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第二版已由人民出版社和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4月出版,福建师范大学原校长李建平教授(主持)、《求是》杂志社副总编辑张宇、武汉大学教授简新华、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胡家勇、四川大学教授蒋永穆担任首席专家。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第一版编写工作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负责组织,经济研究所原所长、学部委员刘树成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和中共中央党校为主要参加单位,于2011年5月出版。为了反映党的理论和实践创新的一系列最新成果,十九大召开后中央决定启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修订工作。《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第二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坚持守正创新,保持第一版框架和体系基本不变,充分吸收了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和中国经济改革发展的最新经验,并用比较完整的逻辑结构和教材语言展现出来,以人民为中心、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高质量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理论思维被吸收进教材,实现了教材的与时俱进。
图书基本信息 书 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
定 价:56.00元
作 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编写组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版 次:2021年4月第2版
书 号:978-7-01-023355-0
字 数:488千字
页 数:466页
装 帧:平装
开 本:16开
内容简介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学的基础学科。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深入研究社会经济运动的客观规律,深刻分析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及其内在矛盾,科学论证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在中国,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基本经验,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我们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提供了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南和行动纲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我国高校财经类学科的基础理论课程,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基础课程。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于我们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高经济学理论素养和研究水平,科学认识当今世界的经济现象和经济规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
编写组成员 目 录 导 论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 一、政治经济学概念的由来
二、政治经济学的演变
三、政治经济学的变革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物质资料生产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二、生产关系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三、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性质、任务和研究方法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性质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任务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
二、列宁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贡献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贡献
第五节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最新成果: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形成
二、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结晶
三、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四、在实践中不断坚持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第一篇 商品和货币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商品及其内在矛盾 一、商品二因素
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四、商品的拜物教性质
第二节 商品价值量 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
二、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三、劳动生产率和价值量
第三节 对劳动价值论认识的深化 一、当代劳动形式的新变化
二、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新认识
三、几种与劳动价值论对立的观点
第二章 货币 第一节 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一、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二、货币的职能
第二节 货币的形式 一、货币形式的演化
二、货币层次
第三节 货币流通量及其规律 一、货币流通量
二、纸币和信用货币流通量
三、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第三章 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 第一节 市场经济 一、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
二、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三、市场机制
第二节 价值规律 一、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二、价值规律作用的制约因素与范围
第三节 市场体系和市场秩序 一、市场体系的分类和构成
二、市场秩序的建立和规范
第二篇 资本主义经济 第四章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及其演变 第一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形成 一、前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更迭
二、资本原始积累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第二节 资本主义所有制 一、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特征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的主要形成
第三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演变 一、自由竞争资本主义
二、垄断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
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及其新发展
第五章 资本主义生产 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 一、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二、劳动力的买和卖
第二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 一、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三、剩余价值率
第三节 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形式 一、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三、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第四节 资本主义工资 一、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二、资本主义工资的基本形式
三、资本主义工资数量的变动趋势
四、资本主义工资的国民差异
第五节 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一、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二、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第六节 资本主义生产的新变化 一、生产社会化的发展
二、劳动对资本从属关系的演变
三、劳动和资本关系的变化
第六章 资本主义流通 第一节 资本的循环 一、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态
二、产业资本正常循环的条件
三、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第二节 资本的周转 一、资本周转和资本周转速度
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三、预付资本的总周转
四、提高资本周转速度的意义和途径
第三节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 一、社会总产品
二、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理论前提
三、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条件
第四节 资本主义流通的新变化 一、资本循环的新变化
二、资本周转的新变化
三、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新变化
第七章 剩余价值的分配 第一节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一、生产成本
二、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三、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四、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五、平均利润下降趋势
第二节 商业利润、利息和地租 一、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二、借贷资本和利息
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范围的掠夺和剥削
第八章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历史趋势 第一节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原因
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三、当代资本主义的金融和经济危机
第二节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一、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
第三节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一、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运动
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深化
三、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
第三篇 社会主义经济 第九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科学构想
二、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的最初探索
三、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和发展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
三、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
第三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 一、新时代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根本指针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的内涵和要求
三、坚持新发展理论
四、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及对其认识的发展
五、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第四节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发展
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
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
四、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基本内涵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核心地位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的主要规定
三、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第二节 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一、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三、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
四、发展壮大集体所有制经济
第三节 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一、非公有制经常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三、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第十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内涵 一、收入分配的一般概念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我国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二、按劳分配及其特点
三、按生产要素分配
第三节 保障社会公平,提高人民收入水平 一、促进效率和公平的有机统一
二、缩小收入差距
三、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 一、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二、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
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四、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成就
五、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经验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与优势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新型市场经济
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优势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 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二、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四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和市场关系 一、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
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三、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四、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第五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宏观经济治理 一、社会供求的矛盾运动和经济波动
二、宏观经济治理的必要性和目标
三、宏观经济治理的手段
四、宏观经济治理的基本经验
五、新发展阶段我国宏观经济治理的新特点
第十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第一节 对经济发展认识的演进 一、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二、国际上对经济发展问题的认识
三、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理论
第二节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高质量发展是新发展阶段经济发展的主题
二、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要求
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五、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
第三节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一、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关系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
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要点
三、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第四节 中国特色经济发展道路 一、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和乡村振兴战略
三、中国特色减贫道路
四、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五、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六、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发展
第五节 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一、区域发展战略的演进
二、促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思路
三、形成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新举措
第十四章 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 第一节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和基本遵循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
二、对生态文明认识的发展
三、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
第二节 推动绿色发展 一、绿色发展的内涵
二、新时代坚持绿色发展的重大意义
三、新时代推进绿色发展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推动绿色发展的主要路径 一、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二、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三、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效能
四、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倡导推广绿色消费
第十五章 保障和改善民生 第一节 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内涵和意义 一、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内涵
二、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意义
第二节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
二、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任务
第三节 完善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一、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大意义
二、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
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第十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开放 第一节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一、对外开放政策的形成和发展
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三、对外开放的历程
四、对外开放的主要经验
第二节 新时代的对外开放 一、新时代对外开放的历程
二、新时代对外开放的新特点
三、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第三节 对外开放的主要内容 一、发展对外贸易
二、引进和利用外资
三、实施“走出去”战略
第四节 中国对外经济关系和国家经济安全 一、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发展
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对外经济关系
三、在对外开放条件下保障国家经济安全
第四篇 经济全球化和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十七章 经济全球化与全球经济治理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的形成与发展 一、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与表现
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三、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一、经济全球化面临的新形势
二、逆全球化的出现
三、引导和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
第三节 全球经济治理与国际经济秩序 一、国际经济关系
二、全球经济治理
三、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第十八章 共建“一带一路”与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一节 共建“一带一路” 一、“一带一路”建设的缘起与发展
二、共建“一带一路”的意义
三、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内容
四、共建“一带一路”的进展成效
五、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第二节 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意义
二、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三、为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
结束语 阅读文献 第一版后记 第二版后记 (编辑:刘益建;审校:张佶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