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综合研究 >> 正文

中国8月制造业活动加速

http://www.newdu.com 2018/3/15 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佚名 参加讨论

                            经济走势跟踪
                   The  Pursuit  of  Economic  Trends
         2010年第70期(总第1089期)2010年9月3日(星期五)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国内外经济动态》课题组
    经济热点
    中国8月制造业活动加速  
     英国《金融时报》9月1日报道,数据显示7月份中国工厂活动加速,可以部分缓解对中国经济增长势头放缓的担忧。同时,印度制造业也表现强劲。然而,由于来自本地区以外的需求放缓,日本、韩国等其它亚洲经济体表现较为逊色。
     中国9月1日发布的两项采购经理人调查数据较7月有所改善。中国官方发布的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上升0.5点,至51.7;另一个备受关注的由汇丰银行(HSBC)编撰的指数则上升了2.5点,至51.9。50点以上表示工厂在扩张,而50之下意味着收缩。上个月,汇丰银行指数达到了16个月以来的最低点,而官方发布的指数则从5月到7月连续三个月出现下跌。
     大多数中国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经济在今年余下时间里将继续强劲增长,但在第一季度增长达到令人眩目的11.9%后,有必要稍作减速。然而,对于任何显示增长放缓的报道,国际投资者的反应都很紧张。
     苏格兰皇家银行(RBS)的经济学家贝哲民(Ben  Simpfendorfer)认为调查结果令人乐观,体现在新增订单及成品库存上。“订单增长而库存降低,这一组合意味着前景向好。”他说。经济学家张立群表示,强劲的出口及稳定的消费增长应该能够缓解对经济急剧放缓的担忧。张立群说:“8月采购经理人指数的小幅反弹,表明中国经济不会出现深度调整。”
     美银美林关注中国的经济学家卢婷表示,当全亚洲都受到美国、欧洲和日本需求放缓的影响时,中国却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免疫力,这是由于其广阔而坚实的国内市场。卢婷说:“其它亚洲国家也在从中国不断增长的需求中获利,不过当然,他们感受到的影响不如中国自身的感受那样明显。”
     另据路透社9月1日顾蔚专栏分析指出,中国摆脱全球放缓桎梏,制造业活动呈现反弹。但这恐怕好景不长。中国仍在依赖于美国市场,而美国经济或不能很快改观。随着其他亚洲国家纷纷力争夺回市场份额,中国将面临新的压力。
     作为经济表现的领先指标,中国采购经理人指数一直得到密切关注,并以50作为荣枯分水岭。这一指数也不是完全精准的——因为同时存在官方和民间两个版本,也几乎不经过季节因素调整。中国8月的PMI指数低于2008年金融危机前的平均水准,不过较7月温和改善。
     同中国大多数邻国和贸易伙伴的情况比照起来,任何扩张都是令人羡慕的。中国新出口订单比7月增加约1个百分点,而日本却是下降4.5个百分点,韩国8月每工作日平均出口更是触及五个月低位。非官方的汇丰中国PMI指数8月小降0.3个百分点,不过还是比其他国家的要好。
     然而复苏却面临着两大威胁。首先,他国试图从出口贸易这块蛋糕中抢回更大一份。中国人民币兑美元8月贬值近6%,为2005年以来的最大月度降幅.而日本的日元同期却升值 2.4%。东京方面决策者会尽可能扭转这种趋势。而更严重的担忧在于,这块蛋糕本身也可能在慢慢变小。需求下滑料仍会沉重打击中国出口。
     依靠内需也不能轻松将闲置产能调动起来。钢铁和谷物价格上涨加剧消费者的物价压力。从中国出口数据可看出,国外消费者可能已经在削减非必需品的开支,而价格上涨或将导致中国消费者步其后尘。虽然说中国的情况仍然比大多数国家要好,但8月的复苏劲头看上去还是有些脆弱。
                                                     (综合信息)
                               国际经济
    美国8月消费者信心升幅超出预期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美国8月份消费者信心上升幅度超出了预期水平,主要是其短期展望有所改善,但消费者对困境之中的劳动力市场状况仍持悲观态度。
     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Conference  Board)信心指数从7月份修正后的51,升至8月份的53.5,上升2.5点,超出了经济学家的预期。
     联合会研究中心负责人林恩?弗朗科表示,尽管该升幅反映出“消费者短期展望有所改善”,但美国人仍对当前形势感到悲观,因为仍对就业感到担忧。认为工作“难找”的消费者,从上月的45.1%,升至8月份的45.7%。认为工作“很多”的消费者比例则从4.4%降至3.8%。不过,消费者对未来6个月形势的悲观略有减轻。预期就业机会将增多的人的比例,从14.2%上升至14.6%,但仍低于预期就业机会将减少的人的比例:7月份为20.6%,8月份为 19.4%。
