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综合研究 >> 正文

香港3月份CPI升4.2%

http://www.newdu.com 2018/3/15 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佚名 参加讨论

                            经济走势跟踪
                   The  Pursuit  of  Economic  Trends
         2008年第31期(总第855期)2008年4月25日(星期五)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走势跟踪》课题组
                           经济热点
    抑制中国内地通胀须用组合策略
     马建波在香港《文汇报》撰文称,治理当前结构失衡的通胀问题,未来的宏观调控策略,应忌用重招猛药的“休克疗法”,而应采取着眼于内地经济结构重整改善和就地消化转移过剩流动性的“财政政策、经济政策、产业政策、税收政策和资本项目开放政策”等组合策略调整与运用的“中医稳健疗法”。
     中国首季经济数据显示,内地经济仍然偏热,央行已及时出招,决定自4月25日起调升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达到16%,创下自1985年以来近23年的历史新高。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今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幅达10.6%。消费物价指数CPI增幅达8%,其中,3月份为8.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达24.6%(城镇+25.9%;农村+18.3%),基本控制在25%以内,但城镇房地产投资仍然偏快,达32.3%。
     今年1月中国南方遭遇百年难见的大面积冰雪灾害,导致电路、铁路、公路中断,生活消费品运输困难,造成经济重大损失,亦导致通胀由“结构性”特征,向涉及日用消费领域和上下游环节的“全面性”转嫁扩散。1月通胀率已达7.1%,2月高达8.7%,3月稍回落至8.3%。由于通胀特征的转变和国民对通胀预期的普遍上升,使得内地通胀形势更为严峻。央行即使加准备金率达16%(已大幅超越1988年经济硬着陆时的高峰13%),也显得杯水车薪。可见,加存款准备金率只能调控体系内的货币投放,难以对庞大的内地居民储蓄和国际流动性构成制约影响。因此,目前政府调控已陷入两难境地,面对美国持续减息,若大幅加息,将撼动以固定资产投资为主体的本土经济增长结构,并刺激国际流动性加速泛滥,推升资产泡沫,加速金融、房产泡沫爆裂,重创国民经济,或陷入急剧通缩。因此,笔者认为,治理当前结构失衡的通胀问题,未来的宏观调控策略,应忌用重招猛药的“休克疗法”,而应采取着眼于内地经济结构重整改善和就地消化转移过剩流动性的 “财政政策、经济政策、产业政策、税收政策和资本项目开放政策”等组合策略调整与运用的“中医稳健疗法”。
     一是用足、用活财政政策。去年国家财政收入大幅增长31%(突破5万亿人民币大关),因此,应继续加大财政对农业建设、粮食、肉禽等基础民生产品的生产投入力度,并增加国家财政粮食储备。同时扩大转移支付范围,让财政转移支付直接补贴于民,以助消化通胀。并压缩市场通胀预期,必要时增加市场投放,以政府参与市场的行为干预物价。
     二是调整完善经济政策。应按市场经济的行为规范,完善经济政策,平衡经济结构。在以增加投入和转移支付于民,加强对粮、油、肉、蛋等核心通胀因素抑制的同时,应加大对基础能源开发利用提高科技含量、节能、环保、增效的政策倾斜力度,以提升资源转换率,节约控制成本。并逐步放开电价管制,实行煤、电、油、气市场联动接轨,实行节能奖励返还,或补贴到户。
     三是引导调整产业政策。政府应对有关产业扶持政策及时作出引导和调整。在加快完善医疗、社保体系建设的同时,鼓励发展高增值现代服务业、商业零售和精神文化消费产品,刺激民间消费需求。巩固强化内地庞大市场与区域落差的内循环回迁产业结构,以抗衡美元贬值和人民币升值对外贸出口的冲击。
     四是调整税收政策,改善税负平衡,引导热钱流向。有关部门应对矿产资源、能源、土地和原材料等开发行业加大税收调节力度,除开征暴利税、特种资源税外,还应适当增加流转环节税负,以限制投资开发,鼓励节能转型。对粮油食品等基础消费领域和日用零售商业服务,应尽快完善「费改税」,公平税负,减轻负担,降低生产和商业成本,以助就地消化外部输入流动性,平抑核心通胀。
     五是加快发展、扩大人民币资本项目的开放政策。在提升准备金率乏力和加息两难的环境下,更应开辟多元的流动性释放渠道。即:1、加快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的改革,完善立法监管和投资教育,有序引导境内外资本价值投资。2、改善外汇储备留存结构,发展战略资源储备;3、扩充国家主权财富投资基金到5000亿美元的规模(目前“中投”发债融资2000亿美元很有限),以加强境外金融渗透和对优质资产、股权的投资;4、建立财政投资型储备基金(如香港的外汇基金),发展经营型财政理念,增加财政转移支付来源储备,必要时可作为干预市场的经济杆杠,以维护内部市场稳定,增强规避国际经济周期性波动风险的赤字平衡能力。
