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综合研究 >> 正文

全球经济风险点正在聚集

http://www.newdu.com 2018/3/15 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佚名 参加讨论

    经济走势跟踪
    Macroeconomic trend monitor
    中国社会科学院宏观经济运行与政策模拟实验室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决策科学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宏观经济与政策跟踪》课题组
    2016年第67期(总第1678期)2016年9月16日(星期五)
    经济热点分析
    全球经济风险点正在聚集
    [导读:临近四季度,全球经济的风险信号显著增多。回顾最近两年,每到四季度来临,全球商品市场就出现一次下滑,而今年的风险点似乎有扩散的势头,债券市场、银行业乃至航运业都出现利空,加上美国大选临近,政经环境也存在不确定性。一些分析家开始不断发出风险的提示。]
    一、全球经济已经到了“最危险时刻”?
    全球经济风险提示音此起彼伏
    临近四季度,全球经济的风险提示显著增多。回顾最近两年,每到四季度来临,全球商品市场就出现一次下滑,而今年的风险点似乎有扩散的势头,债券市场、银行业乃至航运业都出现利空,加上美国大选临近,政经环境也存在不确定性。一些分析家开始不断发出风险的提示。
    对冲基金Elliott Management资本创始人保罗?辛格(Paul Singer)最近就称,市场风险已大到“严峻、强劲、一触即发”时刻,傲慢的央行创造了潜在的巨大风险,而大多数投资者甚至还没意识到就被吞没。辛格提醒投资者,现在“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已经进入非常危险的时刻”,黄金在资产组合中的比重“依然过低”。意即大家应该增加避险资产的配置。
    辛格在接受CNBC采访时称,美联储和其他主要央行创造了“非比寻常”的风险,零利率和负利率政策,造成了金融市场“5000年”一遇的风险。
    辛格说,2008年当他警告金融危机可能爆发时,央行决策者的行为“傲慢到令人咋舌”。而在当前情况下,央行能做的事情就是承认目前的情况甚至比他们2008年之后不作为还糟糕。他警告投资者必须警惕未来前景。
    在一个平静的夏季过去之后,美股近期持续的下挫以及VIX的剧烈波动似乎正在预示大行情的到来。作为恐慌指数VIX的ETF,VXX交易量在9月13日刷新历史新高的同时首次超越标普500指数最活跃个股的交易量。VXX当日创纪录的完成了1.1亿股的交易量,超过了美国银行8930万股的交易量。同一日,和波动率有关的股票品种在标普500前十大成交量中占据了三席。
    管理规模17亿美元的Capital Advisors Inc董事总经理钱宁?史密斯(Channing Smith)在接受彭博采访时表示,从羊群效应令投资者寻求那些看起来比较流行的交易。市场都在讨论为什么这次下跌是理所应当的,他们并不关心下跌本身是否合理,他们只是希望能够找到那些短线就能赚钱的机会。美股此前一周的大跌引发了VIX指数的剧烈跳涨。而更具有趋势性意义的则是,过去几次VIX的大幅飙升都伴随了“大事件”的出现,包括此前的美联储加息和退欧公投。
    在道指和纳指投机性多头头寸创历史新高、对冲基金在标普500指数投机性净多头规模创2013年以来峰值、VIX投机性空头创历史新高的背景下,市场可能正在等待一个引爆点的到来。
    另据报道,财经网站SRSrocco认为,当前美国债务规模的增长速度甚至超过了指数级增长的斜度,这无法持续,崩盘在所难免。投资者应该持占自身资产一定比例的金银来进行资产保护。一旦市场崩溃,纸质资产及不动产必受重创。
    有分析指出,八年前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此次申请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大额度的破产保护申请。实际上今天我们仍然生活在它的阴影里。雷曼破产标志着央行开始加大支撑金融市场的力度。问题是央行对市场的支持变得越来越重要,以至于没有央行的干预支 持,金融市场这个大转盘无法旋转。据Zerohedge 一篇文章报告,自雷曼崩溃后,世界各地的央行共降息已达672次。这是一个惊人的数据,而且没有考虑央行采取的其他非常规手段。
    比较9月15日收盘和八年前同一时间的市场:国债市场,10年期债券收益率早盘是3.389%,而八年前仅1.698%。2年期收益率从八年前1.706%下降到现在0.758%,而30年期债券收益率从八年前4.022%下调到目前的2.450%。标普500指数过去八年涨至2126,总回报率102%。在大宗商品市场黄金已经从787美元/盎司上涨到1323美元/盎司,上涨达73%,而WTI油价八年前超过101美元/桶,目前仅44美元/桶,油价降过半。其中最夸张的是德债10年期收益率从八年前4.185%下降到现在的0.020%。而且近期对德债收益率反弹到正值,否则变化看上去更不可思议。
