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综合研究 >> 正文

中国经济走势分析(1998-2002)*――兼论以住宅金融创新为突破口,实现城乡就业联动

http://www.newdu.com 2018/3/15 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佚名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本文首先分析了2001年在世界经济增速减缓中,中国经济显似“一枝独秀”。然而,就中国经济的自身情况看,仍存在着一些值得重视的问 题。本文进一步考察了近几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的特点,并提出今后发展的逻辑思路:扩大就业问题,包括城镇人员就业与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是下一步中国经济 增长中需要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这主要靠城镇产业结构的升级来拉动;而这又要靠城镇消费结构的升级来拉动;住宅业的发展是城镇消费结构升级的一个重要内 容;在提高和培育居民购买力的过程中,住宅金融创新是关键的一环;通过住宅金融创新,推动城镇住宅业的发展和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可以做到以城带乡,以乡促 城,实现城乡就业联动;由此,推动中国经济实现新一轮的快速增长。        关键词:经济    就业    住宅    金融创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本文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国内外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的前沿跟踪和比较研究”的成果之一。参加讨论的有:刘树成、张平、汪利娜、周学、郑红亮、赵农、赵志君、袁钢明、常欣、魏众等。执笔:刘树成、汪利娜、常欣。
    一、2001年在世界经济增长减缓中,
    中国经济看上去“一枝独秀”
     2001 年,世界经济增长的特点是,增速明显减缓,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同步陷入经济衰退或经济下滑之中。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经济仍保持了7.3%的增长速度。如果 将各国经济增长率作一个简单的直观的比较,那么,中国经济的增长显似“一枝独秀”。表1和图1  -图7分别给出了中国与世界上12个有关国家和地区近6 年来(1996-2001年)GDP增长率的数据及相应的波动曲线。对此,我们略作一些分析。
     表1                                              世界有关国家和地区GDP增长率                                            单位:%
    国家和地区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美国 3.6 4.4 4.3 4.1 4.1 1.0
    日本 3.6 1.8 -1.0 0.7 2.2 -0.4
    德国 0.8 1.4 2.0 1.8 3.0 0.5
    英国 2.6 3.4 3.0 2.1 2.9 2.3
    韩国 6.8 5.0 -6.7 10.9 8.8 2.6
    新加坡 7.5 8.4 0.3 5.9 9.9 -2.9
    中国台湾 5.7 6.8 4.7 5.4 6.0 -2.2
    中国香港 4.5 5.0 -5.1 3.0 10.5 -0.3
    泰国 5.9 -1.4 -10.8 4.3 4.4 1.5
    印尼 8.0 4.5 -13.1 0.8 4.8 3.2
    印度 7.1 4.9 6.0 6.8 6.0 4.4
    俄罗斯 -3.4 0.9 -4.9 5.4 8.3 5.8
    中国 9.6 8.8 7.8 7.1 8.0 7.3
    资料来源:IMF:  World  Economic  Outlook,  December  2001.
