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综合研究 >> 正文

中国乡镇企业的发展与变化

http://www.newdu.com 2018/3/15 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佚名 参加讨论

    中国乡镇企业原义较广,所有成立于农村地区、由农民投资和组建的企业都包括在这个范畴里,即乡、镇、村的集体企业,农民组办、联户办和个体办的企 业。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企业法》从法律的角度明确把乡镇企业定义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农民投资为主,在乡镇(包括所辖村)举办的承担 支援农业义务的各类企业。我们在本书中所研究的乡镇企业则是广义的乡镇企业,并不局限于上述官方定义。
     乡镇企业源于中国因经济不发达而形 成的城市与农村相分离的二元经济结构。由于农村人口在长期政策规定下的身份限制和不流动性,使得在农村中自发生长起来的企业与其他形态企业相比具有明显不 同的成员构成、社会地位、发展轨迹和运作方式,成为一种具有独特性质的经济组织和社会群体。
    乡镇企业的兴起出现在中国经济改革后。在农村经营组织 逐步放松管制的情况下,乡镇企业像雨后春笋,成群地涌现出来,并且快速地成长壮大,成为促使中国农村经济增长的主体和中国近几年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重要支 撑力量。从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轨迹看,乡镇企业已经成为突破原有二元经济结构、促使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转化因素和动力源泉,它们的发展变化在中国 经济的未来走势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乡镇企业发展的阶段性
     中国农村中的非农产业早已存在,但真正具有一定 规模并且上升为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经济改革后出现的事物。乡镇企业在其20多年的发展进程中,经历了社队企业恢复与发展、乡镇企业高速增长、调整与波 折、再一轮高速增长以及变动整合与提升等几个发展阶段。           1.  社队企业恢复与发展(1978--1983年)。 1978年,中国经济改革首先在农村地区启动,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村经济发生了一系列较大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是 农业劳动力逐步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形成日益庞大的待业群体。为了吸收消化大量的农村富裕劳动力,在60年代初因国内经济困难被取消的社队企业,经过 “文化革命”中作为补充城市生产能力的不足逐步恢复后,又在改革后农村就业压力下进一步得到扩张,发展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这一时期农村企业发展的特 点是:社队企业的生产规模增长较快,总产值从1978年的493.07亿元增加到1983年的1016.83亿元,5年平均增幅为21%。  但是,由于 政策上的限制因素仍很强,社队企业数量未能得到相应的增加,实际上企业数量不仅没有增长还有所减少,据统计,1983年全国社队企业数量比1978年下降 了11.67%。  而且农村企业所有制形式单一,一直由集体经济唱独角戏,影响了企业的扩张能力。据不完全统计,1981年农村企业的就业人员中,社队 集体企业职工人数占到了96%左右。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广大农民参与的机会。这一阶段,社队企业并未达到有效促进农业劳动力转化的目的,社队企业职工 5年间只增长了14.4%。
     2.  乡镇企业的首次飞跃(1984--1988年)。1984年是乡镇企业发展的转折点,这一年随着中央 1号和4号文件的颁布实施,农村企业发展滞后的局势得到了改观。尤其是中央4号文件,为农民自主联合办企业和农民个体办企业开了绿灯。在文件中,将农民户 办、联户办的企业与原有社队集体企业统称为乡镇企业,把他们放到了同一个起跑线上,明确提出鼓励户办、联户办企业与乡村所属集体企业共同发展。并要求各级 政府对乡镇企业与国营企业同等对待,一视同仁,给予必要的扶持,因而形成同心协力推动乡镇企业发展的高潮。据统计,1984年乡镇企业的个数从上一年的 134.64万户,猛增到606.52万户。根据报导,1984年5月份,仅在浙江省一省范围内,农民就集资了1.4亿元人民币,兴办起2万多个乡镇企 业。  
     从所有制构成看,这一时期乡镇企业出现了较大的变化,从企业数量来看,集体企业只占到了30.72%,农民户办和联户办的企业却 达到69.28%。但是在经济总量上,乡镇集体企业仍占据着主导地位,在1985年的统计中,乡镇集体经济占到乡镇企业总产值的72.86%,总收入的 71.37%,利税总额的65.9%。这里需要指出的是:1984年以前的农村企业数据只统计了集体企业,并不包括农民户办和联户办企业,因此,难以准确 衡量户办和联户办企业在1984年前后的变化,但从1984年的比例构成看,户办、联户办企业已占到乡镇企业总数的近7成,总产值的 14.3  %,  和从业人员的23.5%,已具有了较强的实力。其后几年,户办和联户办企业一直保持了较强的增长势头(见表1-表3),逐步发展成为 乡镇企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表11-1                      户办、联户办企业在乡镇企业中的比重                        单位:%
    1984年       1985年       1986年       1987年       1988年
    企业数量         69.28         84.87         88.60         90.96         91.58
    人数         23.54         40.51         42.78         46.42         48.73
    总产值         14.27         27.14         28.93         32.05         32.46
    表11-2                    户办、联户办企业历年增长速度            单位:%
    1985年       1986年       1987年       1988年
    企业数量       146.88         29.41         18.59           7.73