     美国银行-美林经济学家米歇尔?梅耶(Michelle  Meyer)表示:“我们今天看到的改善,只是把我们带回了6月份的水平。消费者将会继续保持谨慎。”
     另外,美国6月份房价涨幅高于预期,但上涨速度16个月来首次下降。标准普尔/Case-Shiller指数显示,6月份,美国前20大城市的房价同比上涨 4.2%,高于经济学家预期的3.9%,但较5月份的4.6%有所放缓。房价停滞的进一步迹象有:6月份房价环比上涨1%,较5月份的1.3%有所下降。分析师警告称,随着政府首次购房者税收优惠政策(已于4月份终止)的影响逐渐减弱,7月份房屋销售下滑令楼市承压,房价不太可能持续上涨。
                                           (FT,2010.9.1)
    日本双管齐下扩大宽松政策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眼见日元汇价愈升愈有,兑美元创出15年新高,出口商及企业叫苦连天,通缩情况毫无改善,日本政府决定进一步扩大量化宽松政策,宣布加大对银行贷款规模至30万亿日元,向市场提供低息贷款刺激经济,同时,日本亦在周一(8月31日)宣布推出一个金额高达9200亿日元(11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欲双管齐下谷起经济。
     日本央行周一召开紧急会议,决定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此为日本央行3月来首度采取急进行动,反映日本通缩情况没有好转,日元升势强劲,日本央行受政府不断施压,最终要实施大规模刺激措施。日本央行在这次紧急会议后宣布,提高对银行贷款计划规模10万亿日元(1160亿美元),总额达到30万亿日元。鉴于日元兑美元汇率上周创出83.58的15年新高,日本国内政界呼吁央行采取行动声音不绝,央行行长白川方明缩短访美行程匆匆回国,召开紧急会议。
     日本央行周一公布的额外10万亿日元资金贷款为期半年,其余20万亿日元的贷款依旧为期3个月。《华尔街日报》报道指出,日本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表示,央行提高10万亿日元的半年期贷款,令到日本本土金融机构可以政府债券及企债作为抵押品,向央行借入最多总额30万亿日元的6个月贷款。日本央行声明表示,相信扩大货币宽松政策措施,配合日本政府其他措施,可以有效确保日本经济复苏。
     分析指出,日本央行的紧急会议显示对经济增长前景忧虑加深,正正这个忧虑令近期全球股市下跌,美联储主席伯南克8月28日声言,在需要时会采取非常规政策救经济,顿时刺激美股及美元反弹。巴克莱资本经济员表示,单单是货币政策不足以改变日本经济现状,政府必须扮演一个更中心角色,透过增加财政开支把流动资金放入实体经济。
     日本央行的银行贷款计划在去年12月初成立,响应当时日元兑美元升至1995年来最高位,不过日元本月兑美元再创新高。当央行公布有关措施后,日元收复部分失地,由85.91低位反弹。由于全球最大外汇市场英国今天假期休息,交易员称汇市波幅会较大,而日本央行并没有提出令投资者惊喜的货币扩充措施。另据日本NHK电视台报道称,日本政府将设立一个专责委员会研究经济增长问题,但NHK没有说明消息来源,据悉日本首相菅直人将担任该委员会负责人,而报道亦称日本央行行长白川方明将加入该委员会。
                                         (大公报,2010.8.31)
    欧洲央行排除二次探底可能性    但明年前不退市
     英国《金融时报》9月3日报道,欧洲央行9月2日预测,欧元区今明两年的增长将比此前预期的强劲得多,从而排除了经济“二次探底”、重回衰退的可能性。不过,欧洲央行也暴露了其对前景的担忧,警告称它的预测可能被证明过于乐观,并把针对欧洲各银行的应急流动性供给延长至明年。
     欧洲央行行长让-克劳德?特里谢表示,这一“非常大”幅度的向上预测修正,是在近期异常急速的增长之后做出的。尽管经济增长在下半年会降温,但他预期,欧元区“积极的基本面增长势头”将会继续。但令分析师吃惊的是,特里谢发出警告称,未来增长所面临的风险“略偏向于下行方向”。这表明,特里谢对欧洲央行人员的预测缺乏信心。
     尽管特里谢表示,欧洲央行从未指望美国经济呈现“异常有力”的增长,但他指出,风险包括“其它发达经济体”增长的进一步放缓——这明显是指美国。欧洲央行对其经济预测的谨慎,反映出了它对引发错误预期的担忧。它预期今年的增长区间中值为1.6%,而不是6月份预期的1%。对于明年,它给出的增长预期是1.4%,而此前为1.2%。
     特里谢还暗示,欧洲央行22名理事组成的理事会在以何种速度退出非常规措施方面存在分歧。自雷曼兄弟于2008年晚些时候倒闭开始,欧洲央行采取了这些措施来支持欧元区银行体系。
     另据香港《大公报》同日报道,欧洲央行9月2日将利率维持在1厘的纪录低位,已连续第17个月将基准利率维持在1厘的水平。。欧洲央行还计划对股票沽空交易下达禁令。该行决定将紧急贷款政策延迟至明年,意味着欧洲央行定下的危机应对模式将保留至明年。
