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综合研究 >> 正文

中国三季度经济增长有所放缓

http://www.newdu.com 2018/3/15 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佚名 参加讨论

                           经济走势跟踪
                   The  Pursuit  of  Economic  Trends
         2010年第83期(总第1102期)  2010年10月22日(星期五)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国内外经济动态》课题组
                     经济热点
    中国“三农”挑战重重  
     据路透社报道,“无农不稳”的古训对当今中国依然适用。在中国大力推进城镇化之际,面对新农村可能被崛起的新城镇替代,粮食及农产品价格节节攀升,中国13亿人的口粮将如何保证?
     中国农产品供给压力将长期存在,已成为“三农”(农业,农村和农民)需直面的挑战。未来唯有加大三农投入,将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作为双轮驱动,或许才是最终解决之道。
     “根据中国的历史教训,一旦农业出问题就会影响到社会和经济的稳定,近期中国明显增加的通胀压力又再次进行验证,“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张卓元在该院10月22 日举行的一个论坛(注: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0?经济学: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社会保障与人力资源发展)上认为,”中国以后如果出问题可能就是在粮食和资源环境方面。”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在同一场合(提交的论文)表示,在今后及相当长一段长时期内,中国“三农”将面临三大挑战,包括如何确保农产品供给,如何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以及如何协调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
     张卓元并提到,市场原本预期今年7月会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顶,但事实上8月、9月连续向上,主要原因就是农产品价格上涨带动。国家统计局10月 21日公布数据显示,9月CPI同比上涨3.6%,涨幅再创23个月来高点;其中食品上涨8.0%.而为控制通胀预期,中国央行此前已于周二晚间意外宣布三年来首次加息。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指出,9月CPI上涨因素中,翘尾因素产生影响达1.3个百分点,占同比涨幅的36%;而新涨价因素占到CPI同比涨幅的64%。与上个月相比,新涨价因素的影响略有扩大,主要来源于食品价格的上涨和居住价格的上涨,两个因素贡献90%.
     尽管中国今年农业生产形势较好,秋粮预计增产较多,全国粮食有望再获丰收,但“三农”问题上面临的困难依旧不可低估。陈锡文表示,由于人口、资源、环境等压力,中国农产品供给压力将长期存在。去年中国耕地面积是18.26亿亩,播种面积23.5亿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不低于16亿亩。现在采取的各种各样措施,就是围绕经济杠杆引导农民能种上16亿亩的粮食,否则产量达不到1万亿斤,满足不了需求。
     “尽管政府一直强调农业是重中之重,但事实并非如此。”张卓元称,中国对三农方面的投入增幅远低于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增幅,今年不断爆发的洪水灾害就与财政对水利设施建设方面投入的大量欠帐有关。他指出,中国今年对三农安排的投资增幅为12.8%,而前九个月,全国财政收入增幅达22.4%;全国财政支出增幅20.6%,政府对三农方面的投资依然严重不足。此外,他提到,中国以牺牲农业加快发展经济的模式也难以为继,“无论是长三角或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都是牺牲了大量的农田,这条路很难继续走下去,中国18亿亩的耕地红线面临突破。”
