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农业与发展经济学 >> 正文

后危机时代扩大我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分析

http://www.newdu.com 2018/3/7 《中国流通经济》2011年第2期 潘建伟 参加讨论

    二、后危机时代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效应分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广泛。尽管全球经济在2010年逐渐好转,但经济持续增长依旧面临风险。这主要表现在,金融市场仍然存在隐患,失业率居高不下,消费和投资需求不足,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资本流动尚不稳定,通货膨胀风险增大,财政赤字增加等。这些都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金融危机之后,主要依靠大幅度增加出口带动国内经济增长难度很大,要拉动经济持续增长,关键在于扩大内需。扩大内需包括扩大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而目前随着市场的逐渐恢复,投资需求增加的空间不大,况且投资需求是消费需求的派生需求,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取决于最终消费,因而消费需求才是经济增长的持久推动力。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消费首次被提到了首要的位置。我国居民消费需求既包括城市居民消费,也包括农村居民消费,而扩大内需的重点是扩大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
    1.经济效应。我国有13亿人口,其中农村人口7.2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53.4%。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农村消费需求与国民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内在、强劲的互动关系。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2010年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实际增长6.3%,而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现金支出实际增长7.3%。如何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启动农村市场,是买方经济条件下保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首先,中国农村拥有世界上最为庞大的消费群体。但受收入水平制约,农村居民消费受到限制,占全国1/2的农村人口只拥有1/3的购买力。因此,扩大消费最大的潜力在农村,要把农村潜在的消费需求转变为现实的需求,从而直接拉动经济增长,[ 1 ]、[ 2 ]产生巨大的经济效应。其次,农村居民对工业品需求的收入弹性较高。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研究,目前我国农村居民对工业品需求的收入弹性为1.314%。也就是说,农民收入每增加一元,就会相应增加1.314元的消费需求。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差异较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实现了身份转变的农民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消费结构也会从生存型、温饱型向享受型和发展型转换。1990~2009年,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由59.0%下降到41.0%。根据联合国对世界各国的生活水平划分标准,我国农村居民生活已经步入小康水平。这将带动全国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 3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无论是从整体水平上还是从结构上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和改善,消费日益趋于多元化,食品、衣着及家庭设备和日常用品等方面的消费支出不断下降,而花费在居住、医疗保健、交通通信和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方面的支出比重则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2.政治效应。胡锦涛同志指出:“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实现农民收入的较快增长,保持农村社会的基本稳定,对于维护整个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对于实现我国在新世纪的发展目标,都具有决定性的重大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0年《社会蓝皮书》预测,到2010年底,我国人均GDP将接近4000美元。工业化和城市化呈现加速之势,这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机遇期。毫无疑问,如果真是“三农”出了问题,那将是中国最大的政治问题。此时的工作重点之一应是使大量农民能够顺利转型为安居乐业的城镇居民,有效遏制城乡差距扩大的趋势,否则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将无法实现,甚至会导致经济发展停滞、社会动荡不安。改革和发展离不开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稳定是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截至2009年底,中国城市化率(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率)已经达到46.6%,但城乡收入差距却没有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而得到有效改善。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提高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距,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更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新的发展阶段要求必须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提高解决“三农”问题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3.文化效应。居民收入水平与其消费需求状况之间存在较高的关联度。因此,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最为直接有效的措施就是增加农民收入,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将极大地激发农民投资教育的欲望和能力,进而提高农村儿童入学率,并延长其受教育的年限。这将逐步减少农民中文盲半文盲的比例,有效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此外,在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扩大农村消费需求一方面可以提高农民素质,使之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另一方面可以使之成为现代农民或市民,这关系到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升。
    4.生态效应。第一,扩大农村消费需求,解决农民特别是贫困农民的基本生存问题,使其收入和生活水平得以不断提高,能从根本上遏制农村地区特别是生态脆弱区毁林开荒、毁草开荒、围湖造田的行为,真正实现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既有利于农业结构调整,也有利于促进农业生态和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第二,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有利于农民接受和融入现代文明,改变传统的生活和生产方式,摒弃落后的人口意识和生育观念,实现少生优生,使人口与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相协调。第三,通过多方引导,推行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科学消费,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 4 ]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s:后危机时代扩大我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分析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