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综合研究 >> 正文

中国须防楼市泡沫

http://www.newdu.com 2018/3/15 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佚名 参加讨论

                            经济走势跟踪
                   The  Pursuit  of  Economic  Trends
         2010年第97期(总第1116期)2010年12月10日(星期五)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国内外经济动态》课题组
                               经济热点
    中国为抑制通胀收紧银行放贷
     据《华尔街日报》12月9日报道,中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自今年5月以来升幅一直超过中国年通货膨胀率3%的目标。有人对此不以为然,认为通胀加剧只是暂时现象,并且将主要原因归咎于今年夏天反常的天气。鉴于食品项目占中国消费者价格指数篮子的三分之一,于是有人预言,今年秋粮丰收就会让CPI回落。
     不过虽然后来秋粮喜获丰收,但CPI并未回落,而北京方面也正在改变其政策论调。上周,中国政府宣布明年的货币政策将从目前的“适当宽松”调整为“稳健”。不过控制通胀可不是简单地进行价格干预或加大农产品供应。
     当然,天气情况的确是引起食品价格波动的一个原因,但导致包括食品价格在内的物价普遍上扬更主要的罪魁是货币供应。货币供应增长仅在去年11月达到顶峰,而这往往会导致出现12至18个月的通胀。
     这一观点在两方面有重要含义。其一,物价可能会持续上涨,因去年银行贷款热情高涨,规模前所未有,而此举所产生的全面影响尚未完全展现出来。其二,中国抑制通胀的努力到目前为止主要是针对食品供应,并未击中问题要害。
     不过好消息是,在控制货币供应增长方面有好几种工具可供中国决策者使用。中国央行已开始提高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
     这些工具中最重要的就是中国年度贷款目标,即银行新增贷款配额。但对此加以控制可并不轻松。中资银行早已试探过监管者执行贷款配额的决心有多强,截至今年10月底,它们将今年总计人民币7.5万亿元的新增贷款配额已用掉了92%。
     严格按贷款配额行事将意味着银行不得不在本月大幅缩减贷款规模。不过更有可能的是,有关当局给了银行一些宽松的余地,有些人坚信预计本周出台的11月相关数据会体现出这点。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即使明年初调低银行贷款配额,也不会引起银行足够的重视。而且重新调整配额后,银行贷款一般会在当年头几个月出现大幅激增。
     现在让决策者进退两难的是,由于银行贷款已经成为了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因此缩减贷款规模有可能意味着经济增速放缓。不过整体货币供应增速已超出官方目标,因此北京方面应好好考虑造成通胀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说应重新树立政府在银行面前的权威。
     人民银行12月10日决定,从12月20日起将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上调0.50个百分点。据《华尔街日报》12月10日报道指出,这是中国央行今年以来第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原因是国内通货膨胀压力上升。此次上调准备金率是中国政府为遏制通货膨胀所采取的最新举措。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 10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升4.4%,创两年来最大升幅。就在不久前,中国央行于11月份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并在10月份进行了近三年来的首次加息。
     中国央行未说明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理由,但自10月份CPI数据公布以来,通货膨胀忧虑始终是关注的焦点。中国将于 12月11日公布11月份通胀数据。央行在数据公布的前一天采取紧缩行动可能意味着11月份通胀率依然高企。10月份中国通胀率达到两年高点。经济学家们预计11月份CPI将同比上升4.7%,升幅高于10月份的4.4%。
     12月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11月份进出口额均创纪录高点,房价则连续第三个月上涨。这些数据的表现均强于预期,表明中国政府有进一步收紧政策的空间。
