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综合研究 >> 正文

巴西拟制止外国政府在该国抢购土地

http://www.newdu.com 2018/3/15 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佚名 参加讨论

                              经济走势跟踪
                     The  Pursuit  of  Economic  Trends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国内外经济动态》课题组
           2011年第18期(总第1140期)2011年3月11日(星期五)
    [本期要点]:中国三年内可能发生金融危机?    通胀和资本流入威胁亚洲经济    新兴市场货币缘何大热?    巴西拟制止外国政府在该国抢购土地      中国建立二元房地产市场    人民币汇率再创新高    [市场:股票市场普跌,小麦期货大跌]
    经济热点
    中国三年内可能发生金融危机?
     据《华尔街日报》3月10日报道,惠誉国际评级(Fitch  Ratings)近年来在分析中国银行业方面树立了极好的口碑,这主要是因为惠誉驻北京首席银行分析师朱夏莲(Charlene  Chu)的敏锐分析。她是2009年首批预言中资银行逐渐将贷款从资产负债表中转移到监管松散的信托公司、以规避政府设置的贷款上限的观察人士之一。去年12月,她和同事发表了一份报告,估计中资银行利用信托和其他工具规避政府制定的2010年新增贷款人民币7.5 万亿元(合1.14万亿美元)的限额,多发放了人民币三万亿元贷款而没有计在资产负债表中。
     上个月,中国央行实际上验证了朱夏莲的分析。中国央行说,实施已久的新增银行贷款措施没能控制住实际信贷流动,银行业去年新增贷款约人民币11.5万亿元。因此,当有报导3月8日援引惠誉另一位分析师的话,说中国有60%的几率在2013年前遭遇一场银行危机时,引起了一些人的极大关注。朱夏莲的分析指出了中国银行体系的严重缺陷,不过预言却使惠誉成了中国厄运预言领域的查诺斯(Jim  Chanos)。(译者注:查诺斯曾预言中国泡沫将破裂。)
     这位分析师就是惠誉驻伦敦高级主管福克斯(Richard  Fox)。他对彭博新闻说,惠誉认为,一旦房地产泡沫破裂,中资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将有出现窟窿的危险。他的这一令人震惊的评估是根据“宏观审慎风险监测”(Macro-Prudential  Risk  Monitor)做出的。MPI是惠誉2005年开发出来的一种预测潜在银行危机的分析监测系统。惠誉用一个基于信贷增速和资产价格增速的公式计算出MPI,并根据MPI得分将国家银行体系分为三类,其中MPI  1是风险最小的,MPI  3是风险最大的。
     据彭博报导,惠誉实际上早在去年6月就将中国归为MPI  3一类。不过当时基本没有人注意到。彭博说在3月4日电话采访了福克斯。据惠誉说,像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如果被评为MPI  3,有60%的几率在三年之内经历一场银行危机。因此,也就是说中国有一半以上的几率在2013年年中之前经历一场银行危机。惠誉根据对过去近40次银行危机的调查做出了上述论断。惠誉说,信贷、资产价格和实际有效汇率的异常迅速增长,这些加在一起,是对一个国家金融业厄运临头的可靠预警信号。
     有一些国家虽然被归为MPI  3一类,却并没有发生银行危机,也就摆脱了MPI  3的帽子。过去三年中就有巴西、法国、丹麦和新西兰。另一方面,据彭博的采访,MPI  3对包括爱尔兰和冰岛在内的国家的不幸预言成真了。
     福克斯3月8日接受《华尔街日报》电邮采访时说,我们会看过去危机发生前的指标和条件;MPI  3表明中国出现了这些指标和条件;过去的证据表明,中国有60%的机率会在三年内发生危机。
     如果中国银行业真的在未来28个月内发生危机,那么惠誉的预测将会获得有先见之明的美名──尽管这对世界经济来说会是坏消息。可以肯定地说,在中国,密切关注中国银行体系的专家中,几乎没人认为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有发生危机的可能性,包括那些赞同中国2009年以来的贷款热已经不可避免地造成大量新增不良贷款、人们有朝一日不得不正视这些不良贷款的那些人。
     惠誉评估的消息显然触怒了美国银行-美林中国经济学家陆挺,他在3月9日的一份报告中猛烈抨击了惠誉这一60%机率的评估。他写道,保持谨慎是一回事,夸大风险是另外一回事。
