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数量与技术经济学 >> 正文

城镇化的技术创新效应(下)——基于1990-2010年中国区域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

http://www.newdu.com 2018/3/7 《中国人口科学》2013年第1期 仇怡 参加讨论
        (二)城镇化与技术创新、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性分析

为了研究中国城镇化的技术创新效应,首先对城镇化、技术创新与全要素生产率3个指标的时间序列数据做相关性分析。根据历年的《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人口统计年鉴》(1991-2006年)和《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07-2011年)等相关数据,本文整理计算了1990-2010年中国的城镇化水平、研发经费支出、专利授权量及发明专利授权量、全要素生产率的时间序列数据,以考察城镇化与技术创新、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相关性。考虑到数据的自然对数不改变时间序列的性质和相互关系,并使其趋势线性化,消除数据中潜在的异方差现象,所以对相关变量的所有数据取自然对数。通过计算它们之间的相关系数可以发现,中国的城镇化程度与全要素生产率、技术创新投入、技术创新产出之间呈现高度的正相关,相关系数都在0.93以上,且通过1%显著性水平检验(见表3)。

 

        图4-7分别提供了1990-201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与全要素生产率、研发经费支出、国内专利授权量(发明专利授权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中国的城镇化与技术创新、全要素生产率之间都存在较高的关联性。同时,目前中国城镇化水平仍处于上升阶段且未达到最高点,这也表明在技术进步及技术创新提高的初期,城镇化水平随着技术水平的进步在逐步提高,而当技术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城镇化水平的提升速度则开始变缓。

 

(三)实证检验

1.基于全国30个省份的面板分析

在式(1)的基础上,对30个省份1990-2010年的面板数据做回归分析。各省的研发经费支出和专利授权量数据来源于中国科技部网站公布的《中国主要科技指标数据库》和历年的《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为体现省际差异,本文以下实证分析均采用变截距模型,并首先运用Hausman检验来选择各区域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还是随机效应模型。式(1)全国模型的回归结果为:

从上述回归结果可以看出,两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在式(2)中,城镇化变量的系数为0.1243,研发经费支出的系数为0.1003,专利授权量的系数为0.0512,这说明城镇化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相比研发投入与产出而言,其促进作用更大,可见城镇化带来的集聚效应与扩散效应确实有助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在式(3)中,从全国来看,城镇化的系数为0.2356,城镇化与研发投入、城镇化与专利授权量的交叉项分别为0.0346和0.0896,说明城镇化不仅直接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而且城镇化带来了技术创新效应,从而促进了技术进步,可见,城镇化可以通过促进技术创新进而带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众所周知,技术创新活动离不开人力和物力投入。一方面,城镇化可以通过集聚人力资本促进技术创新。城镇化和技术创新都需要通过人来产生活动,城市为人们的各种活动提供场所,也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教育设施与教育质量,这有利于人们学习新知识,加快人力资本积累。城镇化可以通过集聚高素质人才,提高本地的全要素生产率。因此,城镇化能够产生正的技术创新效应,即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镇人口数量与质量的不断提升,城镇中可能从事技术创新活动的潜在人口规模也会不断扩大,因而城镇化有利于技术创新。另一方面,城镇化可以通过集聚研发资本促进技术创新。由于技术创新活动的高科技性与高风险性,使其需要更多的资本投入,而城镇化的发展则有利于研发资本的集聚。城镇化可以通过吸引研发资本以进行更多的技术创新,开发新技术或新的劳动工具。大量的事实表明,城镇产业的繁荣和高回报吸引了更多资本、技术和知识的流入,这些要素的集聚进一步诱发了新的技术创新和扩散,并促进新兴产业的形成。

2.基于七大区域的比较分析

为了考察技术创新效应的地区差异,按照式(1),分别用环渤海、长三角、东南、东北、中部、西北、西南7个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具体结果如表4所示。

 

        从实证分析的结果来看,可决系数与调整后的可决系数都较大,说明模型的模拟效果较好。根据表4的回归结果,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城镇化能带来技术创新效应并进而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首先,从城镇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影响来看,除个别区域城镇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作用不明显(系数为负),大部分区域的检验结果都表明,城镇化有利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其次,从城镇化通过技术创新对全要素生产率的间接影响来看,不论是城镇化与技术创新研发投入活动的交互项还是与专利授权量的交互项,除个别区域的系数为负外,其余均为正。这说明不论是从全国总体上还是分区域来看,尽管个别区域的实证检验结果不显著,但中国的城镇化总体上确实产生了技术创新效应,并最终通过技术创新效应驱动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城镇化不仅是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及其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更重要的是由此引起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形态演变过程。城镇化蕴含着较大的内需空间,随着城镇化过程的不断推进,城镇人口不断增加,由此带来的投资和消费需求,将为中国的技术创新活动提供强大动力。而且城镇化本身所带来的经济活动、人口在城镇的空间集聚效应能直接促进交易效率的提高和劳动分工的演进,从而实现技术创新。

