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世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来源:《产业经济评论》,2020年第4期,第90-104页
【摘要】本文基于产业链研究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最优民营化相关问题,考虑上游混合寡头竞争以及下游市场不同竞争程度,同时上游民营企业可分属国内外企业,由此分析产业链内部相关特征对最优民营化程度与社会福利的影响。结论表明,首先,无论产业链内部属性如何,最优民营化程度都可取到内点解,政府将兼顾国有企业公益性与民营竞争者高效率。其次,最优民营化程度随下游市场竞争程度变化,其趋势因上游民营企业属性不同而相反:当上游民营企业为本国企业时,其随下游市场竞争程度增大而增大,反之,当上游民营企业为外国企业时其随下游市场竞争程度增大而减小。此外,与外国民营企业成本差距较小时,本国民营企业对应更高社会福利。本文选取最优民营化需的选取综合产业链内部各相关特征,并鼓励企业进行创新与技术升级,同时维护公平市场竞争秩序,在技术水平差距较小时,给予不同属性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竞争的相同考虑。
【关键词】混合所有制改革;本国企业;外国企业;下游市场竞争
【基金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微观经济学研究室学科建设(2020)”
【附件】
王世强:产业链内部特征与混合所有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