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重视大数据融合分析推进智慧决策。借助大数据手段,“用数据说话”,利用数据关联分析、数学建模、虚拟仿真乃至人工智能等技术,通过对实时、动态、全样本大数据的相关性、因果性分析,在基于广泛、大量数据的基础上进行模块化分析和政策模拟,为决策提供更为系统、准确、科学的参考依据和决策实施提供更为全面、可靠的实时跟踪,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更好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提升决策的预见性、科学性和公平性。比如,当前我省就是要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加快构建“互联网+产业”生态体系,实施智能制造行动计划和“万企上云”工程,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数字经济、分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
二是利用数据开放倒逼流程改革推进智慧管理。借助大数据手段进行政务管理,通过数据的“留痕”、关联分析,对诸如市场监管、检验检疫、违法失信、消费维权、司法审判等各类数据进行交叉融合,精准掌握企业、个人等各类主体的真实状况,准确把握、及时发现问题,从而进一步提升政府监督管理的精准性和针对性。同时,通过深度数据挖掘分析,对市场主体的行为动向和违规违法风险进行预测预警,促使政府在跨部门数据共享和联合行动的基础上,实时响应、处理公共事件和公众诉求,对各类违法行为实施精准打击,实现从事中干预、事后反应向事前预测、超前预判转变。
三是利用大数据技术促进简政放权推进智慧服务。借助大数据手段,在降低公共服务成本的同时,为多样化服务开辟广阔空间,从而倒逼政府服务模式创新,促进人口、教育、治安、就业、社保、卫生计生、工商、税务、民政等方面数据横向、纵向融通,使医疗、养老、扶贫、社会救助等公共服务更加精准化、人性化,使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养老等成为现实,促进简政放权,推动行政审批事项简化、下放、合并、取消,提高服务质量和公众满意度。加强政企合作、多方参与,加快公共服务领域数据集中和共享,推进同企业积累的社会数据进行平台对接,形成社会治理强大合力,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市场等主体共同参与的多元协同治理机制,实现社会治理的智能化。
四是利用大数据强化自身管理推进智慧监察。借助大数据手段,推进政府管理全程电子化,对权力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全程记录、融合分析,处处留痕,时时留印,及时发现和控制可能存在的风险,挖掘分析出各类不作为、乱作为及腐败行为发生的概率和“蛛丝马迹”,并通过实践不断使这一探索更加合理化、规范化、科学化,从而形成无缝化的“数据铁笼”,让权利在阳光下运行,完善权力监督和技术反腐体系,有效管好公共资源、公共资金、公共权力和公职人员,提升政府效能和治理能力。
五是推动数据强省战略,建立完善大数据组织管理机制。要充分学习借鉴浙江、贵州经验,加强对大数据的组织管理,组建统筹大数据发展和政务信息化工作的专门机构。建立高效运行的工作机制,大胆破除一系列机制障碍和体制壁垒,完善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的大数据采集、互通、共享和安全机制。以财政统筹先行,遏制政府部门专网过多、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的现象,以数据统筹服务基层治理,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统筹协调、规范标准,以大数据为纽带,打通横向纵向应用壁垒,实现信息互联和数据深度分析。
六是营造加快大数据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加快大数据理论研究,做好大数据发展规划设计,加强大数据产业政策引导,在体制机制、法律法规等方面形成保障。
(作者单位:湖北省政府研究室【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