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工资对各部门物价的影响
|
接受影响(年) |
平均 |
施加影响 | ||||||||||
1997 |
2002 |
2007 |
|
接受直接影响 |
接受间接影响 |
绝对影响 |
相对影响 | ||||||
农业 采掘业 食品制造 纺织 其他制造 电热 石油加工 化学工业 建材 金属产品 机械 建筑业 交通邮政 批发零售 餐饮 金融 房地产 教育 卫生福利 体育 旅馆业 旅游业 娱乐 科学研究 勘查水利 其它服务 |
0.0733 0.0420 0.0514 0.0447 0.0410 0.0316 0.0343 0.0376 0.0408 0.0390 0.0363 0.0474 0.0422 0.0446 0.0541 0.0327 0.0215 0.0698 0.0528 0.0611 0.0351 0.0431 0.0484 0.0519 0.0322 0.0492 |
0.0655 0.0380 0.0428 0.0400 0.0357 0.0263 0.0320 0.0323 0.0387 0.0347 0.0312 0.0414 0.0372 0.0382 0.0421 0.0309 0.0240 0.0624 0.0506 0.0481 0.0342 0.0361 0.0391 0.0487 0.0361 0.0433 |
0.0745 0.0293 0.0481 0.0388 0.0298 0.0235 0.0237 0.0265 0.0275 0.0242 0.0242 0.0312 0.0262 0.0257 0.0386 0.0270 0.0136 0.0569 0.0397 0.0465 0.0363 0.0412 0.0300 0.0419 0.0396 0.0378 |
0.0711 0.0364 0.0474 0.0412 0.0355 0.0271 0.0300 0.0321 0.0357 0.0327 0.0306 0.0400 0.0352 0.0362 0.0449 0.0302 0.0197 0.0630 0.0477 0.0519 0.0352 0.0401 0.0392 0.0475 0.0360 0.0435 |
1 13 6 9 17 25 24 21 16 20 22 11 19 14 7 23 26 2 4 3 18 10 12 5 15 8 |
0.0513 0.0218 0.0078 0.0114 0.0121 0.0095 0.0053 0.0085 0.0139 0.0089 0.0098 0.0152 0.0195 0.0209 0.0136 0.0183 0.0120 0.0480 0.0292 0.0331 0.0172 0.0171 0.0181 0.0295 0.0196 0.0266 |
1 7 25 20 18 22 26 24 16 23 21 15 10 8 17 11 19 2 5 3 13 14 12 4 9 6 |
0.0227 0.0191 0.0440 0.0368 0.0290 0.0231 0.0327 0.0313 0.0278 0.0312 0.0305 0.0313 0.0204 0.0187 0.0350 0.0141 0.0093 0.0184 0.0250 0.0228 0.0215 0.0276 0.0246 0.0245 0.0203 0.0216 |
17 22 1 2 9 l5 4 6 10 7 8 5 20 23 3 25 26 24 12 16 19 11 13 14 21 18 |
0.0104 0.0028 0.0008 0.0015 0.0015 0.0009 0.0004 0.0019 0.0010 0.0020 0.0030 0.0014 0.0019 0.0026 0.0004 0.0012 0.0003 0.0009 0.0004 0.0000 0.0002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0.0036 |
1 4 16 10 9 15 18 7 13 6 3 11 8 5 19 12 20 14 17 26 21 25 24 22 23 2 |
0.1163 0.0843 0.0148 0.0238 0.0325 0.0338 0.0187 0.0265 0.0344 0.0279 0.0210 0.0168 0.0548 0.0502 0.0280 0.0534 0.0196 0.0577 0.0341 0.0336 0.0447 0.0237 0.0390 0.0536 0.0410 0.0498 |
1 2 26 20 16 14 24 19 12 18 22 25 4 7 17 6 23 3 13 15 9 21 11 5 10 8 |
农业、教育、体育、科学研究、卫生福利等部门的直接影响占主导,这也意味着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对这些部门的直接冲击较为明显。而石油化工、食品制造、化学工业、金属产品、电热等部门劳动力成本的直接冲击较小。就间接影响而言,食品制造、纺织、餐饮、石油加工、建筑业受到劳动力的间接冲击较为明显,相反,房地产、金融、教育、批发零售受劳动成本的间接冲击较弱。教育、农业、采掘业属于直接影响较强而间接影响较弱的部门。这意味着这些部门受本部门的劳动力价格的上涨影响较大而受其他部门价格的影响较小。食品制造、纺织、石油加工、化学工业、建筑、餐饮、机械属于直接影响较小而间接影响较大的部门,即使这些部门自身的劳动力价格上涨较小但是其他部门的劳动力上涨也会造成该部门的价格明显的上涨。