    人数       130.59         20.13         20.35         13.81
    总产量       203.53         38.33         49.04         37.34
    表11-3    集体企业与户办、联户办企业总产值增长速度比较            单位:%
     1985年   1986年   1987年     1988年
    乡镇集体企业       35.60                         26.59       28.65       34.76
    户办、联户办企业     203.53       38.33       50.02       36.44
     这 一时期乡镇企业的主要变化有三点:首先,  打破了集体企业的一统天下,户办和联户办形式在乡镇企业中得到快速发展。其次,出现了多种多样的经济形式和经 营方式,如,以集体经济为主体的苏南模式、以家庭经济为主体的温州模式、以外向型为导向的珠江模式、以侨资为依托的晋江模式和城郊型的沪郊模式等。再有, 部分集体企业完成了原始积累,开始向技术、质量、规模型转变。由于环境的宽松,农民向非农领域的拓展比较顺利,较大规模地动员了农村地区的资源、人力和群 众智慧,创造出可观的物质财富。在国家资金投入和银行贷款都很少的情况下,乡镇企业依靠自己的力量创造了全国近五分之一的工业总产值。
     3.  调 整与波折(1989--1991年)。1988年—1989年,全国开始出现经济增长过热,信贷规模过大,货币发行过多等经济问题。1988年9月,中央 13届3中全会提出了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的改革方针,着手调整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在随后的1—2年间,全国各地出现了一股“压乡办企业,保全 民企业”的潮流。乡镇企业的外部环境开始变得日益严峻起来。面对着“银行不贷款,原材料实行专营,电力严重不足,煤炭价格飞涨还难以买到”的市场环境,乡 镇企业的生存环境趋于恶化,企业普遍开工不足,亏损上升。据沿海地区的一项调查,乡镇企业这一时期平均年开工率为86.4%。根据被调查的企业厂长反映, 造成开工不足的前三位原因分别是:停电限电(41.3%)、原材料不足(23%)和资金不足(16.6%)。  但是由于乡镇企业是依靠市场经济发展起来 的,对市场变化反应灵敏,能够迅速对产品和生产规模调整,因此,即使在这样的情形下,乡镇企业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度仍在不断加大,如1991年与 1990年相比,乡镇企业向国家纳税的净增额已占到全国税收净增额的45%,受到地方政府较有力的支持;因此,这一时期乡镇企业的发展速度虽有所减缓,但 总产值的年增长率还是达到了14.36%与21.3  %之间,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1991年乡镇企业的总产值首次突破了1万亿元大关。
     4.  乡 镇企业的第二轮高速增长期(1992—1995年)。以邓小平南巡讲话为契机,乡镇企业迎来了又一次的大发展机遇。这一时期乡镇企业的经济总量、生产规模 和经济效益均取得了快速的增长。1992年乡镇企业的营业收入比1991年增长了48.82%,固定资产增长了28.11%,流动资产增长了 29.27%,税金增长了44.39%。1993年在1992年的基础上又上了一个台阶,营业收入、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和税金分别增长了82.88%、 57.66%、84.08%和74.88%。  就各项经济指标的增长幅度来说,1992年和1993年是乡镇企业发展历史中最辉煌时期(见图 11-1  )。
    图11-1(略)
     资料来源:《中国乡镇企业年鉴》。
     1994年, 乡镇企业总体经济效益仍处于较高的水平,总产值、营业收入、实现利润分别比上年增长46.75%、48.58%、30.94%。但是,因国家宏观调控力度 加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间债务拖欠加重等原因,乡镇企业普遍面临着资金紧缺问题的困扰,尤其是流动资金严重不足,使得一些企业生产能力不能正常发 挥,甚至被迫停产关门。据统计,1994年,被关停的乡镇企业有39257个,48.95万名职工重返农业。
     1995年,乡镇企业各项经 济指标的增长速度有所恢复,营业收入增长率达53.97%。乡镇企业的经济总量已上升到举足轻重的地位,增加值占到了全国GDP的1/4(25.3%), 其中工业增加值占到全国工业增加值的近1/3(30  .8%)。但是,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依然严峻,信贷规模控制趋紧、贷款利率提高、税赋增长较大、企 业负担过重等问题对乡镇企业的影响较大。当年关停61812个企业,87万职工离厂务农。乡镇企业被迫对其融资渠道进行调整,从几年前偏重依靠金融系统开 始向自筹和引进转移,1995年乡镇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中,银行贷款只占25.5%,国家投入为2.7%,其余均为自筹和引进。
     5.  变 动、整合与提升(1996--1999年)。1996年是国家继1995年后第二年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乡镇企业的资金紧缺现象日益明显。 1997年又遇到东南亚经济危机,出口增速减缓,国内市场疲软,使得以出口为导向,以市场为生命的乡镇企业面临着新的困难。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延续 和国内特大洪涝灾害对乡镇企业也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乡镇企业各项经济指标的增长速度呈现逐年下落的趋势,增加值增长率从1995年的 33.56%,1996年的20.99%,1997年的17.45%,直落到1998年的       6.97%;营业收入增长率从1995 年的53.97%,1996年的19.27%,1997年的19.73%,下降到1998年的9.2%;固定资产增长率从1995年的 44.8  %,1996年的24.99  %,1997年的21.04%,下滑至1998年的11.01%;流动资产增长率的情况虽然也从1995年的 37.17%,1996年的17.22%,快速下降到1997年的-0.13%,但是1998年开始好转,又上升至22.04%。企业个数从1996年开 始,连续三年下降,由1996年的2336万家降至1998年的2004万家,减少332万家,缩减了14.21%。企业职工从1996年的13508万 人,降至1998年的12537万人,减少了将近1000万人。
