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农业与发展经济学 >> 正文

于法稳: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雨水利用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http://www.newdu.com 2018/3/17 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佚名 参加讨论

    如何针对西部地区水资源短缺造成生态贫困,从根本上寻找一条实现该区脱贫的途径,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为此,国家水利部从水利扶贫的角度出台了扶持贫困地区水利发展的政策措施,多渠道增加对贫困地区水利建设的投入。2001年至2005年间,中国力争用3年或稍长一点时间,解决贫困地区剩余的2400万特困人口饮水问题;以贫困村、贫困户为基本单元,加大农田水利建设,使贫困地区人均旱涝保收基本农田达到0.5亩到1.0亩,节水灌溉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比重的20%左右;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占宜治理面积的13%左右。通过工程的实施,不但实现了人畜饮水问题,而且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西北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由于水资源十分短缺,雨水是其惟一的水源,近年来,通过发展微型水利工程,收集雨水,不但解决了人畜饮水问题,同时利用多余的雨水进行补充灌溉,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生产力,解决了粮食安全问题,有效地促使了种植结构的调整,以及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实施。
    一、农村人畜饮水解困(雨水利用)的成效分析
    据有关统计资料,2000年初全国有5020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其中2423万是《八七扶贫攻坚计划》遗留下来的,其余2597万是近年来由于气候干旱、水源变化和人口增长等原因新增的饮水困难人口。主要分布在中、西部老、少、边、穷山区。农村饮水困难长期以来严重制约了当地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农村贫困地区人畜饮水困难问题,2002年,国家发改委、水利部联合发出通知,要求进一步做好农村人畜饮水解困工作。为此,中央和地方加大投入,大规模地开展了农村人畜饮水解困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以宁夏自治区为例,2002年,宁夏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分为两期实施,投资1.88亿元的一期人畜饮水解困和氟砷病区人口的改水项目,共完成人畜饮水投资1.84亿元,完成氟砷病改水投资3803万元,共完成人畜饮水工程176处,在建工程21处,泉水改造工程616处,打集雨水窖(包括土园井)6.41万眼,配套各类人工集雨场4.35万处。解决了35.7万人的饮水困难,有7900多户村民用上了自来水;完成改水工程46处,正集雨水窖945眼,解决了10万氟砷病区人口的改水问题。
    1.经济效益分析
    在解决人畜饮水的基础上,通过发展补充灌溉,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如,宁夏固原试区的实践表明:传统雨养农业下种植的春小麦每hm2产量只有300—450kg;应用径流农业技术种植的山地水平沟柠条,比坡地多蓄雨30—50mm,增产20%—30%;应用水窖和节水与高效施肥技术种植的各类旱地作物,仅在5月末生产的关键期每hm2补水灌溉225—300m3,或应用液肥穴灌技术,冬小麦每hm2 产量1500—1875kg;豌豆每hm2 产量750—1125kg;玉米每hm2产量6000—7500kg,均比雨养农业增产1倍以上。每个水窖蓄水20—50m3,可点、穴浇地0.07—0.2 hm2,每hm2 蓄水浇地水费75—150元,增产750kg以上,约等于成本的8——10倍。
    甘肃省的“121雨水集流工程”(即每户建1个100m2左右的雨水集流场,打2眼水窖,发展1亩左右庭院经济,简称“121工程”。),并在“121工程”的基础上向实施范围、建设方式、发挥效益三个方面拓展,形成了目前全省实施的集水型生态农业建设工程。其目的就是集中力量重点解决干旱地区农民群众的饮水困难。一年之间共新建和改造水窖52万眼,建成集流场3716.2 万m2,解决了中东部最缺水的8个地(州、市)27个县(市、区)、26.73万户、131万人、118.8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同时发展庭院经济1.7万亩,发展养殖业和农副产品加工1万多处,投入资金10857万元。
    甘肃省集水农业的实践表明:修建106~143 m2的集流面,按集流70%计算,可集雨30 m3,可用于滴灌1亩农田。如种小麦,每hm2产量平均达到3000kg—3750kg,是当地一般旱地小麦产量的2倍;如实行小麦与玉米带田种植,每hm2产量达5955kg,是旱作单一小麦种植产量的4倍;如实行地膜玉米种植,产量可达6435kg,是旱作玉米的4倍,果树采取集水滴灌技术,可增产50%以上。
    2. 社会效益分析