     中国的贷款增长确实令人担忧。银行业的未偿人民币贷款额在过去两年就增长了一半以上。几乎无法想象这种信贷狂潮不会出现严重错误。的确,监管者清楚地意识到了这些问题,也一直在努力确保银行拥有足够的抵押品用于担保地方政府支持的基础设施投资平台的贷款,地方政府被认为是最令人担忧的借款者。
     尽管如此,对于像中国何时发生金融危机一样不确定的事情,给它加上一个数字概率是有些不切实际,特别是,如果这个数字是基于适用于全球不同经济体的一刀切评估模式的话。
     根据惠誉的这一评估模式,警报拉响之前必须同时满足四个条件,私有领域实际信贷增长必须连续两年超过15%。房价必须每年上涨5%以上,实际有效汇率(即经通胀因素调整后的按贸易加权计算的汇率指标)必须在同一个两年内每年升值4%以上。最后,资产价格需要在这个两年内每年增长17%以上。过去十年大部分时间,中国已经达到了信贷和房价的条件,但2006年至2007年股市出现泡沫,人民币升值从2008年开始减缓。
     中国政府远谈不上是无所不能,但它确实有减缓或推迟危机的强大能力,特别是由于中国政府是银行的最终所有者,同时也是银行大多数重要借款者的所有者。银行体系显现出大裂缝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
     而英国《金融时报》3月10日报道,中国银行董事长肖钢对外界的一些说法表示不以为意,这些说法认为,过去两年中国在政府指令下信贷空前扩张,其结果是中国可能面对自己的银行业危机。“外面有一些分析和估算,称未来几年内中国可能发生一场金融危机,”这位中国市值第三大银行的董事长在北京全国人大年会间隙表示。“但我认为,银行业不良贷款大幅增加的几率很小。”
     仅仅在过去两年,中国各银行就发放了大约15.7万亿元人民币(合2.667万亿美元)的贷款,而2008年的新增银行贷款仅为略高于4.5万亿元人民币。面对当时的全球经济危机,北京方面的回应是打开信贷闸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新增贷款中有很大一部分流入了房地产和地方政府基建项目。分析师——甚至中国一些银行业人士——表示,这种信贷狂潮加剧了通胀,而很多贷款将无法偿还。肖钢承认,几乎可以肯定,中国各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会从目前不到1%的较低水平上升,但他表示,不会出现不良信贷大幅飙升的情况。
     评级机构惠誉在去年6月和11月两次警告称,根据该机构对多数大型经济体进行的标准化风险评估,信贷激增的结果是:中国可能在未来三年内面对一场银行业危机。
     肖钢表示,中国各银行迄今没有看到大量借款者陷入困境、无力偿还贷款的情况,同时他表示,对于中国政府能够在未来几年保持快速稳定的增长抱有信心。他表示,中国各银行近年对买房和买车的个人零售客户大幅增加放贷,也降低了银行业危机的风险。“谁都知道中国人有还债的传统,而且只会借自己将来有能力偿还的金额,”肖钢表示。亚洲金融危机之前,在韩国、台湾等经济体经历消费信贷繁荣期间,“文化上反感欠债”曾是一种常见的说辞,但在韩国和台湾,人们的借款习惯迅速发生了改变,导致不良贷款快速累积。
     中国的上一场金融危机在10多年前达到顶峰,当时政府对国有的银行业进行了纾困和重组。此前在 90年代中期发生了政府指令下的放贷狂潮,按照一些人的估算,那场放贷狂潮造成高达50%的不良贷款率。中国政府已指示各银行今年减少放贷,自去年10月以来,还至少5次提高了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肖钢表示,中行预计今年发放约6000亿元人民币新贷款,低于去年的大约6200亿元人民币,但这不太可能对利润造成重大影响,因为利率上升将提高贷款和债券的回报率。
                                         (综合消息)
                         国际经济
    通胀和资本流入威胁亚洲经济
     据《华尔街日报》3月9日报道,标准普尔公司3月8日表示,亚太地区经济增长势头强劲,对该地区的信用状况构成支撑,但大规模资本流动以及不断上升的通货膨胀压力却带来了重大风险。
     标准普尔在报告中表示,预计未来几年亚太地区部分国家的信用品质将有所提升,印度尼西亚的正面评级前景显示出该国评级可能上调的预期。但该机构指出,亚太地区许多地方通货膨胀正在上升,这对印度、印度尼西亚及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稳定构成风险。标准普尔还强调了应对资本流动可能给印度尼西亚、韩国及泰国带来的问题,这些问题或者源于资本流动导致汇率管理更加困难,或者是由于在试图控制资本流动的过程中可能出现政策失误。
