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综合研究 >> 正文

经济形势的新变化

http://www.newdu.com 2019/4/1 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佚名 参加讨论

    
    2019年第22期(总第1910期) 2019年3月29日(星期五)
    
    经济形势的新变化
    [导读:今年以来,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全球经济面临多个不确定性因素,而其中美国经济似乎正在快速失去动能,从美联储突然结束收紧货币政策行动可见端倪。而中国今年年初的工业增速和企业利润都出现了大幅下滑,住房价格也出现了涨幅趋缓趋势,不过,海外分析认为,中国经济正在走出低迷,下半年有可能出现好转。而美国应对放缓的措施,也可能挽回下滑的趋势。]
    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
    全球经济不确定性高于确定性
    3月26日,在博鳌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的多数嘉宾认为,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面临的不确定性大于确定性,贸易形势紧张、美联储政策走向、英国脱欧、气候变化等,都是经济面临的不确定因子。这也呼应了今年年初世界银行和IMF双双下调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估的行动,全球增长动能减弱已是不争的事实。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副总裁张涛指出,“众所周知,我们正面临着贸易政策带来的紧张局势,这就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这样的不确定性会带来一些不可预想的后果。”
    他认为,对亚洲来说,如果出现了美国对于中国的出口商品加关税,而且加税幅度高达25%的话,对于亚洲经济的破坏,甚至可以消除掉亚洲0.9个百分点的GDP增长,对中国来说这个幅度削减得更大。
    法国前总统奥朗德也指出,中国未来可能会被保护主义和民族主义两个可怕的词波及,这是一种面对越来越厉害的竞争、越来越尖端的技术,有可能闭关自守的倾向,特别是全球最强国家美国会这样做,实在令人担忧。他表示,将来中国和欧洲特别是法国要加强合作,“没有人能够独自成功”,需要共同努力来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日前意大利成为第一个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G7国家。“从实际情况来说,欧洲国家愿意来加入‘一带一路’,希望能够抓住这个机会,”意大利经济发展部副部长杰拉奇称,他相信在意大利的示范之下,会有更多的欧盟国家与中国签署类似的协议。
    张涛认为,除了贸易政策的紧张,第二大不确定性是全球有可能会面临金融环境的收紧,倘若这样的收紧以一种急剧的方式来实现,有可能使得全球GDP增长减少0.75个百分点。
    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所长张宇燕在论坛上也认为全球经济面临的不确定性高于确定性,他也更加关注的是美国货币政策的未来走向。他表示,“全球经济面临的一大不确定性是美国货币政策走向,尽管美联储表明今年很可能不再加息,但是不是美国货币政策已经发生逆转、将走向利率中性,还是会重新走向宽松,这种变化对全球经济、资产价格、大宗商品价格、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需要特别关注。”
    张涛则认为,美国的货币政策实际上更多取决于经济数据的表现,目前来看美联储做得还不错,希望未来美国货币政策依然是数据依赖型的,希望有效的沟通可以持续,以确保市场了解美国货币政策的动向。
    日企对全球经济预测急剧恶化
    日本经济新闻社3月26日发布的“100名日本企业家问卷调查”显示,预测世界经济前景“恶化”的回答约占25%,比上次调查翻了一番。其中9成以上的企业家将中国经济恶化列举为理由。另一方面,出现了着眼于中国的大规模经济刺激举措而期待今年下半年经济复苏的声音。
