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综合研究 >> 正文

陈剑: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 第三产业或将最有看点?

http://www.newdu.com 2018/3/10 爱思想 陈剑 参加讨论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根据国际国内环境变化,特别是我国发展条件和发展阶段变化作出的重大判断。为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需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这意味着,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重要的是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高质量发展阶段,核心要求就是要改变过去主要靠要素投入、规模扩张,只重视量的扩张而忽视质量效益的粗放式增长,以及由此产生的产能过剩、效益低下、竞争力不足等问题,通过提高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的良性循环和竞争力提升。
    经济走上高质量发展的转向期,最大特点是速度要“下台阶”、质量效益要“上台阶”。从主要看增长速度有多快,转变为主要看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已具有如下一些条件。
    一是城镇化快速增长。
    本世纪前十年,中国城镇化以1.3%速度增长。2010年以来,年增长也超过1.2%。2016年中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7.35%,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中国城镇化现在面临如何进一步深度城镇化,就要提升城镇化质量,加快进城的农业转移人口向市民化转移,享受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权益,同时实现“十三五”期间一亿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落户的目标。
    二是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持续提升。
    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占比从2011年的44.4%快速上升2017年前三季度的52.9%。与此同时,制造业技术升级、产业结构高端化的发展特征愈加明显。
    三是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带来的消费服务升级。
    随着全社会收入水平的整体提高和中等收入群体扩大,居民对商品和服务的品质、质量、品牌和性价比有了更高的要求,产品和服务必须跟上居民消费升级的步伐,这也是转向高质量阶段经济增长的动力之源。目前超过三分之二的经济增长来自消费,而不是投资和出口。
    四是新技术革命引致的万众创新局面正在形成。
    移动支付、电子商务、平台经济、无人零售、共享单车、新能源汽车等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快速发展,为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创造了有利条件。
    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有诸多评判标准,但重要的是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核心内容是夯实市场经济基础,让市场成为资源配置决定性力量。
    现代化经济体系本质规定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内容:健全的法制,扎实的市场经济基础,有为政府。
    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健全的法制,建设有为政府都十分重要。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着眼,重要的是夯实市场经济基础。包括经济的自由度,产权保护和全社会对企业家精神的弘扬和认同。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上述论述,正是夯实市场经济基础的主要内容。
    现代产权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石。产权不清晰意味着市场经济缺乏扎实的基础。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是现代产权制度的基本特征,其核心是产权保护。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需要对一切合法财产给予明确保护。
    这既包括国有财产,也包括私人财产。只有加强对各类产权的司法保护,依法严肃查处各类侵权行为。只有夯实这个基础,才能实现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当下中国,私人财产保护尤其关键。只有一切合法财产得到明确保护,人们对未来发展才有清晰预期,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才有扎实基础。
    随着人们对知识产权的认识不断提升,产权保护中,知识产权保护在现代经济生活中愈益重要。
    特别是对一个向创新型大国迈进的国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程度如何,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成熟程度,成为一个国家整体创新水平的重要指标。
    严格依法保护知识产权,同时还应当在产权有效激励上实现突破。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探索对科研人员实施股权、期权和分红激励,发挥知识产权对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长期激励作用。
    要素市场化配置,就是包括资金、劳动力、土地、技术等各类生产要素,都能够自由流动,这样价格才能反映灵活,竞争才会公平有序。从经济自由考量,就是经济自由度高,生产要素的拥有者有更多的选择权利。
    虽然我国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已取得长足进步,但与商品和服务市场相比,由于受到制度、政策、区域、所有制、城乡等等的限制,生产要素市场是分隔的。要素市场建设相对滞后,成为制约劳动力、土地、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自由流动的主要障碍之一。
    以劳动力市场为例,目前城乡之间,不同所有制企业劳动力流动十分困难。十九大报告在提到推进劳动力市场改革时指出,“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使人人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
    要素市场背后反映的是运行机制,深层次矛盾则是国有经济部门,国有企业、国有银行和政府经济管理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不适应。实际反映的是政府和市场关系的不适应。
    因而,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是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需要进一步深化劳动力市场改革,依法保障平等就业;深化土地市场改革,加快建设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此外,还需要加快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只有价格信号是真实、客观、灵敏的,才能充分有效发挥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需要深化资源性产品、垄断行业等领域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进一步规范自然垄断,破除各种形式的行政垄断,放开竞争性业务和竞争性环节价格,真实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
    只有形成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市场才能起到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企业家精神的弘扬和认同。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任何经济增长都来自企业家创业和创新、来自企业家坚持和不懈的动力,来自企业家精神的弘扬。因而在全社会弘扬企业家精神,认同企业家精神,有利于企业家的创业自由,创新有持续动力。
    而企业家精神的弘扬和认同,不只是简单的一句口号,而是需要通过一系列体制机制的变革,以确保企业家精神得以弘扬和认同。这包括对不同所有制企业负责人一视同仁,政府部门要树立为企业家服务的意识,减少繁琐的审批程序,为企业家发展创业、持续创新提供全方位支持和保护等。
    在夯实市场经济基础的同时,加强法制建设和建设有为政府,都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本质规定和内在要求。
    中国改革开放近40年实践说明,包括中央政府在内的中国各级政府在宏观调控、区域规划、投资主导以及区域经济竞争(省际、地市之间以及县市之间的竞争)等方面都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这也是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之一。
    但政府也存在对微观经济过渡干预,公共产品与服务提供严重不足等缺陷。因而,建设现代法治,打造有为政府十分重要。有为政府的含义是,政府主要运用经济、法律、技术标准等手段引导调节经济社会活动,集中精力抓好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环境保护,减少行政干预。同时,政府要主动接受社会公众和新闻舆论的监督,进而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文章作者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研究员)

Tags:陈剑,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第三产业或将最有看点?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