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综合研究 >> 正文

刘伟、蔡志洲:宏观经济决策与宏观进度统计:为何需求疲软增长稳健

http://www.newdu.com 2018/3/17 《经济学动态》杂志社 刘 伟 … 参加讨论
刘 伟 蔡志洲
    
来 源:《经济学动态》2014年第8期
    内容提要: 从宏观经济的进度需求数据上观察,我国的总需求仍然疲软,但是从GDP指数上看,经济增长已经趋于稳健。如何使用科学的统计指标来客观地反映我国的经济运行,直接影响到我国宏观经济决策的质量。本文通过对我国进度统计中反映需求的指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进一步讨论,指出推进统计制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进度统计 投资 消费
    

一、问题的提出


    如果从我国宏观经济的进度需求数据观察,与2012年相比,2013年的价格水平的上涨没有变化,都是2.6%,而投资、消费和净出口下降了,由此可能得到的结论是我国的总需求仍然在持续下降,有必要考虑宏观刺激政策,避免经济进一步下行。但从GDP增长率上看,下行的趋势已经得到了遏制,两个年度都是7.7%,而且产业结构还得到了改善,可以依赖市场本身的作用来实现经济增长,不一定要启动新的经济刺激政策。可以看到,进度需求数据和GDP年度增长之间,两方面的数据是矛盾的,得出的是不同的经济结论。在这种情况下,其中必有一方出现了问题,要么是GDP统计高估了我国的经济增长,要么是宏观进度统计(消费、投资和进出口)没有客观地反映我国经济增长中的真实需求(见表1)。无论是哪一方面出了问题,都有可能影响我们对经济形势的判断以及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宏观调控。
    表1 2012与2013年主要宏观经济指标比较(单位: %)
    

