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学 >> 公共管理 >> 正文

“乡愁旅游”助力云南省乡村振兴

http://www.newdu.com 2022/11/25 本站原创 毕思能 陈… 参加讨论

    摘要:“乡愁旅游”推动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激发着乡村振兴的活力与动能。“乡愁”元素所蕴含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促进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进一步密切文化和旅游的关系。云南省独特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生态环境和人文资源优势,成为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云南省以绿水青山为形,以乡愁乡韵为魂,建设美丽乡村,打造“中国最美乡愁旅游带”,通过视觉文化的体验方式,满足人们对诗意田园生活的向往。与此同时,“乡愁旅游”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实现新时代“乡愁经济”的发展,通过融合乡村生态产品和文化供给,促进旅游产品的提质升级,形成新的消费热点,唤醒新时代的文旅消费,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助力云南省乡村全面振兴。
    关键词:乡愁旅游;文旅融合;产业融合;乡村振兴
    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不仅是我国城镇化的重要指导原则,也是我国乡村旅游业发展的方向。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调研时强调,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2022年5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发布《云南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乡愁”作为关键词列入文旅业发展规划。云南省依托独具特色的自然、人文等综合资源优势,以绿水青山为形,以乡愁乡韵为魂,打造“中国最美乡愁旅游带”。2022年7月,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在昆明召开,云南作为东道主,以“乡愁云南”为主题,确立目的地品牌形象,再次让人领略“七彩云南世界花园”之魅力,感受“诗的远方梦的故乡”之向往。“乡愁云南”以视觉文化的方式,满足人们对诗意田园生活的向往。与此同时,盘活乡村旅游资源、建设美丽乡村,带动乡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多途径促进村民增收,也有助于全面乡村振兴。
    一、“乡愁云南”的现实基础
    云南省本身具有丰富的乡愁景观资源。乡愁是人类普遍具有的思乡情感,源自主体“人”对曾经生活场景的情感唤起。“乡愁旅游”是一种基于“怀旧情愫”延伸的旅游形式,乡愁可以作为一种景观形态呈现,融入旅游者的感知中。古朴的建筑、温馨的乡情、质朴的村民、淳朴的乡风等,形成兼具特色的“地方感”。当旅游者置身其中,多感官情境化体验乡愁意象,在与“地方感”的情感互动中,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墙一瓦均提升情感主体与旅游场所之间的依恋感与归属感。可以说,“乡愁旅游”满足了旅游者内心深处的文化依恋和精神需求,给予人幸福感和归属感。云南省不仅拥有好山、好水、好空气的自然环境优势,还有大量的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等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如:大理湾桥镇古生村、红河哈尼族民俗村、腾冲和顺古镇等,云南省丰富的乡愁旅游景观资源为旅游者的乡愁情感提供了丰富的载体。据统计,自2012年启动中国传统村落申报以来,截至目前,云南省共有708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单,总数位居全国第二位,占全国的10.4%。丰富的乡愁景观资源,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旅游者前来探寻,为旅游者安放乡愁、消解乡愁提供着具有浓厚文化氛围的场所。
    云南省将进一步打造最美乡愁旅游带,提升乡村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审美和观赏价值。乡愁的情愫不仅局限于物力层面,更多地侧重于心理层面,可能是旅游者的故乡、曾经生活过的地方,抑或是心灵/精神栖息的某一时刻。其中,自然景物多为山水景物,人文景物以古村落、老城景物为主体。中国人的乡愁情怀离不开乡村意象,空间上隐喻着明显的地方感依恋。未来五年,云南省将以大理古生村中国最美乡愁旅游带、红河州建水—石屏滇南最美乡愁之旅为示范带动,推动罗平、腾冲、邵阳、新平、祥云、牟定等有优势的县、市、区积极建设打造10条“中国最美乡愁旅游带”,重点规划100个“云南最美乡愁旅游地”、50条具有云南地域特色的乡村旅游精品路线。[1]构建以农耕文化为魂、山水田园为韵、生态农业为基、古朴村落为形的最美乡愁旅游带。依托乡村景观营造独特的乡愁文化,将旅游者对乡愁的需求纳入旅行的过程,充分满足游客对某一地方、过往岁月或历史文化传统眷恋情感,突出“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一村一景”特色,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以满足不同的乡愁主体、乡愁对象、乡愁情感。
    二、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乡愁云南”的生命力
