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综合研究 >> 正文

中国特色的“新过剩时代”

http://www.newdu.com 2018/3/15 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佚名 参加讨论

                              经济走势跟踪
                     The  Pursuit  of  Economic  Trends
           2009年第70期(总第992期)  2009年9月18日(星期五)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国内外经济动态》课题组
                           经济热点
    中国特色的“新过剩时代”
     路透中文网专栏作家赵岩在一篇文章中说到,中国经济是活在另外一个现实中吗?当欧美两大市场仍未全面复苏,外向型的中国经济热腾腾的复苏数据已经不断出炉。中国经济复苏情况究竟如何?相信水泥行业会率先给出最乐观的答案。
     “前些天我向中国的水泥商询价还是46美元/吨,没想到过了两天就变成53美元,”从事中国水泥出口的德国籍商人尼可拉斯·菲舍尔抱怨着。中国水泥网信息显示,伴随9月传统施工旺季的到来,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中铁路等重点工程开工,全国水泥价格继续保持上涨势头,无一地区下跌。上海高低标号上调10元/吨。福建、江西、安徽、山东等部分熟料价格开始出现上调迹象。尽管如此,无论是从业者,还是决策当局,都深知中国水泥产能过剩。中国工信部新闻发言人8月末指出,目前水泥已经过剩3亿吨,但在建的水泥生产线逾200条,新增产能预计超过2亿吨。与此同时,9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8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12.3%,远远高于外界的预期,被视为中国经济快速反弹的乐观证据。水泥业的热度,不但成为这一证据的纤细侧影;恐怕也成为理解中国国家总理温家宝表示复苏仍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不能盲目乐观的注脚。
     中国经济,正进入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新过剩时代。”“新”不仅体现在它是在金融危机后中国已经产能过剩背景下的更进一步“过剩”;更包含“新兴”产业因为各地政府一窝蜂上马项目而出现过剩趋势。而这新过剩时代的中国特色则体现在,在中国特色的金融体系下,资金配置仍远未脱离行政指令,使用难谈高效,流向缺乏监督;企业信贷随即投入过剩产能,救市资金旋即成为泡沫化资产一部分。但是,中国经济恐怕无法成为全球经济的世外桃源,且已走入了两难:除非内需奇迹般地顶起中国经济大梁,否则在全球尤其是欧美两大市场未出现确切稳定的复苏迹象前,中国都无法让宽松的货币政策退出。而宽松的货币政策,在中国特色下,又会变身为过剩产能和泡沫化资产的雨露。这一轮进一步产能扩张救市之后,消化新过剩的产能恐怕会成为中国前所未有的挑战。
     投资研究和管理机构IMA研究总监维塔利伊·卡森内尔森称,中国央行和美联储相比,有一个美联储无以媲美的突出优势。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会印钞票,但没任何办法加快货币流速,他不能命令银行贷款,也不能促使企业投资,除非把银行全部国有化,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和中国人行,没有这个困扰。继上半年新增7.37万亿的天量人民币贷款后,在泡沫中搏杀的投资者,一度因担心货币政策当局为压缩泡沫将收紧信贷而收敛。但8月人民币贷款继续环比增加15%,缓解了这一忧虑。这也证明,即使泡沫和过剩显而易见,在没有实质性强劲复苏和反弹的外部需求顶替中国人行拉动“货币流速”的情况下,中国的宽松货币政策很难退出。这就像一个水肿病人打着营养液、强心针,在心跳泵血正常,身体机能运转自如前,就算这个水肿更严重,强心针也不能停下来。