    GDP增长
    

    全社会固定资产
    投资增长
    

    货物出口增长
    

    货物进口
    增长
    

    社会消费品零售
    总额增长
    

    CPI
    

    2012
    

    7.7
    

    20.3
    

    7.9
    

    4.3
    

    14.3
    

    2.6
    

    2013
    

    7.7
    

    19.3
    

    7.9
    

    7.3
    

    13.1
    

    2.6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3》与《2013年统计公报》。
    

二、当前宏观进度统计不能准确真实
    地反映宏观经济的总体运行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为适应经济增长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中国按照国际标准建立和发展了GDP核算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这一核算的核心,是建立在三次产业分类基础上的生产法GDP统计,虽然我们也发展了支出法GDP核算并编制投入产出表、资金流量表和国际收支平衡表等,但是由于我们关心的主要经济发展目标是GDP的增长率而不是它的结构,因而在我们的进度统计(季度及第二年年初)中,并没有像发达国家那样公布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GDP数据(现行价格)、支出法GDP(现行价格)以及各个分类及总量的增长率(按不变价格)。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时候,这种统计工作上的差距并没有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带来太大的负面影响。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活动的复杂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宏观调控不仅要针对总量,也要加强结构管理,现行的宏观进度统计制度就越来越不能满足宏观调控和管理的要求。
    在计划经济的传统思维中,生产活动反映为五大物质生产部门(即农业、工业、建筑业、商业、交通运输业)的生产,由此形成了计划经济下的国民经济统计制度。在这一制度下,最重要的统计指标是工农业总产值(尤其是工业产值),是反映经济增长的标志性指标,在1982年召开的党的十二大上,我国翻两番的长期经济增长目标,就是以工农业总产值为指标而提出来的。到了现在,对于工业产值的考核,也仍然是我们最重视的,统计部门每个月都会公布工业部门的进展情况,而不像GDP那样每个季度才公布。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全社会固定资本投资总额,则是当时反映商业和投资活动的基本指标。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统计部门根据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对原有的统计制度进行了改革,按照国际标准进行了由物质产品统计(MPS)向国民经济核算(即SNA)的转化,用GDP代替工农业总产值反映中国的经济增长,并逐渐发展起一整套相互联系的国民经济核算(国民收入核算、投入产出核算、国际收支平衡表、资金流量表和国民资产负债核算等)。但是在进度统计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全社会固定资本投资总额被保留了下来,作为消费和投资的标志性指标来反映国内总需求的变化。或者说,用它们来替代支出法GDP中的最终消费和资本形成来反映国民经济活动中的消费和投资。这样,对经济增长的进度统计所用的口径是不一致的,在生产方使用的是三次产业的概念,所有的生产活动都被包括在内,但在需求方使用的则是窄口径的物质生产部门的概念,相当大部分的服务活动没有包含在内。这就是表2中生产方(GDP)和需求方的数据产生不一致的主要原因。
    我国目前宏观经济统计中所反映的最终需求,实际上使用着两套指标,一是在年度统计中公布的支出法GDP数据,这一套数据与生产法GDP之间是相配套的,与国际标准接轨,能够较好地反映国内总需求的结构变化,问题在于时效性较弱(半年以后才公布),目前还不能同时提供按现行价格和可比价格计算的各个分量(居民最终消费、政府最终消费、固定资本形成、存货的变动、货物和服务的出口、货物和服务的进口)的变动情况;二是进度统计中使用的传统统计指标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社会固定资本投资总额、按美元计算的海关进出口数据。国家统计局每个季度召开宏观数据新闻发布会公布这些数据,而社会各界所进行的宏观经济分析尤其是需求分析,主要也是以这些指标为分析依据。这也就是说,我们实际上是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来反映消费、用“全社会固定资本投资总额”来反映投资、用“按美元计算的海关进出口数据”来反映货物和服务的进出口,在此基础上进行即期宏观经济分析的。或者说,在年度数据上我们已经基本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但在进度统计中,这种转轨只进行了一半,生产统计已经转到了市场经济,需求统计仍然没有完全转轨。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仍然沿用着计划经济时代的指标和方法,或者说,以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指标代替需求方面的统计指标(按支出法核算的GDP指标)。
    (一)消费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以下简称零售总额)是一个商业统计指标,指的是商业(批发零售企业、酒店、餐饮)企业和个体经营者通过交易售给个人、社会集团非生产、非经营用的实物商品金额,以及提供住宿和餐饮服务所取得的收入金额。在我国每年发布的统计公报中,它的发布及分析被归入“国内贸易”而不是“消费”。严格地说,住宿和餐饮并不是消费品而是服务,但在改革开放之前,这一部分的业务是归商业部门管理的,所以在商业统计中包含了这一部分,而批发运输邮电等不归商业部门管理(由物资部门、交通部门和邮电部门管理),所以不包括其中。在计划经济时期,商业部门承担着“保障供给”的任务,所以要通过这一指标对于零售商品进行计划和统计,并不是一个宏观经济指标。农村居民自产自用的消费品也属于最终消费,但由于这一部分消费未参加商业活动,就不计入零售总额。因此,即使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用它来反映全社会的消费水平也是不准确的。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支出法GDP中的最终消费支出(简称最终消费支出)之间最大的差别有三点:一是在零售总额中只包括了由原商业部门管理的住宿和餐饮这两类服务,而教育、医疗、文化、交通、通讯、金融、住房等服务均不包含在内,而在最终消费支出中则包括这些服务;二是在零售总额中事实上包含了许多由生产部门由零售企业购买而在生产过程中用作中间消耗的商品(如一些五金、化工产品),而在最终消费支出中不包含这些内容;三是最终消费支出包括了居民最终消费和政府最终消费,而零售总额将社会集团购买力列入消费,但由政府财政支出形成的大量公共服务没有包含在内,因此用它代表居民消费支出时口径就偏大,而用来代表全部消费时口径则偏小。