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综合研究 >> 正文

中国经济将驶向何方?

http://www.newdu.com 2018/3/15 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佚名 参加讨论

                               经济走势跟踪
                     The  Pursuit  of  Economic  Trends
           2009年第65期(总第987期)  2009年9月1日(星期二)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国内外经济动态》课题组
                               经济热点分析
    压缩产能、信贷收缩及政策方向
    中国正在遏制过剩产能
     英国《金融时报》Lex专栏8月28的分析文章指出,在许多国家竭尽全力要助工业一臂之力之际,中国正反其道而行之。在确信经济复苏的种子已经播下后(即使长势还不算茂盛),中国已把注意力转向经济中的闲置产能,要求各部门“坚决”遏制“过剩产能和重复建设现象”。
     文章说,钢铁和水泥这两个行业,国有企业占据着主导地位。中国今年钢铁消耗量预计为4.7亿吨左右,而产量将超过6亿吨。这次的行动因近期信贷猛增而更加复杂。许多效益欠佳的厂商就靠信贷维持生存。今年上半年,水泥业投资大幅增长了三分之二,而去年水泥产能利用率还不到70%。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钢铁和水泥生产国,也是最大消费国。如果剔除的产能过多,就如10年前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对电力行业所做的那样,那么一旦需求回升,就有可能出现一窝蜂建设产能的局面。
     不过,文章还指出,看着北京着手处理半闲置的中国工厂,其他国家的政府应当反思。自2002年3月中国现行数据系列开始以来,中国平均产能利用率为84%,高于欧元区的81%和美国的78%。美欧的最新利用率起码比中国低10个百分点。他们的任务同样紧迫。
     崔宇在8月27日的《华尔街日报》中文网撰稿分析到,从2003年以来中国政府抑制产能过剩的经验来看,通过行政指令来抑制产能过剩的效果并不显著,比如钢铁和水泥等行业已经成了多年的产能过剩“钉子户”。更何况,在当前政府主导的基础实施投资仍然如火如荼的背景下,也很难抑制住上游相关产业产能扩张的冲动。
     崔宇认为,部分行业无视市场需求持续扩张产能而导致的“产能绝对过剩”,很大程度上是政府有形之手主导的非经济现象。这背后主要是由中央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的扶持、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以及资源价格改革滞后等诸多非经济因素推动的。
     崔宇认为,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任何投资都要面临最终消费需求的制约,而“产能绝对过剩”行业之所以敢于持续大规模投资,主要是因为中国政府的“政策保底”。比如,在去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政府采用了诸多行政手段来化解产能过剩,除了出台“十大产业振兴计划”外,还采取了国家收储的方式,收购过剩产业的产品,也采用了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等方式来激发需求。
     这种应对金融危机的救市之举虽然在短期内实现了“保增长”和“保就业”,而且通过政府财政补贴来刺激需求的做法也被其他国家采用,但对于中国来说,由于产能过剩行业大多是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如果政府的救助计划也以国有企业或与政府关系紧密的民营企业为核心,由此将导致不公平的优胜劣汰,比如在下乡产品的招标中就有明显的歧视中小民营企业的倾向。这也会带来严重的“道德风险”,即国有背景的产能过剩企业可以无所畏惧地生产,反正出事后有政府“扛”。
     虽然战后日本经济腾飞的经验证明了产业政策可以用来指导产业结构调整进而推动经济发展,但中国需要反思的是在目前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体制下,产业政策的“真经”如何不被念歪,进而带来产能过剩的“恶之花”。如果中国政府还是依靠带有强烈“计划经济”色彩的产业政策来扶持或打压某个产业,而不是交给市场来决定,那么产能过剩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权力博弈中就难以得到有效抑制,从而将成为中国经济运行的常态。
     另据报道,9月1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8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 54.0,超过7月份的53.3,该指数已经连续第6个月扩张,并创出16个月新高,显示工业生产处于加速状态。国内需求仍是制造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的主要驱动力,新订单分类指数从55.5上升到56.3,但出口新订单指数持平,为52.1。
