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太淼
2.要围绕政府职能转变搞好政府机构调整和权责划分
机构是职能的载体,职能配置需要科学的机构设置来履行。要围绕政府职能转变调整机构设置、界定部门职责,优化人员结构,切实解决政府管理中存在的缺位、错位、越位和权责脱节、职能交叉、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等突出问题。
(1)要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推进机构改革,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提高政府效能,是当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又一个重点。要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要求,紧紧围绕职能转变和理顺职责关系,进一步优化政府组织结构,规范机构设置。
——科学设置政府职能机构。适应转变职能要求,进一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以及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加快机构改革,撤销或合并一些已失去存在价值的机构,适应新形势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加强诸如税收、质检、安全管理、资源管理、科技管理、环境保护、劳动和社会保障管理等职能机构的建设。
——积极探索实行大部门体制。大部门体制是通过整合职能相同或相近的部门而形成的“宽职能、大部门”的机构设置形式。实行大部门制的关键是在政府部门内部,规范决策权,减少决策机构,实行决策集中化;强化执行权,执行专门化,加强执行单位和服务队伍的力量;强化监督权,监督独立化,行使内部监督权的主要有纪检监察机构、审计机构,以及政府的绩效考评机构。国际经验表明,大部门体制能够使政府运转更为协调顺畅,从而提高政府的工作效能。在积极探索实行大部门体制的同时,还要健全部门间的协调配合机制,精简和规范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减少行政层次,降低行政成本。
(2)要科学界定各级政府及各部门的职权。权力就是责任。权责一致,有权必须尽责,权力与责任必须对等,是科学行政、民主行政和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近年来,一些地方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频发,食品、药品和环保等安全隐患突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责任制不落实,权责脱节现象比较突出。一些政府部门权责不匹配,有权无责、有责无权,出了问题无人负责;还有一些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责任意识淡漠,失职渎职比较严重。要按照政府总体职能的定位,遵循权责对称、权责一致的原则,科学界定、明确界定各层级政府、各职能部门的职责权力,理顺部门间职责分工,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要依法明确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职责权限、垂直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在相关领域的管理权责、政府各职能部门的职责权限、政府职能部门和内设机构各个岗位的职责,做到责任清晰,事事有人负责。理顺各级政府的职责关系,关键是做到财权与事权相对应,权力与责任相统一。按照财权事权相匹配的原则,科学配置各级政府财力,科学界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省级政府与县、乡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责权限。
(3)要推进政府层级建制改革。在我国行政区化和治理结构中,县级行政区域是一个重要的层次,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要扩大县域发展自主权,继续探索省直管县管理体制。要规范并强化乡镇一级政府管理服务职能。
3.要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1)要精减并规范审批事项。各级政府及其部门要认真清理、减少并科学规范行政审批事项。该取消的应当坚决取消,能下放的要尽快下放;对能由一个政府部门审批的项目,尽量由一个政府部门审批,减少“多头审批”现象。当然,减少行政审批项目,决不是政府撒手不管,而是要苦练内功,大力创新管理制度和方式,探索出一套适应发展、推进发展、保护发展的管理制度和行政管理方式,提升政府引领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要在放手让民间经济依法自由竞争、自由发展的同时,在大力鼓励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同时,加大对生产经营投资项目中能耗标准、排放标准等的审批监管。特别是要在土地使用、矿产开采等审批中一定要严格、依法、规范。
(2)要搞好审批服务。要减少审批环节,完善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和审批质量。在这方面,不少城市政府创造了不少经验,要及时总结推广。要通过规范发展行政性服务机构,改进和完善政府各类审批制度和办事制度,简化程序,减少环节,为企业、群众和社会提供更加方便、快捷、有效的服务。一要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集中审批权,提升服务能级;二要创新工作机制,提升服务水平;三要全面推行行政效能电子监察系统建设。
4.要构建和完善对行政权力的制约监督机制
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时下在我国的金融信贷、国有资产运营、土地批租、矿产资源开发、房地产经营、重点工程建设、干部人事安排等领域中不断滋生的腐败现象表明,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还存在一些缺陷,一些行政权力的行使、运行还缺乏有效制约监督,以致于公权私用、以权谋私、权力寻租、滥用职权的行为时有发生。因此,加强对行政权力的制约监督,既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着重解决的问题,也是我们党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从源头上治理腐败必须解决的问题。要构建并完善行政权力制约监督机制,必须在以下几方面下工夫。
(1)要科学配置权力。行政权包括行政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等,要按照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适当分离、相互制约的原则,在各级政府及各部门内部科学配置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
