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综合研究 >> 正文

一点体会,几点感想

http://www.newdu.com 2018/3/15 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佚名 参加讨论

     2004年新年伊始,党中央专门就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问题颁发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这个文件是在近年来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讲话精神的基础上,系统总结党领导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据说是继1982年党中央就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颁发的第一个专门性文件后,党中央就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颁发的第二个专门性文件。《意见》深刻阐述了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明确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方针,提出了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四个“同样重要”,全面论述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总体目标、学科建设、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国际交流以及队伍建设等重大问题。《意见》高屋建瓴,是指导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一个纲领性文件。至于采取切实措施,落实《意见》的要求,使《意见》真正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机遇,许多问题需要中央到各级政府解决,非我辈所得而知之。
     作为科研人员,从科研实际出发,我对《意见》所提出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几个不适应问题,关于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传统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建设,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加强对外开放,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宏观管理体制和微观运行机制建设,加强队伍建设,等等问题更感兴趣。但究竟如何能解决这些问题,也非我辈所得而知之。个人只能从本所中国经济史学科的兴衰谈一点感想。本所中国经济史学科目前包括中国经济史和中国现代经济史两个研究室,个人也只能谈谈中国经济史研究室的情况。
     中国经济史研究室的前身是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的社会经济史组,这个研究组奠定了本室的研究和资料基础,本室第一代学者大多是这个组的成员。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本室研究力量逐步壮大,最盛时人员达44人,是经济所最大的研究室,研究时断涵盖古代、近代、现代经济史,是国内唯一一家贯通古今的经济史研究机构。本室还集中了一批本学科各个领域的一流专家,其力量之雄厚,实罕有其匹。本室更以其理论和专业方面的研究实绩、研究特点以及良好的学风,奠定了在中国经济史研究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并享誉海内外经济史学界。在上世纪的几十年中,本室以力量雄厚、门类齐全、成就卓著著称于世,它不但在国内同行中占有排头兵地位,并被海外一些专家誉为是世界上研究中国经济史的重镇。最近几年本院领导一再号召建设国际一流研究所,如果说国际一流研究室,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本室称得上是国际一流研究室。
     至九十年代,现代经济史组分出单独成立研究室,本室尚保留古代、近代经济史两个研究组。但进入九十年代以后,由于老一辈专家逐渐退休,新生力量补充困难,研究队伍出现断层,九十年代后期中年科研骨干的连续外流,对本室更是雪上加霜,本室科研力量已经处于历史上的低谷。而古代经济史研究的消亡,不但使本室丧失了门类齐全这一优势,还使本室研究力量大受影响。虽然现有科研人员依然勉力支持,但较之国内其他单位,本室已经没有明显的优势,并且危机依然存在,前景并不乐观。
     本室从兴盛到衰落,只有大约十年的时间,或者还不到十年,其过程之急遽,令人惊叹;往日的辉煌与今天的衰落之间的反差,正如当年辉煌时期的罕有其匹,也是难寻其偶。这种状况,不仅是本室研究人员,我想,真正以发展学术事业为职志的学者,都会为之感到痛惜不已吧。
     中国经济史是一个传统学科(所谓传统学科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相对于新兴学科,经济学等许多学科也是传统学科。但相对于现代经济学,经济史是狭义上的传统学科。),也是经济学与历史学的交叉学科,它也属于基础研究,经济史对经济学发展的重要作用许多经济学大师都有过深刻的论述。《意见》中提出要加强传统学科建设,扶持交叉学科,加强基础研究,要“扶持对学科创新发展起关键性作用的研究项目,扶持对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有重大作用的研究项目”,这些意见都适用于经济史学科。但正因为是传统学科、基础研究,它的产品缺乏广泛的社会需求,基本上不具备自我创收的能力,也就是说,它的发展依赖于外力的“加强”与“扶持”。不仅经济史学科面临这个问题,许多传统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都存在这一问题。暂时的“加强”与“扶持”只能救一时之急,而这些学科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将这些“加强”与“扶持”制度化,才能使这些学科的发展获得制度的保障。但是,如何构造制度化的保障,也非我辈所得而知之。
     经济所中国经济史学科的衰落,有社会大环境的因素,也有本院本所体制的因素。举个简单的例子,某高校一位在本学科颇有成就的教授不计收入,不要住房,愿意调入本室工作,本室却因为正高指标的限制而不能引进。当前各高校和其他研究机构正在不遗余力地吸引优秀人才,在人才的激烈竞争中,我院本来就在收入、住房等方面处于劣势,我们却要因为正高指标的限制而将人才拒之门外!
     中国经济史学科曾经以它的成就为经济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自然离不开历届所领导对本学科的支持。但是,它的可持续发展也需要将这种支持制度化。在学科建设上,也希望更多地听取本学科研究人员的意见。
     人才是一切事业的根本。中国经济史研究室在短短几年中流失4位在国内外具有相当影响的学者,成为人才流失的重灾区。这几位学者的流失,具体原因各异,不必多说。而如何引进人才,稳定现有人才,成为本学科的当务之急。本室现有人员以中青年为主,青年科研人员一方面承担着繁重的科研工作,一方面收入低,还有一些没有住房,面临沉重的生活压力。留住人才,有所谓以感情留人、以事业留人和以待遇留人。无论以什么留人,至少需要提供必备的生活条件。这个问题的解决,我辈欲得而知之而不能了。
     学习《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得到一点体会,几点感想,更多的是困惑——怎么办?
    

Tags:一点体会,几点感想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