     眼下,中国已明确“十二五”(2011-2015年)经济发展的主线,调结构及经济转型,同时大力推进城镇化,如何协调城镇化与建设新农村的关系相当现实。
     陈锡文指出,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仍将有大量人口生活在农村,因此一定要把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作为双轮驱动,并行不悖地推进,而不应简单地认为只要推进城镇化就可以解决农村的发展问题。尽管目前的城市在空间上不断扩张,但并没有给农民创造多少转为市民的机会和条件,同时城镇化的布局也存在问题。近期城镇化的重点是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但大城市生活成本很高,农民很难成为正常市民。因此要将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作为发展重点,为农民的新近转移创造条件。
     发改委下属的中国宏观经济研究学会秘书长王建此前在接受路透专访时也表示,中国目前70%的打工人群是在沿海城市,而内陆却集中了70%的中小城市,与政府鼓励的城镇化集中在内陆形成空间错位,使得中国城市化更需从战略高度规划,并应将其作为十二五的重要内容。
     根据中国政府制订的“十一五”(2006-2010年)规划,到2010年城镇化率提高到47%。目前,从统计数据上看,中国城镇化率达到46.6%。但专家普遍认为中国的城镇化率被大大高估了,因为在目前统计的6亿城镇人口中,包括1.5亿农民工在内,至少有2亿人并没有享受市民的权利。
                                           (Reuters,2010.10.22)
                           国际经济
    美联储黄皮书:美国经济继续温和增长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据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美联储)周三(10月20日)发布的黄皮书(又译“褐皮书))报告显示,9月份及10月初的美国经济活动继续温和增长,数个辖区的经济加速增长。美联储称,住房市场依然低迷,12个辖区的房屋销量大多低于上年同期。
     报告发现,投入成本小幅上升,但基本没有通过提高商品和服务价格的方式转嫁给消费者。
     据黄皮书显示,大部分辖区的消费者支出呈持平或小幅上升局面,而且零售商们表示,消费者们正在缓慢恢复信心。不过美联储还表示,消费者购买行为正较大程度地局限于必需消费品。不过未呈现出这种普遍乐观趋势的是亚特兰大和里士满辖区,这两个辖区的购物客流量和销售额均有所下滑。
     大部分辖区的新车销量也呈持平或增长局面;二手车销量也很强劲,二手车价格受到市场需求和较低库存的提振。大部分辖区制造业继续扩张,出口提振了数个地区的生产活动。但制造企业招聘活动依然低迷。一些辖区住房市场有所起色,费城联储成屋销量上升;里士满、堪萨斯城和达拉斯辖区的高端住房销量也有所上升。秋季伊始的贷款活动依然维持在低位,但某些辖区的贷款需求小幅上升。里士满和达拉斯辖区贷款活动小幅增加。
                                 (WSJ,2010.10.21)
    欧洲猛砍赤字  拒绝凯恩斯
     据综合消息,自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后,欧盟(EU)多个国家均开始大刀阔斧般地削减赤字,其中包括英国、法国等核心欧盟成员国,同时包括希腊、葡萄牙、爱尔兰等外围国家。在经济疲软的情况下,巨额赤字无疑成为各国政府最为头疼的问题,消费者缺乏信心,国债收益率不断攀升并屡创历史新高,各国政府不得不面临提振经济与削减巨额赤字的双重考验。
     为获得欧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紧急援助资金,希腊已经实施了严厉的财政紧缩措施,而这也引发了多次全国范围的大罢工,对经济及社会稳定构成威胁。
     爱尔兰政府将于下月出台一项为期4年的减赤计划,以期重新挽回投资者对爱尔兰的信心,并相信其不会重蹈希腊的覆辙。爱尔兰财政部10月21日表示,已经设计了三个不同的紧缩计划,分别为30亿欧元、45亿欧元以及70亿欧元左右。