     花旗银行首席欧元区经济师米歇尔斯称,欧洲央行希望能够尽快结束其实施的特殊刺激措施,然而目前的欧元区形势十分脆弱,因此预计在今年年底前欧洲央行都不会实行退市计划。
     随着欧盟经济反弹,北欧最大的经济体瑞典决定二度加息。瑞典央行9月1日在其网站上表示,将基准利率上调0.25厘至0.75厘,该决定与经济师的预期相符。瑞典央行在一份声明中称,该国经济正在持续强劲增长,同时虽然该国的通胀压力较低,但预期随着经济活动增强,通胀压力将会增大。为了令瑞典经济能够在适当的条件下稳定增长,该行会将基准利率逐步提高至正常的水平,以实现2%的通胀目标。瑞典政府指出,由于该国的出口以及投资增长正在弥补去年高达 5.1%的经济收缩,预计瑞典达4180亿美元的经济规模有望在今年内上涨4.5%。瑞典央行表示,本次加息的部分原因来自该行对瑞典房屋市场可能过度炽热的忧虑。
                                         (综合信息)
    印度二季度GDP增8.8%  
     据香港《商报》综合报道,印度中央统计局8月3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受制造和服务业带动,印度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长8.8%,高于一季度,但略低于预期。 GDP增速创两年半以来最高,也令该国央行面临的加息压力越来越重。印度二季度GDP较去年同期增长8.8%。
     出口占印度经济总量不足 20%,因此印度经济抵御外部风险的主要动力来自国内工资以及消费的增长,但高速增长的经济或会迫使印度央行上调利率以控制通胀风险。印度基准批发价格通胀率自2月以来一直维持在10%之上居高不下,该国央行上周表示,控制CPI是当下首要任务。
     ING  Vysya银行称,印度经济增速将略微放缓,但未来三个季度内仍能维持超过8%的同比增速,央行注意力仍集中在治理通胀。ING  Vysya  银行经济学家 Deepali  Bhargava称,印度将基本维持目前GDP增速,因服务业获得强劲增长且基期效应将提振年比数据。
     Deepali  Bhargava 称,预计GDP增速将会略微放慢,但在未来三个季度中同比增幅仍将维持在8%以上。私人消费将持续“小幅疲软”,为抵消政府支出的走缓需有所提升。尽管如此,印度央行的政策利率前景不会改变,其注意力仍很可能紧紧围绕通胀治理。该机构预测央行对增长的担忧措辞将在9月16日政策会议上消除,届时央行很可能决定上调回购及反向回购利率25个基点。
     印度工业部星期二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印度吸引外国直接投资(FDI)仅为107.8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8%。报告中说,在吸引外国投资方面印度仍面临着众多挑战。2009年全年印度共吸引到外国直接投资366亿美元,大约相当于印度当年GDP的2.7%,远低于中国去年吸引到的950亿美元外国直接投资。
     印度工业政策和促进部部长表示:“印度在吸引外资方面仍面临着许多挑战,尤其是与中国相比,落后的基础设施和拖沓的政府管理使印度难以对外国投资者产生足够吸引力。”他说:“虽然印度政府坚持对外资流入加以监督管理,但是不管来自哪国的投资我们都会非常欢迎。”
     数据显示,6月份进入印度的外国直接投资下降幅度最大,降幅达46.5%,当月印度吸引外国直接投资仅为13.8亿美元。相比之下,中国吸引到的外国直接投资仍在持续增长。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中国共吸引外资583.5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猛增了20.7%。
                                     (香港《商报》,2010.9.1)
                           国内与港台经济
    中国一线城市房价反弹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上海、北京、广州和深圳8月一手住宅“量价齐升”,该一线城市房价出现反弹,可能逼政府再出手。
     新政后沉寂了近3个月的上海土地交易市场,日前又迎来一场央企、港资和民营企业的夺地大战。今年第56号土地公告中推出的松江广富林2-5号地块,在一轮激烈“暗战”之后,被合生创展集团旗下上海合生房地产开发公司以人民币12.46亿元价格收入囊中,折合楼面地价约16500元/平方米,溢价达131%。
     另外,中国房产信息集团提供的数据显示,8月上海商品住宅市场供求出现全面回升,全市新增供应房源76.47万平方米,环比大幅上升48.8%;成交面积为 69.87万平方米,环比上升61%;平均成交价格在持续3个月下调后,重新回到2万元以上,达到20973元/平方米,环比上涨5.8%。
     9 月2日,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下发通知,规定商品住房定金合同、销售合同应当通过网上操作系统即时备案,可售房源不得拒绝对外销售。同时,未取得预售许可或未办理现房销售备案的商品住房项目,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以认购、预定、排号、发放VIP卡、收取诚意金等方式向买受人收取或变相收取定金、预定款等性质的费用。有关通知也重申“3万平方米以下楼盘必须一次性上市预售”的规定。
