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学 >> 综合研究 >> 正文

中外乡村旅游内涵及发展模式比较

http://www.newdu.com 2018/3/7 《中国名城》 王露 参加讨论

    5 发展我国乡村旅游的对策建议
    在乡村旅游发展方面,我们应该正视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差距,积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与启示,结合我国各地区自身的特点,明确乡村旅游定位,充分发挥政府行业作用,保护乡村本土性,挖掘乡村传统文化,深度开发农业资源潜力,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5.1 充分发挥政府和行业协会作用
    当前中国乡村旅游开发的最佳模式应是政府扶持、社区主导的产业化开发模式。政府要发挥充分的主导作用,加强规划引导,加大支持力度。要制定科学而完备的法律法规,完善和改进管理体制,出台必要的技术和资金支持政策,加强监管职能。同时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旅游道路、停车场、步行道、卫生间、水电供给、安全消防、垃圾回收、污水处理、救援设施、服务咨询、各种标志牌等,为乡村旅游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在行业协会建设方面,有必要研究并借鉴以“法兰西最美丽的村庄”为代表,以协会化管理、品牌化营销、网络化协为特征,兼顾乡村社区综合发展的旅游村落联合体模式。乡村旅游协会主要承担制定旅游主要规范、质量评级标准,为会员提供指导、教育、帮助全方位服务的重任,并促进行业自律行为的产生。
    5.2 注重保持乡村自然文化风貌
    保持良好的自然人文环境,保护和挖掘传统乡土文化,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前提和要求。保护好传统村落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更是发展乡村旅游的首要使命。其目的是为了促使作为我国基层社区单位的传统村落在时代变迁中,既能扮演好承载传统文化标本和基因库的角色,又能成为传统与历史得以再生、再现与再体验的场所或空间,在保护与利用之间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从而实现乡土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注重保持乡村自然文化风貌,还要求当地农民重视乡村旅游的特殊性,因地制宜,充分挖掘自身优势,向游客展示农村场景和与当地土地的固有联系,以乡村所保留的传统文化、怀旧情结唤醒民众对“寻根”的诉求。
    5.3 加大旅游产品营销推介力度
    我国乡村旅游产品营销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由于乡村旅游的游客绝大多数来自周边地区,重复消费机率大,因此建立客户信息数据库,掌握既有客户信息非常必要;第二,目前互联网已非常普及,为减少通过中介带来的成本支出,应充分利用网络进行直销;第三,我国乡村旅游大多是各自为政、独立经营,存在恶性竞争,通过联营和合作以互利互惠,是保证生存和在竞争中处于优势的有效途径;第四,需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保护好体现民俗风情的乡土文化。此外,还要积极宣传推介当地乡村农特产品,开发特色参与项目,除为游人提供餐饮、观赏、体验和休闲之外,还要将直销自身生产的农产品作为一大内容,成为乡村旅游不可或缺的元素,突出产业生态化、产品个性化、要素集聚化、服务精致化、营销组织化,从而实现乡村和游人的共赢效应,形成“美丽乡村”新格局。
    5.4 打造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
    乡村旅游产品的特色开发与设计,有助于塑造鲜明的乡村主题旅游形象。要依托当地在资源、地理、人文方面的地域特色,结合游客的心理需求与精神诉求,进一步挖掘地区历史人文、乡土风光优势资源,推出各种鲜明多样的特色乡村旅游产品,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多样化、差异性、深层次的乡村旅游产品,如乡村度假型旅游产品(以温泉养生为主)、乡村风情型旅游产品(以民俗活动为主)、乡村体验型旅游产品(以农事活动为主)、乡村观光型旅游产品(以田园风光为主)、乡村综合型旅游产品(以“农家乐”、乡村节事为主),可有效提升旅游者的参与性和选择性。还要有效整合相邻乡村的旅游主题产品,推出合理的乡村旅游线路,强化区域合作,实现市场互动、产品互补、资源共享和客源互送。[13]
    5.5 打造“吃住行游购娱”旅游综合体
    传统村落是一个文化综合体,包括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部分,还包括了这两部分文化要素与自然环境关系的部分。因此发展乡村旅游,必须保护和利用好传统村落,不仅要保护利用好村落建筑,还要保护利用好村落赖以生存的田地和环境,不断延续村落的文化主脉络,使之成为现代社会多元文化的组成部分。为此,要按照打造村落旅游综合体的思路,在科学保护中有序开发、合理利用,把传统村落作为景点来精心培育,重点加强古建筑和周边环境风貌的综合保护,积极发展村落休闲旅游、民间工艺作坊、乡土文化体验、农家农事参与等文化类休闲产业,突出“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特色,打造“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旅游综合体,探索经营村庄和休闲旅游发展新路子,提升农民生活和农村生态质量,推进城乡统筹和融合发展。
        (原文刊于《中国名城》(扬州)2017年第3期)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Tags:中外乡村旅游内涵及发展模式比较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