    “乡愁旅游”是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指出:“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化,乡村是中华文明的基本载体”。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农耕文化,农耕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热爱生活、艰苦奋斗、勤劳朴实等一系列典型的传统美德。乡村作为农业社会鲜活的博物馆,保留着大量农业传统要素,将研学教育、亲子体验等融入“旅游+”中,帮助青少年在真实的农耕场景中,能分五谷、知二十四节气等。与此同时,在增进农耕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深刻感受几千年农耕文化蕴藏的中国智慧,知晓农民种植五谷杂粮蔬菜瓜果的不易,领悟“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真实含义,培养自觉爱惜粮食和节约粮食的传统美德。“乡愁旅游”不仅是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也是增强青少年对中国、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精神认同的契机。通过这种极富教育意义的旅游方式,培育青少年从小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劳动、热爱家乡的家国情怀,丰富和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乡愁旅游”是丰富旅游者精神家园的理想场所。“乡愁”是一个文化元素,乡村是“乡愁”涵养的主体区,乡村的自然、人文、风情等传统质朴的文化投射到人们内心产生“乡愁”这一怀旧情愫。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积淀,人们的物质文化不断得以丰富,找寻“乡愁”成为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之一。可以说,乡愁旅游是一种典型的情感旅游。乡村地区是都市人内心“陶渊明式”的精神家园,是现代人缓解社会压力和寻找心理栖息地的首选。“乡愁”,说到底是一种家园情怀,承载着对家乡的思念、对记忆的寻找、对“根文化”的心灵寄托。乡村是由客观的物质环境(如自然风景)与主观的人文环境(如风俗习惯等)共同组成的有机系统。“乡村旅游”带领旅游者回归田园,感受大自然馈赠的天然美景,接受自然的洗礼,调节身心平衡,重新连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模式,净化人的心境。
    位于云南省腾冲市腾越镇以西的和顺古镇是古代川、滇、缅、印南方陆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2020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访和顺古镇考察调研,了解丝绸古道的交往、历史文化的传承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和顺古镇是云南省著名的侨乡古镇,有海内外华侨3万多人,主要分布在缅甸、泰国、新加坡、美国、加拿大等13个国家和地区。六百余年,和顺人自觉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智慧奇迹般地保存了古建筑和文物,至今,和顺古镇的村落风貌、民居建筑、民间工艺,依旧浸润和保留着中式传统建筑的精髓;1000多座传统民居,挂牌保护的古民居116户,鲜活地展现着“四合院”“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等传统建筑风格;小河绕村而过。旅游者置身于这样如诗如画“活着”的古镇中,可以领略粉墙黛瓦的中式建筑风格,感受小桥流水人家的美景,以典型的“地方感”消解乡愁。除此之外,和顺曾是马帮重镇、古西南“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和顺人以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中华传统美德勤劳致富的同时不忘建设自己家乡。和顺古镇是“诗书礼仪之乡”,自古有着崇文尚教的优良传统,明清两朝出过400多名举人、秀才,现拥有国内最庞大的乡村图书馆,家家户户有文房四宝。和顺古镇丰富的文化底蕴、优美的田园风光、优良的传统美德丰富着现代人的精神家园。2021年,和顺古镇累计接待游客39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67亿元人民币,旅游收入占居民人均收入的70%。
    三、新时代“乡愁旅游”助力云南乡村全面振兴的路径
    盘活乡愁资源,高质量发展“乡愁旅游”。乡村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和独特,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致富中起着重要作用。乡村构筑着人与土地相伴、乡愁有所安放、初心得以回归的质朴空间。乡村独有的茅舍村寨竹篱、小桥流水人家、青砖绿瓦、鸟语花香、鸡犬相闻等,对乡愁旅游者而言具有天然的吸引力。承载着诗意与温情的乡村,既是人们心中的世外桃源和田园牧歌,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心灵寓所和精神依托。总而言之,乡村“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真切体验为旅游者提供了旅游服务。我国已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在保护好和传承好“乡愁”元素的同时,云南的“乡愁旅游”业也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这也是顺应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首先,保护好历史文化遗迹。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根脉所在,不仅要防止为了经济发展大量开发“伪文化旅游”,也要防止古楼古寨、老街老巷被推倒重建。保护好“乡愁”元素的经济价值、人文价值和社会价值。其次,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更好满足旅游者不断增长的旅游消费需要。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内容日益丰富,“乡愁旅游”不仅仅要满足旅游者“到此一游”的需求,更要满足旅游者的餐饮、住宿、交通、信息、购物、休闲等多方面的需求,服务质量、旅游地的环境卫生等配套设施应进一步提升,结合产业发展和民生改善,政府进一步加大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完善旅游景点与乡、县、市主干道连接路建设,深入推进乡村“厕所、污水、垃圾”三大革命,保持村容整洁,以更好的旅游品质满足旅游者的消费需求。