    针对半年后(2019年9月前后)的世界经济前景,认为“扩大”的回答降至37.2%,比上次调查减少18个百分点。另一方面,“恶化”增至24.9%,提高13.9个百分点,自首次提出这个问题的2016年12月的调查以来,这是最为悲观的预期。
    作为恶化的理由,“中国经济恶化”最多,占到91.7%。针对2019年世界经济的风险因素(可多选),在此前的调查中,“贸易摩擦加剧”最多,但此次“中国经济减速”以77.2%高居首位。柯尼卡美能达的社长山名昌卫认为,“除了中国经济的减速感之外,欧洲经济和政治的不确定性等也成为拖累经济的因素”。
    围绕今后的中国经济走势,日本企业家的看法存在分歧。关于半年后的中国经济走势,“恶化”为39.3%,高于“扩大”(20.7%)。川崎重工业社长金花芳则指出,“在面向中国的机器人领域出现延期投资和缩小规模的项目”。
    关于中美贸易战,7成以上日本经营者回答称“有负面影响”。昭和电工社长森川宏平担忧称,“今后,表面化的影响的大小和时间长度属于‘未知的领域’,存在难以预测的可怕之处”。
    作为应对举措,2成企业列举了“改变产地和供应企业”和“与合作伙伴协商关税等成本负担”。关于对中美对立化解的预期,62%的回答认为对立“将持续至2020年美国下一任总统选举前后”,比例最高。
    美国经济正快速失去动能
    根据路透最新报道,美国1月份消费者支出几无增长,2月份个人所得温和上升,暗示经济在去年第四季度增长放缓后正快速失去动能。
    美国商务部3月29日公布报告显示,由于美国家庭汽车购买量的减少,占美国经济活动三分之二以上的消费者支出经通胀调整后,1月份仅微升0.1%;而2018年12月份的消费者支出数据被向下修正为下降0.6%,而不是此前公布的上升0.5%。同时,1月份物价压力减弱,整体通胀指数出现近两年半来最小年度升幅。
    1月份商品支出下降0.2%,12月份为下降2.4%。这是商品支出连续第二个月下降,因机动车购买量下降。由于消费者在金融服务和保险上的支出增加,服务业支出上升0.2%。12月份服务业支出增长0.3%。
    随着需求走软,1月份通胀压力温和。个人消费支出(PCE)物价指数下跌0.1%,扭转了去年12月份0.1%的涨幅。截至1月份的12个月中,PCE物价指数上涨1.4%。这是自2016年9月份以来的最小增幅,去年12月份为1.8%。不包括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1月份核心PCE物价指数上升0.1%,前一个月为上升0.2%,同比涨幅从去年12月份的2.0%降至1.8%。
    核心PCE指数是美联储偏爱的通胀指标。去年3月达到了央行设定的2%的通胀目标,为自2012年4月以来首次。
    2月份个人收入增长0.2%,1月份下降0.1%。近几个月来,由于一些一次性因素,个人收入一直不稳定,这些因素包括美国政府向卷入中美贸易战的农民支付补贴。2月份薪资上涨0.3%,与1月份涨幅持平。业主收入和社会保障支出也有所增加,但收入利息支出下降。储蓄从1月份的1.22万亿美元下降到上个月的1.19万亿美元。
    3月20日,美联储(Fed)公布2019年3月议息会议决议,决定本次会议不加息,并公布停止缩表具体事宜。美联储在经济放缓、低通胀和增长阻力扩大的背景下,突然结束了为期三年的收紧货币政策行动,在2018年四次上调借贷成本后,放弃了对今年加息的预期。美国分析人士认为,美国“国内需求显然正在放缓,随着财政刺激影响减弱,且利率上升带来的负面影响加大,我们预计这种情况将持续下去。”
    低迷的消费者支出报告延续了从房屋开工到制造业等一系列疲弱数据的走势。这些数据显示,年初经济增长大幅放缓。美国经济正在失去动力,因为1.5万亿美元减税和增加政府开支带来的刺激作用正在消退。
    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中美贸易战以及英国退欧的不确定性,也给这一前景蒙上了阴影。美国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年率预估低至0.9%。第四季度增长2.2%,第三季度增长3.4%。
    但美联储决定暂缓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可能会提振对利率敏感的房地产市场。美国商务部29日公布的第二份报告显示,2月新屋销售增长4.9%,经季度节因素调整年率为66.7万户,为2018年3月以来最高水平。然而,住房市场只占经济的一小部分。该行业去年经历了一段疲软时期,但复苏可能不足以抵消消费者支出和制造业放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