     中国工信部8月26日发布《2009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夏季报告》,称工业增速下滑已得到遏制;但产能过剩成为困扰工业一大问题。哪些行业产能过剩,恐怕现在变成哪些行业不过剩?中国经济学家樊纲2008年底就曾就此回答称,所有行业全过剩。  
     记得2005年,中国钢铁产量是4.7亿吨,国家发改委曾表示,计划到2007年前削减1亿吨产能以解决过剩的问题,以避免过剩产能吞噬企业利润。8月底,工信部新闻发言人朱宏任提到:除水泥业的过剩外,钢铁行业2009年新开工项目同比增长约20%,产能过剩逾1亿吨;此外,铝冶炼行业产能利用率仅约 65%,但在建氧化铝、电解铝产能仍达560万吨和200万吨。
     “现在不止落后产能过剩,先进产能也过剩,”宝钢董事长徐乐江对媒体表示。各地各钢铁企业在经济自己计划的大背景下,争相上马高端项目,开发高档产品,重复建设现象愈演愈烈。鞍钢董事长张晓刚举例,鞍钢花46亿元从国外购买设备轧出产品,目前还不如一般设备生产出的普通钢材价格高。朱宏任也提到,被当作“绿色希望”的新兴产业,由于各地政府“一哄而上”,风电、光伏都出现新一轮产能过剩端倪。
     Great  Insight大中华地区执行总监Todd  Lee称,他对中国目前快速复苏持谨慎保留态度,因为不能排除人为因素过大。政府投资一旦退出,谁来支撑这个反弹,成为一种疑虑。
     目前出炉的数据,明确显示中国经济快速反弹,但是不要混淆快速增长和可持续性的增长。四万亿进入基础设施建设,再配合以银行提供廉价信贷。在这一背景下,中国经济达到8%的增长速度恐怕并非难事,但是经济却面临过度投资、生产过剩和需求不足等问题加剧的压力。
     次贷危机令中国曾顺风顺水的出口导向型经济遭遇了严重的产能过剩;由外转内、提振内需无疑是治本之策。但是也不难理解,调整经济结构牵涉长期欠账的公共福利体系,牵涉到服务体系的完善,社会收入结构的调整等一系列问题,虽功效长远,但难免见效相对缓慢。中国最终开出以大规模基建为主的4万亿经济刺激大药方,以期快速提振市场信心和经济增速可以理解,但在扩张性财政政策已经沿用十数年,过剩问题已经凸现,而中国金融体系仍欠完善的背景下,不全力着手结构调整,某种意义上,四万亿药方如同以更过剩的舒缓剂,来暂时缓解过剩危机的疼痛感。
     而产能过剩最大风险就是导致行业的恶性竞争,吞噬企业利润。短期之内,那些过剩的产能也许会带来增多的企业订单和就业,制造出一幅热气腾腾的复苏场景,但是长远而言,消化吸收不下去,就成为经济肿瘤。中国的经济政策,不能过于短视,作为一个新崛起的经济巨人,必须把更多关注放在经济复苏的可持续性上。
                                                   (Reuters,2009.9.17)
                     国际经济
    IMF总裁:亚洲经济复苏领先全球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斯特劳斯卡恩说,亚洲地区经济复苏领先世界,而且他不认为全球经济会在今年内再度陷入衰退。
     据路透社报道,卡恩在接受华沙“Polityka”周刊访问时说,亚洲国家的经济复苏步伐领先于全球,但经济回升力道仍非常疲弱。不过,IMF预计这次危机中全球经济不会陷入二次衰退。“(全球经济)开始复苏。最新数据证实,全球经济正在企稳,少数国家甚至已回归增长轨道。”“复苏进程中亚洲的步伐最快,不过美洲和西欧的情况也在改善。”尽管如此,未来失业人数仍可能继续增加。不过,卡恩也认为:“复苏仍然非常脆弱。民间需求依旧低迷,财务紧张限制消费,这意味着经济中存在闲置资源,未来一段时间内失业会继续上升。”
     卡恩还淡化了一些分析员关于全球经济二次衰退的预期。他说,“衰退中的最困难时期已经结束,但复苏是循序渐进的。我们的主要推测不会出现双谷衰退,要到今年底和2010年全球经济才会开始积聚动能。”他并认为不存在政府刺激措施导致恶性通胀的风险,并呼吁强化金融市场监管。
     另外,股神巴菲特对路透社表示,美国经济还没有走出自从大萧条以来最坏的衰退中,但去年金融体系几近崩溃的恐怖情况已经过去。部分原因是政府干预。他说:“目前我们看不到是要改善还是恶化,但要比六个月前好。”巴菲特称,“经济还未扭转,但将要扭转。”巴菲特继续看好政府备受争议的不良资产救助计划,指该计划最终可能为政府带来盈利。