    据CNBC援引惠誉评级的首席经济学家布莱恩?考尔顿(Brian Coulton)表示:如果世界经济再次衰退,美国要负主要责任。他指出,“全球经济衰退的危机中,美国首当其冲。美国经济着实存在一些问题。”
    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美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对世界经济的意义不言而喻。今年七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调低2016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至3.1%,将美国经济增长率预期从2.2%上调至2.4%。
    考尔顿表示,美国任何收紧政策基本都是因为商业资本支出的明显下降。此外,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增速自2010年开始持续放缓。2015年及2016年初对于中国经济健康以及中国政府对金融市场监管方式的担忧令国际股市和货币市场震荡。
    二、全球债券市场风险
    目前,全球主要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达到15万亿美元,其中大部分国家利率接近零,或者为负数。在8月份致投资者的一封信中,保罗?辛格就提醒投资者应回避负收益率债券,警告称“持有此类工具将给你自己带来风险,你的资产组合将遭遇重创甚至灰飞烟灭。”他还表示,当前的市场环境一旦终结,其后果“很可能是令人惊讶的、突然的、程度激烈且规模巨大的。”目前,债券市场波动剧烈,分析师纷纷提示债券风险。
    万亿美元债券回归正收益
    据报道,自9月初开始,债券市场“风起云涌”,债券收益率飙升,本已平静的市场再次被搅动。因投资者担忧未来央行是否继续实施刺激措施,已有超过1万亿美元的主权债券和企业债券收益率升至正值区域。
    Tradeweb数据显示,9月5日至9日的一周,以负收益率交易的债券规模已经下降至12.6万亿美元。过去几个月中,债券收益率不断创新纪录低点,但现在情况已有所不同。
    至9月14日,美国10年期基准国债收益率再次站上1.7%的关口,而10年/2年期美债收益率曲线创四个月最陡。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已回到正值,为7月来首次,甚至在9月14日一度飙升至0.086%。
    尽管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实施了巨额债券购买计划以提振经济和推升通胀,但投资者依然忧心忡忡。最近,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没有承诺延长800亿欧元的月度资产购买计划,而欧洲央行的债券购买计划定于2017年3月结束。同时,美联储一些官员讲话暗示美联储最早可能会在9月加息。
    《华尔街日报》评论称,债券价格迅速涨跌显示了债市受央行刺激举措影响程度之深。对央行是否会持续刺激经济的担忧已经使债券市场遭受打击,今年夏天,债券投资者曾将数个国家的政府债券收益率推至零水平之下。
    “央行的举动是一把双刃剑,”英国《金融时报》援引摩根大通资产管理国际固定收益首席投资官尼克?加特赛德(Nick Gartside)称,“央行对于他们应作出何种行动喋喋不休,令市场雪上加霜。央行已经做了太多了吗?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
    加特赛德表示,基金经理可能在寻找低位买入的机会,但是随着债券价格下跌,投资者手中持有的很多债券可能遭受了损失。国际评级机构惠誉曾警告,如果债券收益率回到2011年的水平,持有一些评级最高的主权债券的投资者或将损失高达3.8万亿美元。
    英国《每日电讯报》评论称,欧洲债券收益率上升是因为“错误的原因”。欧洲债券的收益率上升显然不是因为欧洲经济增速回升及通胀上涨。因为这些都欧洲都没有出现:7月,欧元区工业产出下跌至1.1%;欧元区通胀篮子中的物品份额以低于1%的速度增加,这被认为是通缩的前兆。该报道称:我们正在踏入一个危险的水域。市场正对央行的刺激举措失去信心,但政府尚未有意愿以财政刺激来填补空缺。
    全球央行抛售美债规模刷爆纪录