    甘肃省通过发展集水工程,在缓解该区人畜饮水困难的同时,还节省了大量政府、社会和农民用于拉水、运水的用工和资金支出。1995 年形成特大旱灾,甘肃有 300 万人,200 万头牲畜缺水,甘肃中部和陇东有 40 万人以上到 10 公里外去取水,最远的有 50 公里左右。有些地方每m3水价高达 100 元,每桶水 5-10 元。为解决缺水的灾难,1995 年 4 月开始,到 6 月,省政府下拨抗旱经费 2500 万元,地、县筹资 1500 万,群众自筹 4000 余万,组织 2.5 万辆车辆拉水。榆中北部山区拉水成本每m3为30 元,每户每年用工 40 个左右。
    就是非旱年份,因为当地缺水或缺好水而需要到外地拉水,劳动力资源的浪费很严重。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前,宁夏每个缺水生产队一般要为 6 户人配备一头牲口,一辆架子车和相应的劳动力(2-3 人)拉水,每车可以拉 3 m3水。改革后,缺水地区每一家要投入一个壮劳力,每 3-5 天拉水一次。据估算,宁夏南部山区有 50 万户,每年投入拉水的劳动力达 3000 — 5000 万个工作日。集水工程的建设,极大地缓解了人畜饮水困难,使大批劳动力摆脱了找水运水的艰辛,把节约的劳动力直接转移到农业生产和第三产业,发展了农村经济;同时,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生产、加工、贮运等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根据分析,雨水集蓄利用工程解决人畜饮水的成本是6元/ m3,仅为用汽车从远距离(20元/ m3)的30%,不到牧区用小四轮到机井拉水的60%。初步解决了困扰当地群众的饮水困难问题,在干旱年份,也基本上保证了饮水所需,产生了非常好的社会效益。
    此外,通过利用集水工程拦蓄的水源,美化了环境,改善卫生环境条件,进一步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
    3.生态效益分析
    集水工程的建设,拦蓄洪水和地表径流,将无效降水形成有效降水,减少了地表径流和冲刷,减少了土壤侵蚀程度,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有效地防止了的水土流失,减轻了洪旱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大多沿用广种薄收的传统模式,由于产量低,农民不得不靠扩大种植面积求得温饱,形成“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的建设,使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传统的种植模式开始让位于精耕细作,为退耕还林、还草,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创造了较为宽松的前提条件,对整个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起到推进作用。
    雨水集蓄利用工程不仅为大力发展经济林木提供了水源,而且已经成为小流域综合治理的主要工程措施,成为退耕还林(草)的水源工程。如甘肃省陇南地区“九五”期间依靠集雨工程在荒山荒坡造林110万亩;临夏州永靖县城川乡利用集水工程种植花椒3000亩,刺槐1100亩;2000年完成退耕还林62.95万亩,还草8.69万亩,荒山造林39.63万亩,造林成活率70.4%,集水工程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雨水利用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1. 提供了一条解决干旱缺水区农村脱贫的有效途径
    由于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水资源缺乏,生产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繁,扶贫工作中靠天脱贫的成分往往比较大,遇到灾年返贫率高。要使这些地区脱贫,关键是解决水源问题,增强自我发展能力。雨水集蓄节灌综合技术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同时,雨水集蓄利用使农民改变了传统旱作农业的落后观念和种植模式,对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退耕还林”战略的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发展庭院经济、经济作物可以实现稳定脱贫。因此,集雨节灌已经成为该区扶贫攻坚的主要措施之一。
    2.提供了一个促进农业生产技术集成的方式
    在雨水集蓄利用发展农业生产中,实现了雨水汇集技术、节水补充灌溉技术与农业高产技术的集成,提高了雨水利用效率,增加了农业生产能力。
    过去,该区对雨水的利用靠自然入渗,充其量通过修梯田、深耕细作,靠土壤蓄水保水,采取的是一种粗放经营、广种薄收的发展模式。集雨节灌技术促使了旱作农业技术向着工程化和现代农业科技相结合的方式转变,即将硬化集流场、水窖、滴灌、地膜、肥料、良种、栽培等一系列先进技术优化组合、集成,大幅度提高了经济效益,实现了农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
    3.增强了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抵抗外界风险的能力
