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综合研究 >> 正文

中美贸易战后果显现

http://www.newdu.com 2018/12/11 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佚名 参加讨论

    
    2018年第84期(总第1881期)    2018年12月3日(星期一)
    [本期要点] 中美贸易战后果显现 若经济平稳运行美联储将继续加息 中国官方制造业PMI降至逾两年低位
    
    中美贸易战后果显现
    [摘要:中美贸易战不仅不利于两国经济增长,也将对世界供应链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
    企业转战越南泰国应对中美贸易战
    33岁的佩罗塔(Fred Perrotta)花费四年时间,为其公司Tortuga的时尚背包产品与多家中国供应商建立起供货网络。然而当美国政府宣布对近半数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后,他开始到其他国家寻找供应商。他说,这个过程到目前为止已接近完成,即使中美之间的贸易战停战,恐怕也没法改变了。佩罗塔的公司所参与的这场转变,被行业专家称作是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最大的一场跨国供应链转向。这一转变引发激烈竞争,大家都在努力取得中国周边国家的新设施,并在中国以外重建供应链。中国占到全球制造业的五分之一。“所有人都很紧张,都在匆忙奔波,”佩罗塔在加州奥克兰通过电话表示。佩罗塔近来在奥克兰收到了越南一家潜在新供应商的首批样品。“从长期来看,我们可能会对所有事情进行调整。”这一仓促局面是因美国可能对中国商品加征更多、更高的关税造成的,另一个原因则是美国企业担心中国周边的新兴经济体只能根据“先到先得”的原则提供新业务。越南和泰国正成为首选目的地,但两国仍面临产能限制,包括官僚机构低效率、缺乏熟练工人和基础设施瓶颈等。
    路透采访了来自各个行业的十多位企业高管、贸易律师和游说团体,显示最近几个月整个亚洲一片忙乱:高管催要样品、到处参观工业园区、雇聘律师以及和官员见面。香港上市家具制造商敏华控股今年6月以6800万美元在越南收购一家工厂。本月稍早敏华控股表示,计划2019年底前将其厂房总建筑面积扩大近两倍至37.3万平方米。敏华控股在声明稿指出,这项收购是为了降低关税构成的风险。越南工业地产开发商BW Industrial表示,自10月以来询问大增,其所有厂房目前都已出租。“制造商来自全球各地,他们在中国都有生产工厂,且需尽快开始生产。”BW Industrial销售经理Chris Truong告诉路透。提供电子产品和制造解决方案的泰国SVI Pcl表示,刚挑选了四笔与现有客户往来的新交易,价值约1亿美元。这些客户在中国也有业务。“贸易战对我们有利。”其执行长Pongsak Lothongkam说。“跟我们接触的企业非常多,我们得理出优先顺序。”东南亚最大的印刷电路板生产商KCE Electronics首席执行官Pitharn Ongkosit对路透表示,已有美国企业接洽其公司,希望寻找一家新供应商来取代中国的一家供应商。“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很多客户联系我们咨询产品和价格。但现在还没有达成交易,这需要时间,”他说。另一家泰国电子产品制造服务供应商Stars Microelectronics Pcl也收获了新业务。“很快将有两三家企业开始把生产基地(从中国)转移到我们这里,”该公司CEO Peerapol Wilaiwongstien称。柬埔寨也吸引到海外企业的关注,总部位于美国新泽西州的自行车生产商肯特国际(Kent International)将把中国生产业务转移至柬埔寨。“我们在美国有很大一块业务,”该公司多数股股东和执行长Arnold Kamler对路透称。“现在别无选择,只能尽快把生产从中国转移出去。”
    随着中国经济向服务、消费和高科技生产转向,换供应商和公司迁址的做法标志着已然确立的趋势加速。“我们即将进入一代人的时间内所见到的最严重的采购中断,”美国服装与鞋业协会(American Apparel & Footwear Association)执行副会长拉马尔(Stephen Lamar)表示。该协会有超过1000家会员,每年为美国零售销售贡献逾4000亿美元。“我听到这些企业说的最多的就是:‘多年来我们一直说把中国供应多元化,现在我们真得这样做了’。”转移生产可能需要数年才能完成:企业需要获得资金,找到合适的供应商、选择新的物流——处理这些问题的同时,还要在他们不甚了解的国家应对新的法律和会计问题。“把工厂从中国转至其他地方的过程会非常缓慢,而且充满变数,”安盛投资管理新兴亚洲高级经济师姚远表示。