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上午,第一届“历史视野下的经济发展与思想演进”学术研讨会在厦大经济楼举行,本次研讨会由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王亚南经济研究院、邹至庄经济研究中心主办,厦大经济学院经济学系承办,会议为期一天半。厦门大学校长助理方颖教授,《中国经济史研究》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魏众研究员,《经济思想史学刊》副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杨虎涛研究员先后致辞,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艺明教授主持开幕式。
方颖在致辞中代表厦门大学对莅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厦大经济学科在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领域的发展上历久弥新,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在厦大向下一个新百年前行的重要节点上,举办本次研讨会将促进厦大传统人文优势学科的整合与提升,为跨学科交流打造优质平台。厦大经济学科鼓励学者结合前沿方法研究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为经济学科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魏众研究员致辞 魏众在致辞中表示,本次研讨会“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思想契合期刊理念,希望研讨会的召开能鼓励一批学者致力于研究中国的经济思想、中国的经济政策与经济实践,期待本次会议提供的平台能促进多方交流。
杨虎涛研究员致辞 杨虎涛在致辞中表示,《经济思想史学刊》作为国内经济思想史研究的第一个阵地,将致力于为广大经济思想史研究学者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通过本次研讨会的邀请来到厦大,感受到了厦大自由、开放的学术气息,本次研讨会选题多元,体现了经济史、经济思想史研究的丰富主题,学刊也将大力支持这样优质交流平台的搭建。
此次会议邀请上海财经大学程霖教授,日本一桥大学马德斌教授,香港大学龚启圣教授,北京大学周建波教授和周黎安教授5位嘉宾学者,他们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先后带来题为“中国传统经济思想有分析性吗?——对熊彼特观点的补正”、 “Involution or Industrialization: Reinterpreting the 19-20th Century Chinese Agriculture through the Perspectives of Seasonality”、“Commercial Revolution in Medieval China: Origin and Consequences”、“中古佛教传播与中国经济思想的发展”和“Every People’s Commune Builds a Middle School”:The Effects of a Massive Rural Education Expansion Program in Pre-reform China”的主旨演讲。
本次研讨会设置了三场平行分会场,包括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传统政治制度的再探索、国家能力与经济发展、经济转型与思想演变、近代市场的经济表现、文化与社会发展、宗族与资本、开放史与文化、商业史与经济发展9个主题,复旦大学陈硕教授,河南大学宋丙涛和彭凯翔教授,北京大学颜色教授等众多活跃在学科前沿的中青年学者参会报告。
6月26号下午,研讨会特别设置的编辑部圆桌论坛在厦大经济楼举行。论坛由厦门大学社科处副处长黄寿峰教授主持,《经济思想史学刊》编辑部杨虎涛,《世界经济》编辑部曹永福,《中国经济史研究》编辑部魏众、王小嘉,《中国经济问题》编辑部张兴祥,《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编辑部林枫与会讨论。
黄寿峰教授结合经济史、经济思想史文章发表周期上、接受期刊相对较少的现状,邀请期刊的编辑老师对青年学者的选题及文章投递相关问题给出建议。
王小嘉、魏众发言 《中国经济史研究》编辑王小嘉老师结合审稿谈到,经济史的文章尤其是量化历史,不仅量化方法和模型要过关,历史背景也要过关。《中国经济史研究》主编魏众老师补充到,期刊审稿不过分看重资历,注重对青年学者的培养。
杨虎涛发言 对于经济思想史方面的研究,《经济思想史学刊》副主编杨虎涛老师表示,期刊不仅注重国内思想也注重国外思想,且力求中国经济史、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外国经济史的均衡发展。
《世界经济》编辑部曹永福老师表示,经济史的研究者需要更加密切结合现实问题,力求对当代问题有重大回应,同时建议投稿者需要注重文章的技术规范性、故事逻辑性。
《中国社会经济思想史》主编林枫老师谈到,期刊发稿内容侧重经济背景,并十分注重青年学术共同体的建立。
最后,《中国经济问题》常务副主编张兴祥老师表示期刊目前兼容并包,研究范式和学科领域不设门槛,开设了一系列新的栏目和主题,非常鼓励中青年学者投稿。
此外北京大学管汉晖、周建波,厦门大学高岭等在场的学者,向在座的编辑们提出了自己对投稿、期刊建设等方面的问题,编辑们都一一做出了回答和建议。
(编辑:刘益建;审校:张佶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