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但又有所发展时,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较高,公共服务包含的项目较多(即居民对于服务方面的支付相对较少),而消费的市场化程度又有所提高(表现为农民更多地到市场上去购买食品而不是自产自用),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来替代支出法GDP中的居民最终消费支出,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反映消费的水平及变动趋势。但是近些年来,随着市场化改革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服务支出在居民生活和公共消费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再用零售总额来反映消费的发展变化,它的代表性就会越来越差。从数值和增长率上看,2012年最终消费支出为26.2万亿元,比上一年名义增长12.8%,而零售总额为2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4.3%。数值上是最终消费支出较高,增长率则是零售总额较高。2012年,我国的GDP名义增长率为9.68%,这说明这一年我国最终消费的增长高于经济增长,高出的幅度达到3.1%,经济增长中最终消费的贡献开始加大,但是从零售总额看不出这个结论。
    (二)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在计划经济时代是一个基建财务指标,管理渠道分类曾经是它最重要的分类,分为基本建设投资、更新改造基金和大修理基金,后来调整为基本建设、更新改造、房地产开发和其他。而从构成上分,它分为建筑安装工程、设备工具器具购置和其他费用。这一指标设置的初衷,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管理好政府的投资资金(包括财政的资金和企业的资金),要了解在投资上用了多少钱,用到什么地方去。它关心的重点是用了多少钱,而不是这些钱是不是形成了资产。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变化,这一指标也在进行改革,管理渠道分类已经不用,但构成分类保留了下来,其核心仍然是对钱的核算而不是对物的统计。从表面上看,它和支出法GDP中的固定资本形成似乎是接近的。但这两个统计指标的口径却是不同的:一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土地购置费,旧建筑物和旧设备购置费,而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不包括这些费用;二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不包括500万元以下建设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而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包括这部分投资;三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不包括商品房销售增值,即商品房销售价值与商品房投资成本之间的差额,而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包括这部分价值;四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不包括矿藏勘探、计算机软件等无形固定资产支出,而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包括这方面支出。从整体上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主要是考察投资的“支出”及其动态变化,而支出法GDP中的资本形成总额,是一个国民收入最终使用指标,指的是当年的国民收入(GDP)中,有多少形成了存量(包括固定资本形成和库存的增加)留给未来使用。从数值和增长率上看,它们和支出法GDP中的投资(资本形成总额)差距很大。2012年,我国支出法GDP中的资本形成总额为25.3万亿,比上一年名义增长10.7%(未公布实际增长率),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37.5万亿,比上一年名义增长20.3%,数额相差近50%,增长率相差近10个百分点。支出法GDP中的资本形成增长(10.7%),高于GDP名义增长率(9.68%)一个百分点,低于最终消费的增长(12.8%)2个百分点。但是利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却得不出这个结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这个指标在动态上仍然是可比的,2003年以后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长期保持在25%以上,但在2013年和2014年已经回落到20%以下,说明我国的投资增长正在放缓,但问题在于它不能准确地反映实际投资以及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
    (三)进出口
    在进出口统计上,支出法GDP中的进口和出口概念比海关统计的进口和出口要宽,不仅包括了货物的进口和出口,还包含了服务的进口和出口,不仅包含了海关纳税的进出口货物,也包括海关不检查而放行的旅客自带的货物。海关统计的进口和出口是用美元计算的,但是在支出法计算中,货物和服务的进口和出口都应该以人民币计算,目前在我国的年度支出法GDP中,货物和服务的进口和出口是合并计算的,列出的是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并且在此基础上,分别计算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在表2中我们可以看到,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为4.2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为3.6个百分点,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为-0.1个百分点,合计为7.7个百分点,由此得出的结论是,2012年我国经济增长主要是消费和投资拉动,而外向型经济基本上没有做什么贡献。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发展外向型经济以及对外贸易呢?因为按照这个分析方法,它对经济增长根本没有什么拉动(2012年为-0.1个百分点。在总需求中,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50.8%,消费需求贡献率为51.4%,合计为102.2%,净出口的贡献为-2.2%),而且在国际收支理论中,评价对外贸易发展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国际收支平衡,但国际收支一旦平衡(经常项目),按照这个表的分析,外部需求对经济增长就没有贡献了。但是人们的感觉普遍认为,即使是在国际收支平衡甚至是逆差的情况下,外向型经济仍然是必不可少的,仍然创造了大量的增加值并容纳新的就业。表2所得出的结论不能说是错误的,但是极易造成误导。
    表2 2012年三大需求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
    