     先 来看一下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情况。美国在2001年结束了自1854年有经济周期记录以来历史上最长的一次经济扩张,也就是结束了90年代长达10年 的经济扩张(1991年3月-2001年3月,共历时120个月),陷入经济衰退。全年经济增长率由上一年的4.1%降到1%(见图1)。日本经济在90 年代一直处于低靡状态。在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下,1998年日本经济增长率降到-1%,1999年和2000年刚刚略有一点正增长,2001年又陷入负增 长,为-0.4%(见图1)。德国经济的增长在1996-2000年呈现升势,但2001年增速由上一年3%的高峰降为0.5%(见图2)。英国经济的增 长在1996-2000年间较为平稳,但
    2001年增速亦下降,为2.3%(见图2)。
    图1      美国、日本GDP增长率            图2      德国、英国GDP增长率
     从 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情况看,韩国在亚洲金融危机中,1998年经济增长率猛降到-6.7%,1999年和2000年正在恢复中,2001年又降为 2.6%(见图3)。新加坡在亚洲金融危机中,1998年经济增长率下降到0.3%,1999年和2000年亦正在恢复中,2001年出现了负增长,增速 降为-2.9%,比亚洲金融危机时下降得还要严重(见图3)。台湾地区的经济在亚洲金融危机时并没受太大影响,而2001年却陷入严重的经济衰退之中,经 济增长率为-2.2%(见图4)。香港地区的经济在经受了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刚刚有所恢复,2001年又呈现负增长,全年为-0.3%(见图4)。泰国在 亚洲金融危机中首当其冲,1998年经济增长率猛降到-10.8%,1999年和2000年刚刚略有恢复,2001年又呈下降之势,经济增长率为1.5% (见图5)。印度尼西亚在亚洲金融危机中也是“重灾区”,1998年经济增长率猛降为-13.1%,1999年和2000年亦刚刚略有恢复,2001年又 趋下降,经济增长率为3.2%(见图5)。
     图3    韩国、新加坡GDP增长率                        图4  中国台湾、香港GDP增长率
     图5      泰国、印尼GDP增长率                            图6  印度、俄罗斯GDP增长率
     再 看两个不同类型的国家,印度和俄罗斯(见图6)。印度在1996-2000年经济增长很不错,保持在6%左右的水平上,但2001年增速也降为近几年来的 最低点,为4.4%。俄罗斯经济近两年来已有恢复,1999年和2000年经济增长率分别达到5.4%和8.3%,但2001年又降为5.8%。
     我 们把几个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美国、日本、德国、新加坡、中国台湾)的经济增长率的波动曲线与中国经济增长率的波动曲线放在同一张图上进行比较(见图 7),可以清楚地看到,2001年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均呈明显的下落之势,而中国经济的增长却处于相对高位的平稳状态,这就是“一枝独秀”在曲线 图上的表现。需要明白的是,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因此不能简单地将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率作直接的比较。以上 的对比分析主要是说明有关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率的波动态势问题。就中国经济自身的情况看,我们认为,仍存在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这需要进一步考察近几年来 中国经济增长的特点。
       图7                中国等国家和地区GDP增长率                   二、近几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的特点
     近几年来,中国经济的增长表现出如下特点:
     1.从经济增长的总体态势来看,近几年来(1998-2001),中国经济的增长止滑趋稳,保持了连续的稳定性。
    中 国GDP增长率,1998年为7.8%,1999年为7.1%,2000年为8%,2001年为7.3%。中国经济的增长已连续四年平稳地运行于 7%-8%的区间(见图8)。这四年的平均增长率为7.55%(见图8中的虚线)。对比90年代以来的情况看,中国经济增长在1992年达到14.2%的 高峰后,从1993-1999年,连续七年处于平缓的下滑之中。在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推动下,2000年中国经济的增长开始扭转了下滑趋势,略呈回升。如果 仅就1998-2001年这四年的情况来看,中国经济的增长已逐渐止滑趋稳,平稳在7%-8%的位势上。从目前的情况看,2002年,中国经济的增长仍可 保持在7%左右的平稳位势上。
           图8                  中国GDP增长率(1990-2001)
     2. 从经济增长的需求结构来看,近几年来(1998-2001),外需的贡献呈下降趋势,内需的贡献逐步上升,特别是2001年外需的贡献呈现为负值,经济增 长完全靠内需拉动;在内需中,近几年来(1995-2001),消费与投资的比例关系正在改善,但尚未处于良性状态。