     1999年乡镇企业增速在连续五年下降后开始回升,与上年相比增加了近6 个百分点。这一年乡镇企业的变化较大:首先,所有制结构进一步调整。主要表现在两点,一是个体私营企业发展快,增长速度超过全国乡镇企业平均增幅10个百 分点。个体私营企业创造的增加值占到了乡镇企业总增加值的50%以上。二是集体企业内部的产权主体多元化,集体企业内部非集体资本已占到62%。其次,企 业的增长方式由外延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乡镇企业当年投资中,50%左右用于科技投入。其中大型企业的科技投入较高,据农业部乡镇企业局对1000家 大型乡镇企业的调查,这些企业的R&D平均占到销售收入的4%。第三,企业的规模档次拉开、配置趋于合理。全国年销售收入达1000万元的乡镇企 业有46919家。  大量的小企业开始为大企业配套生产,形成了以大带小、以小促大、协调发展的局面。
     二、90年代乡镇企业的变化
     90 年代是中国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和逐步成熟的时期。在“八五”期间,即90年代初、中期,乡镇企业一直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增加值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42.27%,比乡镇企业“七五”时期年增加值的平均增长速度高出15.74个百分点。整个90年代,乡镇企业创造的年增加值迅速增长,从1990年的 2504亿元直线上升到1999年的25000亿元,10年间增加了近10倍。
     综观乡镇企业90年代的发展历程,其中三个方面的变化对乡镇企业的发展影响最大,即,个体私有企业的快速发展、乡镇集体企业产权结构的变动和外向型经济在规模和深度上的拓展。
     ⒈  个私企业迅速发展
     我 国个体私有企业的大多数存在于乡镇企业,80年代中期以后乡镇企业中的个体私有企业从无到有发展较快,迅速上升为乡镇企业中的重要力量。最近几年其发展壮 大的速度更加明显,具有很强的活力。根据1998年的统计,全国乡镇企业中个体私有企业共有1897万家,从业人员7706万人,当年创造的增加值达 12215亿元,分别为乡镇企业的94.68%、61.47%、55.06  %。并且占到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5.39%,也就是说,近1/6的国内生 产总值是乡镇企业中的个体私有企业创造出来的。从就业人数看,乡镇企业中的个体私有企业职工不仅占到乡镇企业就业人数的6成以上,同时也是城镇个体私有企 业就业人数的2.38倍。在企业规模上,出现了一批资产总额超过1000万元和上亿元的企业。因此,说乡镇企业中的个体私有企业已成为国内个体私有经济的 主体是不为过的。
     就90年代以来个体私有企业在乡镇企业的各项比重来看:在企业个数上,个体私有企业一直占据着乡镇企业中的绝大多数,近 10年来从未降到90%以下,最低时为1990年的91.03%,最高时为1994年的96.76%。就业人数也占到全体乡镇企业职工的大头,除去 1994年不到50%(45.2%),其余年份均在半数以上。尤其是1996年以来,在乡镇企业职工总数呈现负增长的情况下,个体私有企业职工人数的比重 却在不断攀升,从1996年的55.93%上升至1998年的61.47%。这个变化说明了个体私有企业处于上升阶段,他们支撑着近几年乡镇企业就业的总 体规模,使其在经济紧缩时期,也不致发生太大规模的缩减,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农村就业压力。这一时期,个体私有企业创造的价值也有明显的变化,1990年 —1995年间,个体私有企业创造的增加值从872亿元人民币升至5236亿元人民币,增长了5倍多。1995—1998年间,个体私有企业的增加值又从 5236亿元人民币升至12215亿元人民币,增长了1.29倍。从经济比重看,1990—1995年,是个体私有企业增加值在全国乡镇企业的比重处于相 对稳定时期,一直在32—35%之间波动,1996年以后,个体私有企业增加值的比重开始攀升,1996年为41.91%,1997年达到 51.  55%,开始超过半数,1998年又升至55.06%,这标志着个体私有企业不仅从企业个数和就业人数上居于多数,在经济上也成为了乡镇企业的 主体。
     如果对以上三项指标在90年代增长速度的变动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1992年以后,个体私有企业个数的升降变化,与乡镇企业的变 动趋势相一致,其变动曲线几乎重合。个体私有企业就业人数增长率的变动趋势,也与乡镇企业的变动方向大体相一致,但其波动幅度与乡镇企业略有不同,在 1994年和1995年其波动幅度比较明显的高于后者。(见图11-2)
    图11-2(略)  
     1994年国 家开始宏观经济调控,受惯性的影响,当年乡镇企业总体个数不仅没有减少,还比1993年增加42万个,增长率为1.71%。但是内部结构却发生了变化,其 中乡办集体企业增长4.53%,村办集体企业增长9.14%,而个体私有企业却猛然下降了21.49%。反映出,最先受到冲击的是乡镇企业中的个体私有企 业。1995年,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对乡镇企业产生进一步的影响,全国乡镇企业个数与上年相比,出现了1991年以后的第一次负增长,全年共减少了292万 个企业。其中绝大多数是个体私有企业,占到了99.22%。这说明个体私有企业对政策调整和市场环境变化具有较强的反应。
     ⒉  集体企业转制进程加快
     乡镇集体企业改革进程加快是90年代以来另一个重要变化,实际上乡镇企业中个体私有企业的快速发展,有相当部分是依靠集体企业通过产权制度改革转制促成的。这部分的增长速度在1998年以后有明显加快的趋势。
     乡 镇集体企业在1984年以前是农村企业的唯一表现形式,1984年以后,虽然涌现出大量的个体私有企业,但是,集体企业仍以其规模大、经济总量高和对社会 贡献多,成为乡镇企业的主要代表和中坚力量。但由于乡、村社区政府在对乡镇集体企业的管理上一直存在着政企不分和产权结构不明晰等问题,影响了乡镇集体企 业的经营决策能力和进一步的发展,因而产权改制和调整问题一直在乡镇企业中不断的进行。
     80年代后期,乡镇集体企业采取的产权制度改革形 式多种多样,如,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组建企业集团、企业兼并、租赁、拍卖等等。其中,股份合作制最早就起源于乡镇企业。从股份合作制的发展阶段来 看,1987年以前为乡镇集体企业的改制探索阶段。乡镇集体企业从80年代中期就开始不断地进行改制的探索,但这时还只是停留在某些经济较发达地区的摸索 时期,各级政府并未较深的介入。1987年—1991年为企业改革试点阶段,1987年中央决定建立农村改革实验区,把股份合作制作为其主要内容之一。 90年代初开始进一步触及产权制度,并以推行股份合作制为重点逐步推开。农业部于1990年发布了《农民股份合作制企业暂行规定》,并附有《农民股份合作 制企业示范章程》,为在全国推行股份合作制明确了行政导向。1993年实行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的企业占到乡村集体企业总数的10%,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 占到20%—30%。1994年,股份合作制企业达到了乡村集体企业的12.43%,企业总数为20.41万家(是90年代企业个数最多的时期)。