瑞银11月稍早在一份报告中称,技术含量不高的商品和低附加值的制造业会转移得最快,而机械、运输和IT领域的高附加值商品出口可能会需要数十年才能迁走,因为研发成本较高且中国劳工成本具有竞争力。不过花旗上个月进行的一项区域客户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受访客户已经在调整供应链,以限制对自身业务的冲击。美国商泰隆国际贸易律师事务所贸易律师Sally Peng称,中国在自动化等领域的先进性意味着,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取代中国。“所以大家都在寻求中国+1,+2、+3战略,一直排到了非洲,”她表示。企业对贸易战休兵不抱什么希望。确实,特朗普周一说过,他预计将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关税税率由目前的10%上调至25%,并重申将对其余所有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威胁。虽然中国出口数据尚未显现受贸易战影响的迹象,但一些经济学家表示,这是因为企业竞相在美国加征更多关税之前出货。
    当然,较小的新兴亚洲经济体就不要奢望美中贸易战恶化前景能给他们带来好处了。整个东南亚,加上台湾、日本和韩国,第三季经济增速都已经放缓,官方将其部分归咎于贸易战。比如,泰国的电子集成电路10月对美国出口增加4%,但对中国出口则骤降38%。越南的制造业信心指数在亚洲位列榜首,但现在也远远脱离峰值。对这些寻求改善生意的国家来说,基础设施的欠缺也是个问题。泰国在世界银行基础设施排名中位列第41名,越南是第47名,中国则是第20名。泰国正寻求以450亿美元的东部经济走廊(EEC)计划来解决上述问题。该发展项目计划改善深水港、机场和铁路。
    除了基础建设瓶颈外,官僚作风,尤其是在越南,仍难以改善,而且熟练工也不容易找到。越南的失业率在2.2%。泰国甚至更低。“在越南非熟练工占比仍相当大,这个问题一直也没有得到有效改善,而且我认为五年后或甚至10年后也不会有太大的改变,”越南电子业协会副主席Nguyen Phuoc Hai表示。“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下,廉价劳工是否仍将是越南的优势还很难说。”
    中美都需正视两败俱伤的后果
    日经中文网认为,贸易战会令中美两国两败俱伤。在中美首脑G20峰会期间的会谈之前,美国股市曾出现的暴跌耐人寻味。道琼斯30种工业股平均指数相比10月创出的历史最高点下跌了近10%。虽然对不住美国股票的持有者,但也存在积极的一面。因为股市向两位首脑发出了强烈警告:“长此以往,中美将两败俱伤”。
    让我们通过代表性企业的股价来回顾一下中美股市的行情走势。从美国选择了Facebook、亚马逊、苹果、奈飞(Netflix)、谷歌,即“FAANG”。从中国选择了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组成的“BAT”。
    在美国启动对华制裁关税第1轮的7月以后,美国股价走高,中国股价下跌的趋势明显。但在10月以后出现了美国股市追随表现低迷的中国股市双双下跌的局面。“我们的行动带来了巨大冲击”,美国副总统彭斯在10月4日的谴责中国演讲中,炫耀称是关税让中国股价下跌。如今他或许很难再这样讲了。
    “打击中国”将如何反过来影响美国呢?有一个地方可以实际感受到“中国打喷嚏世界就感冒”。那就是香港。
    夏季以后,一直走高的房价开始下跌,香港的经济正在恶化。因为贸易战导致来自大陆的资金萎缩,流入香港的资金减少。香港的消费心理也在冷却,家具店进行了大甩卖。广告中提及的“贸易战”是为了让人联想到那些原本出口美国的中国产品正在因关税问题低价流入香港。
    萎缩心理还波及到了亚洲。此前讨论在东南亚收购保险公司的香港企业的高层表示,“在贸易战的走向明朗之前将暂停”,改变了方针。东南亚对中国经济的依存一直在加深。受惠于中国经济增长而诞生大量中产阶层的收购大前提已经动摇。以东盟的企业为对象的收购案在2018年1-10月同比减少了一半。
    如果连亚洲都受伤,美国也难以独善其身。美国上市企业在亚洲的销售额占比在2017年达到12%,长期维持上升趋势,亚洲正在成为拉动美国企业整体业绩的地区。例如苹果公司,亚太地区的销售额占到整体的34%,尤其容易受到亚洲经济的影响。另一方面,为股价下跌哭泣的股东有一半身在美国。苹果公司的股价下跌本身就体现出“亚洲的逆风就是美国的逆风”这一情况。
    中国与亚洲无法割离。敲打中国,最终也会对反弹到美国身上。
    如何避免中美两国两败俱伤呢?当前的股价下跌迫使两国首脑缓和紧张关系。美国一半的家庭持有股票,股价下跌直接招致选民的不满。在中国,股价和房产一样是家庭的主要资产。如果中国人手里的股票持续下跌,中国政府希望培育为增长支柱的消费将受到影响。
