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学 >> 公共管理 >> 正文

基于政产学研一体化的新文科双创实践共同体平台构建

http://www.newdu.com 2022/12/12 本站原创 张晨 参加讨论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的国际格局和时代特征对大学文科教育和学科建设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新时期的一流文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需要具有中国特色,提出中国方案。这需要我们坚持立德树人原则,紧紧围绕国家治理和发展的现实需要,顺应科技与产业变革的时代潮流,整合不同学科、不同学校和不同学院的优势资源,培养学生多学科思维和跨专业能力,将学科理论与实践能力、知识学习和应用创新融合在一起,为国家培养一批创新型和复合型的新型文科人才。
    实现新文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有效衔接
    在国家新文科建设的指引下,将思政引领、政府创新、产业发展、人才培养与教学科研有机结合在一起,积极探索将政产学研一体化引入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之中,实现新文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有效衔接。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首先可以通过跨专业—多学科—跨领域的通识培养,提升学生专业学习中的专业认同与理论学习兴趣,打通新文科人才培养中的专业壁垒。其二,可以通过搭建学生兴趣培养、知识习得、双创能力与人格养成之间的“成长阶梯”,实现政产学研一体协同机制的“内外双轮驱动”,相互增益。其三,可以通过打造政府创新需求、公共服务产业化、学生专业学习与实践、教师学术研究“四位一体”的新文科双创(创新创业)实践共同体,解决高校文科创新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践需求之间脱节的矛盾。

    以苏州大学PPE实验教学团队和国家一流本科行政管理建设团队为例,这一“双创平台”将政产学研一体化引入行政管理和城市管理等相关专业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之中,为新文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搭建了桥梁纽带。平台实践肇始于2008年,起步为该校“湖畔学社”的学生社团,在成立初期便致力于鼓励学生参与到“经典阅读—田野调查—公益服务—创新实践”双创人才培养平台中,在精进社会科学理论的同时,瞄准政府、基层、社会领域需求和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地方基层党建和治理创新提供大量智力支持。2015年起,在校内社团活动基础上,团队老师又指导学生先后注册两个社会组织并通过星级评估,建成苏州大学MSW实践基地1个,持续承接大量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和规划、咨询、评估项目。学生在参与公益活动和田野调查活动的过程中,也因此获得了专业实践的空间和舞台。在国家和省级大创立项、挑战杯以及全国城市治理案例大赛等学科竞赛等“双创”领域取得丰硕成果。学生社团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引起了学院、学校高度关注和支持。目前,这一模式已嵌入学院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自2019级起,在全面优化本科培养方案基础上,苏州大学政治科学系和公共管理系已建立“全员导师制+OFFICE HOURS+专业成长实践+专业实习”的全流程培养机制。近年来,团队全方位链接“校内+校外”资源,通过与政府、高新企业、社工机构等合作先后建立起多个“公共管理专业实践基地”,完成1门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认定,构建起完整的“本科专业实践基地—研究生工作站—博士后流动站”全流程人才培养体系。
    全方位助力高质量人才培养和教学科研发展
    基于政产学研一体化的新文科双创实践共同体平台在夯实学生理论基础的同时,能够瞄准政府和基层需求,在城乡基层党建与治理多领域,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地方治理创新实践,在基层党建和治理品牌创建、地方和行业规划及规范制定、基层民主协商实践、各类社会调查、城乡社区公益项目运营和评估等领域,可以为地方治理创新提供大量的智力支持。跨院校、跨专业、跨行业的“多跨交叉”模式也能为推动政府、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组成“政产学研共同体共创社会治理生态圈”打下稳固的实践基础。

    政产学研一体化的新文科双创实践共同体实践的探索,为高质量人才培养和教学科研发展带来全方位助力。通过融合跨学科、跨学院和跨学校的智识资源,积极拓展与政府、社区、社会组织和企业等的合作,通过建立校内校外“双轮驱动”的政产学研一体化协同机制,构建新文科双创实践共同体,探索一条“理论研究指导基层创新—田野实践培养创新人才—地方服务反哺科研创新”的高质量人才培养和教学科研发展路径。相较于传统的文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政产学研一体化双创共同体的建设思路,符合时代发展和国家战略的要求,坚持党建引领,从政府创新和地方治理的需求出发,回应公共服务产业化潮流,将教师科研创新与学生双创赋能密切结合在一起,实现了政产学研的深度融合,既符合文科专业学习的一般规律,又发挥了自身的专业特色,一定程度上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具有较强的示范性和可操作性,可供各高校借鉴和参考。
    【本文系苏州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国家一流本科行政管理建设项目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苏州大学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高校“地方政府与社会治理优秀创新团队”核心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