(2)要加强法制和行政制度建设。要通过健全法律法规,推进政府依法行政;要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健全行政执法体制和程序,不断完善行政复议、行政赔偿和行政补偿制度。要通过行政制度建设,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
(3)要实行并完善行政问责制。要按照权责一致、依法有序、民主公开、客观公正的原则,加快建立以行政首长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度。自2003年以来,我国开始大力推行行政问责制。各地纷纷出台问责办法,高举问责利剑,“铁腕问责”让一批行政不作为、乱作为者丢掉了乌纱帽。
(4)要加强监督制度建设。要在加强政府内部的专门监督如监察监督、审计监督的同时,加强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监督,强化社会监督,高度重视舆论监督。要通过建立职责明确、结构合理、运行有序、运转高效的行政监督体系,将行政权力运行的第一个部位、每一个环节都置于有效的监督之下。
(5)要完善政务公开制度。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要认真贯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完善政务公开的体制和程序,及时发布信息,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要建立健全信息发布制度,提高政府信息质量,及时、全面、客观地发布政务信息,畅通人民群众了解公共信息的渠道。
(6)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决策体制。要建立和完善政府与民众的信息沟通反馈机制,深入了解民情民意,广集民智。同时要改革和完善集体决策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和社会听证制度、决策评估制度、决策责任制度,完善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建立决策纠错机制。通过决策体制和决策机制的创新,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高效化。
5.搞好公务员管理制度改革,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
(1)要优化公务员队伍结构。一方面要尽量裁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微观经济管理部门和后勤部门的工作人员,对政府机关的政工干部实行兼职制度,另一方面,合理增加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方面的政府官员数量。③
(2)要加强公务员责任管理。要认真贯彻《公务员法》,改进和完善不同类别公务员的选拔、任用、聘任、考试、录用、晋升、工资、福利、弹劾、罢免、处分、撤职、淘汰、辞退等各项管理制度。要通过管理制度创新,把那些思改革、谋改革、敢改革、善改革、能创造性开展工作的党政干部选拔到重要岗位,把那些不思进取、无所作为、一心想当“太平官”的干部淘汰出局。要大兴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敢于创新的工作作风,增强每个公务员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要造就一批思想作风正、业务能力强、工作效率高的优秀公务员队伍,为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6.要创新地方政府和党政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制度
要切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谋求科学发展,要切实搞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要切实搞好各项社会事业建设,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就必须建立健全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政绩评价体系和政绩考核制度。地方政府和党政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制度是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软件”、重要组成部分,其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行政体制运作的方向、效能、结果。以往长期存在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屡禁不止的“形象工程”、“胡子工程”、“裹脚布工程”现象,与地方政府及党政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指标体系不科学很有关系。因此,我们必须建立健全有利于促进科学发展的地方政府和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
注释
①参见姜作培、陈峰燕:《论构建私营企业和谐的劳资关系》,《中州学刊》2006年第1期。②参见闫建:《行政问责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基于六省市问责办法的比较分析》,《领导科学》2010年第3期。③参见周望:《改革开放以来政府机构改革的回溯、反思与展望》,《行政论坛》2009年第5期。
参考文献
[1]上海社科院当代中国政治研究中心.中国政治发展进程2010年[M].北京:时事出版社,2010.
[2]周天勇,王长江,王安岭.攻坚?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研究报告[M].五家渠: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版社,2008.
[3]齐桂珍.“十二五”期间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模式选择与制度设计[J].经济研究参考,2009,(59).
[4]沈荣华.纵向行政体制改革:重点领域和思路选择[J].行政管理改革,2010,(5).
[5]魏礼群.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30年回顾与前瞻[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9,(1).
来源:《中州学刊》2010年6期
责任编辑:奇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