     2001年,在 GDP增长率7.3%中,初步估算,国内最终消费的贡献为4.4个百分点,国内资本形成(即国内总投资,包括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与存货增加)的贡献为3.6 个百分点,国内需求的贡献共为8个百分点,而净出口的贡献为-0.7个百分点(见表2和图9)。应当提醒注意的是:在表2的计算过程中,均采用1994年 为基期的不变价格,而不是采用当年价格。若以当年价格计算,1999年和2000年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为负值。
    表2                                    中国经济增长的需求结构(百分点)
    年份 GDP增长率  (%) 最终消费贡献 资本形成贡献 国内需求贡献 净出口贡献
    1995 10.5 4.0 6.9 10.9 -0.4
    1996 9.6 5.1 3.3 8.4 1.2
    1997 8.8 3.3 1.8 5.2 3.6
    1998 7.8 3.2 2.3 5.5 2.3
    1999 7.1 5.4 0.9 6.3 0.8
    2000 8.0 5.1 2.9 8.0 0.015
    2001 7.3 4.4 3.6 8.0 -0.7
    资料来源:1995-2000年,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摘要》的有关
    数据计算。2001年为估计数。计算中均以1994年价格为不变价格。
    图9          中国经济增长的需求结构
     对 比近几年的情况看,1997年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高达3.6个百分点。而1998年以来,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一直呈下降趋势。2000年下降到 0.015个百分点,几乎为零,2001年下降到-0.7个百分点。由此看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特别是2001年美国等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同步 陷入经济下滑,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1998年以来,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呈上升趋势。由1997年的5.2个百分点,上升到2000年和 2001年的8个百分点。这表明,近几年来中国所采取的扩大内需的政策取得了效果。在内需中,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由1997、1998年的3个百分 点左右,上升到近三年的4-5个百分点左右;国内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由前几年的下降趋势(由1995年的6.9个百分点,下降到1999年的0.9 个百分点),转为近两年来的上升(2000、2001年分别上升为2.9和3.6个百分点)。
     我们再看内需中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表3 和图10给出了1952-2000年最终消费率、资本形成率(或称总投资率,包括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与存货增加)、净出口率的数据,以及最终消费率和总投资 率的波动曲线(均按当年价格计算,分母为支出法GDP)。1993年,总投资率上升到43.5%,这是历史上的最高点,超过了1959年的42.8%。 1993年,相对应的最终消费率为58.5%。1994年,最终消费率降到60年代以来的最低点,为57.4%,仅比历史上的最低点,即1959年的 56.6%高0.8个百分点。近几年来,最终消费率逐渐上升,总投资率逐渐下降,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正在改善。值得指出的是,并非投资率越高和消费率越 低,经济增长率就越高。连续几年的高投资率和低消费率,是难以维持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从历史数据看,相对较高的消费率和相对较低的投资率,也可对应较高 的经济增长率。比如,1982-1984年,最终消费率保持在65%以上(分别为66.3%,66.2%,65.5%),总投资率保持在35%以下(分别 为32.1%,33%,34.5%),相对应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9.1%,10.9%和15.2%。就每一个年度看,经济增长率的高低,与总投资率和最终 消费率的高低并不一一对应。总投资率和最终消费率的比例关系是为经济的增长提供一个中长期环境。就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看,从经验数据出发,较好的投资与消 费的比例关系似以保持35%左右的总投资率和65%左右的最终消费率相搭配为宜。
    表3                              支出法GDP结构(%)
    年份 最终消费率 总投资率 净出口率
    1952 78.9 22.2 -1.1
    1953 77.2 23.8 -1.0
    1954 74.5 25.8 -0.3
    1955 77.3 23.7 -1.0
    1956 74.7 24.9 0.4
    1957 74.1 25.4 0.5
    1958 66.0 33.5 0.5
    1959 56.6 42.8 0.6
    1960 61.8 38.1 0.0
    1961 78.0 21.5 0.4
    1962 83.8 15.1 1.1
    1963 78.4 20.5 1.0
    1964 74.8 24.3 0.9
    1965 71.1 28.4 0.5
    1966 68.5 31.2 0.3
    1967 74.7 24.9 0.4