    但是也存在陷阱。权宜之策无法获得市场的认可。围绕追加关税的范围和税率,即使两国经过详细的交易达成妥协,预计股价的复苏也十分有限。
    2008年的金融危机留下了深刻的教训。2008年3月,美国政府对贝尔斯登公司实施了救助,但是道琼斯30种工业平均指数的上涨只维持了不到3个月。9月救助住房抵押贷款机构(房利美与房地美)后,股价仅上涨了1天,同月救助美国国际集团(AIG)股价反而出现下跌。投资者对始终只采取应急措施的美国政府感到失望。直到2009年3月,美国政府采取了向金融机构注入公共资金的根本性措施后,股价才转为上涨。
    那么现在,能够让市场认可的根本性举措是什么呢?或许就是改变金融危机之前的“美国单极体制”,迎接“离不开中国的世界”这一新的世界格局。
    或许这是美国不愿看到的事实,但有必要接受中国与亚洲等众多国家密不可分的现实,改变孤立中国的战略。如果不这样的话,不仅将对美国经济构成打击,还将导致依赖中国增长的国家远离美国,世界将变得更加不稳定。
    当然,必须做出更大改变的是中国。若中国要成为真正的大国,现在是时候抛弃“发展中国家”的标签了。在外部看来,中国的不确定性不断增加。人民币贬值与中国股价下跌同时出现的“做空中国”正在静静推进。只有再次加快改革开放,政策的可预见性才会增加,才能获得海外的信任。
    目前出现了令人害怕的迹象。用途广泛的铜的价格与出口主导型经济的韩国股价分别被称为“铜博士”和“Dr.KOSPI(韩国综合股价指数)”,是世界景气的先行指标。这两个指标在7月出现暴跌。可见影响已跨越中美,全球经济同时不振的情况正在渐渐靠近。
    停止贸易战有利中国经济企稳
    《金融时报》宏观经济评论员加文·戴维斯撰稿认为,如果中美进一步的贸易谈判失败,美国对中国商品全面加征关税,其冲击可能是中国新式的经济刺激所消化不了的。
    20国集团(G20)结束了在阿根廷举行的躁动的峰会,会后发表的声明掩盖了在气候和贸易政策领域一些深刻且令人担忧的分歧,在此之际,支点资产管理公司(Fulcrum)“即时预测”(nowcast)模型的最新结果依然显示,全球经济正在较为明显地放缓。
    今年秋季,我们看到了2015-16年那场较为严重的市场危机的影子。在2015-16年期间,中国经济大幅放缓,加上美联储(Fed)收紧货币政策,引发了人们对全球通缩的严重担忧。
    好消息是,美联储现在改变了口风。最近鲍威尔的讲话和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的会议纪要表明,美联储正让市场做好准备,在12月政策会议以后可能暂停加息。
    然而,中国仍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一个主要下行风险。最新“即时预测”模型显示中国增速已下降至5.2%,远低于今年早些时候预测的水平。
    诚然,当前情况还不到2015/2016年危机时期那么严重。是否会达到那种程度,取决于中美贸易谈判能否最终取得成功,同时还取决于中国目前正在实施的宽松政策。如果中国的财政刺激未能充分提振内需,抵消美国可能进一步提高关税的影响,那么明年全球经济增长的前景将相当黯淡。
    幸运的是,这在目前看来是2019年面临的一种下行情景,而不是基础情景。
    特朗普和习近平共进晚餐的结果,充其量就是在不断升级的贸易战中实现停火。根深蒂固的问题依然存在,尤其是美国对知识产权保护、以及中国产业战略长期方向的担忧。仍然很难想象,如果特朗普政府没有进一步发出采取贸易保护措施的威胁,这些巨大的分歧能够弥合。
    不过,在双方进行谈判时,原定明年1月把对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的关税从10%上调至25%的计划将被搁置。此外,2019年对中国所有输美产品加征25%关税的威胁付诸实施的可能性变小。对所有中国输美商品加征25%的关税会给中国经济带来严重的下行风险。许多经济模型表明,这可能导致明年中国GDP增长率减少1.0%到1.5%之间。这种冲击太大,中国目前正在实施的新型宽松政策可能无法应对。
    自2018年年中以来,中国经济一直在大幅放缓,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决心在2017年至2020年期间降低金融系统杠杆率所致。这一目标显然对信贷增长产生了重大抑制作用,社会融资规模增幅从2016年末的17%放缓至目前的11%。今年这些国内问题比贸易制裁的直接影响重要得多。
    很明显,经济放缓程度已超出中国政府的容忍度,自年中以来,中国的政策全面放松——货币、汇率、财政和监管。这种放松正开始发挥作用,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增加,导致基础设施投资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萎缩后出现反弹。其他对经济有支撑作用的因素包括,企业加快对美出口以避免未来出台新关税,汇率下跌,以及为企业和个人减税。