    9月16日,美国财政部发布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中国7月减持220亿美元美债,减持规模创近三年来最大降幅,所持美债总规模降至三年低位,但仍维持着美国第一大海外债主;日本增持美债690亿美元,仍然稳居美债第二大持有国地位。另据统计,过去一年内海外央行抛售美债规模达3430亿美元,创纪录新高。
    美国TIC报告是由美国财政部每月公布的国际资本流动数据,包括外国购买和出售美国国债、政府债券、企业债券和公司股票的动向,用以衡量外国对美国债务和资产的需求状况。美国股市更多是受到本国经济状况和企业盈利状况的影响,而债市和美元则对国际资本流动数据更为敏感。
    根据TIC报告,中国7月减持220亿美元美债,减持规模创2013年12月以来最大降幅,所持美债总规模至1.2188万亿美元。而在今年6月份时,中国已减持美债规模至五个月最低水平,当时持美债规模达1.2408万亿美元。沙特7月减持美国国债18亿美元,至965亿美元,为连续第6个月下降。今年3月份,美国财政部应《信息自由法案》要求,40多年来首度发布沙特所持美债情况。沙特在今年1月份时持美债规模达到纪录高位1236亿美元,六个月的时间里,沙特减持美债271亿美元。
    7月份,持美债规模居第三位的爱尔兰减持美债10亿美元,所持美债总规模达2696亿美元;开曼群岛减持美债至2643亿美元,减持规模为50万亿 美元;位居第第五位的美债持有者巴西则增持美债至254.1亿美元。7月份美债的前五大持有者顺位仍然是中国、日本、爱尔兰、开曼群岛、巴西。
    TIC报告还显示,美国7月国际资本净流入1406亿美元,6月净流出2028亿美元。美国6月长期资本净流入1039亿美元,6月净流出36亿美元。可以看出,美国以外的国家央行在加速清算所持美债。
    据美国金融博客Zerohedge发现,各国央行在过去一周(9月5-9日)里减持美债总规模达275亿美元,创下2015年1月以来最大单周跌幅。而在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期间,美国海外央行抛售美债规模达到前所未有的3350亿美元,这个纪录在今日TIC报告发布后又被刷新。
    继TIC报告发布,在截至今年7月的12个月里,海外央行抛售美债规模创新历史新高,至3434亿美元。而针对如此大规模的央行抛售美债,“接盘侠”自然是私人投资者。
    近期美债收益率再度走高,源于市场担心日本央行可能推出的买债计划将打爆债市。
    如果央行们继续大规模抛售美债,私人投资者也拒绝继续接盘。那么结果将怎样?美联储届时或许不得不接盘这些美债,这意味着它将继续实施宽松。而当前,美联储官员还频频鹰派言论,意图收紧一直宽松的货币政策。
    此外,据报道,近日垃圾债券市场资金进出频繁,市场更加跌宕起伏。受利率上升和市场波幅增加的影响,资金为避险大量流出高收益债券市场。9月5-9日的一周资金净流出28.4亿美元,高达垃圾债券ETF基金规模的1.3%。这是垃圾债券ETF基金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流出。Zerohedge援引美国银行数据表明,由于无风险利率上扬,市场波动加大,以及石油价格下跌达3.6%,资金持续从垃圾债券出逃。当市场情绪逆转时,高风险债券市场反映最迅速和激烈。
    桥水基金CEO:央行已到极限 全球债市危如累卵
    作为全球最大对冲基金的掌门人,达里奥最近对债市发出了警报,考虑到桥水引领的“风险平价策略”将大部分资产投资于债券和相关的工具,他的警告之声就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达里奥9月1日在出席CNBC与《机构投资者》联合主办的大会Delivering Alpha Conference期间表示,全球央行失去刺激经济增长的能力,如今的债券市场处于相当危险的境地。
    在全球负利率债券规模超过11万亿美元的时候,达里奥称,像美联储、欧央行和日本央行这样的主要央行正面临一个困境,即央行“刺激经济和推升全球资产价格的能力”已经“达到极限”:从债务周期里榨不出多少东西了,你没法大幅降息,而且因为息差是有限的,QE也是有限的。从全球范围看,那些过去支持我们的力量不复存在,我们处于债务周期的尾声,一切增长率全都会比我们习惯的要低。
    达里奥还在英国《金融时报》的评论文章中承认,QE达到极限:债务和资本开支拉动的增长是有极限的。当极限来临,也就意味着债务超级周期上行阶段的结束。在1935年,这种局面被称作“推绳游戏”。这反映出当利率过低、风险溢价过低令QE难以发挥作用的时候,全球主要央行宽松的能力大为减弱。
    现在债券、股票等各类资产的预期收益率低得可怜,并不比现金的预期收益率高多少。结果就是,这些资产的价格很难再上涨,反而很容易回落。当所有资产的价格下跌,就会对全球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而被称为“新债王”的DoubleLine Capital首席执行官杰夫?甘德兰奇(Jeff Gundlach)早前就对债市发出警报,认为是时候为迎接更高利率做准备了:对债券投资者来说,现在是为加息和更高通胀做准备的时候了。这些投资者应该降低投资组合的久期,持有现金以对抗波动性。这是一个重要的时刻,利率已经触底,虽然其可能不会在短期内上升。我认为,这是一个大事件的开端,你应该做好防守。