     上海市房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严格执行差别化信贷税收政策,坚决抑制不合理住房需求,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供应力度,切实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应,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巩固调控成果。
     8月以来,房地产市场不仅没有出现发展商降价潮,中国不少城市的楼市成交量和成交均价反而纷纷出现反弹。是需求在压抑多月后集中释放,还是投资者重返市场?楼市回暖的趋势是否已经确立?价格反弹会不会招来更严厉的调控措施?
     上海中原地产研究部高级经理马冀对本报表示,从4月17日国务院第三套房贷政策出台以来,5、6月份房价环比下滑达到15%,受政策影响发展商放缓了新房上市的速度,但市中心区域,8月份一手房价格还是上涨,二手房价格更是上涨了20%。
     马冀说,中国的楼市确实属于中国特色,目前房地产市场价量齐升的情况,除了因为实质性的预期和通胀预期都在升温外,“负利率也导致银行和个人被迫把资金捂着,政策也只能堵着,不能疏导”。
    他认为,政府在短期内是不会再出台强硬的降温措施,最多只会放放风,比如要出台房产税等,就是吓吓发展商。一些发展商目前之所以还在与政府对赌,和政策博弈,也是看到这一情况。
                                       (新加坡《联合早报》,2010.9.3)
    中国隐现新的人口问题
     《华尔街日报》在一篇分析文章中说,如果拥有过少的人口看起来对中国不是一个紧迫的问题,那么请再想一想。即将成为问题的并非绝对人口数量,而是工薪族人口。如同更发达的国家一样,中国的人口开始老龄化,这一趋势由于80年代末开始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逐渐加剧。2015年似乎将成为一个转折点:据世界银行预计,2015年至2020年期间,中国的工作年龄人口平均每年将会下降0.1%。
     也就是将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逐渐减少的工薪族人口将要养活不断增长的老龄人口。中国的年龄抚养比率在2010年为39%,2015年将会达到40%。联合国数据显示,到2025年,比率将会达到46%。
    确实,这些比率与某些西方国家相比并不算高,并且在一段时间内仍会保持低于全球平均水平。日本的年龄抚养比率为56%,到2025年将达到69%。美国的比率为50%,2025年将上升至58%。
     然而,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趋于弱化,这将会影响中国的经济。除了会减缓全要素生产率,它还是世界银行对中国年增长率进行预测的主要因素,据估计,2015年中国的年增长率将会下降至7.7%,2020年将会跌至6.7%。2009年为8.7%。这就意味着,中国可能会逐渐丧失其亚洲发展最快的经济体的地位。摩根士丹利的经济学家们预计印度的年增长率将在2013年至2015年之间超过中国。
     上述人口发展趋势开始对投资者产生影响的一个方面是,它将如何改变中国的家庭支出方式。保健和旅游等行业专为老年人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供应商很有可能是最后的赢家。相反,年轻的成年人即使开始有更多的收入,其可支配收入也将会因为需要照顾年老的亲人和为自己将来储蓄而变得颇为拮据。
                                       (WSJ,2010.8.30)
    经济软着陆是改革良机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经济评论员吴铮发文指出,中国公布的8月份官方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1.7,比7月的51.2小幅回升。这一先行经济指标显示制造业仍在扩张,增速比上月略有反弹。国内市场和机构对这一数据反应谨慎,以中金公司为代表的机构认为,PMI反弹主要受季节性因素影响,尚不能得出中国经济放缓已经结束的结论。相比之下,国际市场对这一消息反应热烈,英美主要股指均出现2.5%以上的大涨,新兴市场收入占比较大的公司上涨尤其明显。
     国内外市场对中国经济前景的看法存在分歧。中国上半年经济增长10%,但股市表现却居于全球倒数,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受到国内宏观政策紧缩和国外需求疲软的影响,中国经济2010年确实出现了减速的趋势,而且这一趋势下半年持续下去的可能性很大。但是,近几个月的经济运行数据应当可以提供一个共识:中国经济软着陆的可能大大高于硬着陆。