     总之,由于当前中国内地的通胀形势,受到诸多内外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显得更加复杂和严峻。因此,政府应设立统一的策略协调机制,有关部门在制定调控策略时,应分析国情和多元考虑,注重节奏,戒急用稳。既要防止因强力打压的通缩效应,更要防范美国以控制中国通胀输出为由的步步干扰和紧逼。
                                       (香港文汇报,2008.4.23)
                             国际经济
    美国经济在低谷徘徊时间可能延长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黯淡的美国3月份预售屋销量数据以及当月耐用品需求的不均分布表明,就算美国经济不至于直接陷入衰退,但它也可能在低谷徘徊较长一段时间。这应该会让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在下周的会议上继续下调利率。大多数分析师都预计Fed将把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2%。
     美国商务部周四(4月24日)公布,经季节因素调整后,3月份单户型住宅销量下降8.5%,折合成年率为52.6万套,创1991年10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和上年同期相比,3月份预售屋下降了36.6%,3月份预售屋销量滑落至1991年来最低水平。
     鉴于3月份预售屋存量相当于11个月的销量,触及近三十年高点,市场行情因而变得似乎深不见底。周四发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预售屋平均售价和中间价均较上年同期出现了两位数的下降。美国东北部地区受到的影响最大,预售屋销量较上年同期缩水了将近65%。中西部预售屋销量下降了一半。南部和西部地区的销售情况稍好,但销量降幅也不小。荷兰商业银行(ING  BANK)经济学家迪米特?弗莱明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虽然每月的销量数据存在波动性,但其表现确实糟糕,我们从中只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那就是美国住房市场仍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这有可能给新屋开工带来影响,并给建筑领域的就业以及住房相关消费支出蒙上阴影。
     此外商务部公布,经过季节性因素调整后,美国3月份耐用品订单下降0.3%,修正后的2月份耐用品订单下降0.9%。当月数据的低迷表现主要是受到了运输业耐用品,特别是汽车订单,以及国防相关资本品订单下降的拖累。
     其它耐用品消费领域显示出了美国经济的韧劲,剔除交通及国防开支的部分表现得尤为明显。3月份不包括飞机的非国防资本品(GDP统计数据之一)发货量上升了 1.2%,同时当月库存量也出现了增长,这两个数据均预示第一季度美国经济或许能够实现扩张,不过其幅度可能非常有限。
     在耐用品订单数据发布后,雷曼兄弟经济学家德鲁?马特斯将第一季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幅预期上调了0.4个百分点,至0.7%。
     不过,周四的数据表明美国经济的反弹更可能是个需在低谷徘徊的‘U'形,而非立即掉头上行的‘V'形。摩根大通经济学家迈克尔?弗洛里表示,经济可能不像我们担心的那样出现严重衰退,但在低谷徘徊的时间恐怕要比预期中的更长。因此摩根大通调整了对上半年GDP数据的走势预测,从此前的较上年同期下降0.5% 改为上升0.35%;并把下半年的GDP增幅预测值从此前的2.25%下调为1.25%。
     此外,美国劳工部周四公布的报告显示,美国上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减少了3.3万人,至34.2万人。持续领取失业救济一周以上的人数也有所下降。尽管失业数据有所改善,但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经济学家加里?弗洛里预测,4月份非农就业将出现连续第四个月的下滑,预计新增就业人数将减少7万人。
                                       (WSJ,2008.4.25)
    粮价飞涨不容坐视  
     IMF 总裁多米尼克?斯特劳斯-卡恩(Dominique  Strauss-Kahn)4月22日为英国《金融时报》撰稿称,食品价格高企如今已成为一个严肃的人道主义问题,也是宏观经济不稳定的原因之一,影响到全球几乎所有地区的预算、贸易余额,当然,还有收入。
     今年迄今,全球大米价格已上涨逾50%,其它多数食品价格也大幅扬升。随着全球经济放缓,所有种类的大宗商品价格都在上涨——与我们通常的预期相反。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来自新兴市场的旺盛需求。但金融动荡也增强了大宗商品作为资产的吸引力。
     专家们预期,大宗商品(包括石油和食品)价格短期内还将继续上涨。其结果将是对全球最贫困人口造成毁灭性打击。这些人往往将超过一半的收入花在食品方面。