    此外,据FT援引高盛研究报告,高盛下调债券评级,明确表示近期的债券抛售潮还将继续,尽管今日债券收益率再次下探。过去三个月以来高盛一直持减持国债的观点。它预测10年期美债将在今年年底升至2%,同时预计10年期德债和日债收益率将重返正区间,分别至0.3%和0.1%。
    分析师写道:虽然今年7月和8月全球利率稳定,宏观数据好于预期,经济适度增长,但是这种良好态势从9月开始似乎已经转变。大宗商品价格自8月中旬起所承压力再次增加。
    为什么现在所有人都应该要关心债市
    据报道,全球国债收益率全线反弹,在经济增长仍然疲软、通胀持续低迷的当下,这被解读成市场对央行投不信任票,担心央行已到极限。而更让人疑虑的是,美股也随着债券走低。
    事实上,股债同涨同跌并非罕见,但当前美国股市与债市之间的相关性已经逼近前所未有的地步。上一次达到这种相关性要追溯到2007年的美股高峰,就在金融危机爆发前夜。
    而其他资产之间的相关性也同样出现变化,据瑞信研究,标普500指数与黄金近期的相关性也达到一年内最大。每日电讯认为这意味着,债券收益率小幅的走高可能就会带来各类资产的“共振”。
    《华尔街日报》认为,股票和债券在近期一直同向而行,这之所以罕见是因为过去十年这种情况只在美联储政策突变时曾发生过:类似的相关性飙升,2015年12月发生过一次,当时美联储首次加息,以及在2013年12月,当时美联储开始收缩QE。从更久的期间看,类似的相关性走高在2010年11月美联储开始购债以及2007年7月金融危机爆发美联储开始货币宽松。
    正如高盛报告所言,这种相关性的飙升最大的受害者就是采用风险平价策略的基金,这类基金遭遇了去年八月人民币突然贬值带来的市场大动荡以来最大的下跌。
    如何理解当前这种市场的异状呢?Gluskin Sheff & Associates 的首席经济学家与策略师大卫?罗森伯格(David Rosenberg)说:如何形容当前市场的回调?一个词:摇摇欲坠!
    三、银行业风险
    140亿罚单令德意志银行暴跌拖累银行股
    9月16日,美国司法部要求德意志银行支付140亿美元,以就其出售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的调查达成和解,此举引发市场对公司是否需要增资的担忧。德意志银行在欧洲市场的暴跌延续到美国市场,当日,德银在欧洲市场暴跌8.5%,在美股则下跌9.4%。公司暴跌也拖累美股银行板块集体下跌,瑞士信贷(CS)下跌3.97%,瑞士信贷(UBS)下跌2.8%,摩根士丹利(MS)下跌1.1%,高盛(GS)下跌1.23%,花旗(C)下跌1.42%。
    今年对于德银来说可谓是诸事不顺:公司一季度净利润同步下跌60%,二季度则暴跌98%。股价也是一路下滑,已下跌约40%,今年6月中旬一度触及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低水平。其与美国司法部就该项罚单的谈判才刚刚开始。
    这不是美国司法部第一次对银行部门开出天价罚单。2014年,美国司法部曾经要求花旗集团支付120亿美元以了结其销售劣质MBS的司法调查,双方最终的和解金为70亿美元。在类似的案件中,高盛同意支付50.6亿美元,以了结在销售抵押债券时的误导行为的司法调查。
    但德银的案件与前两者有所不同,德意志银行早在三年前就已经就一些指控达成了和解。2013年,德银同意支付19亿美元以和解其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向房地美及房利美销售价值142亿MBS的案件。
    此时旧案重提可能与欧美之间的政治角力有关。8月底,欧美委员会裁定苹果需向爱尔兰最多补缴130亿欧元(145亿美元)税款。美国政治人物回应称这是在借税收挑起政治争端,美国有可能采取“报复措施”。
    美国财政部则在结果出来之前,发布白皮书,称欧盟正在成为世界税收警察,并警告称,如果欧盟委员会宣布苹果“有罪”,美国财政部将考虑“报复措施”。
    德银所面临的调查对欧洲领导人无疑是一个警醒。周五,德国财政部发表声明称其期望在此事件上,德银能够获得“一个公正的结果”。其政府发言人称“政府已经意识到美国监管机构已经与其他信贷机构达成了类似和解协议”,“我们期望这件事最终能够基于平等对待的原则取得一个公平的结果”。
    富国银行因“集体造假”被罚
    据美国消费者金融保护局(CFPB)称,富国银行的造假包括虚假的信用卡账户、向用户发送虚假邮件使用户注册网上业务、以及迫使用户为自己不知道的信用卡缴纳滞纳金。造假行为追溯到2011年。共有150万个账户、56.5万张信用卡都是伪造的,富国银行因此被罚1.85亿美元。