    中国工业增加值和企业利润大幅下滑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9年初,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降至17年来最低水平,而固定资产投资和零售额增速均高于预期。
    今年1至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这是自2002年同期以来的最低水平,低于去年12月份的5.7%。
    与2018年相比,今年1至2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略有改善,同比增长6.1%,略高于预期的6%。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也保持稳定,同比增长8.2%,与去年12月份的数据持平,略高于8.1%的预期值。
    今年头两个月,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以将近10年来最快的速度下滑,汽车、有色金属和化工行业的利润降幅更加显著。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4%,为2009年5月以来的最大降幅。截至去年12月的12个月里,工业企业利润增长了10.3%。
    国家统计局表示,春节假期是影响工业利润下降的部分原因。部分重点行业利润下降是导致工业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汽车制造业利润总额下降42%,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34.5%,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27.2%。数据显示,制造业利润总额下降15.7%。
     银行资产质量难管控 信用风险隐忧犹存
    据路透报道,尽管中国经济企稳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但受益于监管适度放松及资本补充渠道拓宽等因素的积极影响,银行业去年经营表现依然稳健。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在明显提升拨备覆盖率的同时,实现净利润稳步回升及资产质量持续向好,银行高管普遍表示不容易。
    他们并坦言利差和净息差趋势性下降、信贷资产质量管控难和流动性隐忧等带来的压力;而在决策层明确既要防风险又要求大行小微贷款2019年要增30%以上的挑战下,可以预见,及时摸排处置风险与继续加大支持小微成为五大行的重要任务。
    工商银行行长谷澍在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确实过去银行业遇到一定的经营压力,我想用一个词来形容我们经营的特点就是稳健,……而且这种稳健越通过期限放得越长,看得越明显,这是我们追求的穿越周期的稳健。”
    以工行为例,从衡量盈利增长能力的两项关键指标——营业收入和拨备前利润增速来看,该行2017年和2018年营业收入增速分别为5.3%和7.3%,拨备前利润增速则为9.1%和8.4%。谷澍直言,作为全球最大的银行,保持这样的盈利能力并不容易。
    2018年年报显示,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净利增速分别为4.1%、5.11%、5.09%、4.45%和4.85%。
    与此同时,落实监管层继续加大不良贷款处置盘活信贷资产的要求,五大行资产质量持续改善。建行首席财务官许一鸣指出,该行不管是新增不良贷款还是关注类贷款同比均是下降的,同时逾期贷款与不良贷款的剪刀差贷款更是少250亿,这些先导指标下降,意味着后面不良贷款的压力。工行首席风险官王百荣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去年工行不良率连续八个季度下降;逾期贷款与不良贷款的剪刀差下降46%,连续10个季度下降。全年清收处置不良贷款2265亿元,同比多处置338亿元。在王百荣看来,这些先行不良贷款指标都有很大的好转,下一步劣变的压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释或者减轻。
    不过,高管们也谈到,从当前形势来看,资产质量的稳定性是否可持续,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