    1968 74.3 25.3 0.4
    1969 73.2 26.2 0.7
    1970 66.1 33.8 0.1
    1971 65.1 34.2 0.7
    1972 67.0 32.2 0.7
    1973 65.6 33.8 0.6
    1974 66.1 34.2 -0.3
    1975 64.0 36.0 0.0
    1976 66.4 33.4 0.3
    1977 65.0 34.7 0.3
    1978 62.1 38.2 -0.3
    1979 64.3 36.2 -0.5
    1980 65.4 34.9 -0.3
    1981 67.5 32.3 0.2
    1982 66.3 32.1 1.6
    1983 66.2 33.0 0.8
    1984 65.5 34.5 0.0
    1985 65.7 38.5 -4.2
    1986 64.6 38.0 -2.6
    1987 63.2 36.7 0.1
    1988 63.7 37.4 -1.1
    1989 64.1 37.0 -1.1
    1990 62.0 35.2 2.8
    1991 61.8 35.3 2.9
    1992 61.7 37.3 1.0
    1993 58.5 43.5 -2.0
    1994 57.4 41.3 1.3
    1995 57.5 40.8 1.7
    1996 58.5 39.3 2.2
    1997 58.2 38.0 3.8
    1998 58.7 37.4 3.9
    1999 60.1 37.1 2.8
    2000 61.3 36.2 2.5
    资料来源:《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图10          最终消费率与总投资率曲线(1952-2000年)
     3.从经济增长中的物价走势来看,近几年来(1998-2001),物价总水平处于较低位势,轻度通货紧缩的局面尚未完全扭转。
     2001 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2000年仅略有上升,为0.7%;而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略有下降,为-0.8%。对比90年代以来的情况看(见表4和图 11),1994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率达到高峰,为24.1%。在治理通货膨胀的过程中,物价总水平不断下降。从1998年开始,出现了轻度的通货紧缩。 到2001年,无论从居民消费价格和商品零售价格情况看,或从月度居民消费价格的数据看,轻度通货紧缩的局面尚未完全扭转。
     表4                                            中国物价上涨率
    年份 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率(%) 商品零售价格上涨率(%) 月份 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率(%)
    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 3.13.46.414.724.117.18.32.8-0.8-1.40.40.7 2.12.95.413.221.714.86.10.8-2.6-3.0-1.5-0.8 2001-012001-022001-032001-042001-052001-062001-072001-082001-092001-102001-112001-12 1.51.61.11.20.7-0.5-1.0-0.90.00.30.10.2
    资料来源:1990-2000年,历年《中国统计年鉴》。2001年及其月度数据,www.cei.gov.cn。
     图11      价格上涨率曲线
     4.从经济增长中的就业状况来看,近几年来(1998-2001),城镇国有与集体单位从业人员呈明显减少趋势。
    90 年代以来,城镇从业人员总数虽然在不断增加,但就每年新增就业人数来说,在90年代中期的三年,1994-1996年,平均达到740万人的规模之后,近 几年来却在下降,2001年仅为260万人(见表5和图12)。就城镇从业人员的经济类型的结构看,国有单位从业人员在1995年达到最高点之后,呈现下 降趋势,1998年比上年减少1986万人,1999年和2000年分别减少486万人和470万人,2001年1-9月与上年同期相比又减少475万 人。城镇集体单位从业人员1992年以来一直呈下降趋势,1998年比上年减少920万人,1999年和2000年分别减少251万人和213万 人,2001年1-9月与上年同期相比又减少201万人。城镇其他从业人员,包括股份合作单位、联营单位、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港澳台商投资单 位、外商投资单位、私营和个体等的从业人员,1992年以来一直呈上升趋势,1999年达到10730万人,开始超过城镇国有与集体单位从业人员之和,成 为城镇就业的主渠道。
     表5                                                    中国城镇从业人员数(期末数,万人)
    年份 总数 1.国有单位 2.集体单位 3.城镇其他 总数比上年增减 1. 国有单位比上年增减 2. 集体单位比上年增减 3. 城镇其他比上年增减
    1990 16616 10346 3549 2721
    1991 16977 10664 3628 2685 361 318 79 -36
    1992 17241 10889 3621 2731 264 225 -7 46
    1993 17589 10920 3393 3276 348 31 -228 545
    1994 18413 11214 3285 3914 824 294 -108 638