     报告指出,总体而言,采取资本控制等措施人为压低汇率是把双刃剑,可能招致关税和数量限制方面的贸易报复措施。该机构表示,中国正在卷入这样的较量,其对亚洲其他国家的影响一段时间以来一直是人们的主要担忧;美国的高失业率以及即将到来的国会中期选举使相关风险大幅上升。报告补充称,任何严重影响中美贸易的行为都可能给其他地方带来大的影响,尽管中国近期允许人民币逐步升值的举措或许会使这种可能性降低。该机构表示,预计中国将采取更多政策措施,稳定通货膨胀预期;若出口保持强劲,中国可能会让人民币升值的幅度显著高于2010年。关于印度,报告指出,通货膨胀是该国短期内的最大挑战,预计印度央行将进一步加息,但为遏制物价上涨,印度还需要采取货币政策之外的措施。日本方面,标准普尔表示,如果日本政府能够采取措施整顿财政,改善经济增长前景,将提高主权信用评级上调的可能性。但该机构告诫称,若日本的财政前景再度恶化,将为信用评级带来下调压力。
     另据《华尔街日报》3月10日报道,亚洲各国最近碰到的通胀问题有可能比之前预计的要严重,对此问题的担忧也越来越多。眼下,亚洲各国政府正忙着应对劳动力短缺和其它一系列在经济快速增长期常见的问题。过去几个月里,亚洲地区的通胀担忧日益上升,但主要集中于受恶劣天气影响而加剧的食品价格上涨以及中东地区政治形势紧张造成的油价高企。
     为抑制通胀,泰国央行已上调了基准利率;泰国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也开始浮出水面。但现在紧张和不安主要围绕排除了能源和食品等价格波动较大的商品的“核心通胀率”(core  inflation),这一指标在亚洲大部分地区一直在上升。3月9日,泰国近几个月来第三次上调基准利率,并称该国的整体通胀率与核心通胀率都感受到了压力。
     韩国央行3月9日在一份报告中说,在该国的经济复苏之后,通货膨胀不仅来自于供给短缺,也来自于需求方。另外,韩国央行行长金仲秀警告说,今年上半年,该国的通胀率可能会突破韩国央行的预测值。
     经济学家说,许多亚洲国家已经完全从最近的全球金融危机中复苏,回到了2008年危机发生之前的情况:长期的经济扩张令劳动力、土地、基础设施和工厂产能严重短缺。在一些亚洲国家,失业率又回到了危机发生前的水平。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香港和韩国的失业率目前低于4%。在一些国家,衡量工业产能利用率的指标正处于或高于历史平均水平,农业或新增住宅开发用地已经变得越来越稀缺。
     野村证券驻香港的经济学家苏巴拉曼说,亚洲“没有太多的懈怠”。其结果是,他和他的同事相信亚洲地区通胀“将长期持续”。
     许多因素会改变这种经济前景,比如来年农业大丰收以及中东地区的紧张局势有所缓解。这能降低粮食和石油价格。政府可以通过大幅加息进一步抑制通货膨胀,而中国等一些国家可以通过提高工人的劳动生产率(用较少的人手生产较多的产品)来解决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即便如此,在亚洲各国,有关通货膨胀的讨论越来越集中于国内产能限制等问题,而不仅仅是围绕粮食和原油。以新加坡为例。1月份,新加坡的通胀率为5.5%,在亚洲各国中算是比较高的。在过快发展导致的问题方面,新加坡也是首当其冲。新加坡的国民对过快发展的负面效应越来越不满意,其中包括不断恶化的交通状况,过于拥挤的地铁以及不断上涨的房产价格。这种趋势也在向富裕程度不如新加坡的亚洲邻国蔓延。但一个大问题是廉价劳动力的短缺。随着时间的推移,劳动力市场肯定会变得更加紧俏,未来几年多数行业都会出现劳动力短缺。
     一些经济学家提醒,新加坡很难说是代表了整个亚洲,因为它的经济相对发达,出生率低,规模小,所以本地劳动力规模比印度、中国,甚至人口6500万的泰国都小很多。但其他国家也面临着劳动力市场的束缚。中国去年就曾反映它自身广受关注的工资压力,而菲律宾招聘机构说,他们面临着IT从业者的短缺,一些雇主过去一年最高加薪20%。
     中国一年一度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正在召开,其间一个接一个的官员宣布将把抗通胀列为他们高度优先的工作,但也承诺要提高收入水平,而收入水平的提高本身又会带来物价压力。
                                         (综合消息)
    新兴市场货币缘何大热?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近年来,外汇已被人们普遍接受为是一种合理的资产类别,尽管事实上它是一种零和游戏。与股票、债券或地产等早已确立的资产类别不同,货币作为一个整体,其价值是无法上升的——某些货币的收益,必然会被其它一些货币的亏损所抵消。用投资术语说,外汇的β值为零。
