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看:一季度经济“负增长”背后的“正能量”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时间:2020年4月20日
“六问”一季度经济形势(1)
本报记者 周子勋
4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为206504亿元,同比下降6.8%。这一增速是我国自1992年公布季度GDP数据以来的首次负增长,也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首次季度性萎缩。
引人注意的是,在一季度经济数据公布的当天,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时间召开了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部署经济工作的会议,会议首次提出了“六保”任务,即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多位专家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疫情冲击下的一季度经济出现明显下滑符合市场预期,但这只是短暂的外部冲击影响,不会形成惯性的下滑力量。中央提出“六保”任务是坚持底线思维和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科学决策。随着更大的宏观政策落地以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市场资源配置等,将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动力,促进经济回升至潜在产出水平。
辩证看待数据背后的经济现象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季度GDP增速下降6.8%表明,疫情对经济季度性的短期冲击是前所未有的,其冲击程度远远超过了2003年“非典”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许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疫情冲击导致一季度GDP增速下降,将使今年如期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面临较大挑战。百年一遇的疫情冲击不同于一般的周期性冲击,因此有必要因时因势调整经济社会发展节奏。一季度经济数据发布以后,市场反应较为平稳,表明短期经济增速大幅下滑的事实已成社会各界共识,及时如实发布信息,提高透明度,更有利于引导预期。
“总需求不足是当前宏观经济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国内疫情形势得到基本控制的情况下,复工复产加速推进,供给端冲击有所缓释。然而,疫情对消费者心理和行为影响仍然未发生根本性扭转,宏观经济矛盾的主要方面已经由复工难转向需求不足、企业缺订单。”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综合经济研究部副主任冯煦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但是,GDP是一个综合数据,需要辩证地看待一季度数据背后的经济现象。黄群慧指出,如果对比3月份和1-2月份的数据可以看出,无论三次产业的增加值,还是就业、投资、消费等其他各项经济指标,都呈现出增速反弹、降幅明显甚至大幅度收窄的特点。这些积极迹象说明此次疫情冲击虽然强度很大,但只是短期的外生冲击,3月份已经呈现快速恢复之势。
而且,疫情催生并推动了许多新产业新业态快速发展。数据显示,3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增长8.9%,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9.9%,工业机器人和发电机组产量分别增长12.9%和20.0%,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5.9%。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韩保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我国经济增长潜力大、韧性足、总体向好的基本面犹在,疫情挡不住扶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的最终胜利。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同样认为,我国经济发展内在基本面并未因疫情而产生实质性变化,特别是企业和居民的资产并未大幅缩水,不存在资不抵债的技术性破产情况,因此生产供应和消费恢复起来相对比较快。尽管海外疫情扩散给进出口带来较大冲击,但是国际商品价格下跌特别是原油价格下跌反而给国内经济恢复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经济增速不会形成惯性下滑
许伟指出,疫情仍然是决定后续经济走势的关键变量。防疫是否取得最终的成功,经济是否能够恢复正常状态,并不完全取决于自身,同时也取决于境外防疫进展,必须要做好长期准备。
世界贸易组织(WTO)最新估计,2020年全球经济增速将萎缩2.5%-8.8%。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根据当前国际疫情扩散的态势及全球经济表现,也预计2020年全球经济下降3%。
“这次疫情冲击是一个全球性的高强度冲击。但相对而言,中国的经济数据是令人鼓舞的。4月中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率已经达到100%,只要各项经济社会政策得力,二季度GDP增速应该能够转正,三四季度会快速增长。”黄群慧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也对本报记者说,一季度GDP在疫情冲击下出现收缩与此前预估基本一致,但在一揽子宏观政策措施刺激下,需求得到有效恢复,二季度经济将出现一定幅度正增长,在不考虑第二波冲击的情况下,假设三四季度受到反弹和刺激因素的支撑,将较潜在增长率高出2个百分点,达到8%左右的增长。若考虑到第二波冲击影响,要有2-3个百分点的减值。
在刘向东看来,只要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富足,经济增长的快慢就不再那么急迫和重要。一季度经济增速显著低于潜在产出水平,说明这种情况只是短暂的外部冲击影响,不会形成惯性的下滑力量。从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看,中国经济发展的韧性依然强大,只要政策适当,经济快速反弹到潜在产出水平是可期的。
以更大的宏观政策力度实现“六保”任务
黄群慧表示,中央在“六稳”的基础上首次提出“六保”任务,是坚持底线思维和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科学决策,只有在稳住民生的基础上才能“稳中求进”地追求经济增长的目标。
一方面,通过一揽子财政货币政策,保证总供给和总需求基本稳定,尤其是通过纾困等措施确保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不会发生大量企业倒闭,从而稳住就业。同时,要针对产业链供应链的中断风险不断强化对整个产业链的保护,通过供应链金融及提高核心企业信息能力确保经济畅通。另一方面,要通过激励创新激发经济活力,进一步加快我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
刘向东指出,要促使经济加快复苏并重返潜在产出水平,需要采取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引导经济重返正常轨道,因此要用危机心态看当前的经济增速变化,也要用应对危机的心态看经济的恢复反弹问题。
许伟表示,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要利用好我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走在前列的积极条件,尽快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释放有效内需,稳住经济基本盘。
韩保江也指出,打好后三个季度的经济发展翻身仗,要精准发力,多管齐下。一是要保持战略定力和底线思维;二是要发挥好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从“小处”着眼,在“畅通”上用力,在“保链”上下功夫;三是要加快健全激励和容错机制。
冯煦明建议,宏观政策的着力点应放在“三保三注重”:保民生,注重就业优先;保企业,注重立足长远;保循环,注重稳定需求。
原文链接:http://jjsb.cet.com.cn/show_513524.html
关键词:黄群慧;一季度;经济数据;经济增速
Tags:辩证看,一季度经济“负增长”背后的“正能量”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