    1995 19093 11261 3147 4685 680 47 -138 771
    1996 19815 11244 3016 5555 722 -17 -131 870
    1997 20207 11044 2883 6280 392 -200 -133 725
    1998 20678 9058 1963 9657 471 -1986 -920 3377
    1999 21014 8572 1712 10730 336 -486 -251 1073
    2000 21274 8102 1499 11673 260 -470 -213 943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图12                    城镇从业人员状况
     5.从经济增长的地区结构来看,2001年,工业生产增长较快的主要是东部和中部的一些省区,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的主要是西部的一些省区。
     2001 年1-12月累计的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率,全国为9.9%。在前13位的地区中,主要是东部和中部的一些省区,如吉林、上海、山东、北京、湖南、天 津、湖北、广东、浙江、江苏、福建等;而2001年1-11月累计的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率,全国为16.3%,在前13位的地区中,则主要是西部 的一些省区,如西藏、贵州、内蒙古、青海、宁夏、重庆、新疆、四川等(见表6)。这表明,中国工业生产的增长主要仍靠东、中部地区,而在西部大开发战略指 引下,西部地区投资的增长明显加快。
     表6                            2001年各地区工业和投资增长情况
    序号 地  区 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率%(2001年1-12月) 地  区 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长率%(2001年1-11月)
    1 吉林 15.1 西藏 110.1
    2 上海 14.9 贵州 52.7
    3 山东 14.8 内蒙古 43.1
    4 北京 13.8 江西 32.9
    5 湖南 13.8 浙江 29.0
    6 天津 13.0 湖南 28.4
    7 四川 13.0 青海 27.5
    8 内蒙古 12.9 宁夏 24.0
    9 广东 12.8 山西 23.2
    10 湖北 12.8 重庆 21.6
    11 浙江 12.5 新疆 20.1
    12 江苏 12.0 北京 20.0
    13 福建 11.8 四川 19.5
    资料来源:  www.cei.gov.cn。
     6.从政府的宏观调控角度来看,近几年来(1998-2001),一直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1998 年以来,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动荡和世界经济下滑,以及国内需求不足状况,中国政府采取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1998-2001年,中央政府累计发行特别建设 国债超过5000亿元人民币。2000年,国家财政债务收入达4180.1亿元人民币,占GDP的比重为4.7%(见表7)。中央财政赤字(不含债务收 支)占GDP的比重,2000年为2.8%,2001年为2.58%(国际上通常的警戒线为3%)。
     表7                                                中国国家财政收支和债务情况
    年份 绝对额(亿元人民币) 占GDP的比重(%)
    财政收入 财政支出 收支差额 国家财政债务收入 财政收入 财政支出 收支差额 国家财政债务收入
    1990 2937.1 3083.6 -146.5 375.45 15.8 16.6 -0.79 2.0
    1991 3149.5 3386.6 -237.1 461.40 14.6 15.7 -1.10 2.1
    1992 3483.4 3742.2 -258.8 669.68 13.1 14.0 -0.97 2.5
    1993 4349.0 4642.3 -293.3 739.22 12.6 13.4 -0.85 2.1
    1994 5218.1 5792.6 -574.5 1175.25 11.2 12.4 -1.23 2.5
    1995 6242.2 6823.7 -581.5 1549.76 10.7 11.7 -0.99 2.7
    1996 7408.0 7937.6 -529.6 1967.28 10.9 11.7 -0.78 2.9
    1997 8651.1 9233.6 -582.5 2476.82 11.6 12.4 -0.78 3.3
    1998 9876.0 10798.2 -922.2 3310.93 12.6 13.8 -1.18 4.2
    1999 11444.1 13187.7 -1743.6 3715.03 13.9 16.1 -2.12 4.5
    2000 13380.1 15879.4 -2499.3 4180.10 15.0 17.8 -2.80 4.7
    2001 16371.0 18844.0 -2473.0 17.1 19.7 -2.58
    资料来源:1990-2000年,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摘要》。2001年,www.cei.gov.cn。
