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学 >> 公共管理 >> 正文

加强社区治理 助推社会建设

http://www.newdu.com 2018/3/7 《人民日报》2012年7月20日 沈正言 参加讨论

——关于深圳市创新社区治理机制的调查
    加强社会建设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近年来,深圳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有关决策部署,争当社会建设排头兵,把加强社会建设作为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之一,创新理念思路和体制机制,加强社区治理,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建设之路。
    积极适应社会建设的新要求
    社区是社会现代化、居住城市化的产物。如何通过加强社区治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是一个重大课题。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前沿,深圳市是最早遇到现代社区治理问题的城市之一。回应实践要求,深圳市紧紧抓住社区治理这一关键环节推动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发展转型。
    加强社区治理是创新社会管理模式的客观要求。社区是居民的家园,是各种社会群体的聚集区、各种利益关系的交织处、各种社会组织的落脚点、各种社会资源的承载体。深圳市人口规模大、流动人口多,社会建设千头万绪、纷繁复杂。只有把社会管理重心下移到社区,贴近群众、体察民情,发现不足、解决问题,瞄准需求、完善服务,实现社会建设由政府规划导向转为群众需求导向、由行政治理导向转为社会协同导向,才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更好地体现公平、促进和谐。
    加强社区治理是实现城市管理科学化的客观要求。社区连接着城市和居民,是城市的基本单元。加强社区治理,不仅有助于构建良好的城市社会关系,而且可以为居民提供文明、舒适、开放的居住空间。目前,深圳市已经成为一座实际管理人口超千万的特大型城市,但城市化的质量还不高,城乡二元结构仍然存在。进一步提升城市化水平,必须坚持城市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人性化,从加强社区治理入手,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岭南意蕴、深圳气质的现代化和谐社区,把深圳市真正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
    加强社区治理是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客观要求。深圳市人均纯收入位居国内大中城市前列,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相当,人民群众生活正由小康向比较富足的现代生活迈进,对社区治理与公共服务的需求显著增强。顺应和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和新需求,需要加强社区治理,把更大精力和更多资源投入到社区,切实解决社区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人民群众提供多样化、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努力建设让人民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幸福城市。
    着力创新社区治理模式
    近年来,深圳市在社会建设中坚持重心下移,高度重视加强社区治理,搭建社区治理综合信息平台,构建以社区党建为龙头、社区服务为核心、社区管理为保障、社区自治为方向的社区治理综合体系,初步形成了综合性、智慧型、立体式的社区治理模式。
    搭建社区治理综合信息平台。充分利用现有网络体系,打造包括“三库、两系统、一网站”的社区治理综合信息平台。“三库”,就是覆盖人口、法人、城域空间的三大公共基础信息资源库;“两系统”,就是市、区、街道、社区四级综合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和社区综合信息采集系统;“一网站”,就是社区家园网站。通过这个信息平台,实现了政府服务居民的信息资源和服务资源的网络化,构建了“面上巡、多层控、重点防、主动侦、适时引”的网上综合防控体系,做到了社会管理和服务数据一次采集、资源多方共享、问题联动解决。
    构建社区治理综合体系。这个综合体系就是以社区党建为龙头、社区服务为核心、社区管理为保障、社区自治为方向的社区治理综合体系。一是社区党建。大力开展“五进社区”活动,建立社区党代表工作室,组织党员干部“一对一”挂点社区,发动党员在居住的社区亮身份、树形象、起作用。目前,全市已组建社区综合党委308个、综合党总支166个,占全市637个社区的74.4%。力争今年内实现社区100%有综合党委或党总支,切实做到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党的声音,哪里的党员和群众就能感受到党的温暖。二是社区服务。探索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民间运作的社区服务体系,创建“党群+社工”、“社工+义工”联动服务模式,不断提升社区服务的专业化水平。2011年全市已建成101家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为居民提供养老、育儿、助残、亲子、婚姻家庭、社区教育、心理疏导、文体娱乐、辅导培训等服务。三是社区管理。进一步厘清街道(社区)管理和政府部门管理的关系,强化街道(社区)和驻社区单位的社会建设职责,整合党委、政府服务社区的各种管理资源,探索物业管理与社区居民自治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努力实现资源共有、信息共享、责任明确、工作联动。四是社区自治。引导居民积极参与社区自治,全市居委会换届选举直选率从2002年的1.7%提高到2012年的99.87%;不断加大基层民主建设力度,实行居民议事会制度,引导居委会、业委会和老年协会、各类社团等社区自治组织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充分发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娱乐的作用。
    总体来看,深圳市探索出的综合性、智慧型、立体式的社区治理模式对加强社区治理、推动社会建设具有开创性意义。一是从理论上正确把握了社区治理和社会建设的内在关系。社区治理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社会建设必须首先关注的重点,没有社区的有效治理,社会建设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失去了整体发展的基础。二是从体制机制上理顺了党委、政府与社区之间的权责关系。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实现了政府本位向社会本位的转变,政府只“掌舵”、不“划桨”,只提供组织保障和政策引导、资金支持,不直接干预社区内部事务。三是在实践中找到了一条寓管理于服务、以服务促管理的社区治理新路。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打破条块分割,整合各类资源,建立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的社会治理模式,既顺应时代潮流,推动了社会建设方式方法创新;又突出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理念,实现了社区治理从管控到服务的转变。
    注重理顺几个重要关系
    社会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面临许多理论和实际问题。深圳市在实践探索中深刻认识到,加强社区治理、推进社会建设,须注重理顺几个重要关系。
    社会建设与社区治理的关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现代化建设全局和国家长治久安。社区治理是社会建设的微观基础,加强社区治理是推动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把社区治理纳入社会建设目标,依托社区治理推动社会建设,有利于形成良性互动的新型社会关系,实现社会整合,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增加投入与创新体制的关系。推进社会建设,需要不断加大对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推动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和社会资本向基层社区倾斜,特别是重点投向基础条件薄弱的老旧社区和城郊社区,努力改变区域发展不均衡和公共服务设施分布不合理的状况。但应当看到,当前社区治理和社会建设滞后也有体制机制的制约。因此,推进社会建设,需要加大社会体制改革力度,坚持不懈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确保各种投入的合理有效。
    政府负责与社会协同的关系。推进社会建设,政府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但是,在社区治理和社会建设中,政府不是万能的,不应当也不可能包办一切,而应充分发挥各类市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民的作用,积极引导支持其参与社区治理,实现社区治理和社会建设主体的多元化、形式的多样化、投入的多渠道。当前,应进一步转变观念,着力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厘清政府与社会、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
    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的关系。在新形势下加强社会建设,必须重视顶层设计。搞好顶层设计,可以更好地把握政策导向、协调各方资源,推动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有机结合、保障社会公正与维护社会稳定有机结合。但仅有顶层设计是不够的,还应当积极鼓励和支持基层社区和人民群众进行探索和创新,并及时总结推广好的做法和成功经验。
    现实社会建设与虚拟社会管理的关系。当前,群众呼声、民生诉求、舆情动态等通过网络大量涌现出来,虚拟社会日益成为社会建设管理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部分。因此,在推进社会建设过程中,应当创新虚拟社会服务管理,把网络管理防控和网络民生服务结合起来,妥善解决群众的民生诉求,加强对网络媒体的正面引导,加快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的有效对接,推动网络虚拟社会健康发展。

Tags:加强社区治理 助推社会建设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