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学 >> 经济管理 >> 正文

试论普惠金融国家发展战略的目标

http://www.newdu.com 2020/5/6 《财经智库》2016年第5期 贝多广 张… 参加讨论

    二、发挥普惠金融在扶贫减贫方面的作用
    从普惠金融诞生以来,关于普惠金融与扶贫的关系就见仁见智,众说纷纭。这些争论体现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普惠金融应不应该把扶贫作为目标;第二,普惠金融对于扶贫有没有效果。
    最早的普惠金融实践的主要目标甚至是全部目标就是减少贫困,这些“公益性”普惠金融项目往往由非盈利组织发起和运营,主要运营小额信贷业务,通过接受政府补助或者慈善捐助来覆盖成本。一般来说,面向低收入人群的小额信贷的重要特点就是单笔贷款金额小,平均贷款成本高,运营费用比例大。而这些最早尝试对收益和成本没有长远的考虑,对如何将项目持续稳定地运营下去没有足够的规划,也没有成熟的普惠金融理论体系作为指导。具体表现在:一方面,最早的普惠金融实践没有建立起完善的风险控制、贷款发放和贷款回收的制度机制;另一方面,最早的普惠金融实践往往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去发放贷款,持续经营依赖政府补助或者慈善捐助。这就导致了这些“公益性”小额信贷项目贷款回收率低,贷款成本高企,从而在政府补助或者慈善捐助结束以后无法持续经营下去;同时由于缺乏可持续性,许多获得小额贷款并发展小生意或构建小型资产的客户,在项目中断后不能再获得持续融资,又回到了最初的贫困状态。因此,最终这些将扶贫作为主要目标的早期普惠金融实践大都以失败告终。当然应当看到,这些最早的普惠金融实践为以后探索普惠金融的发展模式提供了非常有益的经验,是普惠金融的起点。
    随后,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部分东南亚国家、南美洲国家为代表的普惠金融实践开始更加注重制度化。这一阶段的普惠金融仍然主要经营小额信贷,依靠建立商业化的经营模式和严格的经营管理制度,通过使用各类带有联保性质的贷款方式、构建还款激励和惩罚机制、创新信贷产品的发放和还款方式、重点定位女性客户群体等商业化措施,有效地提升了还款率,扩大了业务范围,实现了经营上的可持续。实践结果证明,在实现商业可持续这一点上,制度性的普惠金融要远远优于公益扶贫性的普惠金融。
    从普惠金融的实践历程来看,实现商业可持续是非常重要的。商业可持续不等同于只追求利润,也不等于放弃扶贫这一目标。商业可持续的含义是获取合理的利润并维持可持续发展,这与实现公益扶贫并不矛盾。只有实现商业上的可持续,才能吸引更多的资本和人才进入到普惠金融中来,才能实现经营活动的平稳运行,才能提供更多数量和种类的金融服务,才能不断完善和发展普惠金融体系,才能发挥普惠金融的经济与社会作用,才能最终更好地实现减少贫困的目标。如果普惠金融服务的提供者把扶贫作为唯一目标,那么他很可能无法实现可持续经营,最终扶贫也无从谈起;而如果普惠金融的提供者坚持商业可持续的原则,那么他可以覆盖自己的业务成本,吸引更多的投资,扩大自己的业务规模,并通过规模效应降低自己的成本,从而能为更多的客户提供服务。如果市场上所有的普惠金融提供者都这么想和这么做,那么通过市场竞争,普惠金融行业的利润率就能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整个普惠金融体系就会不断发展壮大,得到普惠金融服务的人群也会越来越广泛;普惠金融服务的提供者、服务对象乃至整个经济社会都会从中受益,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实现扶贫这一目标。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普惠金融没有能力、也不应该将减少贫困作为自己的唯一目标。贫困问题是由社会各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需要政府、社会和低收入人群一起共同努力,而单纯依靠金融服务就能解决问题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
    还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是,普惠金融对于扶贫究竟有没有效果?在这个问题上,通过设计各种实验方法,相关学者对于以小额信贷为代表的普惠金融模式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这些研究多数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考察“获得普惠金融服务”与“收入增加”有无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关系。有的研究结果显示普惠金融对于减少贫困有很好的作用,而有的研究结果则认为这种作用并不明显。确实,对于普惠金融扶贫效果受到太多因素的影响,相关的实验也面临着理论上和实验设计上的种种难题。值得指出的是,这些研究往往只考察了普惠金融的直接影响,而没有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来考察普惠金融的作用。
    普惠金融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改进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世界银行在《2014年全球普惠金融发展报告》中指出,“近年来,有50多个国家已经为普惠金融设立了发展目标……这种不断提升的参与度反映了对于普惠金融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的认识。普惠金融在减少极端贫困、促进共同繁荣、推进包容的、可持续的增长方面的重要性正在不断地被承认”(World Bank,2014)。从微观机制上来说,普惠金融可以协助经济主体应对风险、规划财务、把握投资机会、减少交易成本、平滑消费等;从宏观经济上来说,一个惠及全部人群的、运转有效的、层次多样的金融体系,会有效地促进经济发展;从社会意义上来说,普惠金融对于促进社会公平和机会均等也具有重要意义。
    减少贫困不是一个单独的命题,而是应当和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亚洲开发银行提出了“从减少贫困转向包容性增长”的观点,不再过分地强调扶贫:“……增长策略应当在尽可能广的范围内使每个人都享有经济增长创造的经济机会,特别是那些穷人。……促进包容性增长的策略应包含应对市场失灵的经济政策和政府项目,从而允许社会中各类人群更充分地参与到新创造出来的经济机会中。应当更加重视经济增长,因为经济增长能创造大量工作机会,可以减轻贫困,并产生足够的资源来帮助穷人”(Asian Development Bank,2007)。主流观点已经认识到,为了扶贫而扶贫不一定会取得成功,只有促进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让社会各个群体公平地享有各种金融权利,并在发展中实现经济和社会的改进,才能解决包含贫困在内的各种经济社会问题。为此,普惠金融应当有多元化的目标,其宗旨应当放在经济发展和社会改进。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和发展的关键时期,长期以来积攒的经济和社会问题逐渐显现。按国家统计局的口径,现在中国贫困人口有5575万人,能否真正处理好贫困问题,不仅关系到经济能否以较快速度平稳发展,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在这种大背景下,我国应当赋予普惠金融更加重要的意义,让普惠金融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中起更大的作用,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扶贫。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s:试论普惠金融国家发展战略的目标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