     1995 年,乡村股份合作制企业个数开始减少,当年减少了近11个百分点,在乡村集体企业中的比重也下降到11.2%,企业职工同期减少了8.7万人。1996 年,股份合作制企业大幅度缩减,在上年减少2.17万户的基础上,又减少了3.89万户,同时减少了65万职工和5亿元资本金。这一时期股份合作制企业突 然减少的可能原因主要有两个:⒈  乡镇企业按照产业政策调整产业结构,在这一、二年间,关停了4.67万个环境污染严重的小造纸厂、小制革厂、小化工 厂、小煤窑等,其中仅造纸厂就关闭了2.3万家。⒉  经济不景气的原因,一批“小、微、亏”企业被兼并、拍卖和歇业。3.企业发展进程的加快,一批股份 合作制企业转变成为较大规模的股份制企业。
     1997年以后是乡镇集体企业改革加速阶段。1997年全国乡镇集体企业改制进程加快,其中实 行产权制度改革的乡镇集体企业达52万个,占到乡村集体企业总数的33.5%。根据农业部乡镇企业局的报告,1997年乡镇集体企业中实行股份合作制企业 的约有24万个,占乡村集体企业总数的15%左右  。  1998年,改革力度进一步加大,大约有80%的乡镇集体企业实行了产权制度和经营方式的改 革。就改制的选择看:大型企业基本上选择股份制,中小型企业选择股份合作制,而小型、微利、亏损企业选择出售。
     ⒊  外向型经济的作用不容低估
     90年代以来乡镇企业第三个明显的变化就是企业加快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速度。
     首 先,生产出口产品的企业增多,规模扩大。从1990年至1998年的变化看,生产出口产品的乡镇企业个数由5.78万家上升到12.37万家,增长了 114.01  %;从事出口企业的职工人数从530万人,增至953.5万人,增长了79.91  %;出口交货值从485.63亿元,上升至 6853.65亿元,增加了1311.29  %。出口企业向规模化发展的速度加快。就1997年的统计看,当年出口产品交货值超过3000万元的企业有 近2000家。在这2000家企业中,出口交货值从3000万元到数亿元的每个档次均有相当数量的企业群体。其中,超过500万美元的有1500家,超过 1000万美元的为500多家,超过2000万美元的近200家。值得注意的是,超过10亿元的乡镇企业也出现了6家,比1996年增加了一倍,预示着在 乡镇出口企业中一个超大型企业群体正在逐步形成。
    表11-4    乡镇企业出口额占全国出口额的比重                  单位:人民币  亿元,  %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全国出口额 2985.8 3827.1 4676.3 5284.8 10422 12452 12576 15161 15232
    乡企出口额 485.6 669.9 1192.8 2193.0 3398.3 5394.6 6007.9 6826.5 6853.7
    乡企占份额 16.26 17.50 25.51 41.50 32.61 43.33 47.77 45.03 45.0
     其 次,乡镇企业获得了部分自营进出口权。乡镇企业中的大型出口企业自90年代初开始,逐步取得了自营进出口权。这为出口企业加强与国外市场联系,把握市场动 态,扩大出口的灵活度和活力,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自1992年全国乡镇企业中首次有20多家企业获得自营出口权后,到1998年,有自营出口权的企业已达 到1600家,出口价值达到388亿元,平均每家出口2400万元左右。
     再次,乡镇企业开始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到境外投资设厂。中国乡 镇企业直接到境外设厂经营开始于1991年,当年,乡镇企业在国外办厂和设立贸易机构达到19家,并且还有上百家与国外进行了实质性的探索。随后的几年 里,境外设厂的企业个数每年都以数百家的速度增长,1995年达到境外设厂的高潮,当年境外设厂企业总数从1994年的886家猛然增加到3673家。此 后,经过1996年和1997年的徘徊后,1998年企业个数进一步增长到5446家。境外企业投资总额1993年仅为4亿元,到1996年达到了累计投 资最高额的79亿元,后因亚洲经济危机,东南亚经济发展速度放慢,乡镇企业对外投资减少并抽回了部分在外资金,使境外投资总额回落到1998年的50亿 元。乡镇企业境外投资项目中有些取得了很好的业绩,如,万象美国公司在美国通过本土化运作,实现了跳跃式发展,先后在不同的国家设立了10个公司,建立了 覆盖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营销网络,1999年,万象美国公司年销售额达到4527万美元。成为美国中西部规模最大、管理最好的中资企业    。
     第 四,乡镇企业中合资合作企业增长快。这一时期的显著特点是:⒈  乡镇企业与外商及港、澳、台合资合作企业数量增多。90年代,乡镇企业的合资合作企业, 从1990年的6987家,增至1998年的27668家,增长了2.96倍。利润从25.48亿元上升至228.15亿元,增长了7.95倍。⒉  企 业合资的范围扩大,在1991年以前,绝大多数乡镇企业的合资对象
     图11-3(略)
     为港商(90%以 上),1991年以后扩大了引资范围、日本、新加坡、南朝鲜、西欧等国家和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逐渐增多。到1996年,乡镇企业中外商合资与港、澳、台合 资已几乎各占一半。⒊  出口比重大。乡镇企业中的合资合作企业多从事以出口为导向的产品生产,在乡镇企业自营出口项目中的比重占到80%左右。1998 年,乡镇企业合资合作企业出口值大约在1550多亿元。
        三、制约乡镇企业发展的几个问题
     1.  弱势地位并未完全改观、企业的负担沉重
    因身份的限定,由农民兴办的乡镇企业缺乏政府背景,常常处于弱势地位,政府部门和社会管理机构各方面都可以向它们伸手。就有关资料反映的情况看,乡镇企业的负担一直是乡镇企业发展中的一个制约因素。
