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金融学 >> 正文

庹国柱、朱俊生:政策性农业保险需要专门管理机构(4月23日)

http://www.newdu.com 2018/3/27 中国社会科学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佚名 参加讨论

    如果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就需要有一个管理机构,至少在决策主体所在省、市、自治区,要有专门的政策性农业保险管理机构。在立法时明确和加强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管理机构非常重要。因为我国的决策机制和国外很不一样。例如美国采取的是国会听证制度。决策公开、透明,公众的参与率高,比较科学。一项议案在国会辩论通过后,其各职能部门只是执行机构,该谁出钱谁就出钱。但我国采取的是政府决策。部委具有相当大的决策权力,不仅仅是个执行机关。一项跨部门的政策的决策,相关部委之间的协调成本很高,各部委的政策不免有相互摩擦和掣肘之处。因此,农业保险的管理机构是单独设立还是放在政府的某个部门里,叫什么名称,可以由中央和省政府相关政府部门协调决定,但不能没有这个机构。在农业保险立法中必须明确,不然政策性农业保险就不好操作。设立管理机构的关键在于,要能很好协调各有关职能部门的关系和政策,这是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健康发展的前提。
    我国目前的农业保险主要由保监会来推动,其历史渊源在于农业保险的三轮实验基本上都是在商业保险的框架下进行的,而保监会正是商业保险的主要监管部门,由保监会来推动和管理农业保险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从目前来看,保监会不遗余力地为农业保险的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这些努力使农业保险开始破题,引起越来越多的部门和公众的关注。保监会在其中功不可没。
    但是,和一般的商业性保险相比,政策性农业保险更为复杂,这也对其管理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复杂性不仅体现在其展业、承保、防灾减损、理赔等业务经营层面,更主要的体现在其政策性本质所要求的跨部门协调上。例如,为实现政策目标,政策性农业保险要促进政府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主要由农业部和发改委制定。又如,政策性农业保险要对保费和管理费用补贴,而这种投入主要由财政部来决定。这就要求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管理机构具备和各相关部门良好的沟通能力。
    这个管理机构是否能顺利产生,一直成为农业保险制度诞生的决定性因素。也可能是此次起草条例不可能回避的难题之一。
    农业保险的管理机构需要履行的职责或职能我们认为主要是:
    第一、根据中央政府和省政府授权,制定和执行有关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政策;
    第二、组织全国或全省进行农业风险区划和费率分区工作;
    第三、研究农业风险和风险管理,精算费率,设计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标准(或示范)条款。实际经营农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也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发保险产品,但其条款与费率必须经农险管理部门审定;
    第四、筹集、管理和使用大灾准备基金;
    第五、协调各地、各个参与农业保险的主体之间的关系;
    第六、提供农业保险的再保险;
    第七、根据中央政府或省政府的授权,代表中央政府或者省政府管理、审核和拨付财政补贴资金。
    

Tags:庹国柱、朱俊生,政策性农业保险需要专门管理机构4月23日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