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边际效应”,强化资金管理 边际效应又称边际递减效应,主要是指在其他投入固定不变时,连续增加某一种投入,所新增的产出呈现减少的趋势。当前,虽然全省扶贫面不断收窄,但扶贫边际效应递减现象逐渐显现,即每单位扶贫资金所带来的贫困人口的减少、贫困发生率的下降呈现减缓的趋势,扶贫任务日益艰巨。推进脱贫攻坚,要狠抓资金项目管理这个重点,强化对资金精准使用情况的考核,努力向强化资金管理要效益,切实克服扶贫资金“边际递减效应”。一要精准使用。根据脱贫攻坚规划和年度减贫目标任务,择优选定项目,严格按照“户申请、村申报、乡镇审核、县级审批”程序,自下而上确定扶贫项目,实现公开、公平、公正、科学立项,用最短的时间健全完善省、市、县、乡、村五级扶贫项目库,更好地精准使用扶贫资金。二要高效使用。围绕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标准、贫困村出列标准,进一步落实资金、安排项目,确保扶贫资金直接到村到户,切实提高脱贫攻坚专项资金投放和使用效益。三要规范使用。加强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严格执行扶贫资金使用管理相关规定,明确脱贫攻坚工作的“底线”“红线”“高压线”,使干部在脱贫攻坚中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尽职责。
运用“波纹效应”,营造良好氛围 波纹效应是一种物理学现象,就像把一块石子投到水里,平静的水面溅起波纹,一圈圈地扩散。推进脱贫攻坚,要注重运用“波纹效应”,加强宣传,因势利导,传递脱贫攻坚的正能量,激荡波峰迭起的强劲效应。比如,广泛宣传扶贫干部在推进精准扶贫中的示范带动作用,以良好的用人导向形成干事创业氛围,从而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为精准扶贫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再如,注重发掘、总结基层一线的创新做法,大力宣传脱贫攻坚先进典型事迹,形成一批推得出、打得响、可复制的扶贫模式和扶贫品牌。注重探索更多创新思路和举措,争取将更多如光伏扶贫、健康脱贫一样的安徽经验推广全国。
(作者单位:安徽省扶贫办)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