    CFPB将对富国银行征收1亿美元罚款,这是CFPB史上最大的一笔罚款。富国银行还需要向客户赔款。
    富国银行对CNN称,已经开除了5300名与造假相关的员工,占总员工数目的1%。《纽约时报》报道称,富国银行员工在新业务的绩效刺激下进行账户造假,许多员工均表示,他们面临极大的开户压力。
    富国银行是目前全球市值第一的银行,快速扩张主要得益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富国银行的贷款量为全美最高,一季度末富国银行1.85万亿美元的资产中,9470亿是贷款。与此同时,贷款损失率也是所有大银行中最低的。不过,我们现在也看到了富国银行高贷款的另一面。
    监管机构称,这项2015年5月开始的对富国银行的调查体现其内部监管的严重缺陷。“这次的行动应该给整个行业一个警示。金融业的激励机制如果不严密监管,很有可能导致违背法律行为的出现。”CFPB主管理查德?科尔德雷(Richard Cordray)称。“消费者应该能信任银行,他们不该被利用。”参与调解富国银行造假的洛杉矶检察长开课福尔(Mike Feuer)称。
    不过,也有分析师对此次罚款的作用不屑一顾。路透援引Piper Jaffray分析师凯文?巴克(Kevin Barker)的观点称,他并不认为对富国银行造假的打击会在业界有什么以儆效尤的效果。“我认为这体现了富国银行的独特,他们在努力实现交叉销售(发现现有客户的多种需求,并通过满足其需求而实现销售多种相关的服务或产品的营销方式)。”
    而在银行账户造假事发后,富国银行宣布其零售银行终止产品的销售目标,股价跌超3%,市值被摩根大通超越。摩根大通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银行,以9月13日收盘价计算规模为2403亿美元,目前全球市值最大公司苹果为5820亿美元。
    近年,富国银行快速扩张,主要得益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富国银行的贷款量为全美最高,今年一季度末富国银行1.85万亿美元的资产中,有9470亿美元是贷款。与此同时,贷款损失率也是所有大银行中最低的。
    然而在华丽的高贷款背后,有着内部监管的严重缺陷。
    事实上,监管部门根本没有足够的资源来进行全面有效的监管。美国消费者金融保护局全年预算仅600多万美元。而富国银行的年收入高达80亿美元。而富国银行只是美国数千家银行、保险公司、金融机构中的一家。
    花旗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科米特?朔恩霍茨(Kermit Schoenholtz)向纽约客表示,自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的银行监管体系就依靠银行进行自我监管。人们很早就明白,银行监管政府部门永远无法获得和银行一样的资源。高昂的罚金不仅仅是惩罚,同时也是对银行的震慑。
    但是,这种方法并不奏效。朔恩霍茨指出,对银行来说,隐瞒自己的违法行为异常容易。富国银行的案件就非常的简单粗暴。事实上,对银行来说,要监管其上万名员工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他建议,加大处罚的力度(罚金、甚至刑事处罚),让管理人员有更大的动力来进行有效的监管。
    麦肯锡:未来只有3/5的银行能留下
    在一篇报道中,麦肯锡分析师罗杰?鲁迪苏里(Roger Rudisuli)评价银行业说,“这个行业不赚钱,而且大多数的模式都行不通。”。报道说,包括他在内的麦肯锡分析师们发布了一份报告,认为只有有能力每年至少产生150亿美元盈利的大银行,才能在未来承受高额的运营成本,而能活下来的银行只有五分之三。
    报告称,日新月异的技术和趋严的监管已经重塑了整个银行业,裁员并不能解决问题。相比2013年预测只有五到六家投资银行能留下,麦肯锡这次更加悲观:报告直言投行在资本市场上还没能回本,而且既定的庞大成本是很难削减的。
    那么,银行有没有走出泥潭的希望?金融科技可能会是一个希望。
    部分客户和产品是否真的需要高薪的员工?是不是可以通过电子交易来解放劳动力?麦肯锡报告称,这才是银行真正要考虑的。报告提到,数字化驱动的裁员有望在三年内将利润/损失水平提高20%-30%,而股本回报率ROE也有望上升2%-3%。
    因此,麦肯锡认为,金融科技是银行应该重点关注的。但是他们却并不向所有人都推荐这一选择,报告提到:对于大多数银行来说,风险小、成本低的模式是最有效的。
    数字化可以扩大4%-12%的销售空间,增加交叉销售的潜力。但是不同于功能全面的银行,对于看重“精准”的机构来说,金融科技不见得是一件好事,因为有些领域还是外包的比较好。
    所以,在采纳金融科技扩大销售时,银行可能要先想一想,是不是同时需要配置一些IT和销售人员来保证技术不会胡乱推荐?雇佣一个软件供应商,并因此裁员后,成本有没有下降?
