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综合研究 >> 正文

新兴经济体的界定及其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

http://www.newdu.com 2018/3/16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佚名 参加讨论

    近数十年来,新兴经济体(EmergingEconomy)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新兴经济体相对快速的复苏与发展更是备受瞩目,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地位相应提升,其中一个突出的标志是,由新兴经济体和主要发达国家组成的20国集团取代七国集团(G7)或八国集团(G8)转变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
    一、“新兴经济体”的界定
    
在借鉴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兼顾经济体的系统重要性、代表性和地理平衡等多方面因素,并考虑到概念的可接受性和分析的可操作性,文章将新兴经济体界定为:二战后经济相对快速增长、具有较大经济规模和人口总量、目前人均收入相对较低、经济开放程度较高、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发展中经济体。基于上述界定,文章进一步确定了衡量“新兴经济体”的七项标准:
    二战以来具有相对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具有相当的经济规模和人口总量;目前具有中上等或中下等的人均收入水平;不在公认的发达国家或最不发达国家之列;具有较高的经济开放度;具有较为广泛的代表性;具有较小争议性。
    经过分析与比较,文章认为,G20中的11个发展中国家(简称“E11”),相对而言最能满足上述七项标准。E11分别为阿根廷、巴西、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韩国、墨西哥、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南非和土耳其。
         二、E11在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
    
领土作为国家的生存空间,是影响国力的基本因素。E11的领土总面积为4925万平方公里,占世界表面积的36.73%,是G7+AUS领土总面积(2919万平方公里)的1.69倍。而其余经济体的领土面积合计仅占世界表面积的41.5%。其中,俄罗斯、中国和巴西的领土面积在E11中居前三位。
    2008年,E11人口总量合计为34.12亿人,占世界人口总量的51%,是G7+AUS人口总量(7.5亿)的4.55倍,G4+EU人口总量(9.8亿)的3.48倍。从GDP总量(2009年)来看,E11合计为12.78万亿美元,占世界份额的22.1%;而G7+AUS为31.99万亿美元,占世界份额的55.2%;G4+EU为40.25万亿美元,占世界份额的66%。这意味着E11占世界GDP总量的份额与其余至少173个经济体大致相当,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E11占世界GDP总量的份额还在不断增长。
    在经济增长方面,E11表现突出。以各国GDP占E11的GDP总量(现价美元)的份额为权重,对各国的GDP增长率加权平均计算可得E11的经济增长率,该数值2009年为2.6%,同期世界经济增长率为-0.6%,G7+AUS经济增长率为-3.4%。在E11中,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等国相对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令世人瞩目。
     亮丽的经济增长率数据并没有彻底扭转E11相对落后的经济发展状况,这一点突出表现在较低的人均GDP、产业结构落后、教育水平较低、专利的申请数较少等等方面。
    三、展望E11的未来
    展望未来,金融危机负面影响的彻底清除仍需时日,全球经济复苏的基础依然脆弱,新兴经济体危机应对措施中存在潜在的风险可能将在未来逐渐凸现。
    首先,扩张性财政政策直接拉动了新兴经济体的复苏,但仍有一些潜在的问题需要解决。其中包括:第一,财政赤字。金融危机之后,年新兴经济体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明显增加;第二,刺激计划还会产生“挤出”效应,即政府开支可能导致资源从私营企业流出,形成政府与私营企业争夺资源的局面;第三,基础设施和工业项目是政府财政刺激的两个重点领域,而在国内产能利用率处于低位。基础设施已经相对完备而且世界经济将进入低速温和增长期的情况下,进一步增加产能和基础设施的边际收益可能极低,甚至可能带来负效应。
    其次,宽松货币政策带来资产价格泡沫形成与扩张的风险。目前,除个别国家外,新兴经济体资产价格的上升尚控制在一定的程度和速度之内,然而未来形成资产价格泡沫的风险甚高。发达经济体高企的失业率和经济结构的缓慢调整,意味着新兴经济体面临的外部需求不会迅速强劲增长,而内需的扩张暂时还无法完全替代外需成为新兴经济体增长的重要引擎,因而实体经济的自主复苏将是缓慢的过程。
    再次,部分新兴经济体在对外政策领域存在保护主义抬头趋势。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一些国家采取了提高进口关税、实施新的非关税壁垒以及限制资金外流等措施,世界范围内贸易救济措施的实行也显著增加。
    最后,国际合作有待深化。G20地位的提升凸显出发展中国家作为整体,其经济实力及地位的相对提高以及在全球经济事务中作用的日益增加。在此次危机前,新兴经济体高于发达经济体的速度增长就已经作为一种长期趋势存在,危机只是进一步强化了这一趋势。
    G20是加强E11合作的重要平台。金融危机推动全球治理进入新阶段,主要动力来自两方面:一是危机凸显了原有治理体系的缺陷,变革呼声随之高涨;二是各国携手克服危机的努力和对危机成因的深刻反思,为构建新的全球治理框架提供了关键契机。
    四、结语
    在客观评价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格局中E11地位提升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认识到以下三点:其一,全球经济实力对比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尽管E11作为一个整体,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然而发达国家的主导地位并未根本改变,且仍在通过G8会议加强内部政策协调,为其在G20峰会上取得更大的收获做好充足准备。其二,尽管G20已出现机制化的趋势,但领导人之间在许多重大国际问题上达成广泛共识尚有一定难度。达成共识后,G20成员如何将这些共识转化成具体的国内政策,以及如何确保这些政策得到有效实施,这两方面的不确定性都很高。其三,E11在发展阶段和经济结构等方面尚存在诸多差异。这些差异直接导致E11在具体问题上的立场分歧,对于全球治理未来格局的构想也有待进一步磨合沟通。E11现有合作主要是功能性的,不仅数量较少,而且全面的政策协调与合作还有所缺失。即使如此,我们仍然认为,G20作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平台不仅将长期存在,其重要性还将不断提高。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其在全球治理中扮演的角色还没有另外的多边机制可以取代。同时,我们的分析已经显示,E11在世界经济中具有相当的系统重要性,在发展中国家中具有广泛代表性。上述两点决定了其内部合作的深化和推广拥有巨大的空间。鉴于G20将长期扮演主要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共商全球重大事务国际平台这一角色,故积极推动E11内部的合作明显有助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互利共赢。总体上E11的合作宜循序渐进,可先仿效G7或G8,建立G20峰会前E11部长级会议制度,加强重大问题上相互间立场的协调一致。
    作者:张宇燕  田丰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摘自《国际经济评论》(京),2010.4
    原文约21100字

Tags:新兴经济体的界定及其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