下面将分析各个部门对经济系统的物价的影响程度。首先,分析绝对影响。排在前5位的有农业、其他服务业、机械、采掘业、批发零售;排在后5位的有体育、旅游业、娱乐、勘查水利、科学研究。相对影响是消除了规模因素的影响,排在前5位的有农业、采掘业、教育、交通邮政、科学研究;排在后5位的有食品制造、建筑业、石油加工、房地产、机械。农业的绝对影响和相对影响都较大。
(三)进口对物价的分部门影响
进口品价格上涨对重工业部门影响较大,而对服务业的影响有限。接受的影响排在前5位的有机械、石油加工、化学工业、金属产品、建筑业;排在后5位的有房地产、金融、农业、批发零售、餐饮。机械、石油加工、化学工业、金属产品、建筑业都是国民经济主导部门,这些部门不但能拉动国内部门的发展,而且和国外部门联系紧密,因此这些部门受国外部门的价格影响非常明显。房地产、金融、农业、批发零售、餐饮这些部门的外贸依存度低,而且其主要中间投入的部门外贸依存度也低,因此,这些部门接收的影响有限。然而,诸如第三产业中的卫生福利、科学研究,其主要的中间投入外贸依存度较高,由于产业之间的关联效应,使得这些部门受进口品价格上涨的冲击较大。
随着中国和世界经济联系的加强,进口品价格上涨的对国内产品价格上涨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从1997—2007年,除了批发零售、金融、旅游业,第三产业中的大部分产业十年来都经历了进口品价格对本部门价格的影响逐渐增强的过程。
表2 进口对物价的影响
|
国内部门接受影响(年) |
平均 |
进口部门施加影响 | ||||||||||
|
1997 |
2002 |
2007 |
|
接受直接影响 |
接受间接影响 |
绝对影响 |
相对影响 | |||||
农业 采掘业 食品制造 纺织 其他制造 电热 石油加工 化学工业 建材 金属产品 机械 建筑业 交通邮政 批发零售 餐饮 金融 房地产 教育 卫生福利 体育 旅馆业 旅游业 娱乐 科学研究 勘查水利 其它服务 |
0.0054 0.0093 0.0070 0.0131 0.0115 0.0112 0.0145 0.0153 0.0119 0.0158 0.0185 0.0125 0.0095 0.0082 0.0063 0.0053 0.0033 0.0074 0.0151 0.0076 0.0059 0.0145 0.0069 0.0146 0.0070 0.0105 |
0.0065 0.0097 0.0085 0.0177 0.0131 0.0119 0.0186 0.0180 0.0141 0.0175 0.0248 0.0166 0.0116 0.0091 0.0072 0.0057 0.0044 0.0073 0.0136 0.0091 0.0083 0.0054 0.0080 0.0159 0.0102 0.0115 |
0.0079 0.0152 0.0116 0.0167 0.0162 0.0182 0.0285 0.0239 0.0191 0.0230 0.0291 0.0195 0.0147 0.0077 0.0096 0.0050 0.0035 0.0094 0.0193 0.0119 0.0110 0.0117 0.0087 0.0167 0.0117 0.0131 |
0.0066 0.0114 0.0090 0.0158 0.0136 0.0138 0.0205 0.0191 0.0151 0.0188 0.0242 0.0162 0.0119 0.0083 0.0077 0.0053 0.0038 0.0081 0.0160 0.0095 0.0084 0.0105 0.0079 0.0157 0.0096 0.0117 |
24 14 18 7 11 10 2 3 9 4 1 5 12 20 23 25 26 21 6 17 19 15 22 8 16 13 |
0.0024 0.0047 0.0029 0.0061 0.0051 0.0058 0.0118 0.0081 0.0058 0.0072 0.0116 0.0054 0.0044 0.0032 0.0023 0.0018 0.0012 0.0027 0.0069 0.0029 0.0026 0.0042 0.0027 0.0074 0.0033 0.0049 |
23 13 18 7 11 8 1 3 9 5 2 10 14 17 24 25 26 20 6 19 22 15 21 4 16 12 |
0.0042 0.0067 0.0061 0.0097 0.0085 0.0080 0.0087 0.0109 0.0093 0.0115 0.0126 0.0109 0.0075 0.0051 0.0054 0.0035 0.0026 0.0053 0.0091 0.0067 0.0058 0.0063 0.0052 0.0083 0.0063 0.0068 |
24 14 18 5 9 11 8 3 6 2 1 4 12 23 20 25 26 21 7 15 19 17 22 10 16 13 |
0.0003 0.0023 0.0002 0.0007 0.0007 0.0001 0.0004 0.0026 0.0001 0.0014 0.0052 0.0000 0.0002 0.0000 0.0000 0.0001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1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3 |
8 3 10 5 6 14 7 2 12 4 1 20 11 26 17 13 25 21 22 24 15 19 18 16 23 9 |
