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要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发展健康产业,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把改善民生作为城镇化建设的落脚点,将居民健康养老问题纳入国家战略,使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
近年来,陕西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一方面,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镇规模不断扩大,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生态保护不断加强;另一方面,老年人口比例不断提高,亚健康人群数量急剧增多,医疗卫生水平仍需提升,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亟待完善。面对养老压力和市场需求,亟须将健康养老产业作为城镇化发展的重点产业,从而解决健康及养老问题,满足居民在健康护理、养老医疗和精神文化等方面的现实需求。通过强化健康养老产业支撑和多元融合,增加就业人口,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服务完善,弥补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短板”。依靠健康养老产业推进陕西新型城镇化建设既是妥善应对老龄化问题、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城镇品质的关键,也是贯彻落实十九大加快发展健康产业以及老龄事业和产业要求的重要举措。
科学制定健康养老产业规划,完善职业培训和民生保障,推动人口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一方面,要提供更多的非农就业岗位,加快农业人口转移,加速人口聚集;另一方面,要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做好民生保障工作,提高城镇人口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要增强产业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将产业发展、城镇建设和农业人口转移相结合,制定地方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规划和实施细则,推动健康咨询、康复保健、养老护理、休闲养生等产业发展,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促进人口聚集。要创新人才培养及互通机制。鼓励企业与院校建立健康养老产业人才培养合作机制,扩大养老护理师、健康顾问、心理咨询师、机构管理员等专业人员的储备规模;建立公立医疗机构与非公立医疗养老服务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在技术、设备和人才方面的共享机制;加强与周边省份及地区医疗服务机构对接和合作,在健康管理、临床医疗、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加快人口流动。要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养。主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对其进行健康养老服务方面的专业培训和综合能力培养,使之成为老年医学、康复护理、营养健康、心理疏导等方面的从业人员,提高人口素质。要健全对从业人员的制度保障。放宽健康养老产业从业人员进城落户条件,确保进城落户人员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权利,妥善解决农业转移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子女在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住房等方面的各项权益,形成人口转移激励效应。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