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综合研究 >> 正文

宏观数据为稳增长腾挪更多空间

http://www.newdu.com 2018/3/15 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佚名 参加讨论

                           经济走势跟踪
                   Macroeconomic  trend  monitor
         中国社会科学院宏观经济运行与政策模拟实验室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宏观经济与政策跟踪》课题组
         2012年第60期(总第1282期)  2012年8月10日(星期五)
    [本期要点]:宏观数据为稳增长腾挪更多空间    亚洲贸易普遍放缓    欧元区今年失业率预期11.2%    日本央行维持货币政策不变    《海峡两岸投资保护和促进协议》签署  
    经济热点
    宏观数据为稳增长腾挪更多空间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数据显示中国工业增加值增速进一步放缓,浇灭了外界的希望,并加剧了人们对全球复苏乏力的担忧。外界原本希望北京转向刺激措施将促使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迅速回升。
     中国7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2%,低于6月份的9.5%,也是2009年5月以来的最低增速。发电量同比增长仅2.1%,显示出能源密集型重工业更大幅度的放缓。工业增加值是衡量中国经济健康状况的主要月度指标。
     野村的中国经济学家张智威说,工业增加值增速低迷出人意料,可能引发更多的政策放松。中国内地和香港股市未受到疲弱经济数据的影响,周四收盘走高,反映出投资者预期北京将采取更多措施刺激经济增长。
     外界可以藉8月9日发布的数据窥知中国三季度经济增长是否会较二季度有所回升。中国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7.6%,低于一季度的8.1%,也是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最低增速。
     欧洲危机打击了中国的出口,加上中国国内房地产业的政策性调整,这些都有助于解释工业增加值数据为何令人失望。
     在房地产业,今年前七个月在建住宅面积同比减少13.4%。在最近召开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万科董事会秘书谭华杰说,销售低迷意味着一些开发商下半年将减少施工建设。房地产业的放缓开始打击钢材及其他建筑材料的需求。
     家庭消费显示出一些增长的迹象。中国7月份经通胀调整后的零售额同比增长12.2%,略高于6月份的12.1%。轿车销量也较强劲,据行业组织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7月份轿车销量同比增长11%。中国希望家庭消费能在支撑经济增长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国承诺将把政策转向促增长,6月和7月连续下调基准利率,使部分借款人的一年期贷款利率降低了1.7个百分点。国务院总理温家宝7月底说,政府将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中国央行在其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再次强调了这一讯息。
     尽管如此,据中国的商业银行报告,这些政策转向尚未转化为客户需求的增长。北京某国有银行的一位贷款部门管理人员说,基础设施和环保项目贷款没有增长。
     通货膨胀率在7月份出现回落,当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增幅降至1.8%,低于6月份的2.2%,也是2010年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这为政府采取更多措施支持经济增长创造了空间。
     不过,政府经济学家认为,仅凭放松货币政策不足以使经济恢复快速增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属一个智库的研究员李世刚说,最近的连续降息对提振需求只会产生有限的影响。
     由于降息未能立竿见影地导致贷款需求增强,企业不愿意增加开支,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开始加大自己的投资力度。
     今年上半年,国家发改委批准了1446个大型投资项目,较2011年同期增加22%。7月份铁路系统投资同比增长8%,是2011年初以来首次恢复增长。铁路系统的投资是中国2009年经济刺激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些企业报告说,政府刺激经济增长的措施已经开始令它们的利润出现好转。尽管如此,但李世刚预计,如果没能有更多的企业开始看到政府刺激措施带来的好处,北京将加大刺激力度。他说,如果三季度经济增速低于7.5%,CPI低于2%,且欧洲经济依旧一团糟,中国应该考虑出台重大政策举措以促进经济增长。