     路透社12月10日的报道则认为,中国人民银行周五宣布年内第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在信贷增速偏高以及通胀压力仍未有效缓和的背景下,此次紧缩政策的出台可谓顺理成章。  
     分析人士认为,尽管再次调整准备金率可能暂时缓解市场对加息的预期,但如果物价形势没有明显好转,年内再次加息的警报仍未解除。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称,“这表明央行收紧流动性,来抗击通胀的决心。央行本次并没采取加息举措来管理当前高企的通胀及通胀预期,可能还统筹考虑到了外部经济环境及热钱流入等多方面的情况。”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闫伟则表示,在物价涨幅较高?流动性也很宽裕情况下,调控应以数量工具为主,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跟加息相比效果更明显。不过他认为,随着明年物价和流动性形势依然严峻,准备金率上调0.5个百分点仍不足以对此抑制,预计外汇占款数据出来后,今年底之前还会上调一次存款准备金率,且若形势继续恶化,亦不排除再次加息的可能性。
     中国1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5640亿元,高于市场预期,且前11月新增信贷已接近7.5万亿元年度目标。此外中国11月进出口值双双创出历史新高,且同比增幅明显超出市场预期,反映内外需求均现回暖。中国央行此前于11月29 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为年内第五次上调;此前还自10月20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为近三年来首次加息。
                                             (综合消息)
                           国际经济
    美联储购债计划遭遇市场逆流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购买6000亿美元国债以刺激经济的决定是美联储历史上最具争议性的决定之一。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的购债计划自推行以来收效甚微。美联储官员曾就是否推行这个决定发生争执。一些官员坚持认为,此举所带来的最坏情况是让通货膨胀率上升到危险水平。
     现在距美联储宣布购买国债的决定已有六周了,其购债计划如今看起来更像是一个玩具水枪,而不是一门具有威慑力的大炮。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尴尬,足以说明在金融危机过后、短期利率几乎为零的情况下,美联储调整货币政策所面临的巨大且陌生的挑战。
     美联储购买国债是为了压低长期利率,而在11月3日宣布实现第二轮定量宽松之前,美国长期利率的确出现下滑,但此后长期利率却大幅上涨。
     下周二(12月14日),美联储官员准备对购债计划进行评估,他们此时面临一个抵消其压低利率计划的最新难题。具体来说,就是共和党国会议员与白宫之间要达成一个税收协议,该协议将延长美国前总统小布什当政期间实行的减税政策并降低工资税。这促使投资者预计,美国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将均出现上升,同时他们也为预算赤字更加苦恼不堪,于是债券收益率出现上涨,而不是下降。
     另外,预计购债计划还会让美元进一步走软。该计划的拥护者说,美元贬值会刺激美国出口,而批评人士则提醒说美元贬值会造成通胀。然而美元先跌后升的走势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一如美联储官员所料,美国股市止跌回升。不过美国家庭是否因此受到鼓舞还有待考证。
     美国弗吉尼亚州一位退休的石油业高管斯图尔特(Larry  Stewart)说,自8月末美联储放出风来说要购买国债,他的股票投资组合上涨了15%,但这一涨势几乎没有给他带来什么额外的信心。斯图尔特说,因担心自己的储蓄,他搁置了买一部智能手机的想法,并且不再雇保洁员,而是开始自己亲手打扫房屋。他说,我仍为不得不动用现金储备来维持生活开支担心不已。斯图尔特的担心其实就是美联储目前面临的诸多障碍中更为具体的一个。美联储本希望借助购买国库债券来拉高国债价格并推低利率,从而刺激消费开支和商务投资。
     购债计划的批评人士对该计划是否凑效持怀疑态度,他们警告说,该计划除可能引发通胀外,还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投机性资产泡沫。但现在有初步迹象在暗示会出现另一种后果,即购债计划可能既不会带来政府官员迫切希望看到的经济快速增长,也不会导致批评人士如此担心的通货膨胀。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of  San  Diego)教授哈密尔顿(James  Hamilton)说,购债计划本身所能产生的效果十分有限,轻易就会被上个月欧洲的重大新闻比下去,也会被该计划在政治上引起的难题所淹没。哈密尔顿10月份曾估计该计划将使长期利率低0.2个百分点。如今,他说该计划对长期利率的影响很可能连0.2个百分点都不到。