     近期,爱尔兰财政部宣布了援助包括盎格鲁爱尔兰银行(Anglo  Irish  Bank)在内的国有银行业援助成本,称这一援助计划或将令该国预算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升至32%的水平,远远高于欧盟监管机构的要求。爱尔兰反对党金融部门发言人表示,爱尔兰政府正考虑在未来4年内削减150亿欧元财政支出,并预计若2011年削减70亿欧元,将助其赤字占GDP比例降至10%以下。统一党同时表示,并不排除通过削减社会福利及岗位数量来控制财政预算,但表示不会削减公共部门的薪资水平。
     另外,葡萄牙反对党与执政党之间亦就减赤计划进行商讨。
     英国也宣布了该国史上最大规模的赤字削减计划。英国财政大臣奥斯本表示,仍然坚持6月公布的紧急预算案中的财政紧缩时间表。为了大幅削减1560亿英镑的预算赤字,政府计划在未来5 年收缩财政1130亿英镑,其中包括削减支出830亿英镑。此项计划意味着,英国公共部门有高达50万人或将面临失业,银行也将面临巨额税收。
     分析者认为,欧盟某些核心成员国及诸多外围国家债台高筑对欧洲经济构成了最大的威胁,虽然各国已逐步开展减赤措施,但过程将布满荆棘,也将如定时炸弹一般埋在欧洲乃至全球投资者的心里。
     另据美联社/纽约时报报道,今日大多数的欧洲国家在亟思如何提振经济的对策时,都拒绝用凯恩斯的赤字支出理论。凯恩斯主张为了避免经济陷入长期的不振,政府必须透过举债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来提振经济。然而现今欧洲各国采取的却是相反的策略:削减支出以求达成财政平衡。事实上,整个欧洲地区经济陷入二次衰退的危机未除,但从德国到希腊等各个国家却都致力于删减公共支出,却不探讨此举究竟是不是一个正确的方向。
     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自由派经济学家狄龙表示,“凯恩斯主张以维持需求稳定成长为核心的理论已式微,欧洲国家的看法是他们只要顾好财政健全,至于全球经济需求就有劳美国来管。”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兹认为,英国提出的经济方案是一场豪赌,可能导致经济增长下滑、需求减弱、税收减少与失业问题恶化,国债甚至不降反升。
     狄龙与其它经济学家都主张,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政府都该扩大财政支出来提振经济,哪怕短期预算赤字可能扩增,目前美国政府甚至欧洲学界都有凯恩斯理论支持者,但在欧洲政治圈却听不到政府应扩大支出的声音。伦敦经济学家李利科表示,“凯恩斯学派目前在英国根本不受重视,原因在于英国国内都非常担心赤字问题失控。”
                                   (综合信息)
    日本20个月来首次下调经济评估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日本政府10月19日公布月度经济报告,称近期日本经济的增长动能似乎已进入停滞状态。这是日本政府自2009年2月以来首次下调对经济状况的评估。日本内阁府一名官员向记者表示,之所以向下修正经济评估,主要是因为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对其他亚洲国家的商业活动构成不利影响,这些国家对日本商品的需求也相应下降。
     政府经济报告连续第二个月下调了对出口的评估,同时也下调了对工业产出的评估;此前,日本政府曾在8月份向下修正了对工业产出的评估。报告称,出口及工业产出均在走软。
     日本政府很有信心,希望在政府推出经济刺激措施以及海外经济体出现好转的支撑下,经济停滞只是暂时现象,日本经济将继续增长。但日本政府也表示,日本经济仍面临诸多下行风险,如日元走强等,这些风险可能引发日本经济陷入又一轮衰退,因而需要采取进一步的措施。此外,日本政府也再次向日本央行提出要求,称日本政府将与央行通力合作,希望央行能够通过采取适度、灵活的货币政策来继续支持日本经济。
                                   (WSJ,2010.10.19)
    亚洲新兴国家面临外资潮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随着越来越多的资金从西方涌入新兴市场,最担心资产泡沫和汇率波动的地区,莫过于亚洲迅速增长的经济体了。今年,外资涌入了亚洲地区的债市和股市,推动亚洲货币兑美元汇率大幅走高,提升了亚洲政策制定者采取有力回应措施的前景。