     安邦集团研究总部在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发表的分析文章认为,宏观数据为稳增长腾挪更多空间。文章称,8月9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最新一期的宏观经济数据。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名义增长20.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实际增长11.3%。
     从已公布的数据来看,中国经济转冷的趋势仍在持续,主要经济增长数据均无太大起色。与上期相比,工业生产回落0.3%,投资持平,消费数据更下降0.6%,这意味着经济增长放缓仍未见底。价格数据也印证了相同的趋势,PPI数据显示,中国的物价水平正处于广义上的通缩,虽然因长期因素作用,CPI仍呈轻微通胀状态,但这已是近两年半来的新低。
     围绕最新的经济数据,有两个问题需要重点考虑。首先,中国经济增长何时见底;其次,未来的政策操作空间有多大。
     应当看到,经济增长的继续下行在刚刚过去的7月中有迹可寻,生产过剩与库存高企仍旧是工业企业挥之不去的阴影。再加上7月间金融风险逐渐由小微企业传导至规模以上企业,资金链的紧绷也让经济增长格外乏力。归根结底,受房地产调控及外需不振双重影响,宏观经济总需求呈停滞状态,且在可预期的将来,上述两重因素改善的余地并不大。推论则是,企业只能在痛苦的库存去化中等待黎明。
     由于无法找到可以精确刻画库存去化进度的总量数据,我们很难预知,宏观层面的经济下行趋势何时能够反转。但从某几个关键行业的数据来看,形势仍然不容乐观。比如房地产,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龙头房企在49个城市的在售项目库存量相比去年同期增加了约6成,库存消化时间虽然较年初的峰值出现下滑,但仍高达10个月左右。虽然在5、6月房地产销售的小高潮中,各地土地市场陆续回暖。但这更可能是为未来做储备,而对现在的投资拉动意义不大。
     汽车的库存情况也让人忧心。7月31日,广州正式实施限牌措施,成为继上海、北京之后第三个限车的城市,此后西安迅速跟进,表示将根据交通情况适时实施限车政策。预计限车现象将在各大城市蔓延,汽车消费持续受到遏制。同时,各大厂家持续扩充产能、增加销售渠道的行为,也让汽车库存逐渐攀升。数据显示,6月份乘用车产销同比增长15.77%,与此同时,经销商终端销量环比下降2.79%。两组数据的差异反映出经销商库存在继续增加。
     大宗终端需求的受限将通过产业链向上游逐级传导,从这一点来看,即使宏观经济企稳,受库存去化进度低于预期影响,中国经济很难实现“V”形反转,更可能呈现“L”形的中速增长状态。当然,前提条件是,各地的“稳增长”政策能够起到实效。
     从价格数据来看,物价水平的下跌为“稳增长”政策腾挪了更多空间,使得决策层可以更放手动用财政及货币政策工具,而不惧通胀的反弹。但也应保持清醒,相比于2008年底推出的“4万亿”,此时的中国经济可能很难承受得起新一轮负债扩张。这意味着,时下各方推出的“稳增长”政策,需要更多地盘活存量资金,而非倚靠增量的信贷。进而言之,在新的经济形势下,“稳增长”内生地要求各项金融创新的出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难理解,为何旨在为城投平台拓宽融资渠道的资产支持票据,能够以快速得到落实;而中小企业私募债、新三板及小贷公司等意在解决中小微型企业融资难的金融工具,能够得到决策层的高度重视。这体现了全国上下一盘棋。
     综合最新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来看,中国经济增长的乏力强调了“稳增长”的重要性,物价水平的回落则拓宽了相关政策腾挪的空间。可以预期,下半年将陆续出台各项“稳增长”政策。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政策出台的方式也许会与以往有所区别,更加侧重于盘活存量资源,而非负债扩张。
    (综合信息)
    国际经济
    亚洲贸易普遍放缓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亚洲贸易放缓的局面尚无缓和迹象,而且可能会更加严重。这意味着本就脆弱的亚洲经济增长可能会受到另一重拖累。
     8月10日公布的中国7月份外贸数据显示,当月出口增长近乎停滞,出口额仅较上年同期增长1%。进口增长也显乏力,7月份进口额较上年同期增长4.7%。这说明中国经济放缓已对进口产生影响。
     中国从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成员国的进口急剧减少,7月份进口额较上年同期下降0.6%,而之前两个月中国从东盟进口的增速已有所放缓。东盟国家与中国之间的贸易经常涉及零部件产品,这些零部件被组装成制成品后,大多被销往美国、日本及欧盟。
     IHS  Global  Insight中国经济学家Alistair  Thornton认为,中国正在经历的增长放缓已经波及整个亚洲,对大宗商品出口商以及向中国供应链出口商品的国家产生了尤为巨大的影响。