0.0107 0.0246 0.0081 0.0129 0.0162 0.0209 0.0206 0.0190 0.0125 0.0187 0.0118 0.0008 0.0163 — 0.0088 0.0154 — 0.0016 0.0014 — 0.0154 0.0039 0.0161 0.0144 0.0075 |
15 1 17 12 7 2 3 4 13 5 14 22 6 — 16 9 — 20 21 — 10 19 8 11 — 18 |
就接受的直接影响而言,进口品价格上涨,对石油加工、机械、化学工业、科学研究、金属产品的物价影响较大,而对房地产、金融、餐饮、农业、旅馆业等服务业价格影响较小。在接受的间接影响中,机械、金属产品、化学工业、建筑业、纺织业业受进口品价格上涨的间接影响较大。房地产、金融、农业、批发零售、娱乐受进口品价格上涨的间接影响较小。石油加工业接受的直接影响较大而接受的间接影响较小,相比较而言,建筑业接受的直接影响较小而接受的间接影响较大。石油加工业主要以采掘业作为中间投入,而我国的采掘业进口数量庞大,因此进口品价格的上涨对石油加工业的直接影响非常大。相反,尽管建筑业接受的直接影响较小,但是,建筑业和其他产业间接关联较强,因此建筑业接受的间接影响相对于直接影响较大。
就绝对影响而言,机械、化学工业、采掘业、金属产品、纺织等进口部门对国内经济系统的物价影响较大,而批发零售、房地产、体育、勘查水利等进口部门的价格对物价影响较小。化学工业、采掘业、金属产品都是中间使用型的产业,而且这些部门进口数量巨大,因此这些部门进口品的上涨将会对我国的物价上涨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机械、纺织品尽管是最终使用型的部门,但由于自身的进口规模较大,因此这些部门进口品的上涨也会对我国经济系统价格推动作用较强。当我们计算相对影响时发现,排在前列的是采掘业、电热、石油加工、化学工业、金属产品。诸如机械等规模较大且绝对影响较大的部门被消除了规模因素后,得到的相对影响明显减弱。值得注意的是服务业中的交通邮政、金融对我国的物价相对影响较大。随着对外开放的加深,这些服务部门和国外部门的联系进一步紧密以及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壮大,这些部门相对影响和绝对影响将进一步增强。
五、结论
本文利用非竞争性投入产出价格模型评估10年来工资与进口对物价的影响,将中间投入按照来源分为国内和进口。一方面,在考虑进口的基础上,测度工资变化对物价的影响。另一方面,评估了国际贸易对物价的推动作用。
如果利用竞争型投入产出价格模型,通常的工资对价格的影响被高估了,高估的部分是由于进口的作用。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没有将中间投入区分为来自国内和来自国外的,造成了工资在价格形成中的作用的高估。由于不同部门的中间投入结构存在差异,而不同的中间投入对外依存度差别较大,因此,分析两种不同模型得到的结果在不同部门之间分布存在显著差异。
利用非竞争投入产出价格模型还可以评估进口品价格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进口品价格的上涨一方面会引起消费价格、投资价格等最终需求产品价格的上涨,另一方面会引起中间需求产品价格的上涨。本文利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评估了进口品价格上涨的后一种影响。由于各部门之间存在着相互投入的关系,使得进口品由中间投入影响国内的价格渠道更加复杂。但鉴于中国和世界经济的联系更加密切,非竞争型投入产出价格模型的作用和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参考文献
[1]Leontief W. Input-Output Analysis [M]. 2nd Edition.
[2]Hawkins D. Some conditions of macroeconomic stability [J].Econometrica, 1948,16: 309-322.
[3]Duchin F. Analyzing structural change in the economy [C].Ciaschini M, et al. Input-Output Analysis: Current Developments.London: Chapman and Hall, 1988:113-128.
[4]Duchin F, Lange G. Technological choices and price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the
[5]Bazzazan F ,Batey P W J. The development and empirical testing of extended input-output price model [J]. Economic Systems Research ,2003,15 (1) :69-86.
[6]张红霞.对投入产出价格影响模型的发展和改进[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8(1):90-94.
[7]刘起运,任泽平.价格影响模型的技术评估与实证研究[J],中国物价,2006(12).
[8]王娟,李兴绪.基于投入产出价格模型的工资上调效应分析[J].统计教育,2009(4):43-46.
责任编辑: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