    在 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的同时,为了防御金融风险,中国政府采取了稳健的货币政策。M0(流通中现钞)的增长率,近两年来明显下降(见表8和图13)。狭义 货币M1(M0+企业单位活期存款+农村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的增长率,近两年来亦呈下降趋势。广义货币M2(M1+企业单位定期存款+自筹基本建设 存款+个人储蓄存款+其他存款)的增长率,近4年来(1998-2001年)一直处于15%以下。我们认为,这样的增长率显然有些过低。
    表8                      各层次货币供应量增长率                    单位:%
    年份 M0 M1 M2
    1991 20.2 24.2 26.5
    1992 36.4 35.9 31.3
    1993 35.3 38.8 37.3
    1994 24.3 26.2 34.5
    1995 8.2 16.8 29.5
    1996 11.6 18.9 25.3
    1997 15.6 22.1 19.6
    1998 10.1 11.9 14.8
    1999 20.1 17.7 14.7
    2000 8.9 15.9 12.3
    2001 7.1 12.7 14.4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统计摘要》。2001年,www.cei.gov.cn。
     图13              货币供应量增长率
     三、中国经济增长的中长期问题
     综 合以上对2001年中国经济增长特点的分析,我们看到,最为显著的情况是,中国经济的增长已连续4年保持在7%-8%的平稳水平上。这一方面表明,近几年 来,在抵御国际经济和金融冲击,以及克服国内需求不足的过程中,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得了成效,这的确来之不易;但另一方面 也表明,在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上,仅仅保持7%-8%的经济增长水平,并不能有效地解决就业问题,如城镇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和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 转移问题。这是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一个突出的中长期问题。从经济理论角度看,这里涉及到怎样认识潜在经济增长率问题。在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上,潜在经济 增长率究竟有多高?7%-8%的经济增长率是不是低于潜在经济增长率?
     所谓潜在经济增长率是指,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内,即在既定的技术 和资源条件下,在实现充分就业和不引发加速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一国所能达到的可持续的最高经济增长率。对于潜在经济增长率问题,国际经济学界也存在着争 议。比如,在2000年4月5日美国白宫新经济会议上,针对美国经济90年代后半期的高速增长,对于美国是否存在经济增长的速度极限问题就存在着以下三种 不同意见(Whitehouse,2000):第一种意见认为,经济可以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持续高速增长,而不存在什么速度极限。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加尔布 雷思教授提出,传统经济理论所说的经济增长的速度极限实际上并不存在。他说:“如果存在增长的上限,或失业的下限,或扩张的极限,那么实际情况是,没人知 道它们在哪。”。他主张不要受什么增长极限的约束,而要积极地推进经济增长。第二种意见认为,经济增长的速度极限是存在的,但在不同时期可以提高。美国耶 鲁大学诺德豪斯教授提出,就美国90年代后期经济增长的实际情况看,总体的长期的速度极限已被提高。他说:“我们不能确切地知道这个速度极限是多少或它将 持续多久,但显而易见的是,它比我们原先想象的要高。”第三种意见认为,在经济周期波动中,现实的经济增长率时而高于、时而低于潜在增长率;而就长期趋势 而言,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中,潜在经济增长率不会改变。美国Evercore  合伙公司的奥尔特曼先生提出,美国在过去3年里的经济增长超过了潜在增 长率。在过去的40年里,也曾经历过这样的波动,但生产率的长期趋势线并没有改变。我们尚不知道,美国较高的生产增长率能否持续。  
     现 在,美国历史上最长的经济扩张期,即20世纪90年代长达10年的扩张期已经结束。这表明,经济增长的速度极限是存在的。但对于一个中长期,比如说 5-10年左右的时间来说,在不同的情况下,下一个5-10年的经济增长率水平比上一个5-10年,可以降低,也可以提高。
     经济学家们普 遍认为,确切地判定潜在经济增长率是一个困难的问题。就中国目前的情况看,由于正处在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的转型时期,潜在经济增长率究竟是多少,还难以给 出一个确切的数字。但从近几年来所存在的通货紧缩趋势和所存在的大量城乡剩余劳动力的情况看,7%-8%的经济增长率应该说是低于潜在经济增长率的。特别 是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其劳动力人口占世界总量的26%。这本来就是一种持久的就业压力。而目前时期内的国有企业改革、行政事业单位精简机构,以及产业结 构调整和升级,加大了城镇就业压力。而作为一个农业人口占有很大比重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农业所释放出的庞大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转移是我们所面 临的最大就业压力。还值得注意的是,“入世”初期将形成的对农业等产业的就业冲击,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就业面临更大压力。