第二,城镇化的技术创新效应存在地区差异。目前中国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程度差异明显,这同样也反映到城镇化技术创新效应的地区差距上。从表4可以看出,在分析城镇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时,东北地区的影响最大;在分析城镇化通过研发投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时,环渤海地区的影响最大;在分析城镇化通过专利授权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时,长三角的影响最大。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国目前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实际状况。除了带来要素集聚和诱发需求效应以外,城镇化还会产生区域扩散效应,即技术水平高的城镇可以把本地在技术、生产、管理等方面的优势通过人员流动等途径,带动或影响周边地区的技术创新,这可能也是城镇化技术创新效应存在区域差异的原因。城镇化能加快周边区域特别是技术水平相似区域之间的信息、知识和人员的空间转移、集聚与外溢,这既有利于提高相邻区域特别是技术水平较高区域的技术创新能力,同时又将进一步加大不同区域之间特别是技术水平差距较大区域之间的差距。由此可见,改革开放以来,七大区域各自在经济基础、人力资本、技术水平等方面形成了不同的积累,地区差异较大,因而城镇化通过技术创新效应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程度在区域之间也差异明显。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Stiglitz曾说,21世纪将会有两件大事影响人类的进程,一是新技术革命,二是中国的城市化。目前中国基本上走的是一条传统的城镇化道路,忽视城镇资源配置效率,存在对土地、能源、水等资源的高度消耗,生产、生活、生态不协调,城市工业用地偏多,居住、生活休闲和生态用地偏少等问题。这不仅不利于实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目标,而且不利于城镇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笔者认为,在当前中国城镇化的重要转型时期,转变城镇发展方式,走多元、渐进、集约、和谐、可持续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在加快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增强城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镇。政府应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拓宽海外引资渠道(特别是注意吸引国外研发资金),同时通过教育培训等手段切实提高城镇的人力资本水平,为技术创新提供必要的人力与物力支持。对于城镇化率比较高的发达地区(如长三角、环渤海、东南等)应继续完善城镇的软环境与硬环境,对于城镇化率比较低的中西部地区,则应逐步推进其城镇化进程,从而为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创造更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程开明(2009):《城市化、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基于创新中介效应的实证研究》,《统计研究》,第5期。

2.程开明、李金昌(2008):《中国城市化与技术创新关联性的动态分析》,《科学学研究》,第6期。

3.吕健(2011):《城市化驱动经济增长的空间计量分析:2000-2009》,《上海经济研究》,第5期。

4.沈坤荣等(2007):《中国城市化对经济增长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统计研究》,第6期。

5.魏后凯(2011):《现代区域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

6.魏后凯、邬晓霞(2010):《“十二五”时期中国区域政策的基本框架》,《经济与管理研究》,第12期。

7.魏下海、王岳龙(2010):《城市化、创新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财经科学》,第3期。

8.张军、章元(2003):《对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计》,《经济研究》,第7期。

9.Cadino G. A., Chatterjee S., Hunt M. (2007), Urban Density and the Rate of Invention.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61 (3): pp.389-419.

10.Chinitz, B. (1961),Contrasts in Agglomeration: New York and Pittsburgh.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Papers and Proceeding of the Seventy-Third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 51 (2):pp. 279-289.

11.Feldman M. P. and Audretsch B. (1999), Innovation in Cities:Science-Based Diversity, Specialization and Localized Competition.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43(2):pp. 409-429.

12.Fogarty,S. and Garofalo, A. (1988),Urban Spatial Structure and Productivity Growth in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 of Cities.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23(1): pp. 60-70.

13.Henderson, J.V. (2000), The Effects of Urban Concentration on Economic Growth. NBER Working Paper, No. 7503.

14.Jacobs, J. (1969),The Economy of Cities. New York: Random House.

15.Lucas R.E(1988),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22(1): pp.3-42.

16.Moomaw L., Shatter M. (1996), 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A Bias toward Large Cities.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40(1): pp. 13-37.

17.Pred, A. R. (1966), The Spatial Dynamics of U.S. Urban-Industrial Growth, 1800-1914. Cambridge: MIT Press.

 

 

Tags:城镇化的技术创新效应(下)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