     中国外贸低迷的大部分原因可以归结为发达国家的需求减弱。与上年同期相比,中国7月份对欧盟国家的出口额下降16%,对日本的出口额下降1%。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几乎持平,仅增长0.6%。此外,原油、铜和煤炭等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也是导致中国贸易额下降的原因。
     金融市场对令人失望的贸易数据作出了负面反应。澳元和马来西亚林吉特纷纷下跌,因为这些货币一直被视为与中国经济增长密切相关。香港恒生指数在后市下跌了0.9%。
     与2008至2009年金融动荡时期贸易的严重下滑相比,当前的贸易下降程度还算温和,但也对新加坡、香港和台湾等地的经济增长产生了显著影响。新加坡周五公布的修正后数据显示,经季节因素调整后,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折合成年率较前一季度萎缩0.7%。
     一些人认为,随着中国推出刺激措施,或者如果欧洲的金融创伤减轻,而美国能够度过眼前的难关,亚洲的贸易额可能还会回升。但截至目前,没有形势好转的迹象。
     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的亚洲经济学家Gareth  Leather表示,考虑到出口对一些经济体的重要性,目前的状况相当令人忧心。
     随着中国、日本和印度等亚洲主要经济体身陷不同程度的困境之中,这些国家的贸易伙伴也随之受到影响。作为从大宗商品到羊毛衫等各种商品的重要进口国,2012年上半年日本来自于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进口额仅较上年同期增长5%,显著低于近几年的两位数增幅。随着日本在去年发生地震后用在重建工作上的支出逐渐减少,该国的进口可能会进一步下降。
     凯投宏观的经济学家David  Rea在一份研究报告中称,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日本的经济复苏不仅已经停滞,而且还已开始消失。
     中国大陆和印度建筑业活动放缓导致原材料价格下跌,在这两国建筑业有较大业务的企业已经感受到了这一点。由于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煤炭企业削减产量,这些公司的利润和投资因此受到影响。
     印度尼西亚上市煤炭公司PT  Bayan  Resources发言人Jenny  Quantero称,受煤炭价格下跌影响,该公司将无法实现今年的目标,收入和净利润肯定都会受到影响,但目前还不清楚这种影响究竟会有多大。
     作为煤炭贸易中最为敏感的两个经济体,韩国和台湾的贸易降幅最为显著  ,因为这两个经济体与西方国家和中国大陆都有大量的贸易往来,另一个原因是这两个经济体处于电子产品供应链的最前端。
     台湾7月份出口额较上年同期下降12%,因电脑和手机发货量减少。韩国7月份出口额减少8.8%,至446亿美元,创近三年来最大百分比降幅,由于韩国出口业占国内生产总值(GDP)一半的比重,韩国经济也因此受到严重冲击。
     在上月意外降息后,韩国央行8月9日宣布维持利率不变,但该央行指出,由于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均陷入困境,韩国经济面临的风险上升。韩国政府官员正在考虑推出刺激措施来填补因贸易放缓而留下经济空洞。韩国企划财政部部长朴宰完8月8日在一次与相关政府部门召开的经济政策会议上称,由于近期公布的工业产值和贸易数据显示出经济正在放缓,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强调危机管理。
     近年因中国经济发展而业务兴旺的日本企业小松制作所称,第二季度该公司在中国的建筑设备销售下降了约一半。这家同时还生产采矿设备以及工业机械设备的公司表示,中国经济的疲软程度超过了之前的预期。  
     菲律宾8月10日公布,该国6月份出口增长4.2%,表现乏力,主要因电子零件需求下降。菲律宾半导体和电子行业协会负责人Ernesto  Santiago表示,当前的经济状况已经阻碍了业务的反弹。鉴于欧洲经济疲软,该协会近期将对2012年出口增幅的预期从10%-15%下调至5%-6%。  
     身居科技和工业产品供应链中心的马来西亚6月份进口仅增长3.4%,这一迹象表明,企业对于生产制成品所需的部件需求正在减弱。
     法国投资银行Natixis驻香港的经济学家Luca  Silipo表示,当前形势令人忧心,因为这意味着亚洲的生产链在某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当一国增长开始放缓,其他国家迟早都会受到影响。Silipo担心,当前的疲软状况并非周期性的,有可能会给贸易带来长期不利影响;保护主义也有所抬头,这从诉诸世界贸易组织(WTO)的争端中可见一斑。他表示,针对银行的资本要求提高使得贸易融资成本变得更高。而世界最大进口国美国则受益于能源成本方面的竞争优势,因为低成本页岩气的开发使得钢铁和汽车更多地在美国国内生产。Silipo表示,如果以往美国进口的产品开始由美国自己生产,那么贸易格局将发生改变。
    (WSJ,2012.8.10)