    助力农业转型升级,推进乡村“三产融合”。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提出“三产融合”,其关键和核心是“融合”。“乡愁”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通过“乡愁旅游”的开发,把主题形象、产品供给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以乡村为活动场所,融合乡村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把农耕文化与休闲度假有机结合,形成一种全新的旅游业态,发挥地域资源优势,激活着新时代乡愁经济,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同步升级、同步增值、同步受益。乡村的粮食生产、禽畜养殖、蔬菜瓜果种植等,集中体现了传统农业生产功能。在全球经济服务化的背景下,乡村正以其独特的自然环境、田园风光、民俗风情等特色资源,向旅游者提供休闲娱乐、观光度假等综合性的旅游服务,促进乡村传统农业生产功能丰富至综合性旅游服务功能。“乡愁旅游”以乡村为根基,发展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初级与精深加工业、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激发农村产业活力,壮大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就业增收和致富。
    首先,基于第一产业融合发展二、三产业,丰富“乡愁旅游”。依托云南省高原特色的优质大米、咖啡、茶叶、花卉、核桃、花椒、滇皂荚、中药材、水果、蔬菜、菌类、竹类等农特产品,开发以“云品”为重点的乡村旅游商品。在发展旅游的同时,带动乡村农特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进而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集群化,并带动当地劳动力就业。与此同时,发展颇具地方特色的传统美食,打造“舌尖上的云南”餐饮品牌,实现“味蕾唤醒乡愁”。其次,以第二产业为主导融合一、三产业发展,实现农产品加工向特色手工艺品、文化传承(手艺及工匠等)的发展,如建水紫陶、镇远黑陶、剑川木雕、大理扎染、腾冲玉雕、民间竹编等制作技艺,进一步通过产业融合,提升传统手工艺品的经济价值,在赓续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朝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第三,以第三产业为主导,融合发展一产和二产,运用旅游聚集的人气优势,打造景观吸引核,促进人流带来消费,形成购买力和服务支持。利用云南省高原特色梯田、茶园、果园、花海、稻田养殖等,加快建设一批综合性休闲农业园、观光采摘园、垂钓园、咖啡园、休闲农庄、乡村民宿、森林人家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重点项目,建设打造以观光农业、创意农业、体验农业、定制农业等为重点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区,开发农业观景、农事体验、果园采摘、花卉观赏、休闲垂钓等休闲农业新业态新产品。[2]
    多种渠道促进就业,带动村民增加收入。“乡愁旅游”激活着云南的旅游消费,带动乡村种植业、养殖业等传统农业的发展,促进农副产品、手工艺品、旅游纪念品等的开发、生产、商贸、物流等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形成旅游兴百业旺,实现农产品种植业、加工业和销售服务业的融合发展,直接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产业融合发展,增加就业岗位,带动乡村群众在当地就业,增加收入。同时,与“乡愁旅游”相关的餐饮、住宿、电商直播等又带动乡村群众灵活就业,多渠道增加收入。从2012年到2021年,云南省乡村旅游接待游客从0.56亿人次增加至3.22亿人次。十年来,云南乡村旅游总收入从263.80亿元增加到1793.98亿元,年均增长23.74%,直接从业者56.17万人、间接就业者192万人,综合带动75万贫困人口增收致富。
    四、结语
    云南具有丰富的乡愁景观资源,“乡愁云南”目的地品牌形象的确立,更加注重文化要素的挖掘与运用。云南可以依托自身的自然、人为特色资源优势,以“七彩云南世界花园”之魅力,“诗的远方梦的故乡”之向往,打造以文化休闲度假为特色的“乡愁旅游”,以满足不同的乡愁主体、乡愁对象、乡愁情感;进一步依托“乡愁旅游”,推动乡村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发展,实现农产品生产业、加工业和销售服务业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到2050年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注释:
    [1][2] 云南省人民政府:《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的通知》,2022年5月27日,http://www.yn.gov.cn/zwgk/zfxxgkpt/fdzdgknr/zcwj/zdgkwjyzf/202205/t20220527_242589.html,2022年10月10日。
    【本文系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型科研项目资助博士项目“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地方立法研究——以北川羌族自治县为例”(项目编号:CX2020BS01)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四川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