     这是不是 说,为了解决城乡就业问题,我们就可以像原先计划经济体制下曾经有过的那样,通过计划机制和软预算约束,单纯地去追求经济增长的高速度呢?否。我们认为, 中国目前仍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消费需求正处于由“吃、穿、用”向“住、行”升级,由物质需求向服务需求和精神需求升级的阶段。在多渠道、多行业、多种 所有制类型、多种方式扩大就业的同时,需要抓住与消费结构升级相关联的重大产业或行业,通过新的市场机制,加速其发展,以大规模地解决城镇就业问题和农村 劳动力的转移问题。由此,也就带动了整个经济的增长。与消费结构升级相关联的重大产业或行业包括:①住宅建筑业和相应的房地产业,②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 新技术产业和相应的通讯等服务业,③交通工具制造业和相应的运输服务业,④以及教育、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生活服务等其他各类服务业。其中,住宅建筑业和 相应的房地产业更值得关注。在美国、日本、香港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工业化的进程中或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住宅建筑业和相应的房地产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和扩大就 业都起到了持久的、重要的作用。在美国,住宅与汽车、钢铁一起,长期被称作三大支柱产业,特别是住宅又被称作“永恒的产业”。  据现有数据资料,在美 国,私人住宅投资占私人固定投资的比重,20世纪60年代初,高达35%以上;私人住宅投资占总投资(私人固定投资与政府投资之和)的比重达25%以上。 在60年代中期-90年代中期长达30年的时期里,私人住宅投资占私人固定投资的比重一直保持在28%左右;私人住宅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一直保持在23% 左右。90年代后半期,私人住宅投资占私人固定投资的比重保持在25%-26%;私人住宅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保持在21%左右。在中国,20世纪80年代 初,城镇住宅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曾为16%;而80年代中后期-90年代初,这一比重下降到11%-12%;1992-1998年,这一比重 上升到13%-16%之间;1999-2000年这一比重为17%(见表9和图14)。这里,并非将中国的住宅投资与美国作简单的类比(中国与美国处于不 同的经济发展阶段),而是在于说明,住宅业在中国的发展潜力是很大的,它可以成为解决就业问题、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泉。
     表9                              美国和中国住宅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
    年份 美国私人住宅投资占私人固定投资的比重 美国私人住宅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 中国城镇住宅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
    1959 38   27
    1960 35   25
    1961 35   25
    1962 35   25
    1963 36   26
    1964 35   26
    1965 31   24
    1966 27   20
    1967 27   20
    1968 29   22
    1969 29   22
    1970 28   21
    1971 33   26
    1972 35   28
    1973 33   27
    1974 28   23
    1975 27   21
    1976 30   24
    1977 33   27
    1978 32   27
    1979 30   25
    1980 25   21
    1981 23   19 16
    1982 20   16 16
    1983 27   22 14
    1984 27   22 11
    1985 26   21 12
    1986 29   24 12
    1987 30   24 12
    1988 29   24 12
    1989 27   22 12
    1990 26   20 11
    1991 24   19 11
    1992 26   21 13
    1993 27   22 15
    1994 28   23 16
    1995 26   21 16
    1996 26   21 14
    1997 25   21 13
    1998 25   21 15
    1999 26   21 17
    2000 25   21 17
    资料来源:美国:Economic  Report  of  the  President,  2002。中国:历年
    《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资料》和《中国统计年鉴》。
    图14            美国和中国住宅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