    欧元区今年失业率预期11.2%  
     据香港《商报》报道,欧洲央行8月9日在月报中称,欧元区经济前景存在下行风险,金融市场的紧张局面及其对实体经济的潜在冲击是主要担忧所在。欧洲央行在月报中公布了最新专业预估人士调查。欧洲50名专业人士上调2012年失业率预期至11.2%,5月预期为11%;将2013年失业率预期上调至11.4%;预计2014年失业率为10.8%。
     月报称:“围绕欧元区经济前景的风险仍然偏下行。它们尤其体现了几个欧元区金融市场的紧张局面,以及波及欧元区实体经济的潜在可能。下行风险也与能源价格中期内可能重拾涨势有关。”“欧元区通胀预期继续保持稳定,与管理委员会让通胀率在中期内低于但接近2%的目标一致。”月报指出,长期通胀预期的不确定性已经有所下降,但仍然很高。
     月报中公布了最新专业预估人士的调查。专业人士维持欧元区2012年调和CPI为2.3%的预期不变;将2013年调和CPI年率升幅预期下调至1.7%,5月预期为上升1.8%;预计2014年调和CPI年率将上升1.9%。
     专业人士调降2012年GDP预期至下降0.3%,5月预期为下降0.2%;将2013年GDP预期调降至增长0.6%,5月预期为增长1.0%;预计2014年GDP将增长1.4%。专业人士同时上调2012年失业率预期至11.2%,5月预期为11%;将2013年失业率预期上调至11.4%;预计2014年失业率为10.8%。
     而希腊8月9日晚些时候公布的最新失业率数据,对以上专业人士的预估形成了支撑。希腊统计局当天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5月的失业率水平从4月的22.6%进一步攀升至23%。希腊目前有115万人失业,自去年5月以来,已有32.05万人加入失业大军。
     对此,欧盟委员会一名发言人表示,目前对希腊的劳动力市场以及该国的失业问题深表担忧。这位官员在布鲁塞尔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目前希腊的失业率水平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特别是青年失业率,这是希腊当局以及由欧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欧洲央行所组成的三驾马车需要正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另据报道,Flute  Thoughts  blog近日刊登了一份欧元区的“失业地图”,该图显示,失业率情况往往是“地区性”,而非“国家性”的。文章指出,可以清晰看到的是,西班牙失业率仍然“首屈一指”,且险恶的失业状况几乎覆盖全境。而纵使意大利问题时常与西班牙同时出现,但意大利的失业情况明显好于西班牙。同时,对于欧元区的第二大经济体,法国的失业率显示出其更像是一个外围国家而非核心国家,该国的失业率表现类似于意大利中部地区,显示法国经济状况仍然不容乐观。然而虽然柏林墙早就消失,但东、西德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
     另外,《经济学人》日前发表名为《欧洲能从日本学到什么?》的文章。文章称,在金融危机开始的第一年,政策制定者们就想到了日本,并把日本政府当时的做法作为一种指导或者警示。文章称,1991年到2001年,正是日本债务泡沫破灭导致的“失落的十年”。分析师们总结了日本债务危机的3大教训:
     一是必须快速行动;二是清理资产负债表上所有坏账;三是大胆启用经济刺激计划。文章表示,面对此等危机,央行们的反应不可谓不迅速。到2008年年底,美联储,欧洲央行与英格兰银行将利率一降再降,力图抵消企业和消费者面临的债务成本的上升。他们的反应比日本快速得多。看来,第一个教训已经被吸取了。经济危机以来,美国和欧洲的政府都坚定不移地站在他们的金融机构背后,为他们修复资产负债表提供资金。看来,这第二个教训也是学到了。第三个从日本债务危机中学到的教训就是寻求强有力的刺激政策。看来第三个教训,美国和欧洲不仅完全吸取,而且青出于蓝。
     那么,吸取了日本债务危机的三个教训之后,未来5年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对于英国和美国来说,主要还有两个顾虑:一是财政刺激可能还不够大胆激进,在经济重回正轨之前,英国是否过早地撤除了财政刺激?第二个顾虑是,政府救助计划将会带来长期的成本支出。大多数情况下,残破不堪的资产负债表标志着失败的商业模式,或许破产才是更好的选择,因为破产是彻底根除落后生产力企业的最佳方案。日本保留了太多的诸如此类的坏企业,拖累了整体经济,而美国和英国也有这方面的迹象。
     而欧元区则处于一个更加危险、更加糟糕的境地。首先,它的复苏极其缓慢以致遥遥无期。今年8月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的制造业以加速的态势收缩。其次,微薄的刺激力量和产业的逐渐僵尸化更加显示出日本当年的特征。8月2日,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表态将继续购买债券以支持复苏,股市却开始下跌,表明投资者对欧元区能否避免重蹈日本的覆辙显得忧心忡忡。
    (综合消息)