     1992 年9月,辽宁省鞍山市对收费情况作了一次清查,发现全市有840多个收费项目,其中不合理项目近500个      。1994年江苏省武进县的调查反 映,该年度乡镇企业缴纳的各种收费近50种,全县持有“红头文件”可向乡镇企业收费的县级行政机关有20多家。该县一个镇的乡镇企业一年上缴的社会性支出 为销售收入的7.  8%    。此外,据近期的一项调查,针对乡镇企业的收费部门从上至下有五个层次,而向乡镇企业收费的项目就达1000多种,再加 上,擅自扩大收费范围、超标准收费、重复收费、“有偿服务”、硬性摊派、隐性负担等等,使得企业负担的不合理收费约占到企业利润的20%和销售收入的3 %—5%。收费的数额大大超过税,大企业的费税比约在1∶0.5%—0.8%,中小企业在1∶1%—1.5%。例如,一个100万元投资项目的新办企业, 各种收费要占到20%—30%,还要经过10多个部门批准、履行20多道手续、花3个多月的时间。这些过重的负担使得一些乡镇企业发出感叹说:“一税(国 税)轻,二税(地税)重,三费(各种规费)无底洞”  。再有,一些职权部门为了部门的利益,不管经济形式如何变化,就是抱着陈年旧规不放,目地就是要向 乡镇企业“砍一刀”。如:浙江省的电力部门直到1999年还在按原国家水电部水电财字(75)67号文颁发的《关于电、热价格管理权限的几项规定》向乡镇 企业收取电费,按照这份24年前的文件规定,不管用电量大小,乡镇企业只能按非工业、普通工业电价结算,不能享受针对国有工业的二部制电价。同电不同价, 使得很多已成规模的乡镇企业每年多交电费几十万至几百万元之多,造成乡镇企业成本增加,效益降低    。
     乡镇企业是计划外的产物,其生 存条件主要是依靠其经济贡献获得的,如补农建农义务,社区建设义务等。然而,这种负担只能在其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倘若超过其承受界限,就会影响乡镇企业的 发展。尤其是当市场经济已基本确立、经济开始走向正轨后,不同所有制、不同地区、不同规模的企业均应在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中处于平等的地位。对于任何企业 来说,其社会义务和负担应当是一个明确的常数,使经营者可以预期和计算成本,否则企业的成本变化太大,风险也就会相应加大,不利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2.  融资困难程度增加
     乡 镇企业融资难是一个老问题,由于乡镇企业从一开始就不是依靠政府拨款和银行贷款成立和发展起来的。因此他们与政府的财政支持和银行贷款并没有紧密的联系。 当乡镇企业规模不大、技术含量不高和主要使用农村劳动力进行生产时,融资渠道狭窄的问题虽然存在,但并不严重,未上升为主要矛盾,但随着乡镇企业规模的扩 大,技术和机器设备投入的增加,乡镇企业的资金需求缺口不断扩大,再加,乡镇企业连续多年自筹资金,已无潜力可挖,资金不足的问题就尖锐地暴露出来,成为 近些年来乡镇企业能否发展和发展快慢的重要制约因素。
     乡镇企业资金不足的原因并不是一个资金效益问题,实际上乡镇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在 90年代明显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和国有企业,从1996年的统计数据看,乡镇企业当年占有全社会投资额的13.6%,创造了25.74%的国内生产总值,而 国有企业同年占用了52.5%的全社会投资额,仅创造了41.35%的国内生产总值。在企业资金收益率上,乡镇企业也具有明显的优势(见下表)。但是因种 种原因的限制,1994年以后,乡镇企业从政府得到资助和从银行得到贷款都变得比较困难。仍以1996年为例,当年国家投资629.72亿元,其中投向国 有企业的为556.95亿元,占到90%,投向乡镇企业的仅有18.04亿元,占到2.8%。当年国内贷款总额是4576.3亿元,国有企业得到了 2851.28亿元,为总贷款额的
    表11-5    1996年  企业资金收益率比较  
    项目 百元固定资产原值实现利税 资金利税率
    全社会平均                 9.89元 7.11%
    国有工业企业                 7.87元 6.56%
    乡镇企业                 31.2元 25.12%
    资料来源:《乡镇企业投资力度有待加大》,中国乡镇企业报  1998年3月11日
    52.30%, 乡镇企业只得到767.99亿元,占到16.78%。由于贷款难,迫使乡镇企业不得不采取一切办法融资。农村地区的集资、高利贷等问题在相当程度上是乡镇 企业需求不能得到满足,不得不转向非规范融资市场寻求帮助的产物,  因而使乡镇企业的成本负担加重。乡镇企业因资金限制影响发展的例子很多,例如福建某 乡镇企业,2000年初得到的出口定单相当于1999年全年的出口量,但企业因融资渠道不畅,缺少流动资金,而不能全力生产完成定单  。
     90 年代以来,中央数次使用宏观调控手段解决经济发展过热问题,确实取得了一些预想效果。但是在每次调整过程中,首当其冲受到影响最大的企业组织就是乡镇企 业。尤其是乡镇企业中的中小企业,金融紧缩使相当部分的中小乡镇企业因缺乏资金的支持走向灭亡,如,1994年和1995年,被迫关停了大量的小型乡镇企 业,他们平均雇佣职工人数为12.3人。这不仅减缓了农民向非农产业的转移速度、影响了乡镇企业技术投入和产品升级的能力,实际上也延缓了中国经济改革的 进程和经济发展的速度。
     3.  人力资本缺乏,企业发展缺少后劲
     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乡镇企业所面对的竞争 越来越激烈,迫使其今后的出路只能走科技投入、技术创新和提高企业人力资本水平的道路,通过提升自身整体素质与国内和国外的企业展开高层次的竞争。尤其是 1996年以来,面对买方市场的到来,企业产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已经成为企业能否发展生存的主要因素。
     由农业部乡镇企业局、国家科委农村 科技司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部1997年组织的一次关于乡镇企业科技进步的课题调查,反映出近几年乡镇企业的科技投入增长较快,在4500多家样 本企业中,有技术创新活动的达到70.7%,34.4%的乡镇企业从事R&D活动,22%的乡镇企业建有R&D机构。但是,就其技术创新 经费的使用看,却存在着偏差。乡镇企业用于购买机器设备的支出占到全部创新经费的73.4%,  而用于新产品开发和提高产品技术含量与质量的费用支出仅 占到9.3%。形成了硬件投入大,软件投入不足的现象。
     乡镇企业的技术力量不足是其固疾之一,1993年乡镇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密度仅为 国有企业的1/7,大专以上学历人才密度仅为国有企业的1/25。虽然近几年乡镇企业在技术力量上的投入较大,1998年与1992年相比,乡镇企业专业 技术人员增加了70%,大专以上学历人才增加了2.23倍。但仍与企业发展的需要相距甚远,与国有企业相比也有着较大的距离。按照1998年全国的统计, 乡镇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占乡镇企业职工的6.57%,平均每家企业仅有2.98人,为国有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与职工比例的1/3。而且,乡镇企业专业技术人员 素质偏低。由于乡镇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配比不合理,因此乡镇企业消化、吸收和开发新技术的能力不足,限制了自身的技术升级和产品创新的步伐。