     美联储官员对购债计划并没有抱太高的预期。美联储副主席耶伦(Janet  Yellen)11月中旬接受采访时说,我不认为这是一剂包治百病的万灵药。她的回答已成了一个屡见不鲜的重复性评论。
     在美联储本年度最后一次政策会议上,美联储官员可能不会在会议上对此计划做出改动。按照该计划,美联储将在明年6月底之前购买6000亿美元的国债,另外还有可能将较早一轮购买的国债在到期时卖出,并用所得资金再购买3000亿美元国债。
     美联储目前面临的挑战十分明确:自3月末至9月末,美国折合成年率的经济增长率只有2.1%,失业率仍居高不下。
     而据香港《商报》12月4日报道,两位美联储(FED)理事会官员周四(12月9日)表示,美联储颇具争议的6000亿美元公债购买计划将定期接受审核,且如有必要可做出调整。
     费城联储主席普洛瑟说,目前对公债购买计划将对经济产生很大刺激作用的看法仍存质疑,若经济增长快于预期,美联储可能不需要全额执行公债购买计划。他并表示,如果新一轮量化宽松计划未能达成原先期望的经济效益,他不会“就此推论我们仅仅需要扩大公债购买计划的规模”。
     圣刘易斯储主席布拉德认为新一轮量化宽松将会有效,但他同时表示自己原先并不支持预先设定6000亿美元的数字。布拉德称,该数据为“指导原则”,可依据经济数据进行调整,并表示希望美联储在每次会议上决定买进资产规模。
     布拉德还表示,美联储内部也有针对资产购买计划的批评声浪,并将该批评称为针对艰难决定的“健康热议”。他说:“我们不应该是政治决策机构,我们不应该是不可预测的。”
                                 (综合消息)
    欧债危机暂歇脚  
     据香港《商报》报道,上周初还在担心欧元区债务危机扩散的投资者,到周三(12月8日)时已经将目光转向了众多利好的经济数据上,加上市场先后传出美国将增加IMF对欧洲的救助资金,以及美联储将扩大量化宽松规模的消息,欧债危机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缓解。不过,由于欧元区的债务问题依然存在,即使形势如今年夏天一样被暂时止住,却迟早会再次爆发。
     上周(2010年11月29日至12月5日),全球金融市场情绪可谓大喜大悲,周初还在担心欧元区债务危机扩散的投资者,到周三时已经将目光转向了众多利好的经济数据上。
     到上周五(12月3日)收盘时,牛市情绪显然主导了市场,尽管11月非农就业数据令人大失所望,但美国股市依然实现了三连阳,三大指数涨幅均超过2%。反映市场恐慌情绪的VIX波动率指数上周五(12月3日)收于18.20,此前一周周五(12月26日)为22.22,显示市场的紧张情绪有所缓解。
     欧元兑美元汇率从1.30之下反弹至1.33上方。国际金价突破每盎司1400美元,收于每盎司1406.20美元,与11月初创下的每盎司1410.10美元的历史高点近在咫尺。国际油价也创出两年新高。
     上周伊始,金融市场一片愁云惨淡。在爱尔兰政府接受了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提供的850亿欧元金融援助,欧盟成员国财长就建立永久性危机解决机制达成一致之后,“债券义和团”似乎并不领情,他们疯狂地搜索下一个“受害者”,这一次他们将目光投向了葡萄牙、西班牙和意大利,罢买这些国家的国债,迫使其债券收益率纷纷创下了欧元区设立以来新高,欧元兑美元汇率则重挫至11周低点。
     欧元区债务危机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如今的焦点已经不再是希腊、爱尔兰等欧元区小国,而是经济规模更大的葡萄牙、西班牙以及意大利,它们均是“大到无法援助”的国家。法国财长拉加德等欧洲政治家们将整场危机的罪魁祸首归咎于“非理性”的市场,认为将西班牙债券与罗马尼亚或者巴基斯坦放在同一等级令人难以置信。即使市场真的十恶不赦(尽管大多数经济学家反对此论断),那么又是谁令欧元区国家这么容易地受到市场的摆布呢?答案恐怕还是这些国家自己。目前,欧元区大部分国家的债务水平均已经达到了创纪录的高度,就拿最新进入“债券义和团”黑名单的意大利来说,其政府债务为18万亿欧元,是欧洲最大的债券借款人,明年的债券发行量预计将达到3400亿欧元。巨额债务负担,令这些国家不得不严重依赖债券市场融资。在不断发债-借贷-还债-发债-借贷-还债的过程当中,这些国家政府一步步地创造出了自己的“弗兰肯斯坦怪物”,一旦有违约的嫌疑,就会像科幻小说中的弗兰肯斯坦博士一样,被自己亲手创造的怪物干掉。
     谁将终结这场危机?市场寄希望于欧洲央行扩大买债来安抚人心。可是相对于美联储的高调印钞,欧洲央行显得谨小慎微,而且反复。在上周的货币政策会议后,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对于买债问题先是三缄其口,仅表示将把为商业银行提供低息贷款的期限延长至明年4月,直到欧洲国债收益率狂飙之后,才被迫在临近周末时暗中出手买入爱尔兰和葡萄牙两国国债。今年5月,在欧盟与IMF出台了7500亿欧元援助希腊方案之后,面对买债问题,欧洲央行同样给出了否定的答案,导致欧元在反弹一日之后便连跌5日。这最终迫使欧洲央行在短短几天之内便自毁承诺,宣布买入欧元区国债。