     卡恩指出,我们绝不能坐视不管。除非我们现在就行动,否则全球将坠入贸易限制、主要食品价格上涨和饥饿的下行螺旋。世界粮食计划署(WFP)迫切需要额外资金,支持其运转良好的贫困人口粮食计划是一项道义和经济责任。尽管援助是第一步,但在解决食品供应的长期挑战方面,我们必须胆子更大一些。
     许多农民没有增加产出,是因为他们没有提高产量所需的设备,或者是市场扭曲让他们无法从食品价格上涨中获益。因此,袖手等待市场的自我调整,不是一个令人满意的选择方案。
     我们绝不能忽视更长期的解决方案。这需要采取更为全球性的政策。农业政策必须改革。过去几年食品价格的上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发达经济体用意良好但却被引入歧途的政策。这些经济体试图通过补贴和保护主义措施,鼓励用粮食制造生物燃料。
     食品价格高企也反映出了一些发展中国家不够审慎的农产品定价政策。这些也需要得到改善。谁都不应当忘记,所有国家都依赖于开放贸易来养活本国人口。但我们已看到对全球产生破坏性影响的国家层面的行动,例如限制食品出口。完成多哈回合谈判,将在这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有益作用,因为它将减少贸易壁垒和扭曲,鼓励农产品贸易。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orld  Bank)都参与了改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政策的讨论。多边机构正加大对较贫穷和中等收入国家农业领域的贷款力度,以鼓励并支持良好的政策。但仍有更多工作要做,世界银行的全球粮食新政(New  Deal  on  Global  Food  Policy)就是一个巨大进步。我们还需要在减少风险和为农民与国家建立保险方面采取新的方法。就大灾保险和发展稳健的期货市场而言,援助国正在朝这个方向迈出重要的步伐。这可以极大地有助于向农民保证,如果他们投资,就会收获回报。我们应当考虑以类似原理,应对宏观经济层面冲击——包括,但不限于,能源和食品价格。各国需要进一步确保,在需要的时候,人们可以获得保险型融资。IMF将在这方面发挥自己的作用。
     对于受到食品贸易冲击影响的国家,IMF随时准备迅速提供财力支持,满足其国际收支需要。我们已准备好重新评估我们的贷款安排,确保它们能迅速回应这类问题。
     另据《香港商报》4月23日报道,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预测指出,虽然今年全球粮食产量将增加,但粮食的储备量将继续下跌至二十五年来的新低。据报道,粮农组织报告预测,今年全球粮食产量将较去年增加2.6%,达21.64亿吨。如果一如预期,待农作收成之后,目前世界粮食供应吃紧的情况可望获得改善。但是,粮食的储备量难在短期内得到提升。报告预测,今年全球粮食储备将继续下跌至4.05亿吨,较去年减少5%或2100万吨。粮价飙涨,加上国际原油价格与运费亦大幅提高,预计世界最贫穷国家今年的粮食进口费用将增加56%,非洲低收入国家的粮食进口开支更将增达74%。目前全球有37个国家已面临粮食危机。
                                             (综合消息)
                       国内与港台经济
    中国社科院:应防产能过剩  
     中国社科院4月24日在北京发布了《中国经济前景分析2008年春季报告》,报告预测,2008年中国的GDP增长率将达到10.7%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将增长5.5%。报告认为,今年中国将面临物价快速上涨的趋势,通货膨胀的压力加大,应此必须把“双防”作为宏调首要任务。并且在目前世界经济放缓的背景下,政府应当未雨绸缪准备应对产能过剩问题。
     社科院专家课题组指出:回顾历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趋势,2003年,中国经济运行出现部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猛的问题,在及时采取宏观调控措施得到抑制之后,2004到2005年曾出现过产能过剩。2005至2007年由于投资规模较大,宏观经济加速增长,以及出口的迅猛增长,产能过剩问题得到掩盖性缓解。2008年宏观经济增速将有所减缓,必将使部分产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再次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来。
     社科院专家指出,由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会造成世界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增长减慢,可能对中国出口和外贸顺差产生较强负面影响,会加剧国内产能过剩问题的影响程度。政府必须有所认识、有所准备,未雨绸缪,争取将其影响化解限制到最低程度。