     这就促使投资者开始寻求(至少从理论上说)可以持续创造正回报的特定策略。其中最著名的是套利交易:即做多有高利率支撑的货币、同时做空低收益率货币的策略。该策略看起来的确可以系统性地创造正回报,不过其间会周期性地出现令人反胃的逆转。
     另一种可选的策略源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Balassa-Samuelson  effect,简称B-S效应)。1964年,匈牙利经济学家贝拉?巴拉萨(Bela  Balassa)与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各自独立发现了这一效应。
     这一假说认为,生产率较高(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较高)的国家,其平均价格水平也应更高。这从《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的巨无霸汉堡包指数(Big  Mac  Index)中可清楚地看出:表面上看似一模一样的产品,其价格却大不相同:从中国的1.95美元,到挪威的7.20 美元不等。因此,实际收入增长超出平均水平的国家,其相对于其它经济体的价格应该会不断攀升,实际汇率也会不断走强。
     鉴于当前的世界形势,对这一效应的利用,普遍反映为做多新兴市场货币、做空发达国家货币的策略。这或许是近年内有利可图的策略。 Record  Currency  Management首席执行官詹姆斯?伍德-科林斯估计,自1998年来,驻英投资者从新兴市场股票获得的收益中,外汇的贡献率占到了三分之一至50%。他表示:“投资者对投资新兴市场资产十分关注,但有一点他们仍不那么清楚,即这些回报在多大程度上是由汇率、而非基础资产推动的。”
     然而,尽管有趣,这一发现却几乎没什么实用价值,除非有一些根本性理由让我们相信这一趋势将继续。B-S效应假说的支持者深信情况将必然如此。德意志银行全球外汇策略主管比拉尔?哈菲兹表示:“当一国经历从农业经济体转型至发达经济体的根本性变革时,(其货币)的均衡价值会上升。在发达国家,货币通常会围绕着一个固定值波动。”“随着亚洲不断发展,我们确实认为,实际汇率会随之上升。”
     汇丰(HSBC)全球外汇策略主管戴维?布卢姆补充称:“所有人对此都深信不疑。如果新兴市场的生产率增速超过发达国家,相对于我们,他们应该会变得更为富有。同样,他们对世界资产的需求相对于我们将会上升。”
     市场普遍预计的新兴市场货币的走强,无疑要凭借新兴国家持续缩小与发达国家在人均产出方面的差距。人们进行了多种多样的尝试,对这种影响加以量化。哈佛学者、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首席经济学家肯尼思?罗格夫估计,一国人均收入相对于美国每增长1%,其相对于美国的价格水平就会增长0.42%。
     然而,无论以哪一点作为起点,大多数国家都不在B-S均衡线上——如果一国价格水平/汇率随收入上升,它应该沿这条“趋同路径”运动。另一位哈佛经济学家杰弗里?弗兰格尔(Jeffrey  Frankel)的论文估计,十年后,它们与B-S均衡线的偏离度将会缩小一半。
     天达资产管理公司(Investec  Asset  Management)新兴市场外汇经理包伟格(Werner  Gey  van  Pittius)赞同这一观点。他指出,由于资产价格泡沫、扩张性货币政策以及央行的干预与惰性,外汇有可能偏离“公允价值”。他指出:“货币不会自发调整。也不会出现大幅度升值,因为央行会加以行限制。”包伟格运用哈佛的估计,并将一系列预测数据——新兴市场增长5%、发达市场增长2%、新兴市场货币目前被低估了10%——纳入考虑之后,预计未来十年,除了收益率上升外,新兴市场国家货币的即期价格每年将上涨1.7%,四舍五入后为2%。“这显然存在固定的β值,”他总结说。
     Record去年12月推出了一只新兴市场货币基金(EM  Currency  Fund),试图从上述趋势中获利。该基金持有13种新兴货币的多头头寸,以及4个发达国家货币的空头头寸。
     伍德-科林斯辩称,投资纯粹的货币基金有很多好处,比如,流动性更强、不会受资本管制或查抄的影响(如果头寸是通过远期合约持有的话),以及更容易构建等权投资组合。布卢姆附和他的观点:“投资外汇要看相对条件,而投资股票与债券则要看绝对条件,(有利于新兴市场)的相对论据十分有力。”
     不过,哈菲兹警告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投资者应具备判断力。他表示:“经验证据五花八门。我们不能单单依赖B-S效应,来左右外汇投资。”
                                               (FT,2011.3.9)