     实际上,一些国家已开始做出回应。10月20日,泰国出台了对外国投资者持有本国国债征税的方案,此举旨在抑制可能影响稳定的资金流入。其它亚洲国家——其中许多国家已出手干预外汇市场,以减缓本币升值步伐——可能效仿泰国,在未来数月出台资本管控措施。
     野村证券首席亚洲经济学家苏博文(Rob  Subbaraman)表示:“资金大规模流入亚洲的条件已非常成熟,比几十年来任何时候都要成熟。”但由于人们预计,如果美联储出台第二轮紧急货币宽松政策以提振美国经济,就会造成大量廉价美元充斥全球市场,问题是:是否可能采取资本管控措施。
     随着投资者追逐收益率更高的货币,资金一直在以令人眩目的迅速涌入亚洲市场。国际金融协会(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预计,2010年流向亚洲新兴国家的净私人资本将达到逾2700亿美元,2011年将流入同样多的资金。其结果是亚洲货币大幅升值,令作为该地区众多经济体支柱的出口商承压。泰铢兑美元汇率今年上涨近12%,升至 1997-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马来西亚林吉特上涨近11%,菲律宾比索上涨6%,印尼卢比上涨5%。
     法国农业信贷银行策略师戴锐斯?科瓦茨表示:“我们将会看到亚洲各国纷纷出台控制措施,问题仅在于它们有多么激进。”泰国针对外国投资者从政府债券和国有企业债券中获得的资本收益和利息征税15%的举措,已激怒了外国投资者。但这不太可能对抑制资本流入泰国有多大帮助。科瓦茨表示:“外国投资者涌入泰国,并不是看中债券或股价上涨所带来的回报,而是因为他们想买入泰铢。”
     亚洲货币兑美元汇率将继续走高的观点,可能仍将是推动资本流入该地区的主导因素之一。上周美联储会议记录显示,委员们一致支持采取进一步货币放松举措,强化了上述观点。此外,尽管美国利率水平仍接近于零,亚洲各国央行已开始加息。预计该地区与美国利差的日益扩大,将吸引更多渴望高收益的投资者进入亚洲市场。
     面对可能导致最终崩盘的资产泡沫,一些国家将资本控制视为合理举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表示,此类举措是一种“在特定情况下控制资本流入的合法手段”。然而,分析师认为,亚洲政策制定者将避免出台过于严厉、对外国资本流入产生重大影响的资本管控措施。他们认为,各国政府终究不愿出台过于繁冗的交易税或限制,以免扼杀关键的外国投资或引发资本逃逸。而且,限制资本流动在许多贸易协定中是非法的。
     此外,尽管IMF和其它多边机构认可资本控制,从而为泰国等国使用这一工具铺平了道路,但经济学家怀疑它们的长期价值。IMF表示,资本控制可以抑制货币升值和资产泡沫的形成,但代价是降低经济效率和阻碍金融市场的发展。
                                               (FT,2010.10.18)
                       国内与港台经济
    中国三季度经济增长有所放缓  
     据英国《金融时报》10月22日报道,国家统计局10月21日公布,中国经济第三季度同比增长9.6%,较第二季度10.3%的扩张速度温和放缓。9月份消费价格指数(CPI)也从上月的3.5%微升至3.6%,再次高于政府为全年设定的3%的目标。9月份,中国零售额同比上升18.8%,高于8月份的 18.4%。不过,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3%,相比前一个月的13.9%有所放缓。
     中国并不发布季度环比增长数据,但许多经济学家计算,相比前一个季度,增长势头在第三季度实际上有所增强。高盛表示,经季节因素调整后,中国经济增幅已从第二季度的7.6%,加速至第三季度的9.6%;苏格兰皇家银行表示,第三季度的增幅已从7.4%提高至9.9%。经济学家们表示,正是这种通胀与强劲基础增长率的结合,加上楼市开始再次抬头的迹象,才说服有关部门在10月19日加息0.25个百分点,这是近三年来中国首次加息。
     周小川在加息之后的首次公开讲话中表示,资产泡沫仍是一个风险。“国内信贷持续扩张动力仍然较强,跨境资本流动蕴含潜在风险,”周小川在21日发布的他日前在上海发表的讲话中表示。“流动性过多、通货膨胀、资产价格泡沫、周期性不良贷款增加等宏观风险将会显著上升。”
     苏格兰皇家银行的贝哲民表示,加息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尽管政府努力阻止投机性购买,但楼市仍呈现出反弹迹象。“房地产开发商看到,收紧措施已不再有效,这意味着它们没什么理由推迟动工。”