     造成经济放缓的因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国内外市场需求疲软,这与国内信贷收缩、房地产调控、4万亿投资拉动效应减弱有关,也与欧美经济复苏进程曲折,出口需求疲弱有关。所幸给需求降温的政策力度均比较温和(包括重新启动的人民币汇率升值),没有造成大的波动。另一方面的原因来自中国的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成本的普遍上涨,节能减排的约束力提高,都在短期内限制了经济的扩张。
     政策上如何应对经济软着陆?作者认为再度用财政、信贷扩张的办法拉动增长不可取,为短期经济表现而使改革停滞甚至倒退的做法更不可取。目前经济软着陆的趋势正为推进包括收入分配改革在内的长期结构性改革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期。
     中国现在最需要的不是更快的经济增长,而是高质量的增长。4万亿投资在经济危机的高潮出台,对于遏制经济下滑是必要的,但是这种做法短期内刺激需求,长期则使产能过剩、产业结构失衡、银行信贷风险集中等问题更为严重。中国目前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日本,且仍能够实现8%以上的年增长率,再度出台经济刺激政策既无必要,其正面效应也不可持续。政府未来的政策重点,应当不再是执著于GDP增长的数字,而是在于确保经济增长的好处能被更广泛地分享,并减少经济增长给社会公平、资源和环境带来的压力。从长期来看,只有壮大社会中产阶层,才能释放出中国庞大人口的需求,为新一轮的经济增长提供持久的推动力。
     日前,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三十周年之际,温家宝立场鲜明地表示“只有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国家才有光明前途”。现在是该付诸行动的时候了。
                                             (FT,2010.9.2)
    台湾经济存在三大隐忧
     台湾经济部统计处9月2日发布“当前经济情势概况”,强调当前台湾经济形势是“高度成长、物价低稳”,并预期今年民间投资有机会达2.33万亿元的六年新高,预估明年民间投资成长也可达2.1兆元,出口与外销订单表现今年也可望再创新高:但高失业率、贫富差距与产业结构多元化不足,将成为台湾经济三大隐忧。
     官员指出,岛内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大幅提高,部分国际半导体大厂扩大委外代工,以及大陆劳动成本提升、自动化需求提高,都刺激台湾电子与机械产品大举出口,晶圆代工及封测双雄等四大厂预计今年投资2,538亿元,较去年成长九成,将有助转换为出口产能,及提高全球市占率。
     但经济部强调,这波经济复苏主要是由电子信息工业带动,突显产业结构多元性仍不足,可能累及国内所得分配不均;加上企业加速全球布局,海外生产比重攀升,可能牵制岛内就业动能。
                                           (台湾《经济日报》,2010.9.3)
    ××××××××××××××××××××数据速报××××××××××××××××××
    全球主要股市2010年9月3日收盘点:
    道琼斯工业平均:10447.93;纳斯达克:2233.75;标普五百:1104.51;英国FT100:5428.15;法国 CAC30:3672.20;德国DAX:6134.62;日经225:9114.13;上证综合:2655.39;香港恒生:20971.50;台湾加权:7830.21;新加坡海指3002.56;越南指数:458.75;俄罗斯RTS:1467.62;巴西BVSP:66678.62;印度 BSE30指数:18221.43
    全球汇价及主要商品期货价2010年9月3日收盘价(伦敦铜为9月2日):
    欧元/美元:1.2896;英镑/美元:1.5452;美元/日元84.3110;美元/人民币:6.8034;美元/港币:7.7708;纽约交易所(COMEX)黄金期货(2010年12月交割):1251.10美元/盎司;WTI轻原油(2010年11月):75.97美元/桶;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铜(3月期):7640.00美元/吨;CBOT小麦期货(2010年12月)7.4125元/蒲式耳;波罗的海干散货货运指数:2876.00
    (摘编:李彦松、王砚峰;责任编辑:王砚峰)
    2010年第70期(总第1089期)  2010年9月3日(星期五)
    地  址: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    E-mail:tsg-jjs@cass.org.cn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kingwyf@263.net  
    邮  编:100836
    电  话:(010)68034160      传  真:(010)68032473
     下载或查看文档附件

Tags:中国8月制造业活动加速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