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学 >> 公共管理 >> 正文

从“工程化”走向“生态化”的地方治理

http://www.newdu.com 2018/3/7 福建日报 杨雪冬 参加讨论

    这些“烂尾项目”“蛇尾项目”对于地方政治生态产生了不良影响,加剧了“新官不理旧账”的相互推卸责任倾向以及“重起炉灶另开张”的频繁调整工作重点乃至更改地方各类规划的倾向。一些地方和部门主要领导更换较快,为这些倾向影响的扩大提供了条件。这些倾向的存在不仅造成了包括执政资源在内的各类资源的浪费,而且影响着干部队伍的工作积极性和思想稳定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浙江等地工作期间,就一直强调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一张蓝图绘到底,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近年来,这些地方取得的发展成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这种理念的坚持。习近平认为,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能搞脱离实际的盲目攀比,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对那些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做法和决策,要一以贯之,决不能朝令夕改,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而要在前任的基础上添砖加瓦。这是一种政治品格,是正确政绩观的反映,也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需要。”不搞“政绩工程”,并非不要政绩,而是把一城一地、一时一事的成功置于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事业之中;克服治理“工程化”倾向,并非放弃效率效益标准,而是全面坚持科学民主法治协调持续的现代国家治理原则。
    如果说治理的“工程化”倾向是经济增长优先的发展模式的必然产物,那么,经过了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地方治理环境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地方治理主体多样化,治理问题层出不穷,治理关系更加复杂敏感。面对着新的多样化治理问题,有必要并且极其迫切地需要调整思路,树立新的治理理念。“生态化”治理就是选择之一。
    “生态化”治理系统工程
    “生态化”治理就是将治理看作一个系统工程,保持内部关系的动态协调平衡和整个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全过程的整体治理。各级地方党政部门作为地方治理的主导性主体,要提升协调多样化治理主体之间关系、动员多方面治理资源、促成治理共识合力形成的能力。这有助于提高治理问题解决的针对性有效性,减少问题的外部化和反复性。从根本上说,“生态化”治理是内生的治理、全过程的治理、合作的治理、可持续的治理、整体的治理。
    “生态化”治理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治理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内容,应该根据经济基础的变化做出及时调整,才能发挥积极的反作用。治理问题的多样化复杂化,不能靠个别重大项目的完成来解决,必须综合施策,系统解决;也不能只靠党政部门自己解决,必须合理分工,合作解决。而中国共产党要长期执政,更需要地方主政者有大局意识、长远意识,尤其是代际意识、集体意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s:从“工程化”走向“生态化”的地方治理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