    另一方面,监管措施越来越注重防范风险,强调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并尽量少用杠杆。许多银行已经开始重新考虑自己的商业模式。苏格兰皇家银行曾经是欧洲最大的银行,但现在已经放弃了几乎所有海外业务;瑞信选择从贸易转向财富管理;德意志银行也在不断努力,出售资产、精简投行业务并分拆旗下邮政银行。
    麦肯锡的报告也指出了监管对银行盈利的影响:这似乎也是在暗示银行:如果你们再不聘请我们来进行改革,那到了2019年,你们的资产回报会下降一半。ALM Intelligence的数据显示,相比2007年,2015年银行支付给麦肯锡的费用几乎翻了一倍,达到了290亿美元。“很多银行总是等待未来的盈利改善来拯救他们,但七年过去,事实证明不应该再等了。”麦肯锡的报告称,现在看来,有希望在银行业的末日存活的银行是起点高、本土市场庞大的总部位于美国的银行。
    不过,麦肯锡也认为,转型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看看电信、半导和汽车这三个行业,大变革之后的它们,现在不就活得好好的么。
    四、油价风险
    供应过剩令油价低迷
    国际油价自2014年年中以来直线下跌,由每桶过百美元跌至如今不足50美元,今年年初甚至跌破每桶30美元,创12年新低。今年前8个月,原油均价不足每桶43美元。
    9月16日,美国8月核心CPI创6个月最大增幅,市场衡量美联储加息概率,美元指数突破96关口,刷新逾半个月新高。供需前景继续打压油市,油价刷新一个月低位,美油盘中跌破43美元关口。
    Frank Capital Partners LLC资管经理布莱恩?弗兰克(Brian Frank)表示:“油价有趋势跌破40美元令所有人警醒了,并意识到油价可能无法完全恢复。”
    受供应前景、美股下跌、美元走强打压,原油价格一路收跌,WTI 10月原油期货9月16日收跌0.88美元,跌幅2.00%,报43.03美元/桶,盘中下跌逾2.4%并刷新日低至42.76美元/桶。布伦特11月原油期货收跌0.82美元,跌幅1.76%,报45.77美元/桶。
    9月5-9日一周,美国活跃钻机数创五年来最长无减少周期,9月16日公布的当周美国活跃钻机数继续增长2台。当前美国活跃钻机数已经增至416台。澳新银行在一篇报告中称,“市场焦点将回到美国石油钻凿活动,活跃钻机数若再度增加,料引发美国产出复苏的忧虑。”。
    另外,伊朗提升石油出口,利比亚和尼日利亚将在近几周恢复石油出口,也使得全球原油供应过剩的情况雪上加霜。消息人士透露,伊朗在8月将石油出口量增至逾200万桶/日,接近制裁前水平。
    而由于国际油价两年来持续低位,俄罗斯也将近两年身陷经济衰退,其用作应急储备的主权财富基金Reserve Fund两年来规模缩水65%,俄罗斯财长和分析师近来都预测该基金明年将耗尽资金。
    俄罗斯财政部日前公布数据显示,Reserve Fund截至9月1日共有资金约合322亿美元,较油价暴跌前2014年9月的917亿美元锐减65%。分析师预计,到今年年底,该基金将缩水至150亿美元,不久以后就会资金告罄。国际金融协会(IIF)首席经济学家施内德尔预计,以目前的消耗速度,Reserve Fund到明年年中就会资金告竭。
    据俄罗斯最大通讯社俄塔社报道,9月初俄罗斯副财长阿烈克谢        拉夫罗夫向记者表示,明年Reserve Fund就会用尽资金,一旦耗尽,将开始由另一只主权财富基金National Wellbeing Fund支持财政预算赤字融资。
    CNN报道称,俄罗斯政府此前公布National Wellbeing Fund的规模超过700亿美元,但该基金的用途本是向养老金和大型投资项目融资,并非填补预算短缺。施内德尔指出,该基金流动性差,理论上政府不可能大规模取用其资金。
    而俄罗斯政府设立Reserve Fund的目的正是,在石油与天然气创收少之时弥补国家财政缺口。早在2014年末,俄罗斯财长安东?斯鲁阿诺夫就警告,如果不改变预算结构,三年内可能就会耗尽作为应急储备的基金。
    2016年的俄罗斯政府预算是基于每桶50美元售价设定的。
    五、航运业风险
    韩进破产是全球航运业的雷曼时刻吗?