    许一鸣直言,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的管控非常难,是银行面临的挑战,虽然建行不良率目前在同业中最优,但也深深感受到维持比较低的水平是相当困难的,包括环境、自身、各级地方政府、压力等问题,“很脆弱,环境一旦发生变化,比例可能就会上升。”
    金融业防风险是今年决策层和监管部门关注焦点,并要求大行对小微企业的新增贷款同比要增长30%以上。对银行业而言,经营面临的挑战不小,而把握信贷投放节奏、防范信用风险,同时在加大对小微企业信贷支持同时控制新增不良,都是今年的重点。
    农行副行长王纬指出,当前经济形势复杂多变,部分市场主体扩大投资的意愿不足,制约信贷的有效需求,整个货币政策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前提下,市场利率维持相对低位,直接融资对信贷效应替代的增强,短期融资需求受到抑制,今年流动资金贷款需求受到一定的限制。
    他并表示,在持续规范地方政府举债的大背景下,对棚户区改造和新增项目,不能用政府购买服务进行融资,前几年棚改贷款是贷款增速的重要方面,今年这两个月受到限制。
    工行行长谷澍表示,今年风险防范更加关注两点:一是全口径的信用风险防范,不但看信贷风险还要看表外的代理投资、股权、委外、境外等信用风险的统筹管理。
    二是更加关注市场风险,工行目前有8.5万亿的资产面临利率风险,存在利率风险的敞口;有3万多亿元的资产有汇率风险的敞口,加起来共11.5万亿的资产,“这么大的数字一个百分点就是一千多亿,所如何加强和关注市场风险,这是我们下一步着重加强和关注的领域”。
    许一鸣亦指出,流动性风险是银行都很关注的问题,除满足监管指标要求外,建行还建立了限额管理,对每天、每周、每月现金流进行预测及压力测试等。
    在小微企业信贷支持方面,谷澍透露,工行争取全年实现1000亿元以上的目标,到目前为止已经基本上完成了一半;交行副行长吴伟也对路透表示,交行今年的目标是争取至少完成300亿元,目前投放进展好于预期。建行副行长章更生强调称,建行在小微企业风险管理上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的方法建立了一整套的风控体系;贷款发放之后在线上建立了企业级的风险预警系统,“建设银行做这个普惠是赚钱的,第二句话,你只要把风险控制住了,肯定是赚钱的。”
    五大国有银行设立理财子公司均已获得银保监会批复,筹备进展及原有资管部门如何运营等亦是业绩发布会的焦点。
    高管们均谈到,受资产管理新规影响,资管业务整体的收入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中行业务管理总监郑国雨表示,整体来看,该行理财业务发展平稳,理财业务收入和其他同业一样有下降,但是规模上保持了平稳。目前,中行理财子公司正在按照监管规定从风险治理、运营、科技体系、人力资源配置等方面开展工作,进展顺利。
    郑国雨认为,银行理财子公司不仅可以投资固定收益类、权益类资产,还可以投向非上市公司股权,投资范围较广,而且发行方式包括公募和私募,与集团内的基金公司、券商资管适应的监管范围、产品结构上有一定的区别,可以满足不同风险偏好。因此,银行理财子公司可以与公募基金、券商资管一起,共同构成中国银行大资管业务和产品体系。
    农行副行长张克秋亦表示,农行理财子公司的各项准备工作是上半年的重点,目前按照预定的方案有序推进,预计2019年的理财收入将保持平稳。交行高管亦谈到,目前基本具备向监管部门报送理财子公司开业申请的条件。
    工行副行长谭炯也指出,目前正在积极稳妥地推进理财子公司的筹建工作,争取尽快实现开业运营;同时,在筹建子公司的同时,工行会保留总行的资产管理部,未来总行资产管理部主要承担大资管业务的统筹协调和联动职能,希望这块能够发挥“1+1>2”的协同效应。
    稳定净息差也是高管们普遍谈到的压力。谷澍就表示,“今年NIM(净息差)面临挑战,不像去年那么舒服,我们主要通过控制高成本负债,优化客户服务来通过稳定资金成本来稳定NIM。”
    在许一鸣看来,NIM是一定要下降的,且下降的压力非常大,这是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的必然现象,预计今年NIM基本保持平稳或者可能会有些微幅的下降。
    农行副行长张克秋表示,农行存贷款利率最低,对市场利率更为敏感,当前金融市场部正加大久期安排,从前两个月看有很大调整空间,尽管面临行业性的压力,加大信贷投放,调整资产结构,对NIM的调整有很大的空间,有信心把农行NIM控制在合理水平。
