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信息产业单列可能加剧经济虚拟化风险。信息产业单列为第四产业,将会促进信息的生产、传递、储存、加工和处理相关技术和衍生产业快速发展,虽然信息设备制造必然与第二产业融合,但这一产业发展更多带动的是互联网、物联网、娱乐、金融、保险、通信等非物质产业的快速生长,其结果可能导致非物质产业对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的强力集聚,致使实体经济因要素集聚能力削弱而发展受挫,虚拟经济泡沫会不断膨胀。因此,为了防范经济虚拟化风险,不宜将信息产业单列为第四产业。
针对产业融合发展的实际及防范经济虚拟化风险的需要,宜实行三次产业+融合业态的“3+”产业分类法。
调整和改进的三次产业分类法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1.融合业态只涵盖三次产业间的融合,任何一类产业内部不同行业的融合不属于本分类法中的融合业态范畴;
2.融合业态有四种形态:一、二产业融合,一、三产业融合,二、三产业融合,一、二、三产业融合;
3.根据各国产业发展需要,可在三次产业内部细化产业类别,尤其需要拓展生长迅速的第三产业范畴。这样,便于监管和进行针对性的政策调整。
三、新时代实行“3+”产业分类法的现实意义 实行“3+”产业分类法,便于引导信息技术及相关衍生技术和工具与三次产业有机融合,最大限度规避数字网络、金融、人工智能等无形产业过度生长所导致的经济虚拟化危机,逐步解决新时代中国社会所面临的新的社会矛盾,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
1.新时代实行“3+”产业分类法有助于促进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从根本上防范经济虚拟化风险,避免重蹈美国2008年以来金融危机之覆辙。
由于网络数字技术的低成本高效率特征,催生了非物质产业的迅速扩张,无形产业的扩张又刺激相关技术创新,进而催生更多非物质行业。如果政府再对这些产业技术进行激励,生产要素将向虚拟经济加速集中,导致虚拟经济快速膨胀的同时制约实体经济发展,最终泡沫破裂危机产生。美国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就是互联网和房地产金融泡沫破灭的结果。当时美国为了应对2000年前后的网络泡沫破灭,用房地产金融泡沫替代了网络泡沫,金融衍生品迅速发展,房地产资产证券化产品风险划分更细致,投资收益率更高,规模不断扩张,致使虚拟经济野蛮膨胀,最终导致金融危机爆发。反思美国教训,我国于2015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目的就在于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各产业行业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新业态,规避互联网泡沫。但虚拟经济的泡沫风险不仅源于数字网络,还存在于金融技术工具及正在发展的人工智能中。因此,从反思教训和预警风险考虑,新时代实行“3+”产业分类方法重在引导数字网络(互联网、物联网)、金融、人工智能技术向三次产业渗透,以期在促成三次产业效率提升的同时,推动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通过新的分类数据统计,监管虚拟经济走势,及时预警和调整产业失调问题,从根本上防范经济虚拟化风险。
2.新时代实行“3+”产业分类法有助于协调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的比例关系,优化经济结构。
实践证明,消费结构升级推进产业结构变换升级,消费结构升级表现为由物质消费为主向非物质(精神、文化)消费为主逐步变换,相应推动产业结构由生产物质产品为主向生产非物质产品为主调整。在经济全球化推动下,发达国家消费结构进一步升级的同时,部分发展中国家的消费结构也随之升级,第三产业中的无形非物质产业规模得到迅速扩张,非物质生产行业吸收了越来越多的生产要素,导致物质生产部门效率相对低下,非物质生产部门与物质生产部门比例失调,实体经济发展受到冲击,这就是非物质产业过快生长的后果。如果实行“3+”产业分类统计法,将第三产业与融合业态分类分别统计,有助于及时觉察非物质生产与物质生产两类部门失衡问题,研究问题症结,及时予以针对性调整,避免问题积重难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伴随消费结构的升级,非物质产业已经蓬勃发展,并开始出现一些失衡征兆。为此,需要吸取发达国家的教训,通过“3+”产业分类统计,以动态观测两类部门比例变化走势,鼓励融合业态发展,通过非物质产业的技术创新带动物质产业技术发展,提升实业效率,顺利实现我国制造业迈向世界产业链中高端的产业发展目标。
3.新时代实行“3+”产业分类法有助于促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
由于农业比较收益偏低,技术创新和应用往往发生在利润相对高的二、三产业。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第一产业相对于二、三产业发展而言显得越来越滞后,农业的基础地位难以得到坚持和巩固,以农业为原料的第二产业发展也必然受到影响,这一问题在人口大国的中国显得尤为突出。为了有效缓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固化发展态势,新时代采用“3+”产业划分和统计方法,有助于鼓励和监测以农业为基础的一二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状况及成效,并根据统计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准确应对,确保有效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
(作者系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四川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会副会长)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