     不 仅专业技术人员的缺乏,影响了乡镇企业的创新能力,职工素质的高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新技术吸收与应用产生较大的影响。从90年代后期乡镇企业职工素质 构成分析看,比90年代初期有了较大改变,高中及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职工占全体职工的比例从1992年的18%,上升到1998年的35%。这种变化有利 于促进乡镇企业从劳动密集型企业向技术密集型企业的转型。但是,面对经济全球一体化、产业革命与创新速度不断加快、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现实,这还是远远不 够的。因为,不管是大工业企业的自动化、数据化和电子化的生产条件,还是小企业在纳入企业集团生产体系后,适应产品配套、技术跟进和信息交流的要求,都需 要企业职工具有相当的知识和技能。
     今后乡镇企业向高科技农副产品加工业转移,对职工素质的要求可能更高。但就现在的情况看,乡镇企业职工 素质构成很难再有较大的提升,因为,根据目前乡镇企业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的职工已达1618万人的情况看,农村中绝大多数处于就业年龄的、具有高中文化程 度的居民都已经进入了乡镇企业。这样说是因为90年代农村地区由学校教育提供的具有高中文化程度劳动者的供给与乡镇企业中高中文化程度职工的增加额之间存 在着较大的缺口,1990—1998年,全国农村地区共培养了360—370万名高中毕业生,而同期乡镇企业却增加了800万名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职工。 弥补差额的部分可能有三个来源:⒈  吸收90年代以前的历届农村高中毕业生;⒉  通过成人教育,在职学习;⒊  招收城市高中毕业生。不管采取那种方 法,供给均有一定的限度。不仅如此,近几年农村中学毕业的高中生人数呈现明显减少的趋势,1998年农村地区高中毕业生只有35.5万人,比1990年减 少了20.5万人。因此从供给渠道看,如果不改变农村地区的教育状况,今后乡镇企业职工素质构成要想进行较大的提升难度很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乡镇 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四,乡镇企业的发展特征和可能趋势
     从上述乡镇企业的发展状况看来,可以归纳出以下几个发展过程中的特征。
     1, 从乡镇企业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其发展的高峰与低谷固然与政策变动和放松管制密切相关,但是也在很大程度上与经济波动周期密切相关,尤其是在进入90年代 之后,这种与经济周期的相关性就更为明显。乡镇企业对于市场波动具有比较灵敏的反应,当出现各种市场机会时,乡镇企业能够率先作出积极的反应,增加投资并 尽快的投入生产,从而获得收益。当市场不景气时,乡镇企业由于受到预算的较为严格限制,受到市场需求的限制,其往往及时作出反应和调整,以免产品积压造成 的损失。乡镇企业由于机制灵活,人员调整方便,所谓船小好调头,因而在经济活动中可以随着供求的变化而及时的进入和退出市场。由于乡镇企业的生产收缩和投 资高涨往往都先于国有企业,因此它们的变化可以成为经济波动周期的先导信号。
     2,由于乡镇企业较少依赖外部资金供给,而较多依赖自有资金 或企业内部积累,具有较低的负债率,因而当政府实行货币紧缩政策时,乡镇企业一般不致受到较大的影响。但是乡镇企业中的规模较大的企业,与国有企业交易关 系比较密切的企业,会受到较大的影响,由于其在经济等级结构中所处的地位,往往在金融机构削减各种资金贷款时首先受到冲击。不过,就总体平均状况而言,乡 镇企业受货币政策的影响要小于其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但是,如果当紧缩的宏观货币政策和宏观供求政策同时发生作用的话,乡镇企业就会具有比国有企业更强 烈的收缩效应。
     3,根据我们对于不同所有制企业效率的测定和比较,乡镇企业具有比国有企业更高的效率,因此,在市场竞争中前者比后者具有 更大的竞争优势。在这样的格局中,乡镇企业处于不易被淘汰的地位,即使在经济不景气时,按照市场竞争规则,乡镇企业也不会被首先淘汰出局。但是,从宏观政 策的取向来看,每当需要调整和紧缩时,都是首先向乡镇企业开刀,运用各种行政权力手段来让其关闭或停产。于是,乡镇企业经常是处在十分不利的外界环境条件 下,它们需要不断的抗争才能获得其生存和发展。因而总是处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状态。在这样的格局中,竞争和效率的原则与计划等级地位的原则发 生了强烈的矛盾,效率低而地位高的企业不能被淘汰,而效率高而地位低的企业又淘汰不掉。结果,生产过剩是不可避免的。
     4,乡镇企业的就业 人员在经济波动的低谷期往往回到乡村,而在经济复苏和高潮期又来到企业。由于农民的特定身份,使得土地成为他们的生存保险金的底线,土地成为吸纳乡镇企业 就业波动的蓄水池。这可能是政府为什么总是在经济调整中首先对乡镇企业实行关停并转的原因之一,因为乡镇企业员工的农民身份具有“土地保险”,而不象城镇 企业那样,需要政府给工人支付失业保险金。由于乡镇企业职工的这一“天然保险”,使得企业在面临市场波动时比较容易调整或裁减就业人员,而不象国有企业那 样由于职工“就业刚性”而很难根据市场波动来及时调整就业需求。这也是乡镇企业之所以比国有企业更加灵活而及时的对市场波动作出反应的根源之一。
     关 于乡镇企业的未来发展,这里只涉及到一点,即它们势必会随着发展的升级和规模的扩大而逐步分化。乡镇企业将不再以纯粹的乡村企业的形式出现,其中的一部分 可能会逐步的转移到城镇。由于部分企业对于高科技密集型的发展需求,其很可能会出现人力资本的短缺,即使进行培训和引进人才,这仍然是有限的,因此出于对 进一步发展的需要,部分科学技术含量高的乡镇企业会实现向城镇的转移。这时,这种乡镇企业就会转化成为城镇企业,而不再具有目前乡镇企业的典型特征。这类 乡镇企业当时之所以能够在不具有人力资本优势的条件下获得发展,主要在于其产权交易范围的扩大,在于相同领域和产业内国有企业的相对劣势,这些给其提供了 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成功的可能性。至于部分劳动密集型的乡镇企业,其很可能会在较长的时间内仍然保持乡镇企业的乡土特征,因为这样可以保持其廉价劳动力成本 的优势,一旦转移到了城市,这种优势将不再存在。