    住宅均价涨幅趋降
    路透最新季度调查结果显示,尽管棚改力度减弱对中国部分三、四线城市冲击较大,但整体流动性环境改善,“因城施策”背景下边际放松政策的地区增多,均有利于改善房地产市场预期,楼市放缓的步伐可能并不会太快。受访者对今年房价同比涨幅的预估高于前次调查,全年呈现收窄之势,成交量预计不及去年,将拖累整体投资增速下行。
    16家接受调查的分析机构对2019年上半年住宅均价的预估中值为上涨4.5%,17家机构对2019年全年的预估中值为上涨5%。对2019年上半年房价变动预测从-4%至13%不等,对全年的预测区间在-2%到15%。
    本次调查预测值,均较去年12月进行的前次调查结果上升,当时分别为2%和0.5%。路透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测算,今年2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0.4%。
    仲量联行中国区研究部总监姚耀预计,全年价格增幅在5%左右,显著低于2018年。“2019年上半年需求回落,销售势头放缓,导致价格增速放缓;预计2019年下半年各地政策边际放松开始起效,对需求和价格形成一定支撑。”
    预计今年房价上涨的受访者远多于预计下跌的,占比接近八成,而对于下半年市况,认为改善的受访者几乎和认为趋弱的数量相当。
    支撑楼市的因素主要有流动性充裕、部分城市政策边际放松,分区域看,多数受访者认为一二线和强三线房价有上行动力;拖累整体楼市的因素主要还是部分三四线城市棚改力度减弱导致需求不足,价格下行压力大。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夏丹表示,由于“四限”持续时间较久,若政策边际改善,一二线城市中心区域存在房价补涨的潜在动力;一二线城市郊区盘和三四线城市房价可能随成交走弱而出现松动下行。从统计数据来看,目前同比增速还处在较高的位置。
    在接受调查的分析机构中,除两家预计今年成交量持平于去年外,其他均认为会下降,主要受到三四线楼市放缓的影响。提供预测数字的受访者对今年成交量同比增速预估区间在-7%到0之间,中值为-5%。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今年前两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3.6%,销售额同比增2.8%。
    在房地产开发投资上,给出具体数据的15家机构对今年房地产投资增速的预测中值为7%(上次调查为4%),范围在2-13.5%。多数受访者认为投资增速不及去年,两位预计增速略提高,一位预计持平。拖累投资增速的主要因素是销售放缓、新开工回落等,但建安施工进度加快将对投资有支撑。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前两月房地产投资增速为11.6%。
    在坚持“房住不炒”、“三稳”(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前提下,多数分析人士预计今年各地调整政策的空间增大,尤其是库存压力较大的地区,一些过严的行政限制措施会继续得到纠偏。
    “整体基调不会改变,但各个城市、地区会根据自身情况,适度调整调控政策。”高力国际华北区研究部总监曹化行表示,随着央行再次降准,房地产商融资状况将略有改善,但不会出现大量资金涌入的情形。
    受访者多认为在“因城施策”背景下,部分城市(尤其是二三线)房地产调控政策会边际放松,体现在限购限贷政策的放松等;但对于一线城市,一些受访者认为仍会受到严格限制,另一些则预计也会有适度松绑。整体而言,货币环境放松和实际利率降低是大趋势,房地产商融资环境相比去年也会有所改善。
    中原集团研究中心总监刘渊认为,整体政策方向朝着鼓励自住、改善,抑制投资、投机方向,但不会转向2014年底那种全面刺激。限制房地产商融资松动(目前已经松动),限贷松动(目前已经有迹象),限购没有明显变化。
    多数受访者认为出台房地产税方面不会有实质进展。个别认为有希望在房地产税法草案上有进展,可能会有初稿。
    对于中国房地产住宅市场(或至少局部市场)今年是否有大幅下行风险,七成受访者认为不会有大幅下行的风险,比上次调查的比例提升;回答“是”的受访者则指出,大幅下行风险集中在部分棚改减弱的三四线城市,整体不会有。
    谈及中国住宅市场目前面临的最大风险,“棚改力度减弱,三四线楼市迅速降温甚至出现大跌”风险仍是多数受访者的选择,有11位提及存在该风险。
