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学 >> 经济管理 >> 正文

推动互联网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基于“互联网+”创新的机制和路径

http://www.newdu.com 2018/3/7 《经济与管理研究》 张伯旭 李… 参加讨论

    摘要:在新工业革命背景下,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越发深入,并展示出巨大的创新潜力。本文通过把握“互联网+”的主要内涵和特征,试图揭示“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机制,从而明确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的突破和应用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生产运营、组织结构和竞争绩效的影响。结合国外利用“互联网+”改造制造业的模式和经验分析,探索“互联网+”改造制造业的结合点和发展路径。最后,针对当前影响制造业企业实施“互联网+”创新的制度性、技术性、认知性障碍,提出推动互联网与中国制造业深度融合的相关政策与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产业融合/制造业/转型升级
    作者简介:张伯旭,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北京 100029;李辉,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互联网+”正在成为提升传统产业创新效率的重要动力,并驱动以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新业态为代表的新经济快速发展。以“新工业革命”、“大数据”、“物联网”等为标志,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使得产业边界变得模糊、价值网络正在被重构,产业政策需要定位新的着力点。以“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为代表的国家战略,正是对这一产业发展趋势的积极应对。在新的经济发展态势下,以制造业为代表的中国传统产业需要思考新的价值创造模式,突破现有产业、模式、产品的边界,创造出新的用户需求。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发展必须将“互联网+”纳入到战略框架中,寻找自己在新经济趋势中的新定位,实现价值链垂直和水平的优化整合,重构竞争优势。
    一、“互联网+”的内涵及其与制造业的融合机理
    (一)“互联网+”的内涵
    “互联网+”既不是技术,也不是一种思维,而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所产生的巨大变革空间。现有有关“互联网+”对制造业影响的研究,主要是将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视为一种影响制造业发展的通用技术,围绕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影响方式与机制,以及中国利用信息网络技术促进制造业转型的问题与思路等核心议题开展。由于“互联网+”在技术和政策研究层面都没有形成具有共识的定义,导致学者较为依赖于各自对信息网络技术的技术性定义,而不同的技术性定义对应着不同的影响因素和机制。
    在国际语境下,信息网络技术常见表述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或者“下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领域,通用的信息网络与制造业结合,产生了工业4.0、产业互联网等不同的表述和技术型态[1-3]。根据德国“工业4.0”在底层技术层面的“信息—物理系统”的基本形态,认为信息网络技术对制造业的影响,表现为物联网技术在制造业领域的应用,从而重构制造业的生产组织方式[4-5]。
    在中文语境下,“互联网+”是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的最新形态。黄阳华(2015)认为,“互联网+”并非一项横空出世的颠覆性技术,将深刻影响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并引领中国制造业向中高端发展[4]。“互联网+”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具体表现为产品的智能化和管理的智能化,推动中国制造业研发设计的网络化协同发展,推动中国制造业企业组织关系的变革,推动中国制造业企业服务化转型。李晓华(2016)从五个层次界定了“互联网+”的内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理解“互联网+”[6]:“互联网+”是互联网技术与其他领域的结合;“互联网+”是在信息网络技术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主要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为互联网向其他领域的渗透与融合奠定了基础;“互联网+”已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甚至是一种通用目的技术;“互联网+”已成为决定产业竞争力水平的关键,是世界各国力求推动的领域。大量的研究结合行业特色,评述和展望了信息网络技术在行业层面的应用和可能影响。在微观层面上,一些学者已经注意到“互联网+”带来的影响,如跨界经营[7]、大规模智能定制[8]、制造业服务化[9]。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Tags:推动互联网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