     穆迪经济网经济分析师陈颍嘉就此分析指出,与过去几个月不同的是,企业对采购经理人指数的再次上扬不见得会欣喜若狂。自温家宝总理警告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后,市场人气就一直惴惴不安。国内需求推动的采购经理人指数的持续上升可能会加强有关部门的担忧,进而在短期内促使经济政策的紧缩。
     陈颍嘉同时认为,决策者在未来几周内不太可能作出实质性的政策改变。尽管存在产能过剩的风险,但就业前景至少因为强劲的工业活动而有所改善。采购经理人指数的分项数字显示,8月份就业分类指数上涨到 51.4,显示对劳动力的需求出现增长。劳动力市场状况的改善也许是保持社会稳定的最有效的方式。
    四大银行信贷连月收缩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经历7月份信贷骤然收缩后,8月内地信贷投放继续“休眠”。据业内人士统计,8月前25天,内地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新增贷款仅1100 亿元,同比减30%,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连续第二个月出现信贷投放负增长。多位经济学家预计,8月全国银行业新增贷款规模可能再创年内新低,但9月恐又会出现小高峰至接近万亿元。面对信贷投放“忽冷忽热”,经济学家担忧或对经济持续复苏构成威胁。监管部门强调保持信贷增长平稳,防止大起大落。
     部分专家预计,8月信贷投放会持续收缩。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预计,内地8月份信贷将继续回落至3000亿元左右。花旗银行中国区经济学家彭程亦认为,8月份新增贷款可能达5000亿元。美国银行及美林银行中国经济分析师陆挺预计,8月新增贷款在4000亿元。
     报道指出,事实上,今年上半年内地货币和信贷投放呈井喷式增长,7月份却是今年信贷“前高后低”分水岭。据内地媒体报道,截至8月25日,建设银行新增人民币贷款约270亿元,中国银行约700亿元,工商银行约180亿元,农行略有减少,四大行新增各项人民币贷款总计约1100亿元。7月份四大行当月新增贷款总计1558亿元。此外,股份制商业银行继续7月信贷步伐放缓的趋势,民生银行、华夏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等当月新增贷款均出现负增长。
     市场人士预计,9月内地新增贷款将再次上升到五、六千亿元的水平,更乐观预测是上万亿元。按照历史经验,11月和12月贷款恐将零增长,此时投放要增加成本,当期收益却十分有限。
     对于信贷骤降,中国社科院金融所专家刘建指出,整体看还不足以对经济复苏构成威胁,但信贷收缩带来投向调整和优化,信贷将主要以中长期贷款形式流向有政府背景的基建项目,使得民营企业首当其冲受到冲击,对启动民间投资恐有所影响。
     渣打银行中国区经济学家李伟认为,若8月份新增贷款再次低于4000亿元,将对股市造成巨大打击。7月份新增贷款3559亿元数据公布后,A股8月份就跌去了20%。刘建也同样提到,资产部门尤其是流动性较大的股市将承受最大考验。这一点已经有所体现,近期内地股市已出现今年以来的最大调整,有关经济前景的预期也出现分歧。刘建还认为,当前实体经济增长仍然较冷,通胀在可预见将来最多只是温和上涨。政策微调就是挤出资产价格中的泡沫,从这个角度说,信贷规模下降将减少市场上的投机性。
     对于下半年信贷投放,中金公司最新报告认为,当前货币政策取向不会改变,流动性将依然宽松。中金预计M2今年增长25%,明年增长20-22%。今年新增贷款将达到10万亿元,即余下平均每月4000-5000亿元左右。由于下半年大量票据贴现到期可置换为中长期贷款,实际支持经济的新增贷款情况好于预期;且贷款的惯性较强,流动性将依然保持宽松。
    下半年经济将着重结构调整
     据香港《文汇报》分析,伴随着经济回升,中国工业增长已从今年头两月3.8%的低谷,快速回升到7月份10.8%的新平台。相信在未来几月,工业增长继续加快的走势不会改变,全年GDP“保八”基本无忧。不过值得注意的是,7月工业增速仅比6月加快0.1个百分点,回升速度明显减慢;再加上同期投资等指标差强人意,微观经济有待活跃。这或许意味着,中国经济在经历了“一步上一个台阶”的加速复苏之后,目前进入了“平台整理”期。
     对正处“平台整理”的中国经济来说,下一步更重要的工作是“调结构”,与上半年更多强调“保增长”有所不同。温家宝总理近日在浙江考察时强调,一揽子计划的实质和核心,是解决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问题。下半年中央的宏观经济政策,将会从刺激经济快速回暖,逐步转向更深层次的结构调整,加快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改善企业经营环境,使各类企业在更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提升竞争力,从而使中国经济增长获得长期持久的支撑力。
    中国经济将驶向何方?
