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产业发展与国际贸易格局的关系 1.应使国际贸易对产业政策产生正面效应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越来越趋向开放,国内相关产业发展中出现的制约因素会逐渐被破除,一些闲置的产能会被重新利用。在这一过程中,应借助国际贸易的开展对现有产业政策进行动态调整,以缓解产业发展中出现的结构性障碍。尤其对于我国产能过剩的产业和产出不足的产业,应借助国际贸易延伸供给侧改革的影响力,使产品的生产和服务的提供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和消费者的诉求。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满足国外市场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还能降低国内市场因产出过剩而造成的产能闲置损失。
2.最大限度地消除国际贸易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局限
按照比较优势理论,我国可借助专业化的生产为全球市场提供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和服务,使我国的相关优势产业得以全面强化。同时通过产业政策的制定、执行与优化,推动我国知识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通过有利国际贸易格局的构建,推动我国制造业向高精尖方向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日本、韩国和美国等的产业发展经验,借助政府和贸易市场之间的协调与互助,带动产业结构持续升级。
3.TPP、FTA和RECP下我国产业发展的国际布局
(1)满足与TPP协议相关的高标准应是我国产业发展的大趋势。为此,我国应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最大限度地提升我国的整体实力,以应对以TPP为代表的新的贸易发展趋势。为了保证中国经济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需要我国各产业尽早适应高标准的国际贸易规则,以便能够全面降低类似TPP等协议对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基本面的负面影响。这样一来,即便中国不参与类似TPP协议,仍然会具备强大的国际贸易竞争力,进而推动产业政策的有效实施和经济社会的平稳发展。
(2)推进现有FTA进程,积极落实RECP。为了积极应对国际贸易可能产生的负面冲击,我国除了要积极推进和落实已签订的FTA协议外,还应以中国产业发展为主导构建RECP,借助示范效应让更多国家、地区参与我国的贸易往来。要通过双边、多边FTA谈判的开展,使我国产业政策能够在RECP等谈判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让以中国为主导的发展中国家的诉求得到国际社会的积极回应。此外,还应搭建能够平衡各方利益的高标准的国际贸易新范式,借助产业发展和进步,争取和发达国家之间建立起高水平FTA协议,为我国相关产业创造广阔的国内外发展空间,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多政策支撑。
供给侧改革预示着经济社会发展理念的重大转变。供给侧改革能够有效提升供给体系的质量与效率,促进产业结构的全面优化升级。对我国来说,产业政策的演化一般按照以下规律进行——从简单的产业分工向复杂的产业合作转变、从粗放的产业经营向集约化产业经营转变,从低级产业形态向高级产业形态转变——这是产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产业政策制定和推行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产业发展已经完成了从“三期叠加”向经济新常态的转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火如荼。而面对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形势、新问题和新变化,需要对投资、消费、出口这“三驾马车”的拉动作用进行重新评估,并进一步对市场失灵、政府失灵与结构失衡等问题进行全面研判,通过有效的、具有前瞻性的产业政策的制定,在有限的时间内消除产能过剩、改变供给不足等问题。基于这样的思路,本文针对供给侧改革下我国产业政策的国际借鉴与对外经济调整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得出了一些可供借鉴的结论。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困扰我国产业发展的难题和现实阻碍。
(原文刊于《河南社会科学》(郑州)2017年第1期)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