    目前已宣布的政策措施,不符合中国“传统”的财政刺激,后者主要依赖增加投资支出,尤其是基础设施投资。事实上,总体经济刺激方案看起来更像是西式的,与中国传统的刺激方法相比,这种刺激见效的滞后性更大,确定性更低。它发挥作用需要时间。
    随着金融环境收紧和财政刺激失去动力,美国经济明年几乎肯定会放缓,向趋势线靠拢。此外,最近数据显示欧洲经济增速暂时下降,预计未来大体上只会恢复到趋势水平。美国和欧盟可能出现的这些变化,将导致全球经济增速从现在起到明年底减少约0.25%。因此,中国将成为主要变数。如果中国经济增速从目前的5.2%进一步放缓,那么全球经济明年的增速将远低于趋势线,市场将极为担忧全球性经济衰退。
    另一方面,如果中国放松经济政策的举措越来越有效果,抵消了贸易保护措施可能进一步升级的影响,那么全球经济增长可能会从当前略显低迷的水平有所反弹。
    假设中国经济增速明年年底前回升至6.5%——表明政策刺激取得一定程度的成功——将直接使全球经济增速加快0.3%至0.4%,随着其他新兴经济体在2019年底前也出现回升,全球增速将略高于趋势线水平。这也将标志着新兴市场资产动荡的结束。全球性衰退的风险将减弱,2019年将是经济扩张周期后期的一年,而不是周期的结束之年。
    这将是美中两国贸易谈判代表在未来几个月里取得成功的奖励。
    支点资产管理公司(Fulcrum)“即时预测”模型的11月报告显示,尽管美国经济增长仍保持在3.2%这个非常健康的水平,但全球经济仍在继续放缓。全球经济目前的增长率3.4%,略低于趋势水平。欧元区经济放缓是由于暂时性因素,明年可能会反弹。然而,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判断目前还难以确定。中国经济增速现已放缓至5.2%左右,与2015/2016年人民币危机期间的下滑情况类似。
    (综合消息)
    
    若经济平稳运行美联储将继续加息
    在美联储(Fed)最近的政策会议上,几乎所有政策制定者都表示,如果经济平稳运行,他们预计将推动进一步渐进加息,此际各国央行行长正准备迎接美联储在12月的会议上再加息25个基点。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11月28日的一次演讲引发股市上扬,一些投资者押注于美联储可能不会再加多少息。然而,美联储最新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准备“很快”(很可能指12月)扩大其利率目标区间,同时2019年可能会做出更多加息举措。
    同时,美联储官员强调政策没有“预定轨道”,还有一个重要的变化是,他们长期以来一直告诉市场,未来可能继续渐进式加息,如今他们表示正准备收回这一指引。他们希望采取一种更灵活的方式、对最新经济数据做出灵活回应。
    会议纪要显示:“很多与会者表示,在接下来召开的会议上,或许应该开始转变声明的措辞,在评估经济和政策前景时更多地强调最新数据的变化。”
    美联储关于应将利率提到多高的讨论,是在面临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批评之际进行的。特朗普对自己任命为美联储主席的鲍威尔的政策表示了极大的不满。尽管有抱怨之声,但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仍准备在12月进一步加息,眼下辩论越来越多地聚焦于2019年应加息到多高。美联储将于12月19日公布其下一次利率预测。
    会议纪要显示,大多数政策制定者认为有必要在2019年继续加息,参加最近这次政策会议的“几乎所有”与会者都表示,进一步“渐进式加息”将符合美联储的经济目标。
    在加息幅度方面,他们的意见似乎不那么统一。美联储在加息周期初始阶段一直给予市场充分指引,明年政策制定者可能会开始朝更随机应变的方式倾斜。
    会议纪要显示:“与会者还讨论了该委员会未来会议的会后声明可能需要调整,尤其是,该委员预计将‘进一步渐进式提高’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的说法需要调整。”
    尽管11月7日至8日的会议纪要显示,多数政策制定者仍看好经济将继续以超出趋势水平的势头增长,但好几位与会者警告称,逐步退出的财政刺激和过去加息带来的拖累可能会开始冲击经济扩张势头。尽管消费增速仍然强劲,但美联储官员指出,住宅投资“疲弱”,企业投资也在放缓。
    很多官员还提到了来自海外的多种可能不利因素、企业债务高企以及贸易争端可能出现的升级。关税提高还可能转嫁为通胀上升。会议纪要显示,少数与会者指出,“有关财政和贸易政策对经济活动和通胀的影响,存在高度不确定性”。
    尽管最近市场出现动荡,但很多与会者表示,资金状况仍然“宽松”。
