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综合研究 >> 正文

王立胜:创新中国理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http://www.newdu.com 2018/3/15 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佚名 参加讨论

    2016年7月8日,《人民网-理论频道》发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王立胜的文章:《创新中国理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全文如下:
    创新中国理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作者:王立胜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时间:2016年07月08日
    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十分明确地提出了在当前大变革时代中国理论工作者的“两个继续”的重要任务:“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笔者认为,这个任务的实质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为指导,立足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处于大变革时代的现实,以问题为导向,继承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资源,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综合理论创新,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形成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一、创新中国理论,是时代的迫切需要
    时代的变革总是带来理论的变革,“历史表明,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新特征赋予了中国知识界新的责任和使命,社会历史的变化总是需要新的理论来指导实践。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革命理论,它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马克思主义的首要特征就是实践,实践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一定是与时代保持高度一致,并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创新。
    中国理论前进的步伐与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并不完全同步,“我国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国,研究队伍、论文数量、政府投入等在世界上都是排在前面的,但目前在学术命题、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学术标准、学术话语上的能力和水平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还不太相称。”对此,习总书记发出了创新中国理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出号召,“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我们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自古以来,我国知识分子就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和传统。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中国理论不但要跟上时代步伐,而且要有前瞻性,要以理论之光,照耀当代中国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二、创新中国理论要树立问题意识
    问题倒逼是习近平总书记理论思维的鲜明特点,问题意识是“5·17”讲话的逻辑基点。认真阅读和体味习近平总书记“5·17”讲话,我们就会发现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充满着问题意识,不仅在第一部分的结尾处集中讲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存在的问题,而且在每一部分中都会结合所讲的具体内容展开所存在的问题,所以,整个讲话让人感到针对性非常强。
    比如,他在讲“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地位更加重要、任务更加繁重”时,就是以问题的形式来表达的,用了“五个面对”、“五个如何”、“五个迫切需要”来说明问题,即“面对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和非主流同时并存、社会思潮纷纭激荡的新形势,如何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问题;“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际发展环境深刻变化的新形势,如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问题;“面对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呈现、各类风险和挑战不断增多的新形势,如何提高改革决策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形势,如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问题;“面对全面从严治党进入重要阶段、党面临的风险和考验集中显现的新形势,如何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问题。
    在这“五个面对”和“五个如何”的每一段论述之后,都加上了一句话:“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在这些问题的倒逼下,最后总书记给出了总结性的结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可以也应该大有作为。”这种话语表达强化了问题意识,催生了人们解决问题的紧迫感,非常强烈地使人们意识到在新的时代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重要性和使命感。
    习近平总书记从问题入手讲了哲学社会科学对于中国大变革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进而又从问题入手全面地论述了哲学社会科学如何创新的问题。讲话的四个部分就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中的四个最突出的大问题。
    在讲话的第一部分,从总体上概括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存在的问题:“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战略还不十分明确,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水平总体不高,学术原创能力还不强;哲学社会科学训练培养教育体系不健全,学术评价体系不够科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不完善;人才队伍总体素质亟待提高,学风方面问题还比较突出,等等。总的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还处于有数量缺质量、有专家缺大师的状况,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第二部分从三个层面,针对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问题指出了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对待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问题上,绝大部分同志认识是清醒的、态度是坚定的。同时,也有一些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理解不深、理解不透,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上功力不足、高水平成果不多,在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上功力不足、高水平成果不多。社会上也存在一些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有的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中国现在搞的不是马克思主义;有的说马克思主义只是一种意识形态说教,没有学术上的学理性和系统性。实际工作中,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
    在第三部分中针对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问题指出:“我国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国,研究队伍、论文数量、政府投入等在世界上都是排在前面的,但目前在学术命题、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学术标准、学术话语上的能力和水平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还不太相称。”“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已基本确立,但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一些学科设置同社会发展联系不够紧密,学科体系不够健全,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比较薄弱。”“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上,我们应该最有发言权,但实际上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声音还比较小,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
