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综合研究 >> 正文

部门内企业的代谢竞争与价值规律的实现形式

http://www.newdu.com 2018/3/16 清华大学《资本论》与当代问题研究中心 孟捷 佚名 参加讨论

    马克思在《资本论》里提出了一个解释部门内竞争的模型。和新古典完全竞争理论所分析的部门内竞争的静态平面结构不同,马克思在其模型里分析的竞争可称为部门内竞争的动态平面结构。根据这个理论,部门内竞争是在“特殊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展开的,而这种“特殊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不同企业而言是同质的。孟捷和冯金华发表的《部门内企业的代谢竞争与价值规律的实现形式——一个演化马克思主义的解释》(《经济研究》2015年第1期)一文试图把演化经济学的视角纳入马克思的理论,提出以组织知识的专有性为中介,不同企业可以采用不同的技术、或不同的生产方式来生产属于一个部门的产品。在此基础上,就会形成一个部门内竞争的动态层级结构,它不同于马克思的原有模型所模拟的动态平面结构,更不同于新古典的静态平面结构。相应地,部门内竞争也转化为不同企业之间以各自产品的性价比为前提的市场份额竞争,即所谓代谢竞争。该文章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构建一个部门内竞争的动态层级结构的模型,探讨了价值规律在这种竞争结构里得以实现的新形式。在此基础上,我们还从劳动价值论的视角定义了企业的竞争优势,并与波特的竞争理论进行了比较;同时还进一步分析了代谢竞争在部门内可能存在的三种主要类型。该文章代表了将演化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进行创造性综合的最新尝试。
    该文章由以下各节组成。第一节回顾马克思的理论,指出在马克思的竞争理论里存在着一些未曾明言、却起着重要作用的假设,并在演化经济学的基础上,探讨修改这些假设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第二节讨论了部门内竞争的动态层级结构的概念,并与新古典的静态平面结构和马克思的动态平面结构相比较。第三节分析这种新的层级结构会给价值规律的实现形式带来哪些变化。为此,我们构建了一个正式的模型,把价值决定的两个规定,即第一种社会必要劳动和第二种社会必要劳动结合起来,以解释性价比互有差异的不同产品的价值是如何被决定的。第四节在劳动价值论的视野内,利用逻辑斯蒂模型分析了代谢竞争的一些特点,并以不同企业产品的价值转移率来界定企业的竞争优势。最后一节是全文的结语。
    该文章所讨论的代谢竞争在现实中是广泛存在的。举例来说,在管理学中被奉为经典的丰田生产方式和福特生产方式之间的竞争就属于这类代谢竞争。这种竞争对于理解不同企业、乃至不同经济体的兴衰是十分关键的。然而,在现实中常见的这类竞争,在当代最主要的经济学范式中——包括马克思经济学范式——一直没有得到正式和透彻的分析。能否将代谢竞争引入这些范式,已经成为检验这些理论的解释力的一个试金石。代谢竞争在现实里对应着各种具体而复杂的形态,这些具体形态只能通过进一步的历史和制度研究,才能获得透彻的理解。该文章提出的代谢竞争模型,可以为这些历史制度分析提供一个一般理论的基础。

Tags:部门内企业的代谢竞争与价值规律的实现形式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