    雨水集蓄利用将不连续的、不稳定的雨水资源转变为具有持续供水能力的稳定水源,增强了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稳定性和抵抗外界风险的能力。雨水资源是半干旱地区十分有限而非常宝贵的自然资源,对其进行高效、集约的永续利用,也是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4.提供了一种实现提高土地生产和改善生态环境“双赢”的模式
    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农业生产大多沿用广种薄收的传统模式,由于产量低,农民为解决自身生存和温饱,不得不靠扩大种植面积,继续在陡坡、山地开荒种粮,对农业生产的生态基础造成了极大破坏,使生态环境愈加脆弱。雨水集蓄利用一方面从上游拦蓄了大量的地面径流,减弱了径流对农田、道路的冲刷,有效地减轻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通过雨水进补充灌溉,大幅度地提高了单位土地的生产能力,粮食产量得到提高,农民的粮食安全得到了保障,遏制了农民进一步开垦土地,为“退耕还林(草)”创造了条件,从而打破了生态环境恶性循环的怪圈,为西部地区进行生态建设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模式。
    三、加强雨水集蓄利用的政策建议
    甘肃省、宁夏自治区、陕西省等都出台了相应的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的政策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上述一些问题。为此,从资金、技术、管理三个角度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加大对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建设的扶持力度。雨水集蓄利用是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解决群众脱贫问题的有效办法,也是进一步落实“退耕还林(草)”,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对此,群众积极性很高。目前的主要问题是资金短缺,迫切需要加大投入力度,否则,该区不少群众可能要长期在贫困线上徘徊,或者脱贫之后再度返贫。建议进行雨水集蓄利用规模方面的可行性论证,制定一个经济可行、社会接受和生态环境承受的发展规划,并且与国家、省区等在该区的扶贫工作结合起来,使扶贫资金和其他资金用于增加农民发展能力上。
    第二,强化技术服务和监督支撑体系。雨水集蓄利用工作涉及到千家万户,但当地群众的文化教育水平相对还比较低,在短期内使所有农民都能利用雨水集蓄,进行生态农业建设,增加收入,也是不现实的。因此,随着雨水集蓄利用技术的推广,强化技术服务和监督至关重要。强化技术服务体系关键是要普及雨水集蓄利用的知识,培训从事雨水集蓄利用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的技术人员,避免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建设的盲目性。
    第三,加强对已有工程的工程,提高其利用效率。雨水集蓄利用工程能否发挥作用,关键在管理,好的工程缺乏有效的管理,其效益就无法发挥。要把能蓄上水作为雨水集蓄利用的管理中心,除农户自管外,社区(村)在雨季要有人对集流场、引水沟、沉淀池及水窖进水口情况进行检查,以确保在雨季集蓄尽可能多的雨水。
    在解决了水源问题之后,应引导群众适应市场需求,结合其他先进的农艺技术,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商品经济。同时,结合西部大开发,引导农民将退下来的耕地种植人工牧草,发展养殖业,增加现金收入。
    参考文献
    黄占斌. 第8届雨水收集利用国际学术会议概况. 水土保持通报,1997,17(4):42—45
    李凤民,王静等. 半干旱黄土高原集水高效旱地农业的发展. 生态学报,1999,19(2):152-157
    李佐栋. 榆中县雨水利用的效益和广阔前景. 甘肃农业,1998,(4):21—22
    刘小勇,吴普特. 雨水资源集蓄利用研究综述. 自然资源学报,2000,15(2):189—193
    尚新明,常继青. 甘肃中部地区雨水集蓄利用与农村经济发展.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9,17(2)
    王文龙,穆兴民. 雨水资源化——黄土高原农业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科技导报,1998,(5):54-55、51
    于法稳,尚杰.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集水型生态农业建设对策. 科技导报,2002,(3):43—45
    于法稳,尚杰. 西北半干旱区集水型生态农业与生态环境的恢复重建.中国软科学,2002,(2):86—88
    于法稳,尚杰. 西北半干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选择.中国农村经济,2001,(10):54—58
    张尚祖. 旱作农业的希望——甘肃榆中中县推广富集雨水灌溉高效节水农业和生态农业的经验. 中国贫困地区,1999,(4):25-27
    

Tags:于法稳,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雨水利用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