    11月28日,鲍威尔在纽约的演讲中暗示,利率“仅略低于”所谓的中性利率估值区间下限,这番言论提振了股市。中性利率指既不提振也不阻碍经济增长的利率水平。鲍威尔的演讲让交易员们精神一振,因为此演讲的调子似乎不同于这位美联储主席10月初的说法,他当时暗示美联储利率距离达到中性利率还很远。
    对于较长期的中性利率,美联储政策制定者的估值范围很广,从2.5%到3.5%。美联储的当前利率略低于这个区间的下限,然而,即便利率达到这个区间的上限,也可能暗示未来还会多次加息。
    少数与会者表达了对何时进一步加息的“不确定”,这突显出笼罩在明年货币政策头顶的阴云。有几位与会者表示,他们认为政策可能已接近中性水平,这意味着,进一步加息可能会“过度减慢经济活动的扩张”。
    在美联储最近这次政策会议上,出现了有关政策制定者未来应如何确定利率的深入辩论。考虑到美联储正在缩表,交易员急于知道美联储是会维持当前的利率指引机制(这需要使用充足的银行准备金),还是会恢复危机前的机制(这意味着小得多的资本负债表规模)。
    美联储政策制定者浏览了每种利率指引方法的具体优缺点。会议纪要称:“与会者预计将在未来的会议上继续讨论长期以来的执行框架和相关问题。”
    (FT,2018.12.3)
    
    中国官方制造业PMI降至逾两年低位
    据路透报道,中国11月官方制造业PMI降至逾两年低位,经济放缓压力进一步加大,在中美贸易摩擦扰乱外需的同时,内需也开始显现疲态,工业品价格明显下滑,令部分人士担忧通缩风险。
    分析人士多认为,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将面临更大下行压力,稳内需应放在重要位置,要抓紧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财政政策也应有所发力。
    中金宏观团队认为,内需增长继续下行是11月PMI走低的主要原因;此外,鉴于需求疲弱、供给侧的限制边际放松,原材料价格暴跌也压低了制造业PMI。“11月PMI整套数据显示,内需增长在今后数月面临加速下行压力。”中金点评称,虽然近期市场的焦点停留在11月底G20峰会中美会谈上,但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内需的领先指标正在快速下探——PPI的大跌显示企业盈利增速可能再下一个台阶、预示着制造业投资可能减速;更值得警惕的是,地产行业的先行指标快速弱化。
    中金认为,将关注G20峰会上中美领导人会谈的成果,以判断2019年中国外需增长的下行压力,然而,考虑到前期“抢出口”提振开始退潮,今后数月出口增速下行几成定局;当前逆周期调整政策应当将稳内需放在首要位置,且政策调整宜早不宜迟,以避免政策调整滞后带来更多后患。
    11月30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和物流与采购联合会(CFLP)联合公布,宏观经济先行指标——11月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降至50,低于路透调查预估中值和上月的50.2,为2016年7月以来最低,当时为49.9。此前官方制造业PMI已连续27个月处于50上方的扩张区间。
    统计局并称,11月官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4,低于上月的53.9,该数据为2017年8月以来最低,当时亦为53.4。11月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2.8,低于上月的53.1,表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继续保持扩张,但活跃度有所减弱。
    “PMI数据回落,预示着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剧,我们预计未来政策仍将以稳为主。”华泰证券宏观团队的李超等点评道,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的六个“稳”字将越来越重要,去杠杆则会越来越弱化,如果两者出现矛盾,将会更加服从以稳为主的政策基调。他们指出,前期贸易提前对贸易数据的后续影响继续显现,预计四季度净出口走弱将对GDP构成较大负向拖累。11月底G20峰会中美两国元首会面或成贸易摩擦阶段性缓和的重要关注时点。
    官方分项数据显示,11月生产指数为51.9,比上月微落0.1个点,反映内需的新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分别跌0.4和0.5个点,至50.4和47.1;反映外需的新出口订单指数则有所企稳,自46.9微升至47。