    最近,韩国船运公司韩进海运公司申请破产。一直以来,海运产业对于以进出口为中心的韩国经济而言,可谓是重要基础产业。韩进海运为韩国国内最大、世界排名第七的海运公司,运营着全球60多条定期和不定期航线,每年向世界各地运输货物上亿吨,在世界经济、港口和物流网中占据重要地位。该公司拥有上百艘集装箱货船,但近两年来过度扩张船队导致负债累累,今年上半年负债约400亿元人民币,负债率接近90%。据彭博社的数据,有包括79艘集装箱船舶在内的93艘韩进海运公司的船舶被困在全球51个港口,涉及26个国家。
    总部位于香港的全球最大集装箱船舶租赁公司Seaspan首席执行官王友贵对韩进海运申请破产接受彭博电视采访时称:韩进海运破产就像当年雷曼危机给金融市场造成的影响一样,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巨大的核弹爆炸,撼动了整个产业链。“韩国最大集运公司韩进海运的倒下类似于2008年的雷曼危机,给全球海运产业造成了实质性的冲击。”
    Seaspan公司也受到韩进海运破产的负面影响。该公司与韩进海运拥有三份价值超过3.63亿美元的船只租赁合同。王友贵称,公司正在评估所有的可选项,审视韩进海运提交破产申请所可能造成的系统性风险。Seaspan公司称,现在讨论韩进海运破产带来的影响还为时过早。
    根据此前的韩媒消息,韩进海运已拖欠Seaspan航运超过200亿韩元的租金。在韩进海运的所有船东合作企业当中,Seaspan航运的立场颇为强硬。王友贵曾公开表示,韩进海运已拖欠3个月船租费用约1160万美元。Seaspan航运在6月份拒绝了韩进海运削减船舶租赁费用的请求。
    目前正值全球海运产业的旺季,因美国的各个商店都赶在最大购物季感恩节和圣诞节之前备货。而韩进海运多艘货轮滞留港口附近海域,无法卸货,这打乱了全球供应链。不过,作为集装箱运输产业的“老兵”,王友贵从危机中看到了一抹亮色:集装箱货轮运输费用短期内大幅上涨。在韩进海运从谋求重组直至申请破产保护期间,从上海到美国洛杉矶的包箱费率从7月初至今涨幅超过100%。
    王友贵说:市场上有巨大的寻求安全运输的需求。短期的货运费率像疯了一样飙涨,长期的不好说。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此事件的余波将有助于提振市场需求和供应。
    不过,几乎没有什么航运专家预计短期的运费上涨能够解决这个行业的关键问题。
    全球集装箱运输行业的根本问题在于产能过剩。近几年来,集装箱运输公司大举支出用于订购超大型货轮,他们认为来自中国和亚洲的消费品贸易将会增长。然而近两年的形势发展令人失望。
    从上海到美国西岸的集装箱运费已经从去年初的2265美元跌至今年8月底的1153美元,跌幅几近“腰斩”。虽然9月受韩进海运事件刺激回升到了1746美元,但仍然远低于之前创下的峰值。
    低费率重创了集装箱运输巨头。全球最大集装箱船运公司马士基集团(Maersk)已发布警告称,公司2016年盈利将远低于去年。该公司已经解雇了首席执行官,并宣布了业务重组计划。
    以船舶、海运为支柱产业的韩国更是受到了沉重打击。除了韩进海运之外,韩国另一个航运巨头、全球第14大航运商现代商船今年稍早努力与债权人达成债务重组协议,并加入了全球最大的航运联盟2M联盟,才躲过了倒闭的噩运。
    有业内人士认为,集装箱运输行业存在更加严重的长期结构性问题。严重的行业供应过剩不大可能在韩进海运危机解决之后出现明显的起色。航运业数据提供商Alphaliner估计,2016年全球的集装箱运输能力将提高3.9%,而同期全球需求增长仅为1-3%。
    路透社援引南卡罗来纳州港务局负责外部事务副总裁克林特?艾森豪威尔(Clint Eisenhauer)的话称:所有韩进海运的船只不会一夜之间都沉掉。我们还会看到同样的供需失衡情况,除了价格短期急升之外,不会有什么太大影响。王友贵似乎也持有相似观点:说到底,这个行业一直在赔钱。就像任何其他产业一样,从长期来看,这是不可持续的。
    8个月跌超60%!超大型油轮运费创记录新低
    据报道,过去8个月,从欧洲发往亚洲的超大型油轮运费暴跌64%,至有记录以来的最低水平。
    S&P Global Platts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以270,000吨为基础,从欧洲原油吞吐量和存储量最大的海港鹿特丹发运至新加坡的超大型油轮(VLCC)总运价继续下跌,至225万美元。这是从2006年1月统计VLCC运费以来的最低数值。而在今年1月,运费总价还是640万美元。
    同样的情形也出现在中东至中国的航线上。据Weber Weekly Report报道,阿拉伯湾到中国港口的VLCC运价年初还是107818美元/天的高位,但如今暴跌82%,8月19日跌至19065美元/天。
    不止是VLCC,其他类型的油轮运费同样惨淡。苏伊士型油轮(Suezmax)运费过去八个月的跌幅更是高达97%,年初为39,635美元/天,8月19日就只有1064美元了。知情人对普氏能源资讯(Platts)表示,这主要是由于市场需求不振之际,油轮市场还出现了整体运力过剩。
