境质量、生态保护、增长质量、绿色生活、公众满意程度7个方面共计56项指标①。其中,既包含了单位GDP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要求,以及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等传统工业化指标,也包含了城市空气优良天数和PM2.5浓度下降指标、废气排放减少指标、地表水质达标指标、森林覆盖率指标等生态指标。这些新增指标意味着高质量发展要兼顾生产与生活,甚至包括分享的维度。  

    ①资料来源于国家统计局《2016年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结果公报》。

    最后,还要贯彻落实高质量发展效益的评价结果。围绕高质量发展理念和战略,不断贯彻落实质量发展效益评价成果。在微观质量效益评价方面,从质量发展角度评价中国质量法规体系的完善情况,针对质量治理工作的推进、引导、规范、基础支撑等方面促进社会资源向优质产品、优秀品牌和优势企业集聚。实施质量管理创新评价,例如企业是否采用先进技术手段和现代质量管理理念方法,品牌建设工作的力度等。在宏观质量管理评价方面,开展质量竞争力评价,优化产业结构的质量分析体系,制定质量升级的宏观调控政策,健全技术性贸易措施中的质量分析体系,创新宏观质量度量和监测体系。开展绿色发展评价,围绕工业结构调整和加速转变发展方式提出全局性的绿色发展评价指数。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客观评价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的现状,以及围绕美丽中国目标开展评价体系建设。通过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质量效益评价,不断引导企业、产业,乃至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4.夯实质量技术基础 
    质量技术基础设施是国家质量管理体系的技术支撑,各国对国家质量技术基础制定专门政策,加大投入力度,纳入国家治理规划一并推进。中国应从战略高度加强高层设计,制定实施中长期规划,通过改革创新、增加投入、优化政策环境、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等途径,推动国家质量技术基础建设,强化国家质量治理基础,实现对制造强国乃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
    一是把国家质量技术基础建设纳入国家战略。将国家质量技术基础建设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制定《国家质量技术基础中长期发展规划》,整合全国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资源,建立跨部门、跨行业、跨领域的联席工作机制,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治的工作机制,推动国家质量技术基础融合发展。将国家质量技术基础纳入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按照《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的要求,组织好推进落实工作。
    二是完善国家质量技术基础建设保障体系。中国质量相关的法规条例制定普遍落后于现实经济的发展,例如《认证认可条例》已经十多年未修订,检验检测领域尚无法律规定。很多法条都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因此,应推动全国人大出台质量促进法,强化国家质量技术基础建设的法律保障。尽快完成标准化法、计量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修订工作,将认证认可条例上升为法律。
    三是加强国家质量技术基础国际交流合作。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做法经验,鼓励社会组织和产业技术联盟、企业积极加强国际交流活动。引进国外质量技术基础领域的人才智力,引入国际先进的质量技术基础设施与管理模式,及时跟踪全球质量技术基础发展前沿动态,学习借鉴国外最新的质量技术方法与经验,提高中国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与国际先进的一致性程度。加快质量技术基础的共建共享。利用“一带一路”倡议的有利契机,加快中国国家质量技术基础与沿线国家、地区质量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和共建共享,增强沿线国家对“中国制造”的质量信任。推动中国国家质量技术基础的国际推广。发挥中国智力人才在计量、标准化、合格评定等国际组织中担任重要领导与技术职务的作用,推动在重要竞争领域以我为主影响或主导国际标准制定,推动与主要贸易国之间的标准互认,加强中国标准的海外推广应用。
    5.重视质量文化与教育 
    在弘扬质量文化和促进质量自觉方面,相关方要各尽其力。国家要大力推动质量文化建设,制定科学合理的质量发展规划,完善质量法规制度体系,加强全民质量教育,积极开展质量舆论宣传。企业要明确质量发展战略,建立先进的质量管理方式,有效开展质量教育培训、宣传等活动,吸引和鼓励全体员工参与质量文化建设。个体要坚持从我做起,培育自觉的质量意识,并逐渐转化为自觉的质量行动,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只有通过全员参与和实践,通力合作,浓厚的社会质量风气才能得以形成,质量文化自觉才会具有牢固的基础。质量文化建设要具有国际视野和胸怀,积极地借鉴与吸收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在质量文化上的经验,取他人之长补记之短,建立开放包容的质量文化建设体系,保持质量文化的生命力。
    充分发挥行业团体的作用。以行业团体为主体,通过现场交流会等形式,向企业提供的质量培训服务。日本政府往往对这些质量相关行业团体以研究课题、实施项目等名目提供资金,政府退职官员常到行业团体任主要职务。行业团体的会员大都是企业,在与企业接触中行业团体会得到包括技术、经营以及销售的信息,这样就可以从中发现企业自身解决不了的困难问题、应该总结推广或制度化的经验等。由于行业团体与日本政府的特殊关系,就可以将这些反映到政府决策部门。日本政府决策部门认可后,就会有资金下发,支持行业团体去协助企业解决困难。行业团体这种亦官亦民的性质,为政府和企业之间提供了互动的平台,使得政策的准确性、力度、及时性得到增强,这就促进了税收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了行政效率。以日本科技联合会为代表的行业团体在日本质量提升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上通政府、下联企业的作用,极大地推动了外国先进质量管理技术引进与推广、日本全面质量管理经验的总结与升华。国内行业协会以中国企业联合会为例,运营机制基本与日本科技联合会类似,作为行业协会曾多方面借鉴日本的质量推广经验。
    注重质量管理人才的培养。在多元化的质量人才培育方面,可以借鉴美国经验设置多层次的质量人才认证项目。美国政府认为要在世界上具有竞争力和享受高质量的生活就必须受到良好的质量教育培训。例如,美国实行质量工程师的考试注册制度,设立的认证项目主要包括注册质量审核员(CQA)、注册校准技师(CCT)、注册机械检验员(CMI)等12种。在培训产业工人方面,可以借鉴德国的相关经验。德国主要依靠“双轨制职业教育”体制培育产业工人,这种极具特色的教育体制早在1880年就开始在德国实行,是德国独创。“双轨制职业教育”采取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的方式,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每个学生都必须经过三年学徒工式的教育培养训练,其中两年在学校,一年在企业,并且其培训费用得到政府财政和企业资金支持。德国有70%的青少年在中学毕业后会接受这样的双轨制教育,成为技能型的产业工人并走上工作岗位,而更加注重通识教育的大学毕业生仅占同龄人的20%。技术工人的薪酬与白领阶层相差无几,这也是许多德国青年心仪的职业道路选择。
    参考文献 
    