    巴西拟制止外国政府在该国抢购土地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巴西正准备出台相关法规,禁止外国政府、国有企业及投机商在巴西购买农业用地,同时引入“真正的”私人部门投资者。去年,由于担心以中国为首的外国政府在新兴市场抢购土地,以增进本国食品安全,巴西政府对外国在巴西进行农田新投资作了严格限制。
     但随着全球粮食价格在 2月份创下历史新高,巴西农业部长瓦格纳?罗西表示,巴西迫切渴望向农业部门引入新资本,以扩大本国在全球农产品出口中所占份额,同时继续屏蔽掉不受欢迎的“主权投资者”——或外国国有企业。“我们必须在会对我们的主权构成威胁的投机者和主权基金,以及能带来好项目的外国投资者之间,作出正确区别,”罗西向英国《金融时报》表示。
     巴西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有能力提高粮食产量、以满足全球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的国家之一。但要想充分挖掘其潜能,该国农业部门将需要巨额的国内外投资。巴西已经是全球第一大咖啡和糖出口国、第二大大豆种植国和第三大玉米出口国,但人们仍急切需要该国提高产量,以缓解全球粮食短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上周警告,鉴于新兴市场的需求不断提升,全球粮食价格必将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保持在高位。今年2月,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全球粮食价格指数连续第八个月出现增长,创下历史新高。
     去年,在目睹了中国、韩国和海湾国家等外国政府在非洲和其它地区大量购买土地,以增强本国食品安全后,由前总统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领导的巴西政府重新解释了限制外国投资农业用地的法律。土地购买热潮招致恶名,是在韩国大宇试图在马达加斯加购买一大片土地,结果帮助引发了该非洲岛国的政变之后。
     罗西表示,他计划最早于本月向内阁递交一份技术报告,完善巴西对外国土地所有权的限制。他拒绝指明有哪些国家让巴西感到不安,但分析人士表示,其主要对象显而易见。咨询公司Agroconsult的负责人安德烈?佩索阿表示:“‘主权基金’指的就是中国的主权基金。”
     罗西表示,2010年,巴西的谷物——大豆、大米、小麦及其它农作物——产量有望创下历史新高。鉴于拉尼娜降雨造成的破坏没有预计的那么严重,今年产量还会进一步提升。预计今年巴西的谷物产量将达到1.5亿至1.55亿吨,高于去年的1.49亿吨。这其中将包括约7000万吨的大豆。
                                             (FT,2011.3.7)
                           国内与港台经济
    中国建立二元房地产市场
     新加坡华侨银行分析师谢栋铭撰文分析指出,2011年两会会程过半,本届两会标志着中国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开始,也相信是中国经济的转折点。十年后回过头来看“十二五”的话,其可能与中国改革开放和加入世贸组织等一系列重大经济活动一起在现代中国经济发展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所谓时势造英雄,而“十二五”正是赶上了这个全球变化的大趋势。这种变化既有内因也有外因的影响。从内因看,中国在经历30年经济高速发展之后,粗放型发展的弊端渐现,政府对民生和贫富差距等问题的重视也意味着中国经济将在未来走上更细腻的发展道路。
     而从外因来看,2008-2009年全球性经济危机已经验证了之前发展中国家过度依赖出口和投资,发达国家过度依赖消费的经济发展模式无法保障全球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而在这种大环境下,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大国需要寻找一种更为全面的经济发展战略来确保未来十年的持续发展。
     中国总理温家宝在人大开幕式上做的政府工作报告已被国内外媒体广泛报道。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下调经济增长目标值以及政府对经济保障房建设的承诺。
     中国政府将“十二五”经济平均增长目标由“十一五”的7.5%下调至7%。“十一五”期间受到投资等因素影响,经济平均增幅达到11.2%,远超过7.5% 的增长目标。”“十二五””期间,由于投资动能保持,经济增幅可能依然会保持在7%目标增长值以上。不过政府下调经济增长目标值的决策则显示了中国经济已经到了重量向重质转变的阶段。