    Affinity Research提供的数据显示,有37艘新的VLCC定于今年交付,之前有24艘新油轮加入这个市场。预计2017年还有39艘VLCC将入场。这可能令已经处于历史最低水平的运费进一步承压。
    展望下半年,全球油轮市场的前景并不乐观,阻力重重。全球原油供应量增速远不及2000年的时候。去年,全球原油供应量日均增长200万桶。过去几个月,原油供应增速几乎没有什么增长,且低于去年均值。炼油利润率下滑,炼厂库存高,这都是阻止更多原油进入炼厂的障碍。
    六、政经环境风险
    格林斯潘:从未见过美国政经环境这么差
    据报道,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说,美国现今的政治与经济环境是他生平所见最差的。他担心“疯狂之人”可能破坏美国的政经系统。
    9月13日,在出席斯坦福大学和芝加哥大学在华盛顿联合主办的会议期间,格林斯潘评价,现在是他经历的最差政治和经济环境:经济方面,美国将陷入需求疲弱与通胀高企的滞胀,“政治方面我不知道怎么成这样。”
    据彭博新闻社报道,格林斯潘当时说:“我们没有处在稳定的均衡状态。我希望我们能找到出路,因为这是个很伟大的国家,不能被——我要怎么说、就是那些疯狂之人破坏了。”
    彭博报道称,格林斯潘并未指出谁是他口中的疯狂之人,但他重申担忧,认为政府对社会保障和医疗保健的庞大支出挤压私人投资,导致经济增长放缓,而没有哪位总统候选人谈到控制这类支出,因为害怕在政坛遭到抵制,谁都不想碰这个问题。
    希拉里和特朗普今年竞选期间都提出,要加大对国内基建的投入。希拉里此前提出五年内斥资2750亿美元整修国内基础设施。特朗普8月初说,要大力重建美国基础设施,这方面的投入至少是希拉里计划的两倍。
    8月末,花旗首席经济学家威里姆?别特(Willem Buiter)警告,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可能使政策不确定性持续更久甚至加剧,金融市场短期内受冲击,进而导致美国和全球经济大幅下滑,全球GDP增速可能下降0.7-0.8个百分点,增速比花旗定义为衰退的水平2%还低。
    花旗报告预计,无论谁胜出,美国经济都可能因为大选后的政策变化而得到一些正面影响。比如大选后可能财政刺激大增、基建支出增加、企业因将海外收入转移回国享有税收优惠(希拉里和特朗普都可能出台措施)、大规模减税(特朗普更有可能)。
    央行的独立性还剩多少?
    有分析指出,如今,市场似乎正对“央妈”的能力逐渐丧失信心,而与此同时,央妈的独立性也日益遭到投资者的抨击。
    由于采取了前所未有的措施以阻止市场和经济崩溃,金融危机将货币政策的决策者推到了聚光灯之下。某些情况下,这意味着,央行的责任已经超越了维持物价稳定这一大多数央行的主要职责。比如,传统来说,美联储的主要职责就是实现物价稳定和增加就业。当前,央行的有些职责界限模糊,如维护金融稳定。
    不过,市场对央行实现其主要职责——提振通胀的能力愈发没有信心。全球主要央行,特别是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均已实施国债购买计划以拉升萎靡不振的通胀水平,但是从目前来看,欧元区1.7万亿欧元的量化宽松计划却无法推升通胀。
    现在央妈们是否还具有独立性,这是市场热议的话题之一。投资者认为,央妈已经不是以前的央妈,独立性可能已受到影响。
    美国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在接受CNBC采访时再度炮轰耶伦,认为美联储屈从于奥巴马政府的政治压力,将基准利率维持在极低水平,创造出一个“虚假的股市”。美联储根本没有独立性,他补充道。早在一个月前,特朗普在接受福布斯财经网采访时,就鼓动选民清空手上美股,称目前股市上涨的唯一原因是因为利率被人为压低,美联储政策会导致下一场市场崩盘。
    “现在社会可能对央行要求更多,而央行也试图想办法服务于这些目标,”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经济学教授阿兰?泰勒(Alan M. Taylor)表示,“因此,外界认为央行越来越不独立,而未来变得更政治化。在一定程度上,这样的事情已经在发生了。” (完)
    (整理、编写、责任编辑:王砚峰)
    2016年第67期(总第1678期)2016年9月16日(星期五)
    地址: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 E-mail:tsg-jjs@cass?org?cn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kingwyf@163.com
    邮编:100836
    电话:(010)68034160    传真:(010)68032473
    

Tags:全球经济风险点正在聚集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