     令人更担忧资产泡沫卷土重来的是,中国基准股指仅在过去两周就飙升近13%。政府控股的中国各银行去年进行了空前规模的放贷,以求帮助中国抵御金融危机的肆虐,近几个月,放贷又有所反弹,向本来就充斥流动性的中国经济注入更多资金。银行还增加了资产负债表外的放贷,分析师们预期,它们将大幅超出政府全年新增贷款7.5万亿元人民币(合1.127万亿美元)的目标。
     虽然一些经济学家担忧潜在的通胀压力,尤其是鉴于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上升,美国又在实行宽松货币政策,但里昂证券驻上海经济学家罗福万表示,增长前景仍是稳定的,官方只是要“抑制过度的乐观情绪。中国经济明年仍有望实现8%至9%的 GDP增幅,而且根据目前状况,实际增幅将更接近9%。”
     另据美国《纽约时报》10月21日的报道说,中国第三季度经济增速出现放缓,但分析师们认为,增速放缓是回归正常、可持续增长状态,而非经济萧条的开始。报道援引瑞银中国经济学家汪涛的话说,预计中国第四季度的经济增速会进一步有所放缓,因为届时政府的节能和房地产调控举措将开始见效,而出口增速则会继续下降,但中国的经济增长依然会非常强劲。
     而据英国《每日电讯报》10月21日的报道说,中国第三季度的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分析师们大体对此反应积极,他们认为与国内需求增长放缓这一短期风险相比,政府更应关注通货膨胀率上升以及中国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出现的资产价格泡沫这一长期问题。报道援引分析人士的话说,中国周二出人意料地上调利率表明,中国经济基本面强劲,中国决策者相信他们正在成功地对中国经济进行软着陆。报道援引财经分析机构HIS全球观察的中国问题分析师阿里斯塔尔?索恩顿的话说,虽然中国经济增速的短期放缓意味着中国对世界其他国家的商品需求会少一些,但长期而言,这种放缓对世界经济有益,因为中国经济无法继续以如此失衡的方式如此高速度地增长了。
     英国《卫报》10月21日的报道则说,中国第三季度的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至9.6%,这显示中国经济正在找到一条更加可持续的发展之路。中国9月份的消费物价涨幅达到3.6%的23个月高点,这主要是受当月食品价格较上年同期上涨8%的影响。报道说,多数分析师认为,中国加息25个基点旨在遏制房地和其他资产价格的上涨,而非遏制通货膨胀,因为加息对食品价格几乎没有什么影响。报道援引瑞银中国经济学家汪涛的话说,她预计中国央行今年不会再加息,但明年可能加息三次。
                                         (综合信息)
    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格局仍不明朗
     道琼斯通讯社专栏作家安德鲁?皮阿普利分析认为,中国央行意外宣布加息之后,外界纷纷猜测中国定于10月21日发布的经济数据中可能会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而实际上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速放缓至9.6%。同时,今年1-9月份通货膨胀率为2.9%,仍低于中国政府设定的3%的全年目标。
     通常情况下这些数据并不会引起加息。这就令人更加相信,中国央行本周的紧缩举措代表着中国正式启动了调整经济结构的联合行动。毕竟,此次加息在抑制中国通胀泡沫方面所能起到的作用很小,因为引发通胀风险的主要原因是食品价格飙升。
     相反,中国央行希望通过提高存款利率,使更多资金流入中国众多储户手中,进而促进居民消费。而同时,上调贷款利率将会抑制银行对企业主要是国有企业的贷款。此前银行的贷款刺激了企业大规模投资。也就是说,此次加息的目的就是为了推动中国经济最终走向更加依赖家庭消费的模式,改变当前家庭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占比过低的局面。目前家庭消费在GDP中的占比为35%。上周,中国领导人召开会议,研究讨论了中国的下一个五年计划,将经济结构调整列为核心目标;而本周中国央行随即采取了加息举措,这肯定不是巧合。