     在欧债危机不断升级的局势下,市场需要的是欧洲央行明确的政策表态和捍卫欧元的坚定立场,而不是如儿戏般的救市行动。在保持独立性和支持欧元之间努力寻找平衡的欧洲央行,必须作出选择,否者只会加剧市场动荡,并最终演变成恐慌。
     上周后半段,强劲的制造业、房地产业以及零售业数据,令身心疲惫的投资者重新看到了经济复苏的曙光。加上市场先后传出美国将增加IMF对欧洲的救助资金,以及美联储将扩大量化宽松规模的消息,欧债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
     不过,对于深陷债务危机漩涡之中的欧元区来说,要想解除这种危机状态,没有再一次大规模的行动显然是不可能的。或许局面会像今年夏天一样被暂时止住一两个月,但是由于问题依然存在,迟早都会再次爆发。
                                 (香港《商报》,2010.12.6)
    亚行:资本流入是2011年东亚各国主要政策挑战
     据路透社报道,亚洲开发银行(ADB)周二(12月7日)发布亚洲经济监测报告称,即便经济增长率将向7%放缓,但东亚地区经济体表现仍优于主要经济体,致资本流入成为该地区2011年主要政策挑战。ADB称,若各国希望保护各自市场,当下汇率紧张情势就有升级为贸易战的危险。ADB表示,新兴的东亚经济体 --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和韩国经济增长面临四大风险:主要经济体疲弱,外资流入不稳定,通胀和资产价格上涨以及保护主义。ADB在报告中称,“几个东亚新兴经济体已经实施临时资本管制,来阻击资本流入飙升,且看似直接在汇市出手干预,阻止本币升值。”“竞争性的遏制货币升值--或者是某些人称的货币战——或随着各国试图保护国际竞争力和出口而升级为贸易战。“ADB还同时公布了一份该地区汇率合作的报告,称全球金融危机显示需要加强区域合作。(报告全文http://www.adb.org/documents/reports/asia-bond-monitor /201010/abm-201010.pdf)。ADB还表示,预计2010年新兴东亚经济体经济成长8.8%,其中中国经济将成长10.1%,而 2011年中国经济成长率将放缓至7.3%。另外ADB对2011年的预估和9月公布的报告一致。
     ADB称,“全球经济复苏步调不一-- 新兴经济体快速增长而发达经济体增长缓慢且不确定--给新兴东亚经济体带来政策挑战。”亚洲经济摆脱全球金融危机强劲复苏,从而扩大该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利率差,而主要经济体实行的量化宽松和低利率预计将持续刺激投资者将资金转至新兴市场。尽管亚洲经济增长将放缓,但产出缺口缩窄、国内需求回升、大宗商品和食品价格攀升正推高部分经济体的整体与核心通胀。亚洲国家的资产价格正快速上升,体现为股票市场飙升和房价大涨,ADB指出,尽管部分经济体正撤出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收紧稳健的货币措施,但资产价格仍可能继续攀升。ADB认为,这令决策者面临两难局面。亚洲经济增长和货币升值的预期已吸引外资涌入,这也可能进一步推高资产价格。尽管各国收紧货币政策以遏制信贷需求和打压资产价格,但它抑制资金流入和“资产泡沫继续膨胀”的作用可能十分短暂。“在有效管理资本流动方面没有立竿见影的解决方案,每个备选政策都有优势和不足,需要作出艰难的取舍平衡。”ADB称。
                                     (Reuters,2010.12.7)
    印度经济增长或超中国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纽约大学教授鲁比尼表示,如果印度解除外资投资零售业的限制,增加道路及桥等基建设施,未来10年印度经济增长可能超过中国。他在印度新德里表示,对印度未来增长具备十分乐观,因为经济由本地需求带动,相比之下,中国更为依赖出口。印度面对挑战是维持9%经济增长,但同时间保持通胀受控。
     除了鲁比尼,摩根士丹利都预测印度经济增长将超过中国。印度总理辛格政府计划在未来5年直至2017年间,增加对道路、港口及电力厂等开支一倍至1万亿美元。印度政府公布7月至9月印度经济增长8.9%,连续第2季增长。
     不过印度法例为保护小商户限制海外投资于单一品牌零售或批发经营,沃尔玛、家乐福及Tesco等外国大型零售商,正加紧向印度政府施压开放投资,让外国投资者进入。沃尔玛表示对非印度企业获准投资印度感到乐观,组合型零售未来5年可以在印度创造300万个职位。鲁比尼表示,未来数年中国经济增长可能放缓,印度年轻人口及消费上升支持该国经济,因而增长料加快。
                                 (香港《大公报》2010.12.4)
                         国内与港台经济
    中国须防楼市泡沫  
     据香港《大公报》12月4日报道,内地楼价屡调不降,而今年4月推出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楼市调控,虽令部分发展商下调楼价,但原来亦只是短期减价促销的作秀行为,不久即悄悄提价,迫使中央于9、10月再出招,惟成效已大不如前。