    [1]金碚.关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学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8(4):5-18.
    [2]刘志彪.理解高质量发展:基本特征、支撑要素与当前重点问题[J].学术月刊,2018(7):39-45,59.
    [3]任保平.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政治经济学理论逻辑及其现实性[J].人文杂志,2018(2):26-34.
    [4]任保平,李禹墨.新时代我国高质量发展评判体系的构建及其转型路径[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105-113.
    [5]赵昌文.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N].学习时报,2017-12-25(2).
    [6]汪同三.深入理解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18-06-07(7).
    [7]刘树成.论又好又快发展[J].经济研究,2007(6):4-13.
    [8]冷崇总.构建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J].宏观经济管理,2008(4):43-45.
    [9]宋明顺,张霞,易荣华,等.经济发展质量评价体系研究及应用[J].经济学家,2015(2):35-43.
    [10]郎志正.大质量概念发展质量与品牌[J].交通企业管理,2012(4):18-19.
    [11]袁瑛,郑艳兵,耿丹.系统考查经济发展质量的五个维度[J].经济研究导刊,2013(8):4-6.
    [12]钞小静.中国转型时期经济增长质量的理论与实证分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55-56.
    [13]制造强国战略项目组.制造强国战略研究综合卷[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128-129.
    [14]史丹,赵剑波,邓洲.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变革机制与政策措施[J].财经问题研究,2018(9):19-27.
    [15]史丹.绿色发展与全球工业化的新阶段:中国的进展与比较[J].中国工业经济,2018(10):5-18.
        (赵剑波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史丹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邓洲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上一页  [1] [2] [3] 

Tags: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研究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