    最终消费支出
    

    资本形成总额
    

    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合计
    

    贡献率
    

    拉动
    

    贡献率
    

    拉动
    

    贡献率
    

    拉动
    

    贡献率
    

    拉动
    

    %
    

    百分点
    

    %
    

    百分点
    

    %
    

    百分点
    

    %
    

    百分点
    

    2012
    

    55.0
    

    4.2
    

    47.1
    

    3.6
    

    -2.1
    

    -0.1
    

    100
    

    7.7
    

    资料来源:选自《中国统计年鉴2013》表2-24。
    表3 2011年部分OECD国家最终需求各部分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单位:%) 
    

    居民消费
    

    政府消费
    

    固定资本形成
    

    出口
    

    进口
    

    GDP
    

    智利
    

    5.12
    

    0.47
    

    3.78
    

    1.76
    

    -4.58
    

    6.55
    

    德国
    

    0.97
    

    0.19
    

    1.08
    

    3.67
    

    -3.08
    

    2.83
    

    意大利
    

    0.07
    

    -0.18
    

    -0.36
    

    1.60
    

    -0.17
    

    0.96
    

    日本
    

    0.08
    

    0.39
    

    0.15
    

    -0.01
    

    -0.88
    

    -0.27
    

    韩国
    

    1.19
    

    0.31
    

    -0.32
    

    4.98
    

    -3.23
    

    2.93
    

    土耳其
    

    5.56
    

    0.64
    

    3.49
    

    1.37
    

    -2.91
    

    8.15
    

    美国
    

    1.79
    

    -0.47
    

    0.57
    

    0.85
    

    -0.78
    

    1.96
    

    欧元区
    

    0.07
    

    -0.03
    

    0.27
    

    2.59
    

    -1.63
    

    1.27
    

    全部OECD国家
    

    1.09
    

    -0.08
    

    0.61
    

    1.62
    

    -1.41
    

    1.83
    

    数据来源:OECD数据库。
    表3摘录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公布的一部分国家2011年最终需求的各个部分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可以看出,出口和进口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是分别列示的,其中出口为正的拉动(贡献),进口为负的拉动(贡献)。以当年经济增长率较高的智利和土耳其为例,智利的居民消费和固定资本形成增长较快,但进口也较高,说明它的消费和投资对进口的依赖较大,而土耳其这两方面的增长率和智利相仿,但进口却明显低于智利,说明消费和投资的增长主要是依靠国内生产,由此导致土耳其的经济增长率较高。再看韩国,无论是消费和资本形成都增长得较弱,投资甚至是负增长,但经济增长率却达到了2.93%,其中的重要原因在于出口增长仍然较强,使其经济增长率仍然好于大多数西方国家。而日本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经济疲软例子,无论是消费、投资都增长缓慢(但仍然是正的增长),但是出口和进口都是负的贡献,由此导致了负增长。之所以要把进口作为一个项目单列,原因在于进口也属于国民收入的使用,这一部分收入是在国内创造的,但是却流向国外成为其他国家的收入,而所获得的产品(物)则用于国内生产的中间消耗、消费、投资和再出口。而反过来,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和出口是生产部门对国内外进行的货物和服务的最终销售所形成的收入,而通过支出法GDP进行国民收入核算正是要反映这些收入分别对经济增长所形成的拉动和贡献。因此,在反映三大需求对GDP的贡献时,进口应该从整个国民经济的最终使用中扣除,而不能仅仅是从出口中扣除。至于净出口的概念,世界各国也是经常使用的,但那更多的是从国际收支的角度来观察问题,而不是用于研究三大需求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
    如果要按照OECD国家这样公布三大需求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或者是贡献,就必须按照可比价格对支出法GDP的各个部分进行核算,国家统计局现在也在推进这一方面的工作,在公布季度GDP时有时也会提及对最终需求的各个部分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但出口和进口没有分开而仍然使用着净出口的概念)的估计,但还是没有公布各个部分的实际数值以及增长率,这就影响了我们对经济增长进度的全面观察和深入了解。
    