    对于目前中国房价水平与经济基本面以及发展前景的匹配程度时,17家接受调查的分析机构的预测中值为7,认为超过合适水平,预测区间为3-8,前次调查为6。
     中国经济正在走出低迷
    英国《金融时报》加文·戴维斯最近撰文认为,中国政府正在出台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假设贸易战不再升级,中国经济最糟糕的时候可能已经过去。
    发达经济体的政策制定者一致将经济衰退归咎于“外部”经济冲击,这通常指的是对中国丧失经济增长势头的担忧。在临近去年年底的时候,这些担忧似乎完全合情合理。
    那么去年中国的增长引擎出了什么问题?有两个因素非常重要:货币政策转向去杠杆,以及对贸易战的担忧进一步打击了信心。
    货币政策将重点转向去杠杆,尤其是在影子银行业。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影子银行业一直是基础设施投资的主要融资来源。
    在2018年,总体信贷增长(即社会融资总额)与名义GDP增长一致,基本符合当局的计划。但是,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受到的影响比他们预想的严重得多——到去年年底,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已几乎降至零。
    小企业多年来一直依靠影子银行部门的贷款来为自身扩张提供资金,因此当局打压影子银行业的决定对它们也影响极大。当局的目的是将国有银行的贷款从国有企业导向小型私营企业,毕竟这些企业才是最具活力的新的经济增长来源。
    贷款并未转向小型私营企业,部分原因是在债务违约率上升和商业信心下降的背景下,银行不愿向私营企业放贷。此外,信贷需求也有些疲软。中国央行多次尝试鼓励银行向私营部门提供更多贷款,但迄今成效有限。
    在国内问题重重的背景下,对中美贸易战的担忧进一步打击市场信心,这显然让形势雪上加霜。根据一些独立的估计,去年美国对中国产品加征的新关税是一个影响相对有限的事件,它仅使中国GDP减少约0.3%。但去年年底特朗普政府加码的关税威胁有可能使加征关税对GDP的直接打击加倍,并增加了对国内投资和消费的下行冲击。经济似乎在这些冲击来临之前就有所预料,这进一步削弱了国内需求。
    总体而言,“即时预测”表明,2018年期间经济活动增长率下降了约3个百分点。非常粗略地估算,其中大约一半可能源于去年全年去杠杆政策加强的影响,其余部分源于去年年底人们对贸易冲突可能会急剧恶化的担忧。
    在中美本轮会谈透露出的贸易政策背景下,2019年的问题是财政和货币政策正在实施的宽松举措是否足以促进经济复苏。这些都还没有定论,但两国领导人都有强大的国内政治动机来避免冲突大幅升级。市场已经将会谈将取得成功计入价格,而且似乎可以合理推测,经济信心遭受的冲击将会在未来几个季度消退。
    在国内政策方面,对需求的支持将更加精细化,很可能将更多地聚焦于财政政策,特别是减税政策,而不是之前的刺激方案。虽然官方制定的预算赤字目标仅为GDP的2.8%,而去年为2.6%,但地方政府债券融资和其他措施的预算外赤字增加将推动需求。总体而言,今年的财政赤字增幅很可能为GDP的0.5%至1.0%。
    在货币政策方面,官方目标是在今年保持经济总体杠杆不变,社会融资总额增速与名义GDP增速保持一致(即9.5%)。然而,许多独立经济学家认为,实际增速会比目标值高2%,从而使得整体杠杆继续其上升轨迹,尽管速度低于之前的刺激计划中所见。这似乎也是最新货币数据透露的的信息。
    令人鼓舞的是,最新的“即时预测”表明经济已经从2018年底的严重低迷中恢复,而且经济活动与李克强2019年GDP增长6.0%至6.5%的新目标一致。假设贸易战不再次升级,中国经济最糟糕的时候可能已经过去。
    日本央行总裁:中国经济下半年好转
    据日经新闻报道,日本央行总裁黑田东彦最近提出看法,认为2019年下半年中国和欧洲的经济将好转。但是,前景的不确定性突出。在称得上乐观的经济预期的背后,存在即使被要求推出新一轮货币宽松、手段也有限这一隐忧。
    由于中国经济减速,日本企业的出口笼罩阴影,同时半导体等的生产活动受到影响。日本银行计算的实际出口1月比上月下降5.2%。日本经济产业省汇总的工矿业生产指数截至1月与上月相比连续3个月下滑。日本内阁府发布的1月景气扩散指数显示,同步指数连续3个月下降,机械性确定的基调判断暗示出经济衰退的可能性。
    针对成为出口和生产走弱的原因的海外经济,黑田东彦表示中国和欧洲将在2019年下半年重回复苏态势。认为欧洲汽车销售将走出环保政策导致的暂时性减速,同时对中国出口也将复苏。针对中国经济,黑田东彦表示:“大规模经济刺激举措已经敲定并正在落实,并不是不断减速的状况”。