     IMF  12月3日公布题为“中国房价是否上升太快”的工作报告,提出内地上半年的楼价虽未有明显高估,但一些沿海城市,特别上海、深圳及个别内陆地区,楼价升幅过快,而在部分地区的豪宅市场,升势开始与经济脱节。
     报告指出,虽然内地部分城市楼价于4月宏调后,楼价与基本因素指标的差距已在第二季收窄,不过现时评估这些措施能否有长远影响言之尚早,认为即使措施对压抑近期的楼价升幅相对有效,亦最多治标不治本。
     IMF认为,内地政府应采取更多措施压抑楼价飙升及形成泡沫,包括需要调高实际利率,以及提高置业成本,例如征收物业税,以及在金融市场发展其他投资在房地产的渠道,确保市民不会透过大量借贷来置业,以控制可能出现的风险。
     报告又指出,即使内地楼价突然下跌,相信对银行的影响不大。研究员指出,内地银行的房地产相关贷款在过去几年虽然上升,但占整体贷款少于两成,低过香港的五成六,而内地地产商仍不依赖银行借贷作发展。
     不过,报告又指出,房地产市场与其他行业的发展息息相关,楼价下跌有可能影响其他企业的还款能力。而内地楼价下跌有可能影响个别地方政府的收入,例如在重庆,卖地收入占政府收入超过三成。
     苏格兰皇家银行亚太区地产研究部主管吴嘉俊直言,市场多次传出内地推出房产税计划,虽然确实存在政策风险,但相信在真正推出时或已被市场消化。他说,未来3至5年在强劲的实质需求下,内地楼价难以打压,估计明年内地楼价更有5%至10%升幅。
     分析指出,内地大型发展商万科早前公布销售额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彷佛用实证告诉社会大众,接连推出房地产调控措施,效用始终不彰。以堵为主的宏观调控政策,只会愈调愈涨。正因如此,9月底开始的提高购买土地的限制,使到楼宇供应减少,置业者对房价上涨预期不变,楼价自然愈调愈高。
     然而,IMF所建议的楼控措施,相信内地监管部门并不是没有考虑过的,只是顾忌措施“太辣”,可能造成楼价出现较大跌幅,令到市场不稳。
     而据香港《大公报》12月7日报道,摩根大通亚太区董事总经理、中国综合公司企业投融资主席龚方雄预期,明年中国房价将出现5%至10%的跌幅,未来房价涨幅将放慢,房地产的暴利时代或宣告结束。
     龚方雄日前出席一会议时表示,未来十年内,房地产仍将是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中国房价长远上涨的趋势不会改变,但在中国政府不断介入低端市场,企图改变楼市供需格局下,料未来十年中国房市暴涨情况将不再出现,接下来的五到十年房地产的利润也将下降。
     不过,他指出,中国的城市化率仍非常低,实际买房需求仍高,因此这段期间内房地产仍有不小的发展空间。此外,中国政府虽利用廉租房与经适房来平衡供需关系,但建立经适房需要地方财政的支持,也牵扯到财税体制改革的问题,在各方矛盾的胶着情况下,房地产仍有很强的抗跌性。
    (综合消息)
    ×××××××××××××××××××数据速报××××××××××××××××××
    全球主要股市2010年12月10日收盘点:
    道琼斯工业平均:11410.30;纳斯达克:2637.54;标普五百:1240.40;英国FTSE100:5812.95;法国 CAC40:3857.35;德国DAX:7006.17;日经225:10212.00;上证综合:2841.04;香港恒生:23162.90;台湾加权:8718.83;新加坡海指:3185.42;越南指数:473.06;俄罗斯RTS:1712.93;巴西BVSP:68341.80;印度 BSE30指数:19508.90
    全球汇价及主要商品期货价2010年12月10日收盘价(伦敦铜为12月9日):
    欧元/美元:1.3227;英镑/美元:1.5805;美元/日元:83.9557;美元/人民币:6.6553;美元/港币:7.7734;纽约交易所(COMEX)黄金期货(2011年1月交割):1384.500美元/盎司;WTI轻原油(2011年1月):87.79美元/桶;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铜(3月期):9010.00美元/吨;CBOT小麦期货(2011年3月)7.754美元/蒲式耳;波罗的海干散货货运指数:2095.00
    (摘编:李彦松;责任编辑:王砚峰)
    2010年第97期(总第1116期)  2010年12月10日(星期五)
    地  址: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    E-mail:tsg-jjs@cass.org.cn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kingwyf@263.net  
    邮  编:100836
    电  话:(010)68034160    传  真:(010)68032473
     下载或查看文档附件

Tags:中国须防楼市泡沫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