     温家宝在政府工作中表示中国今年计划开工1000万套经济保障房,较去年的580万套保障房大幅上升。而之前媒体也报道中央政府已与地方政府签立了军令状,要求所有项目在10月31日之前开工。
     虽然我们没有能力预测中国房价走势,但这种二元化的住房市场在新加坡并不是新的概念。新加坡有超过75%的居民居住在政府建的组屋中。此外,新加坡组屋经验也显示二元化的房地产市场确实能帮助提高房屋拥有率,尤其是低收入家庭的拥有率。
     另一方面,近期关于中国政府在房地产市场中该扮演何种角色的争论不断。其中争议最大的就是近期大规模出台的非户籍居民城市限购令。在政府无法干预刚性需求的情况下,政府能干预的主要就是投机需求和供给。
     一般观点认为,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政府的手在房地产市场中出现过于频繁。从我们的角度来看,在当前二元房地产市场形成中,政府的角色应该更为多样性。
     如果把二元市场分成一般住宅市场和经济保障房市场的话,政府应该有两只不同的手在不同的市场中。经济保障房市场需要政府持续的干预,而一般住宅市场中则可能需要政府少干预。因此,限购令这种较为极端的干预手段只能作为一个临时过渡政策。
     不过,在当前二元化市场构建过程中,在保障房市场尚未成熟之时,限购令在某种程度上符合当前的利益。在中国治理房价屡屡未果之际,保障房无疑成为稳定中国房市的救命稻草。但是保障房市场的完善需要几年的时间,中国需要一个稳定的房地产市场来发展保障房市场,而限购令则能为保障房市场的发展争取更多时间。
     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由于受到资源的限制,要同时满足不同阶层的需求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集中资源解决低收入者住房问题固然重要,但是无法涉足保障房市场的中产阶级则可能发现自己无法从保障房市场早期的发展中受益。这也是政府在未来几年需要面对和解决的主要问题。
                               (新加坡《联合早报》,2011.3.11)
    人民币汇率再创新高  
     据香港《大公报》3月8日报道,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连续第三个交易日再创汇改以来新高,中国人民银行3月7日将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设定在6.5651兑一美元,较上一交易日中间价续升20点子。此外,在中国的外汇交易中心,人民币询价昨日收报6.5634兑一美元,汇率较3月4日收市价6.5686再升52 点子,亦创下2005年汇改以来新高。
     汇商表示,市场对人民币长期升值预期升温,外界对人民币升值压力未减。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发表的 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以稳物价、增就业、遏止房价过快上涨等成为首要目标任务,市场因此预期央行仍将透过采用货币工具去压抑通胀。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行长杨子强亦表示,人民币今年肯定会升值,但升值的步伐是缓步升值,并在可控范围内。
     另一方面,央行今日将招标发行10亿元人民币一年期央票,发行量维持在地量。虽然近期二级市场收益率回落,让该期限央票一二级市场利差缩窄,但投资价值偏弱仍令需求低迷。交易员表示,考虑到两会期间政策面相对平稳,预计3月8日一年期央票发行收益率将继续走稳。
     央行公开市场3月1日发行的10亿元一年期央票发行收益率连续第二次持平于2.9972%。至于3月3日发行的10亿元三个月期央票,发行价格持平于 99.35元,对应收益率则微涨0.72基点至2.6314%;同时进行的400亿元九十一天期正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仍持平于2.63%。
     另据《大公报》3月11日报道,中国人民银行3月10日发表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张晓慧的署名文章称,自2005年7月汇改以来至去年底,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累计升值25%,对欧元汇率累计升值14%。根据国际清算银行数据测算,至2010年底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14.8%、实际有效汇率升值22.6%。下一阶段,将继续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汇率弹性。