    11月制造业PMI分项指数中变动最为明显的当属价格指数,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降至50.3和46.4,分别比上月回落7.7和5.6个点。11月原材料和产成品库存指数分别上升0.2和1.5点,至47.4和48.6,显示需求走弱导致企业被动补库存,企业对未来前景的乐观度也有所减弱,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自上月的56.4降至54.2。
    海通证券宏观团队的姜超、于博指出,11月购进价格和出厂价格指数大跌,均创下2016年3月以来新低,印证11月以来钢价、煤价、油价普遍下滑,他们预测11月PPI环降0.6%,同比降至2.2%。“11月制造业PMI再创新低,从中观高频数据看,需求依然低迷,生产难言改善,价格涨少跌多,库存普遍偏高,与PMI分项指标指向一致。”他们称,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商品价格全线回落,PMI购进、产出价格也都大跌至荣枯线下。姜超认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需求持续弱势,或令19年通缩风险再现,PPI或重现负增长,但考虑到下游行业成本下降或远大于中上游行业的收入下降,综合来看这并非坏事。华泰的李超等指出,两项价格指数均降至年内低点,体现11月大宗商品价格在需求走弱和供给侧政策弱化综合影响下的大幅下行,预计PPI环比转负。“目前来看供需格局短期难以改变,我们认为PPI同比下行压力也将逐渐加大,这将直接冲击工业企业盈利。”他们坚持工业数据整体回落的判断,预计明年难见盈利拐点。
    从非制造业PMI来看,尽管仍在扩张区间,但增长有所放缓。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解读称,服务业延续增长势头,从行业情况看,受“双十一”促销活动等影响,邮政快递、电信、互联网软件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56及以上,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行业均位于60以上,升至高位景气区间。
    但道路运输、餐饮、房地产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低于临界点,业务总量有所回落,从市场预期看,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9.6,持续位于较高景气区间,企业对行业发展普遍看好;受天气逐渐转冷等因素影响,建筑业景气度则高位回落,商务活动指数为59.3,比上月回落4.6个点。
    “增长动能放缓,政策对冲力度将加强,但思路可能与之前有所不同。”联讯证券分析师李奇霖、张德礼称,货币政策从投放流动性,转向疏通传导渠道,民企是主要载体;政策重心从货币转向财政,预计2019年将上调财政赤字率和新增专项债额度。
    西南证券分析师杨业伟也指出,经济下行压力继续上升,政策传导渠道亟需疏通。虽然政策从年中开始已经明显转变,但由于传导渠道不畅,实体融资继续大幅收缩,经济下行压力并未缓解。
    “未来需要放松对地方政府等实体融资部门的管控,以增加实体融资需求,同时需要减轻金融监管力度,推动表外融资回升,提升金融机构资金投放能力,以有效的疏通政策传导渠道。”
    李超团队强调,未来政策仍将以稳为主。对于规范地方债务风险的政策措施,如果导致信用无法释放或稳基建投资补短板产生冲突,可能进行柔性化处理,货币政策年底左右降准的概率仍然存在,基本面回落+货币持续宽松。
    面对学界一些批评中国积极财政政策不积极的声音,中国财政科学院院长刘尚希近日表示,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时期,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积极财政政策的理解应有新题义,积极不等于扩张,不是单纯只看赤字率是否扩大,同时货币政策也大有可为。
    (Reuters,2018.11.30)
    (编译、整理:李彦松、张佶烨;责任编辑:王砚峰)
    2018年第84期(总第1881期)          2018年12月3日(星期一)
    地 址: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         E-mail:tsg-jjs@cass.org.cn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kingwyf@163.com
    邮 编:100836
    电 话:(010)68034160           传 真:(010)68032473
    

Tags:中美贸易战后果显现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