     目 前,我国城乡就业存在着某种对立状态,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与城镇下岗职工及待业人员的就业存在着一定的冲突。住宅业的发展有利于实现城乡就业联动。一方 面,住宅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它的发展既可为城镇居民也可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新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住宅业的产业关联度很高,可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 展,从而进一步增加城乡就业机会。住宅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建材、冶金、纺织、化工、机械、交通、邮电通信、家电家具、园林绿化、商业、服务业等许多行业的发 展。在日本,住宅投资的诱发系数为1.9993。在我国,据有关部门测算,住宅投资的诱发系数为1.5-1.7,也就是说,每投入100元的住宅投资,可 产生出150-170元的相关产业需求。再一方面,动态地说,农民进城打工,提高了收入和购买力,可以进一步扩大市场和增加就业。所以,住宅业的发展,对 于创造城镇就业机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城乡就业联动,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
     发展住宅业,需要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住宅业的特点 是:对购买者来说,一次性的资金投入大;对建筑商和贷款者来说,资金的回收期限长。目前,在我国,住宅金融还很不发达,特别是居民虽有购买住房或使住房升 级的愿望,但对大部分居民而言,又受到收入水平和收入累积过程的制约。这就需要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在政府的支持下,通过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特别是加大 市场化的金融制度创新的力度,以融通资金,推动住宅业的发展。所谓加大市场化的金融制度创新的力度是指,一方面,以低利率、多样化的金融产品,积极发展个 人住房抵押信贷;另一方面,通过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将资本市场的长期资金引入住宅市场。具体讲,由政府发起设立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公司(根据国外经 验,可由政府独资,亦可股份制),发行各种债券或证券等金融产品,向众多的机构投资者(包括保险公司、养老基金等各种金融机构)和证券市场上广大的个人投 资者募集资金。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公司可以通过收购银行的抵押贷款,向银行注入资金;亦可逆向操作,向银行出售抵押贷款,吸收银行的充裕资金。这样,通过一 系列转换,将原先期限长、流动性差的住房抵押贷款,转化为期限不同、流动性强的证券,并由全社会的投资者共同参与融资活动,从而加快住宅业的发展。在许多 金融市场发达的国家,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在整个证券市场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比如,在美国,就发行规模来说,住房抵押贷款证券是仅次于联邦财政债券的第二 大债券。为了发展住宅业,在推进住宅金融制度创新的同时,还要相应做到:简化税费,规范土地批租,有效降低住房价格;以科技进步为核心,加快住宅产业的现 代化;积极培育和完善住宅市场体系,包括住宅二级市场和租赁市场,盘活住宅存量,促进住宅商品的交换,以满足不同收入群体多层次的住房消费需求,并带动整 个住宅业的良性发展,等等。
    总括以上分析,我们得出如下逻辑思路:①扩大就业问题,包括城镇人员就业与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是下一步中国经济增 长中需要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②这主要靠城镇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来拉动;③而城镇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又要靠城镇消费结构的升级来拉动;④住宅业的发展 是城镇消费结构升级的一个重要内容;⑤在提高和培育居民购买力的过程中,金融创新特别是住宅金融创新又是关键的一环;⑥通过住宅金融创新,推动城镇住宅业 的发展和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可以做到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实现城乡就业联动;⑦由此,推动中国经济实现新一轮的快速增长。
    参考文献:
     刘国光、王洛林、李京文主编,2002:经济蓝皮书《  2002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Whitehouse,  2000:http://www.pub.whitehouse.gov.
     Economic  Report  of  the  President,  2002.
    

Tags:中国经济走势分析(1998-2002)*――兼论以住宅金融创新为突破口,实现城乡就业联动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