     张晓慧在文章中指出,根据“十二五”规划总体要求,下一阶段,央行将继续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改善宏观调控能力;同时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发挥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增强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而按照宏观审慎管理的要求,央行将确立审慎合格金融企业必须具备的硬约束条件,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提高定价能力,促进市场定价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逐步放开替代性金融产品的价格,尽量避免银行产品的过分交叉补贴,实现各类产品的市场化定价。此外,通过多个领域互动和相互促进,特别是加快金融市场的培育,从机制建设入手,创造条件使市场在利率决定中发挥更大作用。
     她重申,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对促进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抑制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维护发展战略机遇期和国际经贸环境等具有积极作用。同时,作为发展中的大型开放经济体,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是实现中国宏观经济内外均衡,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必要要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也将有助于提高中国实施金融宏观调控的主动性和有效性。
                                                 (综合消息)
    ×××××××××××××××××××数据速报××××××××××××××××××
    全球主要股市2011年3月11日收盘点:
    道琼斯工业平均:12044.40↓;纳斯达克:2715.61↓;标普五百:1304.28↓;英国FTSE100:5828.67↓;法国 CAC40:3928.68↓;德国DAX:6981.49↓;日经225:10254.40↓;上证综合:2933.80↓;香港恒生:23249.80↓;台湾加权:8567.82↓;新加坡海指:3043.49↓;越南指数:495.06↑;南非金融时报40指数:28070.70↑;巴西BVSP:66684.60↓;印度BSE30指数:18174.10↓
    全球汇价及主要商品期货价2011年3月11日收盘价(伦敦铜期货价3月10日):
    欧元/美元:1.3905↓;英镑/美元:1.6078↓;美元/日元:81.9685↓;美元/人民币:6.5745↑;美元/港币:7.7877↑;纽约交易所(COMEX)黄金期货(2011年5月交割):1421.800美元/盎司↓;WTI轻原油(2011年4月):101.16美元/桶↓;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铜(3月期):9209.00美元/吨↓;CBOT小麦期货(2011年5月)7.1860美元/蒲式耳↓;波罗的海干散货货运指数:1562.00↑
    (摘编:李彦松;责任编辑:王砚峰)
    2011年第18期(总第1140期)  2011年3月11日(星期五)
    地  址: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      E-mail:tsg-jjs@cass.org.cn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kingwyf@263.net  
    邮  编:100836
    电  话:(010)68034160    传  真:(010)68032473
     下载或查看文档附件

Tags:巴西拟制止外国政府在该国抢购土地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