    在日本民间经济学家之间,很多观点也认为中国经济将在一定程度上复苏。这是因为在日前闭幕的全国人大会议上提出了2万亿元规模的减税和社会保险费下调等经济刺激对策。日本综合研究所的关辰一认为,“由于政府的内需刺激举措,能避免迅速放缓”。
    鉴于中国避免经济增长率跌破6%的方针,日本野村控股的集团首席执行官(CEO)永井浩二表示,“除了中国的大规模减税、基础设施投资加码之外,由于美国停止加息的措施,今年下半年世界经济可能开始复苏”。
    大型机床企业大隈着眼于中国经济复苏,将维持对日本国内和台湾工厂的增产投资。此前全年设备投资额为40-50亿日元左右,到2019财年(截至2020年3月)预计增至100亿日元规模。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中国面临地方政府和企业的过剩债务等结构性问题,对策存在极限。市场上越来越多观点认为,如果经济持续减速,“日本银行将不得不在4月采取新一轮货币宽松举措”,SBI证券的道家映二认为。
     面对贸易战:内外兼修、知行合一,不开空头支票
    在3月23日召开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9年会上,中国财经官员在表达对改革开放持乐观态度的同时,也再一次做出承诺,知行合一推进对外开放,不开空头支票;并提出进一步减少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取消或放宽银行和保险机构入华面临的部分数量性限制等具体措施,旨在“做大蛋糕、共享蛋糕”。
    根据路透报道,外部面对美国以关税为武器的贸易平衡要求,国内面临经济下行压力不减,投资和外贸“两架马车”双减速背景下,此次论坛与会专家认为中国经济必须“苦练内功”,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消除体制机制障碍,建设强大的国内消费市场。
    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韩文秀发表讲话时称,中国一向讲求“言必信、行必果”,将认真实施《外商投资法》,加快制定配套措施,走开放合作之路是顺应时代潮流的最优选择。“我们不开空头支票,我们是行动派。”他并强调,“我们主张在开放合作中做大蛋糕、共享蛋糕,不搞你输我赢的‘零和游戏’。”
    而在与会的国内监管机构官员看来,对中国的对外开放持乐观态度。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就表示,中国的金融部门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开放准备,如果美国抱怨开放得太慢,也可以加快,因为这对中美双方都有利。
    不过对于金融开放过程中直接的微观受冲击者来说,他们的态度或许更加谨慎。建设银行副行长黄毅就表示,中国作为大国,金融开放既要有计划,又要循序渐进地推进,首先要搞好稳定,然后再开放,而且要在稳定和开放之间找好平衡。
    随着开放程度的加深,中国外贸出口优势消失,叠加国内严控房地产背景下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不断下滑,拉动经济增长的重任就落到了“三驾马车”中的最后一驾:国内消费。
    “我们直面贸易平衡问题和结构问题,并通过苦练内功加以解决。中国要建立强大的国内市场。”韩文秀在演讲中称。
    (完)
      经济走势跟踪报告每周1、5发布。报告内容均来自公开资料,不代表本课题组观点与倾向,仅供参考。
    (整理、编译:王砚峰、张佶烨;责任编辑:王砚峰)
    2019年第22期(总第1910期)          2019年3月29日(星期五)
    地址: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          E-mail:tsg-jjs@cass.org.cn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kingwyf@163.com
    邮编:100836
    电话:(010)68034160             传真:(010)68032473
    

Tags:经济形势的新变化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