     另外,美国总统奥巴马9月15日向在困境中求生存的汽车业工人表示,他承诺让美国汽车业重现昔日繁荣,并表示美国经济在恢复元气。奥巴马在造访通用汽车俄亥俄州洛兹敦的工厂时说:“经济完全复苏需要一些时间。”但奥巴马表示,他实施的政策将让经济止跌,并“帮助大家渡过困境”。
                                         (新加坡《联合早报》,2009.9.17)
    欧盟上调欧元区经济复苏预期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欧盟委员会在最新的预测中表示,在第三季度中,欧元区16国的经济将停止萎缩,但仍会面临风险。
     欧盟委员会并未就明年的经济前景给出明确预期,但表示,对下半年经济的乐观看法意味着该机构在5月份时给出的预测值或许可以上浮0.5个百分点。当时欧盟委员会预计欧元区及欧盟各国的经济将在2010年萎缩0.1%。欧盟委员会经济和货币事务委员阿尔穆尼亚说,情况已有所改善,但经济疲软将继续影响就业和公共财政。
     欧盟委员会指出,虽然复苏在望,但今年上半年的严重经济衰退将导致欧元区全年经济萎缩4%。这一警告和各国央行行长以及私人领域经济学家的告诫基本一致,他们认为复苏依旧乏力,而且将受到失业增加和商业贷款吃紧的威胁。
     阿尔穆尼亚说,为今明两年制定的货币及财政刺激政策需要得到贯彻执行。他还指出,就政府支持措施而言,欧元区需要一个清晰、可信、协同的退出机制,但他并未就此详加说明。
     对欧盟经济前景的乐观情绪有所升温,此前法国和德国宣布,受出口需求反弹的推动,两国第二季度经济均增长了0.3%。欧盟委员会向上修正了今年德国经济的预期,从5月份时的预计萎缩5.4%调整为萎缩5.1%。对法国经济的预测值则从此前的萎缩3%上调为萎缩2.1%。其他欧盟主要经济体或许不会很快实现复苏。该委员会调低了今年的英国经济预测;从5月份时的萎缩4.3%降至萎缩3.8%。英国不在欧元区内。
     欧盟委员会指出欧盟及欧元区成员国的通货膨胀前景依然温和;并维持了5月份时对今年欧元区通胀率平均为0.4%的预测值。
     与此同时,欧盟统计局表示,4至6月欧元区就业人口数量减少了70.2万人,较今年头三个月120万人的减幅有所收窄。这意味着在今年上半年失业情况就已触及峰值,不过,就业滑坡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会结束。
                                             (WSJ,2009.9.15)
    美信贷收缩速度堪比“大萧条”
     据香港《商报》报道,美国银行信贷和M3货币供应收缩速度堪比“大萧条”时期,该现象引发关于“2010年或出现比现在严重两倍的第二次经济衰退和债务赤字危机”的恐慌。
     来自国际货币研究所的提姆·康登教授指出,截至8月份的前三个月里,美国银行贷款下滑的年平均速度已经超过14%,由3个月前的7147万亿降至1886万亿美元。同时,M3货币供应锐减的速度也令人咋舌。据报道,按年比率计算,M3货币供应下降的速度为5%。康登说:“自上个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从来未出现过这样的现象。信贷和M3货币供应的紧缩会减弱银行所应该起到的杠杆作用。这样一来,货币平衡会遭到破坏。现在看来,货币平衡毁灭速度的迅速令人崩溃。”康登声称,信贷收缩的主因在于各大银行提升资本比率所造成的压力。
     资产管理公司Gluskin  Sheff首席经济学家与策略师戴维·罗森伯格也表现出了和康登一样的担心。罗森伯格表示,截至8月24日为止的前四周内,美国银行信贷紧缩年比率为9%,M2货币供应收缩12%,M1 货币供应则收缩6.5%。罗森伯格说:“自二战以来,美国首次出现该状况,我们的信贷已经出现紧缩,这绝对不是个好现象。”
                                       (香港《商报》,2009.9.16)
    日本央行:今年下半年日本经济将开始复苏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日本央行(Bank  of  Japan)政策委员会9月16日投票决定将利率维持在  低水平,但自7月份以来首次上调了对国内经济状况的评估。