    在第四部分,总书记两次谈到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建设智库热情很高,成果也不少,为各级党政部门决策提供了有益帮助。同时,有的智库研究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问题,有的存在重形式传播、轻内容创新问题,还有的流于搭台子、请名人、办论坛等形式主义的做法。”“当前,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存在一些不良风气,学术浮夸、学术不端、学术腐败现象不同程度存在,有的急功近利、东拼西凑、粗制滥造,有的逃避现实、闭门造车、坐而论道,有的剽窃他人成果甚至篡改文献、捏造数据。有的同志比较激烈地说,现在是著作等‘身’者不少、著作等‘心’者不多。”
    总书记对哲学社会科学存在问题的论述,为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奠定了认识论基础,找准了努力的方向和工作的着力点。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时代的号角,把握时代的脉搏,表现为把握时代的问题。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根源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邓小平理论的产生根源于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根本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也都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时代问题所产生的伟大思想。党的十八大以后,改革进入深水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改革经过30多年,已经进入深水区,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骨头再硬也得啃。改革再难也得改。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但是,解决中国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改革,改革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正因为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我们的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可以说,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都是在问题倒逼的情况下所产生的,是问题倒逼下的思维创新和理论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对此有着高度的理论自觉,在“5·17”讲话中他总结说:“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落实到研究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来,落实到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办法上来。”
    三、创新中国理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我们一切行动的指南,更是创新中国理论的根本指导原则。
    (一)树立坚定的为人民述学立论的人民群众立场
    创新中国理论的人民立场根源于哲学社会科学的人民属性,全部哲学社会科学一定是人民在实践中创造的,并为人民改造世界的实践服务,哲学社会科学是人民的事业,“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哲学社会科学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
    人民群众立场是马克思主义合法性基础,为人民服务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宗旨,也是我党的优良传统,确立为人民述学立论的基本立场,是创新中国理论的根本前提。习总书记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脱离了人民,哲学社会科学就不会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我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聚焦人民实践创造,自觉把个人学术追求同国家和民族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努力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
    坚持人民立场,是创新中国理论的原则,人民立场,也是创新中国理论的源泉,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给创新中国理论提供了素材,也为创新中国理论提供了动力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面向现实的观点
    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观点,要创新中国理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必须面向中国现实,只有从中国社会的实际出发,才能提出解决中国问题的中国理论。“理论思维的起点决定着理论创新的结果”,只有从中国实际出发,才能“在全面客观分析的基础上,努力揭示我国社会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大逻辑大趋势。”
    面向中国现实,关键是抓住时代问题,马克思讲,“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只有抓时代问题,才是摸准了时代跳动的脉搏,才能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才能深刻把握这个时代,认识这个时代,才能创新中国理论,“理论创新只能从问题开始。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人类历史上一切伟大的思想,深刻的理论,都是对社会矛盾关注的产物,都是“思考和研究当时当地社会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结果。”
    解决中国问题,就是在解决世界问题,在解决中国问题的过程中,不但可以创新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而且这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时就是世界性的,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我们“解决中国的问题”的过程中,同时“提出解决人类问题的中国方案”。
    (三)坚持综合创新的方法
    创新中国理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总书记的这一理论创新的综合方法是对毛泽东古今中外法的继承和超越。这个思路的本质是号召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以中国为中心”,要“以中国为立场”。
    1942年3月30日毛泽东针对当时我们党在认识论的教条主义取向,以研究中共党史为例提出了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他说:“根本的方法马、恩、列、斯已经讲过了,就是全面的历史的方法。我们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当然也要遵照这个方法。我今天提出的只是这个方法的一个方面。通俗地讲,我想把它叫作‘古今中外法’,就是弄清楚所研究的问题发生的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空间把问题当作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历史过程去研究。所谓‘古今’就是历史的发展,所谓‘中外’就是中国和外国,就是己方和彼方。”“应该以中国做中心,把屁股坐在中国身上。世界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我们也必须研究,但是要和研究中共党史的关系弄清楚,就是要看你的屁股坐在哪一边。如果是完全坐在外国那边去,就不是研究中共党史了。我们研究中国就要拿中国做中心,要坐在中国的身上研究世界的东西。我们有些同志有一个毛病就是一切以外国为中心,作留声机机械地生吞活剥地把外国的东西搬到中国来,不研究中国的特点。不研究中国的特点,而去搬外国的东西,就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我们要把马、恩、列、斯的方法用到中国来,在中国创造出一些新的东西。只有一般的理论,不用于中国的实际,打不得敌人。但如果把理论用到实际上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来解决中国问题,创造些新的东西,这样就用得了。”
    70多年过去了,毛泽东的这些论述还是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如果那些主张生吞活剥西方新古典经济学的学者把屁股坐在中国身上,以中国为立场,来思考中国问题以及中国与世界的关系问题的话,他们就不会提出那些不符合中国实际的所谓私有化主张。习近平总书记的理论综合创新主张还表现在他明确提出了中国理论的三个资源的问题。“我们要善于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特别是要把握好3方面资源。一是马克思主义的资源,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的成果及其文化形态,如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我国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社会、生态、外交、国防、党建等领域形成的哲学社会科学思想和成果。这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内容,也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最大增量。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这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分宝贵、不可多得的资源。三是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包括世界所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取得的积极成果,这可以成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有益滋养。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融通各种资源,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我们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既向内看、深入研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又向外看、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既向前看、准确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又向后看、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