     此外,如果关注一下中国的零售数据,就可能会发觉经济结构调整已经开始了。 9月份零售额同比增长了18.8%,而今年以来零售额一直保持强劲增长态势。但令人遗憾的是,大多分析师都认为零售数据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由于销售数据中还包括来自政府和企业的采购支出,这就很难从零售额中拆分出家庭消费的具体数字。此外,这些数据也没有进行通胀因素调整,这就意味着零售额增幅可能也反映出物价上涨因素的作用,而非仅仅体现了消费需求的扩大。如果中国真的希望重新确立经济增长模式,那么就需要更加精确的数据,以对经济结构调整的成效作出判断。
                                               (WSJ,2010.10.21)
    联系汇率之父:香港应维持联系汇率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在被称作“香港联系汇率之父”的祈连活看来,人民币愈加国际化以及美元的疲软都不能成为香港在短期内改变其与美元挂钩联系汇率制度的充足理由。
     伦敦景顺集团(Invesco  Ltd.)首席经济学家祈连活(John  Greenwood)早在1983年,当对于香港前景的巨大不确定性引发资本撤离时,祈连活提出让港元盯住美元。10月20日下午,目前为伦敦景顺集团首席经济学家的祈连活面向香港大学的学生和学者发表了讲话。
     尽管人民币在国际舞台上日益增长的影响力在香港引发了广泛热情,祈连活警告说,中国需向投资者提供货真价实的回报率才有能力成为一个健康活跃的金融市场。即便现在,如果资本项目得以开放,他认为许多人出于以防万一的考虑都会立即想将资金撤出中国。除非中国能让本国人相信国内市场能够带来良好的回报,从长期看能够提供稳定、可靠的投资回报,否则中国开放资本项目的时机就还不够成熟。从现实情况看,人民币要实现完全可兑换将需要很多年,甚至数十年时间。而如果资本项目处于封闭状态,人民币就无法成为港元联系汇率的基础。
     祈连活似乎是没有意识到盯住美元为人诟病的副作用,他既反对港元盯住一篮子货币,也反对允许港元自由浮动,警告说这两种举措都将不可避免地引发汇率政策政治化。
     他给香港人的建议是什么呢?“等它结束。”祈连活坚定地认为,过度使用杠杆是有害的,它将给整个经济和社会带来严重问题。香港银行和香港家庭的谨慎意味着苦恼将是有限的,即便是资产价格上涨、突然大跌──或是泡沫破裂。
                                           (FT,2010.10.22)
    ×××××××××××××××××××数据速报××××××××××××××××××
    全球主要股市2010年10月22日收盘点:
    道琼斯工业平均:11132.60;纳斯达克:2479.39;标普五百:1183.08;英国FTSE100:5741.37;法国 CAC40:3868.54;德国DAX:6605.84;日经225:9426.71;上证综合:2975.04;香港恒生:23517.50;台湾加权:8168.06;新加坡海指:3173.57;越南指数:445.21;俄罗斯RTS:1608.71;巴西BVSP:71830.18;印度 BSE30指数:20165.90
    全球汇价及主要商品期货价2010年10月22日收盘价(伦敦铜为10月21日):
    欧元/美元:1.3954;英镑/美元:1.5682;美元/日元:  81.3790;美元/人民币:6.6585;美元/港币:7.7611;纽约交易所(COMEX)黄金期货(2010年12月交割):1325.100美元/盎司;WTI轻原油(2010年12月):81.69美元/桶;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铜(3月期):8423.00美元/吨;CBOT小麦期货(2010年12月)6.706美元/蒲式耳;波罗的海干散货货运指数:2727.00
    (摘编:李彦松、王砚峰;责任编辑:王砚峰)
    2010年第83期(总第1102期)  2010年10月22日(星期五)
    地  址: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    E-mail:tsg-jjs@cass.org.cn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kingwyf@263.net  
    邮  编:100836
    电  话:(010)68034160        传  真:(010)68032473
     下载或查看文档附件

Tags:中国三季度经济增长有所放缓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