     日本央行政策委员会9月份一致投票决定将无担保隔夜拆款利率维持在0.10%不变。政策委员会上次下调该政策利率是在2008年12月份,当时将这一利率下调了20个基点。
     日本央行还上调了其对国内经济状况的评估,称日本经济正显现出复苏迹象。该行上次于7月份上调了经济评估,当时称日本经济已停止恶化。
                                             (WSJ,2009.9.17)
                           国内与港台经济
    中国经济8月加速复苏  
     新加坡《联合早报》9月12日文章指出,中国上个月的一系列经济数据普遍较预期理想,反映随着政府投资持续,为增长提供动力,中国经济在8月份加速复苏。不过,中国国家统计局发言人李晓超表示,全球经济形势仍不稳定,情况仍然严峻,中国要达到今年经济增长8%的目标,仍有大量工作要做。但他对此仍有信心。  
     中国国家统计局9月11日发布8月份国民经济主要指针数据,包括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和工业品出厂价格等。其中,最受关注的新增贷款达4104亿元,优于市场预期,也较7月份新增贷款人民币3559亿元,贷款再加速上升。之前市场普遍预期,8月新增贷款不及7月份,一度使中国股市大幅调整。  
     另外,当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3%,增幅也高于市场预期的12%,更显着高于7月份10.8%的增速。外界分析,工业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力,这一良好增长态势,有助于打消市场对中国经济增长下半年会后继乏力的担心。  
     由于国内需求保持旺盛,8月份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4%。政府补贴和减税措施推动汽车销售实现强劲增长,增幅达34.8%。物价则继续走低,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1.2%,但降幅低于7月份的1.6%。而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下降7.9%。  
     分析员指出,一系列经济数据属于正面消。但瑞士信贷亚洲区首席经济师陶冬接受香港“经济通”通讯社访问时表示,虽然8月份的经济数据优于7月,但是去年8月因为奥运而关停了一些厂房,在基数效应的作用下,促使今年8月数据有较大增幅。  
     中国总额达4万亿元的大规模刺激措施一直在推动经济增长,促使今年第二季度中国经济增速达7.9%。9月10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表示,在全球复苏仍不确定的情况下,中国大陆不会结束经济刺激举措。他说:“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的态势还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我们不能也不会在不适当的条件下改变政策方向。”  
     星展银行香港高级经济师梁兆基分析,中国大陆下半年新增贷款虽然会较上半年放缓,但预料全年新增贷款额仍会高达10万亿元。梁兆基表示,中国大陆的刺激经济措施,令上半年新增贷款急增,上半年新增贷款已占中国经济增长四分之一,令中国出现产能过剩问题。但他相信,随着下半年新增贷款放缓,大陆经济发展会更健康。他预期,大陆今年仍会出现轻微通缩,明年第一季才回复温和通胀。  
     摩根大通中国证券和大宗商品主席李晶则认为,8月中国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复苏进程维持在预期的轨道上,中国宏观支持政策仍会维持,但不排除有关当局采取针对性的调控措施防止某些经济领域出现过热的现象。  
     另据英国《金融时报》分析指出,中国经济显示出了复苏正在加速的新信号,相关数据表明8月份的投资、工业增加值和信贷均在加速增长。尽管如此,该国政府仍认为现在开始收紧政策,尚为时过早。