     公开数据显示,今年前七个月,中国9种重要生产资料近3成被出口所消化。这种中国企业主要为满足国际市场需求而增产的局面,虽然暂时掩盖了中国部分生产数据产能过剩矛盾,但不利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因此,随着国家抑制过量出口措施的继续出台和逐步发挥效应。在这个前提之下,部分生产资料产能过剩的问题就会浮出水面。根据初步测算,如果今后进一步出口抑制性关税措施,并且其力度确实能够抑制过量出口,今年中国钢材和钢坯出口量回落到3000万吨水平,同比去年的6000万吨或7000万吨减少近4000万吨左右的出口量。另一方面,随着2008年有新的钢铁产能继续投产,中国钢铁产能过剩的矛盾将进一步凸现。因此,社科院课题组专家对于2008年度的经济运行态势特别强调了政府要未雨绸缪应对产能过剩问题。
     除此之外,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所所长汪同三当天表示,考虑到当前的物价上涨压力,政府在调控过程中要注意保护中低收入阶层的利益。而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中国物价快速上涨中采取的保值储蓄,在一定条件下政府应考虑恢复。
     参与社科院2008年中国经济分析与预测春节座谈会的多位专家也认为,在目前的财政条件下,政府完全有能力采取这种有弹性的存款制度以保护低收入者利益。简单的从紧货币政策可能一方面严重影响社会经济正常运行,另一方面又无法使低收入者获得足够补偿以应对物价快速上涨。
     社科院《中国经济前景分析2008年春季报告》中预测,今年中国的GDP将达10.7%左右,CPI将增长5.5%,这两个数据表示,今年内地将面临物价快速上涨的趋势,通货膨胀的压力加大,管理层必须把“双防”作为宏调首要任务。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专家强调,中国今年要坚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而在从紧货币政策实施过程中,重点应该是继续缓解流动性过剩问题影响,抑制需求拉动造成的通胀压力。
                                       (大公报,2008.4.25)
    香港3月份CPI升4.2%
     据《香港商报》报道,香港3月份通胀率为4.2%,较2月份的6.3%放缓,不过,扣除宽减差饷的因素之3月份基本通胀率为5.3%,高于2月的5.1%,3月份食品价格(不包括外出用膳)显著上升17%。港府预期,未来数月食品价格的走势将继续影响通胀情况。
     政府4月22日公布,3月份综合消费物价指数按年上升4.2%,较2月份的6.3%为低,不过2月份整体通胀率较大主因公营房屋租金豁免令比较基准较低,但 3月份则无此因素。然而,今年首季宽减差饷对3月份通胀持续带来影响,并纾缓了其按年升幅。若扣除此因素的影响,3月份综合消费物价指数按年上升 5.3%,较2月的5.1%基本通胀率为大,主要由于私人房屋租金,女装外衣价格及外出用膳费用的升幅扩大。猪牛肉价飙逾五成
     今年首季综合消费物价指数按年上升4.6%,而港府预期全年为3.4%。在综合消费物价指数中,3月份食品价格(不包括外出用膳)显著上升17.2%,尤其是猪肉升幅达到59.1%;牛肉上升50.8%;罐装肉类上升44.2%;其它肉类上升29.5%;其它新鲜海产上升20.3%;蛋上升19.4%及冻肉上升 19.4%。月内电力、燃气及水、外出用膳、杂项物品、衣履、交通以至烟酒均于综合消费物价指数以及甲类消费物价指数中均录得升幅。住屋方面,综合消费物价指数按年上升1.9%,但甲类消费物价指数则下跌1.8%,主要受自去年8月起生效的公屋减租及今年首季宽减差饷所影响。食品涨价续影响通胀
     政府发言人表示,近数月来通胀压力升温主因环球食品价格上升,带动本地食品价格急升,而本地经济活动持续活跃扩张亦增添价格及成本的压力。估计未来数月通胀情况在很大程度上仍将继续受食品价格的走势影响。若食品供应在稍后或明年初逐渐缓和,将有助纾缓通胀压力,惟美元和人民币汇率,以及本地工资和租金的走势亦需密切留意。
     渣打香港经济师刘健恒表示,3月份通胀低于该行预期的4.5%,但对通胀情况未可松懈,尤其是食品价格仍然高企,料短期食品价格仍然主导着通胀情况,惟因去年下半年食品价格基数较大,故料今年第3及第4季情况会有所回落。至于租金对通胀的压力将会越来越明显,该行预期今年本港通胀率为4.1%。东亚银行高级经济师邓世安表示,虽然私人房屋租金按年上升1.9%,但高于1月的1%升幅,反映基本通胀仍然向上。
                                     (香港商报,2008.4.23)
    (摘编:李彦松;责任编辑:王砚峰)
    2008年第31期(总第855期)  2008年4月25日(星期五)
    地  址: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  E-mail:tsg-jjs@cass.org.cn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kingwyf@263.net  
    邮  编:100836                                                电  话:(010)68034160,68034412    传  真:(010)68032473
     下载或查看文档附件

Tags:香港3月份CPI升4.2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