    创新中国理论,“解决中国的问题,提出解决人类问题的中国方案,要坚持中国人的世界观、方法论。”但中国并不是孤立于世界而存在的,中国所遇到的问题也是世界所遇到的问题,中国人在思考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的同时,其他国家的哲人也在思考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所以,创新中国理论,“我们既要立足本国实际,又要开门搞研究。对人类创造的有益的理论观点和学术成果,我们应该吸收借鉴”。但所有的针对本国问题的理论都有针对性,即都具有普适性和局限性,都具有两面性,所以“不能把一种理论观点和学术成果当成‘唯一准则’,不能企图用一种模式来改造整个世界,否则就容易滑入机械论的泥坑。一些理论观点和学术成果可以用来说明一些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历程,在一定地域和历史文化中具有合理性,但如果硬要把它们套在各国各民族头上、用它们来对人类生活进行格式化,并以此为裁判,那就是荒谬的了。对国外的理论、概念、话语、方法,要有分析、有鉴别,适用的就拿来用,不适用的就不要生搬硬套。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批判精神,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可贵的精神品质。”
    四、中国理论的生命在于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创新是时代的呼唤,是新世纪、新任务、新环境对我们提出的迫切要求,只有通过创新,中国理论才能诞生,只有通过创新,我们才能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社会发展、实践深化、历史前进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必然要求。社会总是在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总是层出不穷的,其中有一些可以凭老经验、用老办法来应对和解决,同时也有不少是老经验、老办法不能应对和解决的。如果不能及时研究、提出、运用新思想、新理念、新办法,理论就会苍白无力,哲学社会科学就会‘肌无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可大可小,揭示一条规律是创新,提出一种学说是创新,阐明一个道理是创新,创造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也是创新。”
    理论只有创新,才有原创性、时代性,“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有没有中国特色,归根到底要看有没有主体性、原创性。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不仅难以形成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而且解决不了我国的实际问题。”只有跟上发展了的变化了的实践,理论才能真正具有创新性,以中国问题为研究起点,以回答这个社会的内在矛盾为研究目的,才能真正建构具有世界意义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只有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我们正是在创新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的紧密结合,正是通过理论创新,我们才“正确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课题”,正是通过理论创新,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才不断推进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发展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和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了生态文明,构建了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施了总体国家安全观,建设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了“一带一路”建设,坚持了正确义利观,加强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坚持了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实现了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正是通过创新,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才开创了中国理论的新局面,不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五、中国理论创新的成果就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只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社会现实为批判对象,紧扣中国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对中国社会发展中的困惑做出时代回应,这就是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就是中国理论,就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其“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习近平总书记所表达的观点就是要构建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这个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一定是对中国历史和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的系统化学说,它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体现人民主体地位,是贯彻共产主义信仰体系的理论学说。但是它的话语体系一定是中国的,要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习总书记强调中国理论的中国文化资源,就是告诉大家中国理论的根基在于中国文化的基因,这种文化基因是形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因素,是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文化根据。“绵延几千年的中华文化,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成长发展的深厚基础”“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动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这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历史根据。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根据,而这个理论又根源于中国文化,这就具有了广博深厚的文化基础。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说到底取决于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
    六、中国理论的创新成果也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是把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并提的,这里强调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性质和国际意义。这鲜明地体现了总书记眼界的全球性、思维的国际性和思想的世界性。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科学是以揭示规律性为己任的。在全球化的条件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不仅是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规律,而且因为中国自觉地将自己置于全球网络中来定位自己,从而使自己的发展规律具有了世界性质。2015年11月23日,在中央政治局第28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总书记就提出:“实践是理论的源泉。我国经济发展进程波澜壮阔、成就举世瞩目,蕴藏着理论创造的巨大动力、活力、潜力,要深入研究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在“5·17”讲话中又多次强调这个问题,比如,他讲到:要“在全面客观分析的基础上,努力揭示我国社会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大逻辑大趋势。”“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这里强调了中国文化中的“跨越时空”、“跨越国界”因素的重要意义,提出了为人类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中国方案”的理论要求。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要努力揭示中国社会发展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本质和内在规律, “解决中国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中国方案,要坚持中国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就是说,中国人对世界的贡献是全方位的,中国不仅有光辉灿烂的历史,中国不仅是世界工厂,中国还应该为全人类生产最新的精神食粮,在人类的发展中要有我们中国的话语权。这个话语权期待中国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贡献。
    关键词:王立胜  马克思主义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 
    (原文见《人民网-理论频道》2016年7月8日)
    原文链接:
    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6/0708/c148980-28537011.html

Tags:王立胜,创新中国理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