     工业增加值和投资的增长均超出了分析师的预期,而此前7月份的一系列数据则表明,复苏态势可能在减缓。其中一个例子就是贸易领域,进出口同比跌幅均超出了预期。
     巴克莱资本经济学家彭文生表示:“私人投资与消费者支出增长的进一步信号,强化了我们对于经济复苏将会持续的看法。”
     强劲的8月份数据将会加剧人们有关中国政府应何时开始逐步退出经济刺激措施的论战。自去年年底以来,中国政府已陆续实施了巨额的财政与货币刺激措施。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大连夏季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的发言,排除了任何提早改变政策方向的可能性。温家宝表示:“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的态势还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我们不能也不会在不适当的条件下改变政策方向。”然而,今年新增贷款与货币供给的急剧增长、楼市与股市的上涨,已经引发了人们对于政府政策正在催生一系列泡沫、加剧经济产能过剩的担忧。中国高层官员也坦承这个问题是一个确实存在的风险。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表示:“大家现在都关注一些行业产能过剩的矛盾,这个问题还是挺突出的。”发改委是中国权力很大的主要经济规化机构。
     摩根士丹利亚洲董事长史蒂芬?罗奇表示,8月份的数据表明经济复苏没有减弱,但严重依赖投资。罗奇表示:“这一趋势是不可持续的。尽管中国经济在今年第三和第四季度可能会增长,但真正的考验将会是明年。届时,以美国消费者为主的外部需求深陷困境的事实,会变得非常明朗。”
     8月份的出口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3.4%,但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交货较7月份环比增长了3.4%。进口的进一步下滑使8月份实现了157亿美元的贸易顺差,高于7月份的106亿美元。
                                                     (综合信息)
    中国应该先复苏先退出
     香港经济学者赵令彬分析指出,最近召开的G20会议谈到退出机制,虽然各国均认为经济复苏未稳暂不能退出,但仍有必要探讨未来退出时的行动协调。由于各国情况不一,协调几不可能,故将来真要退出时情况定必混乱。另一方面,可能在很长期间也退出不了,如果各国经济出现如预测的W型或L型走势,则实难于退出,问题倒是财赤及流动性过高,令世界经济陷入滞胀或滞泡状态。
     中国情况与众不同,经济已确认复苏,且基础良好持续性强,故真的需要部署退出机制,先复苏先退出亦十分合理,不必理会什么国际协调。原则上中国的退出应是“先货币后财政”,作者曾建议,在V型反弹后宏调政策应转为“稳财政收货币”,故到退出时可再顺势伸延,加强货币收紧并启动财政收紧。货币政策早已要大幅收紧,但从8月数据看力度完全不够,新增人民币信贷逾4000亿元,往后4个月即使月均压在4000亿下,全年新增信贷仍达10万亿!如是明年必须收得很紧,新增信贷要压在5万亿元之下,才算是较为合理。
     货币要猛收财政却不能。四万亿刺激方案原来计划分两年投入,其中许多项目都是有利于长远发展者,故不能半途而废,财政收紧可做的是由合理的增收节支来减低财赤扩张。节支是取消对汽车、家电的消费补贴,并随经济回升渐减对低层补贴。增收是征收高级品消费税,和与楼市股市相关的税项,如交易税、物业税等,还可开征环保排污、资源使用及资产增值等多种税项。如此将可结合增收及推动绿色经济、减低贫富悬殊等政策目标,一举数得。其后到4万亿方案完成后,若不再推第二轮方案,则财政扩张也自动退出。
     在处理好退出事宜外,中国还须注意当前三个更迫切的而又可影响复苏的问题:
     1.资产泡沫。A股在8月跌逾二成后已有所调整,但近期似又再炒上。楼市问题更大,70个大中城市房价已连续数月同比上升,8月升幅更达2%,在高位未有足够调整便再升,将令新泡沫迭在旧泡沫之上风险更高,但至今当局仍未有强力的挤泡政策出台。
     2.民工荒。在长珠三角正当出口订单稍为回升之际,却碰上招工难的困扰。欧美等复苏受困于高失业,但中国却相反受阻于民工荒。当局必须设法提高劳工市场信息传播速度和劳工流动性,并协助厂商招人。