     《华尔街日报》中文版8月21日发表J.R.  Wu的文章指出,中国实施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已有十月之久,此时人们也开始担心政府的刺激资金一旦耗尽,作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的中国将何去何从。
     由于市场担心中国政府将可能收紧信贷并突然退出刺激计划,中国股市8月大幅下挫。尽管这种想法有些言过其实,但中国经济似乎还没做好充分的准备,以应对人民币4万亿元刺激资金在今年晚些时候逐渐耗尽之后的状况。
     中国政府尚未使经济摆脱对出口的依赖。所以说,鉴于美国等主要贸易伙伴对中国商品的需求可能保持疲软,若在今年晚些时候减少公共支出和信贷无疑将把中国经济推入困境。一方面,中国经济增速可能逐步趋于稳定;另一方面,中国也将面临诸多风险,例如明年经济再次放缓甚至恶化、资产泡沫、基础产业产能过剩、政府注资引发的通货膨胀等。
     著名观察家、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表示,中国并未改变增长模式,而是在以一种特别的方式提振需求。中国只是将刺激计划作为出口收入恢复增长前的一种权宜之计,而并非试图引领经济走向内需型增长模式。但谢国忠也指出,如果发达经济体并没有像人们预期的那样实现经济复苏,那么全球经济将到明年年中左右出现第二波探底,届时中国将讨论第二套刺激计划。
     上述担忧是导致中国股市近来大幅下跌的部分原因。
     文章认为,中国也许能实现8%的官方增长目标,原因无非是中国政府有这个能力让理想变成现实,至少暂时如此。货币供应量增幅创13年最高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也是2004年上一轮通货膨胀周期顶点以来的最高水平。
     然而,如果在刺激计划的效应逐步减弱后,中国还没有找到除出口之外的其他经济驱动力,那么等待中国的将是增长放缓的尴尬局面。不过,标准普尔亚太首席经济学家Subir  Gokarn认为,这对于中国而言或许并不是一件坏事。标准普尔预计,中国今年的经济增幅将由去年的9%降至7.5%-8.0%,之后会在明年回升至8.0%-8.5%。高盛的预期更为乐观,其预计中国2010年经济增速将急剧扩张至11.9%。
     但始终存在这样一种风险:随着中国向经济实体注入大笔资金,加之外界对中国已发布数据的种种质疑,中国经济状况可能会急转直下,这或许意味着全球市场甚至全球经济将再次经历一段艰难的时期。以法国兴业银行驻伦敦策略师阿尔伯特·艾德瓦尔兹(Albert  Edwards)为代表的分析师们甚至认为,中国经济的复苏完全是一种假象。艾德瓦尔兹在近期的报告中写道,如果说2007年的美国是一辆低速行驶的列车,一节节沉重的车厢依次缓慢地脱离轨道,那么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这辆满负荷运转的列车不久将启动缓冲器。
     还记得中国上次试图摆脱经济滑坡局面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当时中国刚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出口才成为中国经济的又一架马车。但当时不惜任何成本求增长的策略曾引发资产泡沫、产能过剩、通货膨胀和信贷过度等问题。为缩小泡沫,部分行业曾经历过阵痛,无法持续的增长模式也导致了能源浪费、严重污染以及资源瓶颈。
     Macquarie  Capital  Securities 中国经济部门主管保罗 ·卡维(Paul  Cavey)称,这次为帮助经济复苏,在经济结构调整方面取得更大进展之前,中国将可能继续依靠放松银根的方式刺激经济,以缓解出口放缓的影响。这或许意味着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将不可避免。
     卡维称,中国消费者和生产者价格依然远远低于上年同期水平,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反弹将对国内物价构成上行压力。这种通货膨胀担忧对当前宽松的货币政策形成羁绊。
     美国企业研究院(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的访问学者约翰·马金(John  Makin)说,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可能比人们想像的还要严重,原因在于中国的经济数据含糊不清,例如,发货被计入最终销售,政府对项目的支出被视为项目自身支出。这可能掩盖了货币和信贷流动的真相,而热钱的流入实际上令资金规模扩大,这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发展到威胁经济稳定的程度。
     不过,根据摩根斯丹利最近的报告,尽管市场对政策出现重大调整并转向紧缩的担心开始升温。但摩根士丹利认为,一些市场参与者混淆了“宽松政策的终结”与“紧缩政策的开始”这两个概念。这还反映了投资者对政府可能过早出台的重大政策调整的恐惧。“宽松政策的终结”可能已经开始,但是在真正的“紧缩政策的开始”之前可能还有10个月的缓冲期。具体而言,预期政策将会逐渐调整:目前的政策立场应当会在2009年年末以前大体保持不变,并在2010年初随着信贷增速的正常化而转为中性。2010年年中之前,不大可能出台加息及/或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紧缩政策。长远来看,政策从“宽松政策的终结”向“紧缩政策的开始”的转变不大可能大幅降低实体经济的活力。与此同时,在投资者确信“宽松政策的终结”与“紧缩政策的开始”之间确实存在一个缓冲期之前,股票市场情绪仍将不稳定。(完)
    (摘编、责任编辑:王砚峰)
    2009年第65期(总第987期)  2009年9月1日(星期二)
    地址: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      E-mail:tsg-jjs@cass·org·cn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kingwyf@263·net
    邮编:100836
    电话:(010)68034160      传真:(010)68032473
     下载或查看文档附件

Tags:中国经济将驶向何方?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