三、现行宏观进度统计对于宏观决策的影响


    由于“经济增长”导向,我国的宏观调控中总量目标的地位远远高于结构目标,对反映结构变化的统计工作的要求相对偏低。在2003年后开始的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中以及后来的全球金融危机前后,我们加强了现代宏观调控手段(尤其是货币政策)的应用。这些政策的调控对象,尽管也包含了价格总水平、国际贸易等方面的内容,但主要是经济增长率,要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但对于在“平稳较快增长”中各种结构总量尤其是需求总量的发展,事实上并没有具体的目标。我们经常说要扩大消费和扩大内需,但在进度统计中,我们并没有按照国际标准来统计与各个季度GDP相衔接的投资和消费数据,只是利用传统指标了解一下这些方面的发展趋势。这些指标相互之间是不衔接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之间不能直接相加,增长率之间不能直接比较,也不能进行总需求和总供给之间相互关系的定量分析。2000年和2012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分别为32918亿元和374695元,按现价计算年均增长21.45%(统一口径),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为34152亿元和210307亿元,按现价计算年均增长16.35%。但这两个增长率之间是没有可比性的。从横向比较看,2000年,我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03.7%,而到了2012年,则下降为56.13%,这说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迅速增长使二者之间的比值迅速下降,但由于缺乏二者之间合理的比值关系的标准,所以无法通过分析和研究得出应该如何对二者的增长率调整的结论。我们只能根据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动态比较来判断是否经济出现过热,这种判断往往偏差很大,而到了很久之后公布支出法GDP的年度数据时,往往已经错过了调控的良机,而新的宏观调控是根据新的进度统计数据实施的,又会产生新的偏差,长期发展下来,就会使投资和消费的结构性矛盾更加恶化。
    消费和投资是国内总需求中的两个组成部分,相互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当消费的比例提高时,投资的比例就会下降,反之亦反。如果我们有季度支出法GDP的数据,我们就可以根据它们之间构成的变化,有针对性地采取宏观调控措施,调节需求结构的变化,但使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指标,则不可能进行这样的宏观调控。所以,使用什么样的指标反映宏观经济形势,实际上决定了我们对于宏观经济有什么样的了解,并在这一基础上所能采取的宏观调控手段。
    对应于宏观调控方式的转变,宏观调控的基础工作也要加强。在宏观进度统计中,不能仅仅是考核生产法GDP,而在反映消费和投资时仍然采用计划体制下的传统指标,必须全面地运用支出法、收入法等多种方法来核算GDP,以反映经济增长的全貌以及国民经济的重大比例关系。我国的国民经济核算在过去20多年的改革和实践中,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进一步发展国民经济核算的进度统计,无论是在理论还是方法上已经没有大的障碍,关键在于如何通过统计工作的改革来实现这一发展。我国正进入新一轮经济改革,这是对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提出的要求。对统计部门而言,则应该利用这个机会深化统计体制改革,推动国民经济核算的进一步发展。这不仅是按照国际标准发展我国的统计工作的要求,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宏观经济管理提出的要求。
    注:
    ① 进度数据是指月末、季度末和年末即时发布的统计数据,有别于至少在半年以后才在《统计年鉴》上发表的年度数据,更强调数据的及时性,是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
    ②2014年上半年,我国的GDP增长率为7.4%,比上年又回落了0.3%,属于轻微调整,分产业看,仍然保持了第三产业增长最快(8.0%)、第二产业次之(7.4%)、第一产业最低(3.9%)的格局。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1%)、净出口(其中进口增长0.9%和进口增长1.5%)的增长率则是明显继续回落。
    ③参见许宪春等:《中国的投资增长及其与财政政策的关系》,《管理世界》2013年第6期。
    (责任编辑:陈建青)
    

Tags:刘伟、蔡志洲,宏观经济决策与宏观进度统计,为何需求疲软增长稳健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