    所以,乡镇企业如果在未来仍然还保持着其乡土本色,那么它们必然保持着其特有的比较资源禀赋优 势。如果它们不具有这种比较优势,就很可能会在未来的竞争中被淘汰。从目前来看,许多乡镇企业虽然不具有人力资本禀赋的优势,但是它们具有产权体制的优 势,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使其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如果在未来,这种产权体制的优势不再存在,乡镇企业就必须依靠自己的资源优势获得发展,于是,要么改变自 己的不具有优势的本色形式,迁移到城镇;要么,依靠自己原有的乡土本色的资源优势,继续在乡村求得发展。这可能是乡镇企业发展和分化的两条道路。
     五,乡镇企业产权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乡镇企业由于具有较高的生产率,因而才能保持着高速增长的发展势头,才能在国民经济中不断的增加其份额比重,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那么,为什么乡镇企业具有这样的发展源泉呢?以下我们将从乡镇企业的产权结构的角度来考察这个问题。
     陈 剑波关于乡镇企业产权机制的最初形成有个很好的描述  。他认为,主要依靠人际关系或惯例,习俗规范等支配交易活动的市场为非正规市场,在这些交易活动中 形成的合约可能是文字性的、口头的甚至根本没有承诺而仅是依习惯行事的隐含合约,这些合约最明显的特征是没有得到法律认可和法律保护。由于这些合约的达成 建立于长期交往活动的人际关系基础上,因此传统的惯例和规范对这些非正规合约具有较大的约束作用,它在很大程度上补充了法律无法发挥约束作用的真空。同 时,在乡村社区中,基本的和大多数的活动是在熟识人的圈子中完成的,因此相互之间的行为关系具有重复性、稳定性和收益长期性的特征,这种基础上形成的隐含 合约所蕴含的交易具有较低的交易成本。这种特征的交易不仅支配着企业内部的人与人的关系,而且也支配着企业与政府的关系。
     乡镇企业与政府 的合约如何形成?陈剑波认为,非私有的体制条件及市场交易的缺乏,意味着企业家个人不拥有足以创办企业的资本实力,土地是不可交易的非卖品,金融机构属国 家所有,没有资本市场等等,这一切使得企业家无法利用自己的人力资本和信用。因此,在非私有的体制及市场发育不完善的条件下,企业家和政府之间的交易和讨 价还价决定了产权合约的形成。
     具体的说,政府需要帮助企业创业者去获得上级政府的批准,银行贷款或其它资金的获得,协调土地的使用等,创 业者需要去组织动员各种可资利用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去发现市场机会和决定生产经营方向,等等。大体来说,对于大多数集体性质的乡镇企业来说,在其创业 初期,乡镇政府主要利用其权力为企业承担获得物质资本要素投入的职能。不过,这种投入往往并不是乡镇政府自身财力的投入(少数地方存在利用集体积累进行投 资的乡镇企业),而是其提供了信用担保下的少量外部借款或物质资源的投入,但是这种信用的投入对于乡镇企业的创立往往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企业创立者的 人力资本价值在企业创立初期还无法得到市场的合理评价,因而还未能形成并增值。所以,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产权界定通常都把地方乡镇政府作为企业的主要所有 者,这也是绝大多数乡镇企业所有权界定的基本原则。
     然而,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其自有资金积累的增加,创业者的人力资本愈益得到市场的承 认和合理的评价,成功的企业家所控制的企业价值不断升值,使得这些企业产生了重新界定企业产权结构的要求。由于乡镇政府的投入不是直接的资本,而大多为无 形的信用,因而其不具有某种法定的产权资格。所以,在企业与政府之间就能够进行产权交易的讨价还价,这是乡镇企业与国有企业根本不同的地方,后者根本不存 在这种讨价还价的机制。
     于是,伴随着企业的发展和不断的产权交易的讨价还价过程,成功的企业家获得愈来愈大的事实上的企业控制权和所有 权,政府由于在企业发展起来以后所能起的作用愈来愈小,因而最后不得不只保持名义上的所有权。在这种产权交易的过程中,虽然不存在十分规范的交易规则和交 易价格,但是,以企业本身的市场价值的增值为依据,来大致评价企业的各种产权要素对于价值增值的贡献,仍然是可能的。关键在于,交易的结果是否使得各产权 要素获得自己满意的利益,尤其是企业新增价值的主要创造者是否获得足够的权益回报,如果各方都较满意的话,这种交易就是成功的,企业就能够获得较为合理的 产权结构,从而获得较大的发展。反之,如果在交易过程中,政府仍旧以完全的所有者的身份行使权力,那么,就会与企业的“实际所有者”的权益产生摩擦和冲 突。这样的结果很可能会影响企业形成合理的产权结构,从而导致企业的失败。
     在现实中,这种乡镇企业与乡镇政府的矛盾冲突也是常见的。周其 仁在关于横店乡镇企业案例的研究中,就曾描述了企业家徐文荣如何抵制乡镇政府干预,而“赶走”了好几任乡镇政府领导人的故事。实际上,在乡镇企业后来的发 展过程中,企业与政府的产权交易关系成为双方争夺企业控制权的过程。在许多实际的交易过程中,交易的结果基本上是双方各有让步,企业家以上交一定的收益作 为代价,接管了企业事实上的所有权和控制权,而政府则保持名义所有权,并从企业获得某种固定的“租”,因而形成了多数乡镇企业的这种产权格局。
     由 于乡镇企业存在着产权交易讨价还价的空间,因而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那些创造价值源泉的创新者在控制了企业的实际产权的条件下,其它的利益相关的产权要素 能够从这种交易中得到必要的补偿或回报,才能使得产权交易获得较满意的效果,从而使得企业的控制权能够继续稳定地掌握在企业新价值源泉的创造者手中,形成 比较合理的产权结构。所以,正是乡镇企业的这种可交易性的产权机制,才形成了其合理产权结构的基本前提。
     当然,并非所有的乡镇企业都能形 成合理的产权结构,即使在同样的前提下,也必然会存在着相当一部分产权交易不满意的结果。乡镇政府不愿放弃对企业的控制权,企业对政府的初期投入或所作贡 献的补偿不足,企业的其它产权要素的权益无法配置平衡,等等,都会影响乡镇企业的合理产权结构的形成和健康的发展。归根结底,产权交易中的不等价交换,必 然会造成不合理的结果。在缺乏资本市场、经理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条件下,在无法准确评估各种产权要素的价值的条件下,产权交易中的等价交换是不太容易做到 的。这也会造成乡镇企业发展的一个障碍。
        六,从“苏南模式”到“江阴板块”
     乡镇企业的发展到了 90年代中期,面临着一次新的挑战。尽管许多乡镇企业在后来发展过程中,对于原有的乡镇集体所有的产权体制进行了重新调整,取得了相对合理的产权结构,但 是,在面临的中小企业民营化的浪潮中,乡镇企业开始反思,尤其是对于在乡镇企业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苏南模式”开始反思,这种模式是否具有继续发展的生命 力?
