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其他国家历史上的社会转型 其他国家同样经历的频繁的社会动荡及不断的社会变革。在古代欧洲,实行政权与教权的统一,此后,随着世俗政权的扩张,世俗君权和宗教神权既相互支持又相互斗争,经历了罗马帝国的二元平等并列、11世纪之前教权臣服于王权、12世纪到13世纪教权强盛、14世纪政教斗争、16世纪宗教改革后的政主教从、以教辅政等历史阶段,社会长期陷入混乱动荡中。[7]
近代社会大的社会转型可以总体概括为工业化转型、后工业化转型和第三次科技革命转型,三次转型使西方主要国家同样经历了严重的治理危机。文艺复兴运动揭开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序幕,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西方国家开始了由封建专制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的转型。新兴阶层的兴起、利益格局的转变、社会价值的冲突,引发了大量的社会矛盾和冲突,贫富差距迅速扩大,小企业主、独立农民和手工业者的加速衰退,通货膨胀、吏治腐败、大规模的失业、社会的严重不公平与不平等,引发社会不同阶层的对立与冲突,工人运动此起彼伏,暴力冲突不断,社会和经济的混乱,萧条的灾难性的起伏,危机笼罩着整个欧洲社会。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到“‘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恩格斯则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中详细描写了英国的工人与雇主的斗争,揭示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化转型中所遇到的种种社会冲突和矛盾。直到17世纪后期18世纪初期,随着工业化得发展和完成,法国通过大革命奠定了民主政治基础,但期间仍然经历了第一帝国、第二帝国复辟等多次反复动荡。只有英国通过“光荣革命”所确立的君主立宪政体以较小的成本与代价实现了社会平稳转型,成为首个实现现代化转型的国家。德国的社会转型则更加血腥与粗暴,为了转移社会转型带来的矛盾与冲突,德国选择了由专制独裁向纳粹主义方向发展的轨道,并先后掀起了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欧洲乃至全世界带来了深重灾难。[8]美国面对急剧的工业化进程也遭遇了社会转型的剧烈阵痛,引发了大量的经济问题和社会冲突,美国社会各界的改革精英借鉴英国模式的渐进式折中变革社会转型路径推动了进步主义运动,通过管制经济、扩大民主、发展民生、提倡社会公平和加强社会控制以及提高政府效率等措施推动了美国政治体制和治理体制的显著变化和转型,有效地缓和了经济矛盾与阶级冲突,为随后的美国社会变革和国家治理能力建设奠定了基础。[9]
西方国家社会经济转型的历史经验表明,社会经济转型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社会政治的高度民主,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选择却可以有不同的路径与模式,如西方国家的发展模式就有英国模式、德国模式、法国模式、美国模式,一个国家在选择某种社会转型路径时,必须充分考虑所处社会的主要矛盾、国际环境与技术条件;相对于稳定发展的社会目标,维系历史传统与文化传承的渐进式改革,更能避免因社会转型而带来的社会动荡。
四、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转型与体制变革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是社会向更高层级迈进的自我调整与适应过程。社会转型并不一定导致基本政治体制的崩溃,反而能更好地促进国家治理体制的转变和调整。国家稳定有效的治理,是避免因社会转型而带来的社会动荡,确保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保障。中国的改革进程是循序渐进的,在政策和策略的选择上更为注重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之间的协调,注重处于统治地位的核心阶级与其他阶级利益的均衡性,社会各阶层价值目标的一致性,社会发展成果的利益共享性,确保国家治理的有效性,可以有效避免社会意识的分裂及历史和传统的割裂,而这是避免转型危机猝然爆发的重要因素。
(原文刊于《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17年第2期)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