     3.保护主义大升温。美国的轮胎案是个分水岭,显示中国出口所受到的壁垒压力上了新台阶,很可能要打一场贸易战,但打与不打外需不振出口疲弱的形势都会持续。中国在稳定外需及保卫国际市场份额上,看来已到了十字路口,必须有新的应对思路,并循此采取果断行动。
                                                 (大公报,2009.09.18)
    香港6-8月失业率持平于5.4%  未来或上升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香港6-8月份失业率维持5.4%不变,但政府和私营领域经济学家都认为,香港未来几个月失业人数将维持高位,甚至进一步攀升,因企业仍对招聘员工保持谨慎。
     香港6-8月份失业率持平于5-7月份的水平,好于此前接受道琼斯通讯社调查的11位经济学家给出的预期中值5.5%。香港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张建宗表示,尽管失业率持平,但市场环境仍充满不确定性,企业普遍对招聘新员工持谨慎态度。张建宗称,再加上今年劳动力市场吸收应届毕业生等新增应聘者的过程相对较慢,预计短期内失业率将维持高位。
     香港政府统计处发布公告称,6-8月份就业总人数减少大约10000人,至349.5万人,5-7月份总计350.5万人;香港整体劳动力减少6900人左右,从371.9万人降至371.2万人。
     恒生银行高级经济师范婉儿表示,失业率尚未见顶。她预计失业率很可能维持上升趋势,到今年年底将达到6.0%。范婉儿称,她仍对香港整体就业前景感到悲观;特别是就业总人数正在减少,这意味着就业岗位的增速仍相当缓慢。
     东亚银行经济师邓世安表示,尽管失业率持平,目前说就业市场已经复苏还为时尚早。邓世安认为,需要密切关注出口形势及其他经济基本面因素,以此判断就业市场前景。
                                                 (WSJ,2009.9.17)
    ××××××××××××××××××××数据速报××××××××××××××××××
    全球主要股市2009年9月18日收盘点:
    道琼工业:9820.20;纳斯达克:2132.86;标普五百:1068.30;英国FT100:5172.89;法国CAC30:3827.84;德国 DAX:5703.83;日经225:10370.54;上证综合:2962.67;香港恒生:21623.45;台湾加权:7526.55;新加坡海指:2647.91;越南指数:571.01;俄罗斯RTS:1245.56;巴西BVSP:60703.01;印度BSE30指数:16741.30
    全球汇价及主要商品期货价2009年9月18日收盘价(伦敦铜为9月17日):
    欧元/美元:1.4712;英镑/美元:1.6271;美元/日元:91.2910;美元/人民币:6.8278;美元/港币:7.7506;纽约交易所(COMEX)黄金期货(09年10月交割):1009.40美元/盎司;NYMEX轻原油(09年10月):72.040美元/桶;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铜(3月期):6350美元/吨;CBOT小麦期货(09年10月):4.5725元/蒲式耳;波罗的海干散货货运指数:2356.00
    (摘编:李彦松、王砚峰;责任编辑:王砚峰)
    2009年第70期(总第992期)  2009年9月18日(星期五)
    地  址: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      E-mail:tsg-jjs@cass.org.cn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kingwyf@263.net  
    邮  编:100836
    电  话:(010)68034160          传  真:(010)68032473
     下载或查看文档附件

Tags:中国特色的“新过剩时代”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