     “苏南模式”是对江苏南部地区最早发展起来的集体所有制的乡镇企业模式的统称,它们的特点是乡镇或村政府掌握企业发展初期的所有权, 而由企业经营者在其后的发展过程中逐步接管了企业的实际控制权。与温州模式不同的是,后者主要以私营个体的乡村企业为主,而苏南模式则以集体企业为主。苏 南模式大体涵盖了80  年代中期到90  年代前期发展阶段中的乡镇企业的产权体制,由于各个企业发展的不均匀,因而它们大体处在经营者不同程度的掌握 企业实际控制权的状态。一般来说,企业发展的越快,企业的效率越高,经营者就能够在越高的程度和范围内稳定的接管和控制企业的实际所有权。反之,企业效率 越低,企业经营者的控制权越不稳定,其经常游离于所有者和新的经营者之间。
     苏南模式的企业相对于一般的国有和集体企业来说,具有较合理的 产权结构和较高的效率,然而,在股份化迅速发展的阶段,这样的产权结构具有相当的局限性。由于其产权交易只能在乡镇社区的较小范围内进行,这就在很大程度 上限制了企业的发展。为了求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一些具有典型的苏南模式特点的绩效优良的乡镇企业逐步向上市公司的方向发展,“江阴板块”就是这类企业成为 上市公司的典型表现。
     江阴板块,顾名思义,是指江苏省江阴市的上市公司。由于江阴市的上市公司主要都是由乡镇企业所组成,而且这些效益较好的乡镇企业又都是原来的乡镇集体企业,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江阴板块代表了原来苏南模式的部分乡镇企业向现代企业的转化雏形。
     具 体来说,江阴板块中的企业包括江苏振新,兴澄股份,华西村,江苏阳光,南京中达这几个乡镇企业控股或持大股的上市公司,由于它们比较集中在江阴,又具有相 类似的“出身”背景,故被称为江阴板块。实际上,江阴板块式的企业并不仅仅局限在江阴,在江苏苏南,还存在着好些这样的由乡镇企业转化成为的上市公司,例 如江苏吴中,鼎球实业,综艺股份,永鼎光缆等。它们都代表着一批绩效优秀的乡镇企业。       由于这批企业多半都是近年来才上市的,所以 它们仍然保持着原先乡镇企业的产权结构,不可能在很短时期内发生大的变化。从理论上来看,这些企业是典型的企业家控制的古典企业。按照钱德勒的理论,古典 企业的基本特征是由企业家或企业创始者,和其亲密合伙人或其家族所控制的企业,这些企业的成长很多都是依靠内部筹措和积累资本而发展起来的。这样的发展方 式是早期市场经济不发达阶段,资本市场未形成的条件下的必然产物。
     根据我们对这类乡镇企业的考察,其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企业具有高 度集权制的控制体系,企业经营者掌握企业的剩余控制权。企业的实际所有权和经营权基本上是统一的,企业主要决策基本上是由总经理或其家族或几个合伙人作出 的。二是企业具有较浓厚的家族色彩或准家族色彩,主要由以总经理为核心的几个主要创业合伙人形成的控制权系统对全企业进行经营管理,主要依靠个人直觉的的 方式进行经营,企业结构简单,层次较少,因而便于管理。三是企业的发展主要依靠自身利润的不断积累和追加投资来进行扩张,能够动员和集中企业的全部可用资 源投入到扩大再生产的运行中去。四是主要依靠非正式契约来维持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产权关系,除了职工的劳动工资关系是参照一般性的市场规则和标准之外,在管 理层内部的关系,更多的诉诸于中国的乡土社会中的某种长期交往关系中形成的默契和信赖。在企业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中,也主要遵循某种非市场性的、以口头契约 或彼此的人格信用作担保的交易关系的规则。
     在现阶段,这些企业之所以上市,主要是希望得到上市公司所享受的种种优惠政策待遇,例如几乎是 免费的资本供给条件,低成本的资本扩张,低税率待遇,广告效应,等等。因此,它们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按照国有上市公司的模式,试图得到资本市场的垄断收 益,却并不愿意和没有必要的准备去承担由此而产生的风险。可以说,目前的上市公司体制还未能够提供十分显著的对于企业具有积极意义的约束机制。所以,乡镇 企业的上市公司恐怕很难通过目前这样的机制,来有效的改善原有的治理结构。但是,对于它们来说,更具有重要意义的还在于,其原有的产权交易范围得到了更大 程度的扩张,因而这给它们带来了更多的机遇,有了更多的选择。
     江苏的综艺股份  ,是一个典型的乡镇企业。由于其在产权交易中控股收购了 联邦软件公司,占有其51%的股份,而联邦公司又在著名的8848网络公司中控制33.4%的股份。因此,综艺股份则相当于持有8848网络公司的相当大 的股份份额。此外,综艺股份还投资2080万元控制了南京大学苏富特软件公司的22.68%的股权,成为仅次于南京大学在该公司的第二大股东。由于 8848网络公司正在策划并很有可能去美国纳斯达克股票市场上市,以及综艺控股的联邦软件公司正在着手去香港创业板上市,同时南大苏富特公司也极有可能在 未来的中国股市的高科技板块上市,因此,综艺公司在未来将获得极大的发展空间。从目前该公司的股票市值就可以看出,综艺公司的股票已经从去年的11元上升 到56元(至2000年2月),投资者一致看好该企业巨大的升值空间。由于综艺股份上市之后,能够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产权交易,因而使其 获得了广泛的发展机会和扩张范围,使得这个小小的乡镇企业一下子成为在全国都具有重要影响的企业。
     既然这些乡镇企业上了市,它们就在很大 程度上要按照市场规则和正规契约去行事,要与通行的制度接轨。例如,要按照证券市场的要求披露企业所有的财务数据,制定规范的财务报表,要接受来自外部股 东的监督,等等。它们不仅得到了来自资本市场的优惠,更重要的是,它们还同时要接受来自市场的约束。一旦企业经营不善,必然会面临被收购或接管的局面。在 这个从非正规制度到正规制度的转变过程中,在从乡土社区的以家族关系、乡亲关系为基础的非正式契约到以更大的、更高层次的全国的市场交易关系为基础的正式 契约的转变过程中,两种契约、两种习俗和惯例,以及两种制度,都不可避免的会发生矛盾和冲突。这种矛盾解决不好的话,就会使交易成本上升,会使企业效率下 降,阻碍企业进一步的发展。因此,江阴模式将为这些企业的转变提供一个发展的契机,同时也会给其它的类似企业提供一个演化示范。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我们 将能够看到,乡镇企业是如何逐渐的进行制度、契约和交易规则的转变的。这种转变也许很快,但是也许会经历一、二代人的努力。
    

Tags:中国乡镇企业的发展与变化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