    日本央行维持货币政策不变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日本央行8月9日如预期般维持货币政策不变,因为近期日圆并未出现剧烈波动,而且国内经济依然运行在复苏轨道上。
     在召开了为期两天的会议后,央行政策委员会8月9日一致投票支持将资产购买计划规模维持在70万亿日圆不变;该计划是央行在利率接近于零的情况下放松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委员会还一致同意将政策利率,即无担保隔夜拆款利率维持在0.0%-0.1%区间不变。  日本央行在同时发布的政策声明中表示,该行将通过稳步增加资产购买计划余额的方式来持续放松银根。此前接受道琼斯通讯社调查的日本央行观察人士预计,央行此次会按兵不动。同时,日本央行还维持了对经济的评估,称日本经济已经开始稍微加快了复苏步伐,因主要受重建需求的支持,内需依然强劲。分析师们仍预计,如果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该行可能会在9月份采取宽松举措;或者是在10月份政策委员会发布半年度经济和物价预测报告时采取行动。
    (WSJ,2012.8.9)
    国内与港台经济
    《海峡两岸投资保护和促进协议》签署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中国大陆与台湾签署了首份投资者保护协议《海峡两岸投资保护和促进协议》,这是台湾总统马英九加强两岸关系的努力取得进展的最新迹象。
     该协议旨在解决台方对于在大陆遇到商业纠纷如何解决的担忧,厘清有关在大陆被拘留的台湾人的权利问题。除了其它措施外,《协议》提供了一条让企业在法庭外解决某些商业纠纷的途径。
     商界人士和分析师表示,这也是两岸政府持续已久的经贸谈判取得进展的重要迹象,有望扩大海峡两岸的商业往来,并推动更多大陆和台湾企业结盟。他们补充说,那将给台湾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带来亟需的提振;近期台湾经济受到欧美消费者需求下降的拖累。
     两岸在2010年达成的一份协议取消了某些关税,双方还正就服务业和其他行业的投资谈判一份跟进协议。“(大陆)给予台湾一份投资者保护协议后,台湾方面现在也许会倾向于降低贸易壁垒,尤其是在一些敏感行业,”研究范围包括台湾的巴克莱经济学家梁伟豪表示。梁伟豪称,进一步的放开可能导致“一些有意思的并购举措”,中国企业可能寻求从台湾厂家买下知识产权,并获取制造技术。
     分析师们表示,对台湾来说,来自中国大陆的进一步投资,可能提振其经济。台湾去年出现一场短暂的经济衰退,其出口在过去5个月里均呈下降。随着大陆经济开始放缓,台湾与大陆的贸易已开始呈现疲态,但许多企业和经济学家希望,扩大经贸往来可能重振两岸贸易。
     台北众勤德久法律事务所(Weiser)高级合伙人、经手大量涉及两岸业务的案子的杨明勋表示,台湾企业跻身于中国大陆首批境外投资者之列,在大陆推动制造业基础现代化之际,许多台湾企业受到的影响也最大。
    (FT,2012.8.10)
    ×××××××××××××××××××数据速报××××××××××××××××××
    全球主要股市2012年8月10日收盘点:
    道琼斯工业平均:13207.95↑;纳斯达克:3020.86↑;标普五百:1405.87↑;英国FTSE100:5847.11↑;法国CAC40:3435.62↑;德国DAX:6944.56↑;日经225:8891.44↑;上证综合:2168.81↑;香港恒生:20136.12↑;台湾加权:7441.12↑;新加坡海指:3054.20↑;越南指数:425.56↑;南非金融时报40指数:31330.12↑;巴西BVSP:59280.93↑;印度BSE30指数:17557.74↑
    全球汇价及主要商品期货价2012年8月10日收盘价(伦敦铜期货价为8月9日数据):
    欧元/美元:1.2290↓;英镑/美元:1.5689↑;美元/日圆:78.2700↓;美元/人民币:6.3577↓;美元/港币:7.7577↑;纽约交易所(COMEX)黄金期货(2012年9月):1620.00美元/盎司↑;WTI轻原油(2012年9月):92.87美元/桶↑;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铜(3月期):7508.00美元/吨↓;CBOT小麦期货(2012年9月)8.870美元/蒲式耳↑;波罗的海干散货货运指数:774.00↓
    (注:绿色下箭头表示收盘价低于上周五收盘价,红色上箭头表示收盘价高于上周五收盘价)
    (整理:李彦松;责任编辑:王砚峰)
    2012年第60期(总第1282期)              2012年8月10日(星期五)
    地  址: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          E-mail:tsg-jjs@cass.org.cn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kingwyf@263.net  
    邮  编:100836
    电  话:(010)68034160      传  真:(010)68032473
     下载或查看文档附件

Tags:宏观数据为稳增长腾挪更多空间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